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示兒》教案與板書設計

          《示兒》教案與板書設計

          時間:2024-06-27 09:32:49

          《示兒》教案與板書設計(精選10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桑∠旅媸切【幷淼摹妒緝骸方贪概c板書設計(精選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示兒》教案與板書設計(精選10篇)

            《示兒》教案與板書設計 篇1

            教學過程

            一、初讀全詩感受詩意

            1、先以自己的理解讀讀這首詩

            2、理解這首詩講的內容。

            (借助資料,并講給同桌聽,并能糾正有錯誤的地方)

            3、解釋詩意并板書。(講清楚難懂字詞并翻譯)

            二、再讀全詩理解深意

            1、自己讀這首詩,談談自己讀完后最強烈的感受。

            2、知道“死去元知萬事空”為什么還告訴兒子“家祭無忘告乃翁”?

            (體會作者至死不忘國家統一的愛國之情)

            3、體會陸游這一聲聲的囑咐中的感情。

           。ū瘧嵱殖錆M希望)

            4、帶著體會出來的感情,朗讀這首詩。

            (個讀,齊讀)

            三、拓展延伸深化理解

            1、出示《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2、讀這首詩,理解此詩并比較兩首詩的異同。

           。ó悾簳r間,地點同:國家統一的愿望)

            3、讀這首詩最讓人心痛的.是那個字?

           。ā澳贤鯉熡忠荒辍敝械摹坝帧弊郑

            四、摸擬場景感同身受

            1、根據詩的內容把課文改成一段病床前的對話。

            (要有行動,語言,神態等描寫)

            2、朗讀表演對話。

            板書設計:

            示兒

            死去無知萬事空,國不統一

            但悲不見九州同。死不瞑目

            王師北定中原日,至死不變

            家祭無忘告乃翁。收復失地

            《示兒》教案與板書設計 篇2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詩的內容,體會詩中抒發的強烈的愛國之情。

            2.理解詩句

            3.習本課生字新詞。

            4.背誦這兩首詩。

            二、教學重點

            1.弄懂陸游臨終前最牽掛的事和杜甫聽到勝利喜訊后心情格外歡快的原因。

            2.理解詩句

            三、教具準備

            掛圖,生字生詞卡片。

            四、教學時間: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導人新課,板書課題

            宋代大詩人陸游一生創作很多詩歌,保存下來的有九千多首,詩中抒發政治抱負,表現人民的生活,表達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他在臨終前作了一首詩《示兒》。示:把事情擺出來讓人知道。示兒在這里指對兒孫們有個交代,相當于遺囑。陸游在臨死之前最牽掛的是什么呢?這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板書:示兒)

            二、預習課文,提出預習要求

            1.自讀詩歌,讀準字音。

            2.借助注解,初步了解詩歌的內容。

            三、指導學習《示兒》

            1.指名讀課文。(重點提示:祭的讀音)

            2.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是什么意思?

           。▽W生講錯的地方互相訂正,教師相機指導)

           。ㄔ,同原,元知,本來就知道;但,只是的意思;萬事空,什么都沒有了的意思;九州,指全國,同,統一,這句詩的意思是:本來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沒有了,只是因為看不到全中國統一而感到悲傷。這句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看不到中國統一的`悲傷之情。)

            3.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元忘告乃翁是什么意思?(學生講后,教師加以歸納)

           。ㄍ鯉,指南宋軍隊;定,平定,收復的意思;中原,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領的地區。家祭,祭把祖宗)元,同勿;乃,你的,翁,父親。這句話的意思是:宋朝的軍隊向北方進軍,收復中原的時候,祭把祖宗不要忘了把收復中原的事,告訴你們的父親J

            這句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渴望祖國統一的愛國之情。)

            4.練讀課文。(要求體會感情,讀出語氣。)

            5.說說這首詩主要講了什么?(引導學生根據詩句的內容來回答)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答出:這首詩通過寫詩人畢生的心事和希望,表達了他渴望收復失地、統一祖國的強烈的愛國之情。)

            四、各自背誦課文

            五、指導學習生字

            乃的左邊是一撇,注意不要寫錯。

            六、默寫這首詩。(學生互相檢查)

            七、預習《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板書:

            元知

            臨終所議 但悲 (生)

            示兒 渴望統一

            九州所盼北定 告翁 (死)

            《示兒》教案與板書設計 篇3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古詩是中國浩瀚文學藝術海洋中一枝俏麗的奇葩。許多詩文都流傳千古,陸游和杜甫是我國古代杰出的詩人,他們的詩可以說在他們所處的時代里有著極大的影響詩也是古詩中的名篇,它們是在什么情況下誕生的?詩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呢?已經有著豐富學詩經驗的學生,這時關注的已不僅是課文的外在語言,詩歌內在的魅力對他們有構成了極大的吸引。

           。ň凸旁娨龑瑢W們討論 )示兒教學實錄教案精品

            下面我們學習一首感人至深的詩。這首詩就是我國宋代愛國詩人陸游在臨終時留給兒子的遺言。(板書題目:示兒)

            二、初感詩句

           。ㄒ唬、輕聲的讀這首詩,想想你有什么問題要你要提的嗎?

            學生可能提的問題有:

            1、這首詩的作者陸游是怎樣一個人?

            2、這首詩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寫得?

            3、對這首詩中的理解上的一些問題。

            4、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三、明確目標

            1、你準備怎樣來學習這篇課文呢?你能告訴大家你準備先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第三步做什么?

