市農委綜合信息服務策劃書

          時間:2022-08-24 01:56:09 策劃書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市農委綜合信息服務策劃書

            為充分發(fā)揮信息化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支撐作用,結合本市實際,加強為農綜合信息服務,決定在本市郊區(qū)實施**工程。

          市農委綜合信息服務策劃書

            一、充分認識實施**工程的重要意義

            實施**工程,建立為農綜合信息服務站,推進面向“三農”的信息服務,是加快建設都市現代農業(yè),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迫切要求;是農民進行科學生產決策,規(guī)避市場風險,提高科技素質的現實需要。實施**工程,對于促進城鄉(xiāng)間信息傳遞、互動和交換,給農村社會帶來更多接觸新知識和接受現代教育的機會,擴大農村傳播先進文化的層面,有效縮小城鄉(xiāng)數字差距,解決涉農信息“最后一公里”問題,使廣大農民成為直接受益者,促進和諧社會構建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實施**工程的目標和內容

            (一)**工程的主要目標:

            到“十一五”末,在郊區(qū)1000個農業(yè)比重較大的行政村初步建成為農綜合信息服務站,基本實現面向農民的公共信息服務終端的覆蓋;整合建設為農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基本實現涉農信息資源的有效開發(fā)和利用;完善農村信息基礎設施集約化建設,基本實現農村信息寬帶網絡“村村通”;完善農村綜合信息服務模式,基本建立市、區(qū)、鎮(zhèn)、村四級信息服務支撐體系;開展“千村萬戶”信息化培訓,提高農民的信息化意識和技能。

            (二)**工程的主要內容:

            1、推進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到“十一五”末,基本實現農村寬帶網絡全覆蓋,提高農村的信息傳輸能力,為實現傳輸方式多模式、信息來源多渠道、服務手段多樣化,提供信息基礎設施條件。

            2、建設為農綜合信息服務站。服務站建設的基本標準:1臺觸摸屏(農民一點通),3臺電腦終端。各區(qū)縣根據村實際情況確定配置,有條件的地方可增設投影儀等其他設備。

            3、整合建設為農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實現 “前臺界面統(tǒng)一,后臺信息聯動”的涉農信息資源共享模式。該平臺體系由市、區(qū)縣兩級架構組成,內容主要涵蓋農民生產和生活領域,可提供農科熱線咨詢、涉農信息查詢、農業(yè)科技人員和單位查詢,災害信息發(fā)布、供求信息發(fā)布,村務公開、社會公共事業(yè)及公共文化資源等綜合信息服務,實現信息實時更新、內容集成發(fā)布,并根據農民需求,進一步拓展農產品網上交易、訂購等電子商務和其他服務功能。

            市農委會同市相關部門負責市級平臺主要功能和內容建設,以及相關信息資源的整合和維護;區(qū)縣按照市、區(qū)兩級平臺框架標準要求,結合本區(qū)域實際,負責本區(qū)域平臺的功能和內容建設,以及本區(qū)域相關信息資源的整合和維護。

            4、建立健全涉農信息服務體系,形成為農信息服務長效機制。建立完善市、區(qū)、鎮(zhèn)、村四級涉農信息服務體系。在市級層面,做好涉農信息共享的制度性安排,形成長效工作機制;區(qū)縣和鄉(xiāng)鎮(zhèn)負責收集、傳遞和整合本地區(qū)的涉農信息,對村級為農綜合信息服務站工作進行指導和考核;村級為農綜合信息服務站負責本村信息的管理和維護,收集和反饋當地涉農信息和農民需求,指導和幫助農民利用信息化手段獲取各類涉農信息和政府服務。

            三、推進**工程的原則

            推進**工程要堅持資源整合、強化服務;統(tǒng)籌規(guī)劃、穩(wěn)步推進;面上聚焦、求得實效的原則。

            資源整合、強化服務。緊緊圍繞構建和諧社會和新農村建設的中心任務,涉農部門要加強溝通和協調,建立信息交換制度,實現實用涉農信息資源共享;重點加強面向農村廣大生產經營者的信息服務,提升廣大農民精神文化生活品質。

            統(tǒng)籌規(guī)劃、穩(wěn)步推進。市級部門要統(tǒng)一規(guī)劃,有重點,有步驟地推進**工程;各區(qū)縣要立足本地實際,編制“十一五”期間推進**工程的規(guī)劃,合理確定不同階段的任務和目標,因地制宜地開展建設工作。

            面上聚焦、求得實效。根據“成線、成網、成片”的要求,優(yōu)先支持以鎮(zhèn)為單位,統(tǒng)一建設行政村為農綜合信息服務站;優(yōu)先支持現代農業(yè)先行區(qū)中各行政村的為農綜合信息服務站建設。**工程不搞花架子,以服務成效作為檢驗工作的標準,讓農民利用信息搞好生產經營,增加收入,豐富文化生活,享受信息化帶來的實惠。

            四、充分發(fā)揮政府的主導作用,落實工程建設資金

            **工程面向“三農”,主要提供“涉農公共信息”服務,因此,各級政府應加大投入力度,積極吸納社會資金投入。按照事權與財權相一致的原則,對**工程建設資金劃分如下:

            市級為農綜合信息服務平臺開發(fā)建設和運營維護資金投入以市財政為主;按基本標準配置的為農綜合信息服務站中終端設備(相關軟硬件,不包括房屋等設施)建設和維護,由區(qū)縣政府投入為主,市根據區(qū)縣財力不同的狀況給予補助。

            **工程不得讓鄉(xiāng)村舉債搞建設。各區(qū)縣要加強投入,確保基層正常運轉。

            五、加強領導、規(guī)范程序,推進**工程實施

            1、加強組織領導。市農委、市信息委、市財政局、市文廣局等部門共同建立**工程推進聯席會議制度,負責工程總體規(guī)劃和組織協調,各相關部門負責各自涉農信息資源的組織提供,推進涉農信息資源的共享和應用,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市農委。市農委做好“金農工程”落實,主要負責**工程具體方案的制定和組織推進,為農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的開發(fā)和建設,涉農信息資源的發(fā)布等工作;市信息委做好信息產業(yè)部試點的組織推進工作,組織開展有關方案論證、規(guī)范標準制定、信息化培訓等工作;市財政局負責協調監(jiān)督**工程資金使用情況;市文廣局做好“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落實。各區(qū)縣建立相應的聯席會議制度,制定本區(qū)縣工程規(guī)劃和實施方案,指導鎮(zhèn)、村**工程的建設工作。

            2、規(guī)范實施程序。各區(qū)縣根據實際,并結合自身需求,制定**工程實施方案,上報市**工程推進聯席會議辦公室;經聯席會議審核同意后,開始實施;工程結束后進行評估驗收。

            3、加強監(jiān)督管理。各區(qū)縣對工程資金應實行專戶管理,區(qū)縣聯席會議做好**工程實施方案的審核和推進工作;在實施過程中,市相關部門應加強對各區(qū)縣實施的指導工作。

            六、有關要求

            1、各區(qū)縣在推進**工程實施中,要充分利用存量資源,要因地制宜制定推進計劃,不增加基層和農民負擔。

            2、各區(qū)縣要根據自身推進方案落實年度配套資金和運行維護資金。

            3、各區(qū)縣要組織力量編制本區(qū)縣**工程推進總體規(guī)劃和年度推進計劃。

            4、有關**工程建設具體實施方案和技術要求等,由聯席會議審核制定下發(fā)。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精彩中文乱码AV | 日本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蜜月a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一线久久 | 日韩中文字幕高清在线 | 色老头在线精品线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