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課文《泊船瓜洲》教學設計及點評

          課文《泊船瓜洲》教學設計及點評

          時間:2024-08-10 13:55:07

          課文《泊船瓜洲》教學設計及點評

          課文《泊船瓜洲》教學設計及點評

          課文《泊船瓜洲》教學設計及點評

            學習目標:

            1.自選方法學習古詩,“讀讀、背背、議議、畫畫、寫寫”。

            2.運用查閱資料的方法自學,培養運用資料解決問題、處理信息的能力。

            3.了解豐富多彩的祖國文化,培養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準備上課。回憶已學的與月相關的古詩,《古朗月行》、《靜夜思》、《楓橋夜泊》……

            2.認識課題。

            師: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也是一首與月有關的詩,大家首先一起來研究一下“泊”字。

            (教師板書課題。出示字典中“泊”字的兩個音節(bópó)及其不同的意義,選擇正確的讀音。齊讀課題。)

            師:誰能根據課前的資料搜集說說“瓜洲”在什么地方

            生:“瓜洲”現在揚州的一小鎮,位于長江北岸。

            師:“泊船瓜洲”的意思是說把船停靠在瓜洲岸邊。課前你們搜集了哪些關于這首詩的背景資料,我們來共同交流一下。

            生:王安石,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詩人。

            生:……

            3.商定學習步驟和方法。

            師:我們已經學過好多古詩了,你打算怎樣學習這首詩呢

            生:學古詩要先背誦。

            師:先要——

            生:讀熟,還要懂得意思。

            生:還要求默寫。……

            (教師歸納學生的發言,板書“讀、議、背、寫”)

            師:我們就按這順序和方法學習

            二、讀詩

            1.試讀。

            師:按同學們討論的方法步驟,先讀詩。請自由輕聲讀詩,注意讀準字音。

            (學生自由試讀)

            2.正音。討論并讀準以下字。

            京口瓜洲一水間(jiānjiàn),

            鐘山只隔數(shùshǔ)重(zhòngchóng)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háihuán)

            3.自由讀古詩,或同桌互讀

            4.師生共同讀。學生可以自由地站起來讀給別人聽,然后師范讀。

            師:同學們讀得這么盡興,老師也想讀,行嗎

            生:(齊聲)好!

            師:(配音范讀)老師讀得好嗎

            生:好!

            師:謝謝同學們的鼓勵,老師再讀一遍!(再讀,學生有激情地高聲朗讀)

            三、背誦

            1.試背。

            師:都會背讀了,現在你們想干什么

            生:(大部分)背書!

            師:背書就背書。自己試試怎樣背得快。

            (學生紛紛高聲背誦,課堂書聲朗朗)

            2.匯報背誦結果。

            師:誰愿意背誦

            (三位同學同時站起來背誦)

            師:還有誰要背(全班大部分同學站起來集體背誦)

            師:(看到還有幾位同學沒背)現在給你們一個機會,大膽地站起來,老師和你們一起背。

            (余下的幾位同學與老師一道背誦:《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四、議議

            1.交流收獲,粗通詩意。

            師:通過誦讀,你一定讀懂了不少的內容。四人一組交流,再結合你手邊的資料討論討論,看看你們弄懂了哪些字、詞、句的意思呢?還有哪些詞句讀不懂嗎在學習片上寫下你的收獲和疑惑。時間10分鐘。

            (10分鐘后全班交流學習收獲)

            師:匯報一下你的讀書收獲,好嗎?

            生:老師,我知道了“間”,在這里讀作jiàn,是“間隔”的意思。

            生:老師,我通過查閱資料知道,“京口”在長江南岸,現在的江蘇省鎮江市。 鐘山:現在南京市的紫金山。

            師:誰能將詩中“瓜洲”、“京口”、“鐘山”的按方位畫一個簡圖?

            (學生上黑板試畫圖)

            ◎鐘山

            △△△△

            ◎京口

            ~~~~~~~~~~~~~~~~

            ~~~~~~~~~~~~~~~~

            ◎瓜洲

            師:詩以“泊船瓜洲”為題,點明詩人的立足點。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間”寫了望中之景,詩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邊岸上的“京口”與“瓜洲”這么近,中間隔一條江水。由此詩人聯想到家園所在的鐘山也只隔幾層山了,也不遠了。

            生:請問老師,“還”是什么意思

            師:老師提供資料讓你們自己選擇判斷。

            (師根據學生提問點擊課件,屏幕展示以下內容。

            〈1〉數重:幾層。

            〈2〉綠:吹綠了。

            〈3〉還:①指歸還。②指的是返回。

            (學生對照詩句討論后選擇了第二種解釋)

            師:還有什么弄不懂的字詞嗎?誰能按書上注釋加上自己的理解來說說詩的大意呢?

            (說說全詩大意。先同桌互說,再匯報說。)

            2、體會詩的情感,簡筆勾畫。

            師:讀到這兒,你知道詩人的寫作目的了嗎?

            生:這是一首寫景抒情小詩,抒發了詩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園的深切感情。

            師:詩中哪些詞、句可以感受到詩人這種思鄉的情緒呢?