            2 、教師歸納

            第一步:把這首詩讀正確。

            第二步、能過重點的詞語理解這首詩的意思。

            第三步、體會詩句中表現出來的思想感情。

            第四步、進行有感情的朗讀。

            四、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注意及時解難。

            五、學生交流學習的結果

            1、指名詩本詩,讀后評價有無讀錯的地方。

            2、交流你讀懂了什么?你想說些什么話?

           。1) 說說詩的意思。

           。2) 你還想說些什么?

           。3) 你能把它讀好嗎?

            六、反復品讀,感情詩歌表達的`愛國主義情感

            師:當時北宋被金兵占領,南宋小朝廷無意北進收復故土,北宋人民處于國破家亡、水深火熱的空難中,/soft/日日盼宋軍收復失地,統一國家。偉大的愛國詩人陸游在臨死前也不忘收復中原,同學們談的體會真好,能不能把你的體會用朗讀的形式表現出來呢,讓我們一起來試一試,教師配上音樂。

            1、自由讀

            2 、小組內相互讀,然后選一個讀的最好的同學代表本組來進行表演。

            3、小組代表讀,讀后評議

            4、全班讀

            5、嘗試背誦

            七、調動思考,開拓思維

            同學們,此時此刻陸游的兒子會想些什么,會說些什么呢,現在你就是陸游的兒子,請把你要說的話寫下來。

            板書設計:

            《示兒》教案與板書設計 篇4

            設計理念:

            將所感受的言語對象(古詩)轉化為語感的基本實踐途徑是讀。在閱讀過程中學生能產生對富有象外之象的詩語的敏感,能產生對富有韻味氣勢的簡練詩語的敏感,能產生對富有豐富內涵的美妙詩語的敏感。指導學生沿著詩文言語的階梯去攀登作者的精神境界,其攀登的過程就是作品的言語積淀成為學生語感的過程。

            設計特色:

            以讀為主,積淀語感。延伸拓展,感悟心境。

            教學流程:

            一、《示兒》一詩引路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洲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ㄒ唬┍痴b全詩,初悟詩語形象美。

            1、讀通全詩,字字讀得響亮,做到不漏、不添、不錯,讀順口了再讀幾遍。

            2、背誦默寫。

            3、想象詩中畫面。

           。ǘ┢纷x比較,領悟詩語精煉美。

            1、利用手頭資料,采用釋(注釋)、留(保留每一個字的意思)、補(補充有關詞語)、調(適當調換語序)的方法,用現代語言表現古詩意思。

            2、質疑問難,填空訓練。

            作者的遺憾是()。

            作者的遺恨是()。

            作者的.遺愿是()。

            作者的遺囑是()。

            3、原文與詩意比較讀。

            二、拓展閱讀,體會詩語意蘊美。

            (一)展示以下資料拓展閱讀。

            關山月

            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空臨邊。

            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

            戍樓刁斗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發。

            笛里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聞,豈有逆胡傳子孫?

            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

           、訇P山月:漢樂府舊題,屬橫吹曲辭。

           、诤腿志洌盒⒆诼∨d二年(1164)下詔與金人第二次議和。計至淳熙四年(1177)放翁寫這首詩時,已相隔十四年。這里說十五年,是舉其概數。

           、壑扉T沉沉:富貴之家門戶深深。

           、軒╦iu):馬房。

           、菔鶚牵哼叿郎鲜赝慕ㄖ5蠖罚很娭邪滋熳鳠、夜間代更鼓用的器具。

            ⑥遺民:淪陷區人民。

            書憤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贅谴洌褐嘎∨d二年(1164)陸游40歲在鎮江府通判任上事。當時張浚以右丞相督視江淮兵馬,路過鎮江,陸游以世誼謁見,頗受顧遇。張浚督練軍馬,增置戰艦,加強江防。樓船,高筑望樓的大船,指南宋的戰艦。瓜洲渡,在鎮江的對岸。

           、阼F馬句:指乾道八年(1172)陸游48歲在陜南漢中時的經歷。大散關,地名,當時為金宋議和劃界的地方。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俳┡P:躺著不活動。

            ②輪臺:在今新疆米泉境。唐時屬北庭都護府。此泛指邊疆。

            ③夜闌:夜深。

           、荑F馬冰河:壯悍的馬在冰封的河上馳騁,指夢中的北征情景。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五千仞岳:與上句夸張黃河之長一樣,這是夸張西岳華山之高。仞,古時八尺為仞。岳,高大的山。

           。ǘ⿲W生自主選擇學習其中一首,大致理解詩意后開展詩歌朗讀比賽。

           。ㄈ┖喗椋

            這些詩分別是詩人在中原淪陷后50年、65年、66年、67年寫的,從這些具體數字中可以感受詩人一生關注國家命運和民族前途的偉大精神。

            三、延伸課外,激發再研讀的興趣。

            陸游生平簡介:(詳見資料)

            四、世人評價陸游,紀念陸游。

            1、梁啟超《讀陸放翁集》

            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

            集中什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

            辜負胸中十萬兵,百無聊賴以詩鳴。

            誰憐愛國千行淚,說到胡塵意不平。

            2、陸游遺址(圖片與文字結合,詳見資料)

            3、學生編集電腦小報。

            板書設計:

            《示兒》教案與板書設計 篇5

            教學分析

            古詩是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絕筆之作:“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簡短的幾句話,飽含著詩人至死不渝的愛國情懷。讀這樣的詩,讓我們真切的感受一位愛國詩人畢生的心事和無限的希望,表達了作者渴望收復失地,統一祖國的強烈的愛國熱情。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學會本課生字詞,在理解每個詞語意思的基礎上,理解每句詩的意思。能結合當時的寫作背景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訓練點:

            背誦并默寫古詩《示兒》,進一步感悟理解古詩的方法。

            (三)德育滲透點:

            體會詩人的愛國情懷,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四)美育滲透點:

            讓學生感受詩的韻味美、意境美。

            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

            吟誦古詩,想象意境,體會詩中表達的感情。

            (二)難點:

            結合時代背景,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解決辦法:

            加強朗讀,以讀促理解,以讀促感悟。

            設計特色:

            自主體悟 想象創新

            教學用具:

            多媒體 課件 黑板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交流資料

            師:看老師寫個名字(板書:陸游)你對他了解多少?

            生1:南宋愛國詩人,一生創作詩作九千三百首之多。

            生2:陸游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生于1125年,卒于1210年。

            生3:陸游一生創作很多詩歌,保存下來的有九千多首,詩中抒發政治抱負,表現人民的生活,表達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師:他在你心中是個怎么樣的人?

            (媒體播放詩人晚年畫面)讓我們再來看看,你又看到了一個怎么樣的陸游?

            就是這樣的一位詩人,在臨終前作了一首傳誦千古的名詩《示兒》。(板書:示兒)這也是他臨終前的絕筆詩。

            師:“示兒”是什么意思?

            生:“示兒”就是給兒子看

            師:臨死前寫給兒子的叫什么?

            生:叫遺書

            師:人們在臨死時給兒子的遺書一般都是寫些什么?

            生:寫財產的分配等……

            師;那陸游寫了什么?

            請看……大屏幕出示《示兒》配樂放錄音

            二、自由朗讀,自悟詩情

            1.自讀古詩。

            請你借助書后的注釋或你自己的工具書,自讀詩句,了解詩意,體會詩中

            作者的思想感情。我們再來讀讀全詩,要求從題目開始,一行一行往下讀,同時思師:這次你讀懂了什么?

            (生自由回答)問:你怎么讀懂的?(看注釋,結合自己的理解)

            你很會學以致用,看注釋的確是很好的學習古詩的方法。(看屏幕上的全詩,一起疏通詩意)

            2.合作學習。

            (生合作學習,師巡視指導)有好些同學有很好的學習習慣,能在書上批注,在圈劃,在思考。咱們古人就說過“不動筆墨不讀書”,這是很好的學習習慣。現在經過你剛才的自學,你一定有很多收獲,或許也有一些疑問吧。沒關系,我們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來解決。

            現在就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與同學共享你的學習收獲;也可以懇請同學幫助你解決剛才自學中的疑難問題。

            3.匯報交流。

            告訴大家你讀懂了那些內容。(結合課后的注釋,說說自己讀懂什么,讀懂哪句就說哪句。說的不確切的其他同學可以補充,糾正)。

           、賹W生交流讀懂的內容,教師鼓勵、點撥讀詩方法。

            ②結合學生的體會指導朗讀。

            4.剛才好多同學都能抓住關鍵的字詞,來理解詩句的意思。這種學習方法很值得大家學習,F在誰能把這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5.現在你了解陸游逝世前最牽掛的是什么了嗎?(祖國何時能夠統一這一件大事,其實這也是陸游畢生的心事和無限的希望。)

            學生看多媒體屏幕,邊聽邊想像,老師用舒緩的語氣和著優美的伴奏曲,“我病的很重,恐怕很快要離開人世,可中原依然戰亂不止,金兵強盜為非作歹,濫殺無辜,百姓處在水生火熱之中……我們南宋軍隊應立即向北方進軍,收復中原。但我要離開人間了,看不到我們的軍隊收復中原,看不到祖國統一,我死不瞑目哇!”

            6.小結:是呵!詩人臨終作詩,不說別的家常話,而只說“不見九州同”的遺憾,對兒子沒有別的囑咐,只叮嚀他們在家祭時別忘了把勝利的喜訊告訴他。這是多么深厚的愛國情感啊!此時此刻,有誰不被感動呢?同學們,誰愿意用你自己體會到的感情來誦讀這首詩?

            ①學生結合自己體會到的情感練習有感情朗讀。師給學生配樂朗讀。

           、谏毩暠痴b詩句,師配樂。

            三、設置情境,深情讀詩

            1.彌留之際的陸游,因為見不到祖國的統一而感到悲哀,而他的眼前又時常浮現出這樣的一幅畫面——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注釋]

            1)五千仞岳:與上句夸張黃河之長一樣,這是夸張西岳華山之高。

            2)仞:古時八尺為仞。岳:高大的山。

            3)遺民:淪陷區的人民;

            4)胡塵:胡人騎馬時揚起的灰塵,比喻金兵占領的領土

            2.師:讀著這樣的詩句,你能看到陸游眼前浮現的那畫面嗎?

            (播放影象資料)

            生1:百姓生活在金人的鐵蹄之下,哭泣、呼喊著宋王朝的名字

            師:哪里讓你有如此的感受,你讀讀;還有嗎?

            生2:我的眼前是那些居無定所的百姓,小孩子哭著要吃的,而我們的大人也沒有吃的好給。冷不防,胡人的鞭子狠狠地落在了婦女的身上,隨即穿來凄涼的哭聲……

            生3:我仿佛看到了胡人騎著馬從大宋百姓的'身上踏了過去,這些百姓在喊叫著。

            師:真是血淋淋的場面啊。你是從哪句詩浮現這樣的畫面?讀讀

            師:受盡了奴役的大宋百姓,盼望著大宋的軍隊來解救。還他們一個屬于自己的家,這一盼,盼了幾年啊?

            生A:一年

            生B:兩年,十年?

            師:整整六十五年啊,同學們,六十五年中我們的百姓要受多少折磨啊!讀——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65年,多少的苦痛啊——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65年,多少的血淚啊——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3.陸游的眼前出現這樣的畫面,一想到這些百姓,陸游的心情你懂嗎?你能用什么詞來形容?

            生:悲傷

            師:看到百姓受到這樣的折磨,陸游還僅僅是悲傷嗎?

            生:悲痛

            師:是啊,陸游這時的心情那是悲痛啊。讀到這,我們看到了陸游那顆憂國憂民的心,不光是為自己看不到國家統一而悲哀,還有為這些百姓而悲痛,誰來讀讀這句詩?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指名學生朗讀,學生的朗讀,由原來的遺憾轉化為悲痛,表情、音量上有很大進步。

            師過渡:因為見不到祖國的統一而感到悲哀,想到了淪陷的百姓而感到悲痛,那么當他腦海中出現這樣的片段時,他的“悲”,又該怎么去理解呢?

            題臨安邸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注釋]

            1)臨安:南宋的京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

            2)。嚎蜅、旅店。

            3)汴州:即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北宋京城。

            2.師:這時的陸游是悲哀嗎?是悲痛嗎?是什么了?

            生:高興

            師引導:同學們,陸游因見不到祖國的統一而感到悲哀,想到了淪陷的百姓而感到悲痛,那么他把希望都寄托在了誰的身上?

            生:王師的身上。

            師:那么你再讀讀這詩,你所看到的王師在做什么?想到這個的陸游心情還是高興嗎?

            (學生連忙搖頭)小手再次舉高

            生:這時的陸游很悲憤

            師:你從那看出來陸游一想到王師,一想到南宋的權貴們會悲憤?

            生:因為當時的大臣們,朝廷權貴們在花天酒地,尋歡作樂

            師: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生:“西湖歌舞幾時休?”說明他們根本沒有停息過;

            師:還有嗎?還有別的補充嗎?

            生:他們一直在飲酒作樂,喝得嘴熏熏的,連自己的都城都要分不清了

            師:你又是從哪看出來?

            生: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教師適當補充當時的背景資料]

            師:是啊,就知道尋歡作樂的權貴們,西湖歌舞幾時休?讀到這你此時有什么感受?

            生:真讓人感到憤怒,連百姓們的苦他們都不顧……

            師:那你來質問他們一番,[請生讀]

            誰也想來指著鼻子罵醒這群尋歡作樂的權貴們?指名讀

            師:面對這些成天花天酒地的權貴們,我們怎么問——西湖歌舞幾時休?

            面對這些茍且偷生的權貴們,我們怎么問——西湖歌舞幾時休?

            面對這些忘了國恥家恨的權貴們,我們怎么問——西湖歌舞幾時休?

            3.師:這分憤怒,也在這句詩中啊,你能讀好這種悲憤嗎?(讀好前兩句詩)“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指1名讀

            評價:同學們,你們聽到了陸游的憤怒了嗎?

            再指1名讀,評價:好一個悲,好一個憤啊,讀出了陸游的心聲!

            齊讀“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1.師:因為陸游的愛國,看不到大宋統一,陸游遺憾啊——但悲不見九州同

            2.師:因為陸游的愛國,想到那些望眼欲穿的北方百姓,陸游悲痛啊——但悲不見九州同

            3.師:因為陸游的愛國,想著那些花天酒地,茍延歲月的南宋權貴們,陸游悲憤啊——但悲不見九州同

            4.生命即將結束,但是還沒有盼來國家的統一,是悲哀,是悲痛,是悲憤,讀但悲不見,但悲不見,但悲不見九——州——同。

            5.師過渡:這樣的南宋王師,做不了什么。但是此時的陸游還是放心不下自己的祖國,哪怕只有一絲的希望。他還是把希望寄托在王師的身上,這都是源于他的那顆拳拳的愛國心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四、揣摩表情,沉重讀詩

            師:王師北定中原日,什么時候會有這樣的一天?或許幾年,或許幾十年,再或許更長的時間。不管多少年,我們的陸游,我們的愛國詩人會在地下一直等著這喜訊!鯉煴欢ㄖ性眨壹罒o忘告乃翁。

            指一名學生讀

            評價:這是陸游最后的希望啊!他一再叮囑兒子,一再叮囑!你來讀!

            再指一名讀

            評價:讀出了陸游當時的那份急切!我們一起來

            ——王師被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告乃翁!告——乃——翁!

            又一年,非只一年,蹉跎一年,更須幾年?華夏幾回嘆!