            生:“鐘山只隔數重山”中的“只隔”,暗示詩人歸心似箭的心情。

            生:“明月何時照我還。”

            生:“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又綠”可以看出詩人的思鄉之情

            師:據說,“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詩人在作詩過程中曾九過多次,最后定稿時才用了“綠”字。試想象,作者可能用過哪些字呢?

            生:可以用“到”字,吟作“春風又到江南岸。”

            生:可以用“過”字。

            生:還可以用“來”。

            師:詩的第三句繼續寫景,點出了時令已經春天,描繪了長江南岸的景色。詩人為什么選作“綠”字呢?

            生:“綠”字寫出了江南岸的一片綠色,寫出了顏色的美,表達詩人對家鄉的熱愛,襯托出詩人思念家鄉的感情。

            師:“綠”是吹綠的意思,是使動用法,用得絕妙。傳說王安石為用好這個字改動了十多次,從“到”“過”“入”“滿”等十多個動詞中最后選定了“綠”字。因為其他文字只表達春風的到來,卻沒表現春天到來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綠的景物變化。結句“明月何時照我還”,詩人眺望已久,不覺皓月初上,詩人用疑問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還”的畫面,進一步表現詩人思念家園的心情。

            五、畫畫

            1、啟發。

            師:這首詩是一首寫景抒情詩。我們再體會一下,詩人寫出了一江之隔的幾個地點,還展示了春的新綠,月的皎潔。色澤鮮明,多么美麗啊!在你們頭腦里,一定能畫出了一幅絢麗的圖畫。現在,你想做些什么?

            生:我想用彩筆來畫畫看。

            生:我想寫一寫,把這首詩默寫出來。

            師:好的,請選擇你喜愛的方式表達對這首詩的喜愛。寫字時,書寫要工整。畫畫時注意自己筆下的景物特點,加點彩色最好。待會將你的作品展示給大家看。好嗎?

            生:好。

            2.全班同學安靜地寫畫。

            3.反饋。

            師:寫完的同學上來將作品投影放大給大家欣賞,最好做些介紹。

            生:(操作展示儀放大作業)我畫的是一輪明月,一道江水,一片新綠,幾重高山。詩人站在瓜洲岸邊,仰望明月。“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生:(同上)我豎著寫詩,大人寫詩都是這樣寫的,大家覺得好不好

            (全班鼓掌。又有幾位同學展示自己的作品。)

            六、延伸

            1.補充寫王安石的詩供學生選擇自讀。

            師:同學們學得很好。《泊船瓜洲》是小學階段學習的唯一一首王安石寫的詩。王安石是我國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許多作品膾炙人口。老師從其他地方選新編了幾首印發給你們,可以自由選讀。

            (全班同學或自讀、或同桌讀、或幾個人討論)

            2.自由點擊課件資料深入學習。

            師:老師的課件內有這幾首詩的詳細資料,有興趣的同學可以上臺自己點擊。

            (幾位同學主動上臺點擊課件相關內容,瀏覽討論)

            3.下課了,老師將一張軟盤寄放在班長處,讓家有電腦又有興趣的同學借回家自學。

            總評:

            這節課根據新課程標準引導學生參與讀、講、背、寫的語文實踐,體現了三點

            1.學生主體地位落到實處。學生的主體地位是教學過程本質所決定的,學是內因,教是外因,教只有通過學才能起作用。只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覺地投身于學習中,才能保證落實主體地位。這節課從三方面做了努力。一是時間上給予保證,力避逐字逐句的梳理分析,節約時間讓學生多讀多寫;二是引導學生在學習實踐中體驗成功的樂趣,掌握學習方法;三是教者平等地對待學生。課始與學生商定學習方法,課中放手讓學生學習、注重良好習慣的培養,課后留給學生廣闊的學習與探索空間。

            2.面向全體,著眼發展。教者尊重每個學生,讓全班學生都有展現的機會,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與方法,學生在課內點擊課件資料自學,回家通過軟盤自學,溝通了課內課外,拓展了學習空間,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3.落實了思想教育內容。這節課力求通過學生的語文實踐中感悟內容,在拓展延伸中初步感知祖國文化遺產的豐富,進而培養他們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優秀文化的感情。

          【課文《泊船瓜洲》教學設計及點評】相關文章:

          課文泊船瓜洲的教案設計01-29

          課文《手指》優秀教學設計02-27

          語文課文《長征》教學設計03-03

          課文《軍神》優秀教學設計(精選8篇)07-02

          課文《一棵小桃樹》教學設計02-28

          《小蝌蚪找媽媽》課文教學設計02-11

          課文《愚公移山》的教學設計(通用10篇)11-29

          課文《行路難其一》的教學設計(精選13篇)03-30

          我的戰友邱少云課文教學設計(通用11篇)04-27

          《長江三角洲區域的內外聯系》教學設計10-18

          用戶協議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欧美亚洲另类精品一区二区 | 婷婷色五月综合激情六月导航 | 亚洲一本大道在线 | 午夜福利91社区久久久久 | 在线观看最新Av不卡 | 日韩精品国产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