            (課件播放)齊讀

            師:看著全詩,如果讓你把全詩濃縮成一個字的話,你會選擇哪個?讀了古詩,你的眼里你的心中也冰冷的沉重地停留著一個字,那又會是什么?(悲)

            (課件著重)悲從何來?(不見九州同)

            師:在詩人彌留之際,”不見九州同”成了他心中最大的遺憾,對朝廷不思收復失地也充滿憤恨,充滿了失望,可詩人心中還心存一絲希望,他在希望——(生讀:王師……)

            1210年初,這位85歲高齡的愛國老人,懷著“死前恨不見中原”的遺恨和無限憂國憂民的悲憤與世長辭了.在他瞑目之前,那頑強的生命火花,作了激情洋溢的爆發直抒胸臆的吟唱,這就是傳誦千古的名詩,《示兒》。

            五、課外延伸,升華情感

            1.同學們,國富民強,匹夫有責。我們應該像詩人陸游那樣胸有祖國,抱效祖國。讓我們再次誦讀他的壓卷之作——《示兒》吧。(師再次給學生配樂朗讀。)

            2.陸游還寫了許多的愛國詩詞,今天老師給你們推薦一首:《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一)》(課件展示),請同學們自由讀讀。

            3.今天老師還向你們推薦一些有關古詩文的網站,那里有豐富的資源,同學們可以盡情地去共享吧!(課件揭示網站)(下課)

            六、整合點診斷:

            1.展示一幅陸游晚年的蒼老肖像,為整堂課奠定一種基調—悲涼.

            借學生匯報的資料,把一個才華橫溢、熱情豪邁、在我國文學史上具有卓越影響的愛國詩人留在學生腦中,然后出示陸游晚年的蒼老肖像,與剛才的感覺沖擊,震撼學生的心靈,把一份悲涼沉積在學生心中。

            2.課件著重“悲”,并選取《秋夜將曉 出籬門迎涼有感》和《題臨安邸》作為 補充材料,喚起學生內心的體驗,理解詩人的——悲憤.

            我以這一個“悲”,把詩串起來,把學生的情感串起來,把我們的課堂串起來。我用了很感性的教師引導語言,抓住學生已有的情感,來提升感悟,并借用了《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和《題臨安邸》作為補充材料,對詩中一個“悲”字進行了拓展。這幾首詩同屬一個背景,一首描寫望眼欲穿的淪陷百姓,一首則描寫花天酒地的南宋權貴。兩首詩的內容做《示兒》的情感鋪墊,再合適不過。有了這樣的詩境,去體察詩人的心情,對于那一個“悲”字,學生所能體會到的“悲哀”“遺憾”之余,還能體會到的是詩人的“悲痛”、“悲憤”,這一“悲”字,顯得愈發的豐滿。

            3.延伸,結合歷史,告慰陸游,升華詩人的——愛國之情。

            在本課尾聲,我借用了陸游子孫世代抗擊金兵的資料,讓學生感受陸游愛國精神的傳承,并通過創設情景,讓學生以現代人的身份出現在陸游的病榻前,說自己所想所悟,來升華詩人至死不渝的愛國之情。

            板書設計:

            《示兒》教案與板書設計 篇6

            一、讀通順、背誦全詩

            1.同學們已經預習了《示兒》這篇課文,我相信大家讀背這首充滿深切愛國之情的小詩不成問題。賽一賽。

            要求字字讀得響亮,做到不漏、不添、不錯,不順口的多讀幾遍。

            指名讀《示兒》,結合正音,檢查學生讀文情況。

            停頓和重音提示。示兒優秀教學設計

            2.背誦、默寫。

            會背的同學可在本上練習默寫,也可指名到黑板前默寫。

            二、自學課文,質疑問難

            1.給出注解,自讀課文粗知詩意。

            結合注釋,默讀《示兒》,試試自己能讀懂什么,讀懂哪句就說哪句。說得不確切的,其他同學可補充,可糾正,教師適時點撥。

            示,使人知道。也就是指示、告示的意思。示兒可以說告訴兒子,也可以說給兒子們看的詩。祭(jì):祭祀。乃(nǎi):你,你的.。乃翁:你的父親。元:同原。九州:指代中國。王師:指南宋軍隊。

            2.學生質疑。

            三、簡介作者和寫作背景

            四、感悟詩情

            1.自由讀這首詩。

            想一想陸游去世以前最牽掛的是什么事?陸游既然知道人死后萬事皆空,為什么還叮囑兒子家祭無忘告乃翁?

            2.讀后集體交流。

            把整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3.在朗讀中體會作者的愛國熱情。

            五、擴寫練習

            1.出示遺囑范例,引導學生以作者的口吻寫一篇遺囑。

            2.根據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想象作者在彌留之際,在病榻上怎樣叮囑兒子,兒子們怎樣應允,讓學生創造性地把所言之事寫具體。

            六、閱讀拓展

            介紹陸游的兩首詩《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和《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讓學生課外閱讀。

            板書設計:

            《示兒》教案與板書設計 篇7

            教學內容

           。、古詩兩首

            擬 2 課時

            第 1 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了解詩的內容和寫作的時代背景,體會詩人抒發的強烈的愛國之情。

            2、通過學習,體會詩意,并能從內容想開去。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并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涕淚、洛陽。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理解詩意,體會詩中所表達的強烈的愛國情感。

            突破重、難點的過程

            一、再讀詩,理解詩意。

            1、自由讀,借助字典、結合書上的注釋,同桌互相合作,說說詩句的意思。

            2、匯報交流。

           。1)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初:剛 聞:聽

            劍門關外忽然傳來收復薊北的消息,剛聽到這個消息,眼淚就灑滿了衣裳。

           。2)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卻看:回過頭來看。妻子:夫人和孩子。漫卷:胡亂卷起。

            回過頭來看看夫人和孩子,哪里還有一絲憂愁?胡亂卷起詩書,我高興得快要發狂。

           。3)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放歌:放聲歌唱。 縱酒:盡情飲酒。

            青春:春光,春天的景物。

            在大晴天里放聲高歌,暢飲美酒。趁著這春光的陪伴好回到自己的家鄉。

            (4)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即:就

            我立刻就乘船從巴峽東下,穿越那巫峽的疊嶂,一路順流而下,一過襄陽,便一直奔向洛陽。

            學生口述句意,教師出示課件作點評和補充。

            3、引導學生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

           。1)讀了這首詩,你感到詩人當時的心情怎么樣?原因是什么呢?

            (2)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呢?

            4、引導學生從詩中想開去。

            (1)如果當時流漓在外的人是你,你聽到這種好消息,你會怎樣表達你的心情?

            (2)《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和《示兒》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相同嗎?聯系詩的內容說說你的體會。

            5、配音,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解釋字意,句意,幫助學生理解這狂喜的時刻。

            精彩創意

            搜集信息

           。1)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初:剛 聞:聽

            劍門關外忽然傳來收復薊北的消息,剛聽到這個消息,眼淚就灑滿了衣裳。

           。2)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卻看:回過頭來看。妻子:夫人和孩子。漫卷:胡亂卷起。

            回過頭來看看夫人和孩子,哪里還有一絲憂愁?胡亂卷起詩書,我高興得快要發狂。

           。3)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放歌:放聲歌唱。 縱酒:盡情飲酒。

            青春:春光,春天的景物。

            在大晴天里放聲高歌,暢飲美酒。趁著這春光的'陪伴好回到自己的家鄉。

           。4)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即:就

            我立刻就乘船從巴峽東下,穿越那巫峽的疊嶂,一路順流而下,一過襄陽,便一直奔向洛陽。

            作業設計

            實踐活動

            布置作業。

            悲之切是因為國家未統一,失地未收復;喜欲狂是因為國家收復了失地。一悲一喜,讓我們鮮明地感受到兩位詩人的拳拳愛國之心。他們的確是著名的愛國詩人,留下了許多愛國詩篇,請同學們課外收集來讀一讀,你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

            教學札記

            教學內容

            4、古詩兩首

            擬 2 課時

            第 2 課時

            教學目標

            1、體會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陶治愛美情趣,受到愛國主義精神影響。

            2、理解詩句意思,了解古詩敘述的內容,受到傳統文化的藝術熏陶。

            3、結合學詩,培養學生的自學、想象、表達、創新能力。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并默寫課文。

            重點難點

            吟誦古詩,想象意境,體會詩中表達的感情。

            結合時代背景,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突破重、難點的過程

            一、導入課題:

            1、引導學生回憶李白寫的一首思念牽掛故鄉的詩-----《靜夜思》。

            過渡:今天我們學習宋代詩人陸游寫的一首牽掛祖國的詩。(板題)

            2、引導學生回顧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并自主確定本課的學習目標。教師點撥。

           。ㄒ耘f引新自然,自主確定目標民主。)

            二、提示詩題,介紹背景。

            1、讀題質疑。示:告知,告訴。

            引發思考:誰告訴兒子?告訴了兒子什么?為什么要告訴?

            2、結合搜集的材料,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三、初讀全詩,整體感知。

            1、試讀,要求正確流利。

            2、讓學生結合注釋,說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四、細讀體會,理解內容。

            運用掌握的學詩方法:讀查連疑,弄清詩句內容,體會詩句的文字美。

            五、想象畫面,吟誦玩味。

            引導學生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充分練讀;想象詩人臨危時,遺憾之至,叮囑兒子時的情景,教師可通過放音樂,用語言描繪,啟發學生閉目想象,深悟詩情。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六、課堂練習。

            1、默寫《示兒》,互相檢查。

            2、用自己的語言描繪想象的畫面及人物的語言。

            搜集與之內容相近的詩歌進行比較。

            精彩創意

            搜集信息

            名詞解釋:

            杜甫:(712770)唐代大詩人,字子美,河南鞏縣。他的一生創作的大量的詩篇,當時的社會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在他的詩中都真實的反映出來。被稱為一代詩史。他的詩藝術成就高,對后世影響很大。

            板書設計

            實踐活動

            作業:

            1.用自己的語言描繪想象的畫面及人物的語言。

            2.理解相關的字詞

            涕淚: 妻子:

            青春: 便下:

            即: 穿:

            教學札記

            《示兒》教案與板書設計 篇8

           。ㄒ唬┌鍟n題,導入新課

            1.同學們,看到詩的題目《示兒》你是怎么理解的?

            “示”是什么意思?“示兒”是什么意思?(“示”把事物擺出來讓人知道。“示兒”可以說是告訴兒子,在這里指對兒孫們有所交代,相當于遺囑。)

            2.簡介作者:

            這首詩是宋代大詩人陸游寫的。陸游一生創作了很多詩歌,保存下來的有九千多首,詩中抒發政治抱負,表現人民的生活,表達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示兒》這首詩是他在86歲高齡,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時刻寫給他兒子的臨終囑咐。

           。ǘ┳杂勺x這首詩 示兒公開課教案教學設計

            想一想,陸游逝世以前最牽掛的是什么事?

           。ㄈ⿲W習這首古詩

            1.結合課后的注釋,試試自己能讀懂什么,讀懂哪句就說哪句。說的不確切的其他同學可以補充,糾正,教師適時點撥。

            2.師生交流

            ①“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元知”“元”同“原”,是本來的意思!霸笔潜緛砭椭赖囊馑肌

            “萬事空”什么事都沒有了。

            “但”“只”的意思。

            “九州同”“九州”指中國。“同”統一!熬胖萃笔侵溉珖y一。

           、谥该f說詩句的意思。

            我本來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也沒有了,只是為看不見全國統一而感到悲傷。

           、邸巴鯉煴倍ㄖ性眨壹牢鹜婺宋獭

            “王師”這里指南宋軍隊。

            “北定”“定”是平定,這里是收復的'意思!氨倍ā敝甘諒捅狈。

            “中原”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領的地區。

            “家祭”祭祀祖先。

            “無”同“勿”,意思是不要。

            “乃翁”“乃”,你的,你們的。翁,指父親。

           、苓@兩句詩的意思是:宋朝的軍隊向北方進軍,收復中原的時候,家祭的時候不要忘了(把收復中原的這件事)告訴你們的父親。

            這句話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表達了詩人渴望收復失地,統一祖國的思想感情。)

            3.現在你了解陸游逝世前最牽掛的是什么了嗎?

            (祖國何時能夠統一這一件大事)

            其實這也是陸游畢生的心事和希望。

            4.指名把這首詩的意思說一說。

            (四)總結全詩

            1.這首詩主要講了什么?

            2.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板書設計:

            《示兒》教案與板書設計 篇9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意思,體會詩人的情感。

            2、掌握動腦、動口、動手的讀書方法,解釋詩句和部分字詞的意思。

            3、學會本課生字。

            4、由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并默寫課文。

            二、教學時間:2課時

            三、教學重點、難點

            1、訓練重點是掌握動腦、動口、動手的讀書方法。這個訓練從預習開始,學生要認真思考預習題的要求與內容。課堂上要啟發學生自己去理解詩句內容,體會詩人的情感。要想象詩中描寫的畫面。要動手查找字典,在重點字詞旁作注釋,寫寫自己的理解、體會。更要動口回答問題,出聲朗讀,背誦課文等。

            2、古詩四首在內容和情感上都有難點,教學時要抓住前后詩句的內在聯系。應從理解內容入手,進一步體會詩人情懷,并指導朗讀和背誦。

            四、教學過程

            初讀課文

            1、邊讀詩句,邊看注釋。

            2、把不懂得詩句畫出來。

           。ㄒ唬┲笇Ю首x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懂字音,注意停頓。

            2、老師范讀,學生再練習。

            3、指名讀。

            4、逐句講解:學生講解詩句的意思,老師糾正。

            (二)過程

            1、介紹作者、背景。

            陸游:南宋愛國詩人,一生堅持抗戰,從小就受到父母的愛國主義思想教育,立志要為國家獻身。青年時期,他讀兵書,學武藝,為參加收復祖國河山,抵御敵人做好了準備。中年以后,他在任職期間,曾多次向宋高宗提出很多振國的主張和建議,但從來不被采納,反遭到迫害,最后被朝廷免職,晚年過著貧苦的生活。他回鄉后,一直憂國憂民,時刻不忘收復中原,洗雪國家恥辱,揮筆寫下了大量的愛國主義詩歌,對鼓舞人民抗戰的斗志起著積極的作用。他臨終念念不忘的不是個人生死,而是祖國領土的完整。

            《示兒》是陸游的絕筆。示兒:給兒子們看。詩人懷著至死不見中原統一的.遺憾,借對兒子遺囑敘述了自己一生對收復失地的堅定信心。

            2、逐句講解:

            ①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本來就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沒有了。只是沒有親眼看到中國的統一而感到悲傷。

           、谕鯉煴倍ㄖ性,家祭無忘告乃翁。朝廷的軍隊收復北方領土的那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時候,不要忘記(把這件事情)告訴你們的父親。

            3、默讀《示兒》,想想表達詩人怎樣的情感。

           、佼嬀渥。(表達詩人情感的詩句)

            ②體會情感:《示兒》表達了詩人恢復中原、統一國家至死不變的愛國愿望。

            4、練習背誦、

           、僖宰x激情,以讀悟文。

            引導學生們弄清全詩的意思,詩句之間的聯系后,抓住重點詞、句的理解,讀議結合,以讀激情,以情捂文,使學生深入到詩人的內心世界,水到渠成的感知詩人的思想感情。

            板書設計:

            《示兒》教案與板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

            2.了解詩的內容和寫作的時代背景,體會詩人抒發的強烈的愛國情感。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注意收集有關資料。

            教學重難點:

            體會詩中所表達的強烈的愛國情感,有感情地誦讀。

            教學準備:

            原詩: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布置學生課前查閱有關陸游的資料,了解他生活年代的情況,收集他的愛國詩篇。

            教學設想:注重朗讀指導,讀出“詩味”,讀出“情味”。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交流資料。

            1.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宋朝詩人陸游的一首詩歌《示兒》,根據你們的預習,誰能說說題目的意思呢?(板書課題)

            2.師:你們說的真不錯。這是陸游臨終前寫給兒子看的一首詩,“示”,是告訴的意思。你們課前已經收集了詩人的'有關資料,誰愿意拿出自己的資料與大家交流呢?

            [學生大多會收集到這份資料:陸游(1125-1210),南宋大詩人,字務觀,號放翁,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一生創作詩歌很多,保存下來的有9000多首,內容極為豐富。他的詩大多抒發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這首詩表現出渴望恢復國家統一的強烈愿望。]

            3.師相機總結。如這時有學生愿意讀收集到的詩歌,注意在“正確”“停頓”方面作些評價,不作高要求,正為下面的初讀詩歌奠定基礎。

            二、自由朗讀,自悟詩意。

            1.下面請同學們自由讀讀這首詩,結合課本上的注釋,把字音讀準,注意停頓。

            2.指名讀詩。相機評價。

            3.詩歌讀了好幾遍,詩句意思懂了嗎?我們還是采取“由易而入”的學古詩方法,先說出你認為最簡單的一句詩的意思,再擴大戰果,誰先搶?

            4.相機指點。(大多會先說三四句,再說一二句。)

            第三句的指點:同學們有說“宋朝”的,有說“南宋”的,這有區別嗎?(學生匯報)你的預習真全面啊,你為大家提供了一份重要的資料,對,北宋被金兵滅亡,南宋建立后只守著半個江山,那個時候,陸游才兩歲,而今,他85歲高齡,從他記事起,盼祖國統一足足有八十多年了。咱們一起隨著他的心愿讀讀這句詩吧。

            第四句的指點:詩中的“乃”字,意思是“你,你的”,這是古今字意的變化!澳恕弊衷撛趺磿鴮?(橫折折折鉤,撇)

            第一句的指點:詩中的“元”同“原”字,對,是通假字,理解為“原本,本來”。

            第二句的指點:調換語序作比較:只是悲傷沒有看見祖國的統一;只是為沒能看見祖國統一而感到悲傷。語序變換都讀得通順,祖國語言的內涵是豐富的。

            5.指名說出整首詩的意思。

            6.帶著對詩歌的理解讀詩。

            7.體會詩人的感情:詩人臨終作詩,沒有說別的家常話,這能看出作者怎樣的情懷呢?

           。▽W生交流)

            小結:是啊,有了“國”這個大家,才會有我們的小家,作者憂國憂民,短短四句詩,抒發了他強烈的愛國情感。所以,明代作家胡應麟稱此詩是“忠憤之氣,落落二十八字間。”

            三、設置情境,深情讀詩。

            1.老師提議自己讀詩。

            2.引導學生設置情境:為了讓老師更好地把握詩歌的情感,哪位同學愿意想象并描述陸游當時寫詩的情景。算是給我提個醒為我讀詩先設個引子,誰愿意來?

            3.老師為學生設情境:陸放翁已高齡85歲了,他知道自己在世上的時日不多,不免回想這一生:在他才兩歲時金兵擄走皇帝滅北宋,北方人民從此流離失所,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算算有83年了,祖國仍未統一,亡國之恨長在啊,而今年歲雖大,然而滿腔熱血猶在奔騰,于是他告訴兒子們四句話——(指名學生讀詩)

            4.或以陸詩激情:(課件展示)陸游在52歲時寫道“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他67歲時寫道“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68歲時寫的是“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詩人85歲時,他知道生命即將終止,可憾的是祖國仍未統一,于是,他寫道——(學生讀詩)

            四、揣摩表情,沉重讀詩。

            1.設置懸念:我也感悟到詩人的感情基礎了。接著這份情,我來讀詩吧。大家對詩已很熟了,可以不看書,用心聽:示——兒!陸——游——(突然停下)

            2.引導揣摩表情:你們沒有看書,都在看我嗎?這么一看,倒讓我想了起來,讀這首詩應該是個怎樣的表情呢……咱們一起來揣摩揣摩,你們就互相對讀吧,找準表情的就示范一遍,幫幫老師,好嗎?

            3.學生相互讀詩、交流。

            4.指名讀詩。相機評價。鼓勵學生讀出悲憤、期盼等情感,鼓勵讀出詩人心中強烈的愛國情感。

            5.提出“四遺”,范讀全詩。

           、龠@是一份心頭裝著“祖國”的遺書啊,有人針對四句詩分別用四個帶“遺”的詞語加以概括,如果讓你來概括,你用哪四個詞語呢?

           、诶蠋熛胍赃@四個“遺”字詞語所揭示出的詩歌情感,來讀一讀這首詩。(讀詩)

            6.總結,齊讀(背)全詩。

            附板書

            示兒

            陸游

            (遺____)

            死去元知萬事空,

            (遺____)

            但悲不見九州同。

           。ㄟz____)

            王師北定中原日,

           。ㄟz____)

            家祭無忘告乃翁。

          【《示兒》教案與板書設計】相關文章:

          《示兒》的教學反思(精選10篇)10-19

          《天窗》優秀教案與板書設計(通用11篇)02-07

          《馬說》優秀教案與板書設計(通用10篇)05-10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板書設計(精選12篇)11-16

          飛向藍天的恐龍教學板書設計(精選14篇)02-23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板書設計的原則及應注意的問題06-20

          二年級語文園地二板書設計(精選15篇)04-11

          《樹葉兒飄飄》的教學設計02-21

          《小小蛋兒把門開》教學反思(通用11篇)12-01

          《左傳》教案10-24

          用戶協議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有码国产精品欧美 | 中文字幕AV一本 |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 午夜福利小草久久99 |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在线 | 中文字幕无卡高清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