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陳太丘與友期》教案
初中語文《陳太丘與友期》教案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能講譯,能理解課文的主旨。
2.積累文言詞語,提高自主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3.背誦全文。
【教學難點】
理解“元方入門不顧”是否無禮。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引入課文。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詠雪》,文中主要贊頌的人物是誰?(東晉才女謝道韞)贊美了她什么呢?(聰明有才學。)我們現在來學習《陳太丘與友期》,看主人公是誰?主旨是什么?
二.老師范讀,學生齊讀,然后再叫一個學生單獨讀,讀后讓學生評論正誤優劣。
三.學生自學課文并討論。(可讓學生先分組討論,再全班討論)
1.讀懂課文并翻譯。
2.討論“研討與練習”中一、二兩題中屬這課的內容。
3.學生提問質疑,師生共同解答。
4.若學生沒有提出以下問題就由老師提問:
1本文的主人公是誰?主旨是什么?
2本文的主要表達方式是什么?
3在《世說新語》中《詠雪》列入“言語”,《陳太丘與友期》列入“方正”,這是為什么?
四.先讓學生讀無標點的原文,再叫學生自讀課文,看誰能先背誦。
五.學生課堂做練習,如有時間就課內訂正。(或留作課外作業。如有時間可讓學生即興表演。)—————下課!
練習題
1.為下列句中加點字注音。
①撒鹽空中差可擬(chā)(nǐ)
、谔鹕崛ィ╯hě)③尊君在不(fǒu)
④無奕(yì)⑤友人慚(cán)
⑥雪驟(zhu)⑦非人哉(zāi)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
1撒鹽空中差可擬(大致,差不多)(相比)
2未若柳絮因風起(乘著,趁著)
3過中不至(到)4相委而去(丟下)
5講論文義(講解)(討論)
6去而乃至(才)(到)
7俄而雪驟(不久,一會兒)(急速,大)
8太丘舍去(放棄,即不再等候)(離開,就走了)
9與友期行(約定)(同行)
10與兒女講論文義(這兒當“子侄輩”講)
11下車引之(牽,拉)12入門不顧(回頭看)
3.翻譯下列句子。
1未若柳絮因風起翻譯:不如(比作)柳絮乘著大風飄起。
2待君久不至,已去。翻譯:(我父親)等了您很久,您都沒到,(他)已經走了。
3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翻譯:真不叫人哪!和別人約
好一起走,卻把別人丟下,獨自走了。
4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翻譯:(父親的朋友感到慚愧,便從車上下來,想跟元方握手,元方連頭也不回地走進了自己的家門。
5.填空。
1《世說新語》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是南朝宋(朝代)人劉義慶(姓名)組織編寫的。
2“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這一句總述了謝太傅家人詠雪的背景,極精練地交待了時間“寒雪日”、地點“內集”、人物“謝太傅”“與兒女”、事件“講論文義”等要素。
6.課外自讀理解。
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忘其牛,父怒撻之。已而復如初。母曰:“日癡如此,何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瑯瑯達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見。
《世說新語》兩則
練習題
1.為下列句中加點字注音。
①撒鹽空中差可擬()()②太丘舍去()③尊君在不()
④無奕()⑤友人慚()⑥雪驟()⑦非人哉()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
1撒鹽空中差可擬()()2未若柳絮因風起()
3過中不至()4相委而去()5講論文義()()
6去而乃至()()7俄而雪驟()()
8太丘舍去()()9與友期行()()
10與兒女講論文義()11下車引之()12入門不顧()
3.翻譯下列句子。
1未若柳絮因風起
2待君久不至,一已去。
3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4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5.填空。
1《世說新語》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是(朝代)人(姓名)組織編寫的。
2“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這一句總述了謝太傅家人詠雪的背景,極精練地交待了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要素。
6.課外自讀理解。
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忘其牛,父怒撻之。已而復如初。母曰:“日癡如此,何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瑯瑯達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見。
【初中語文《陳太丘與友期》教案】相關文章:
專才總結陳詞03-20
初中語文《優美的漢字》教案(通用11篇)08-22
初中語文德育滲透計劃范文02-27
初中語文《太空一日》的教學設計02-19
初中語文科組工作計劃5篇02-25
初中語文《花木蘭》教學設計(通用5篇)12-04
孩子轉變期的具體的計劃03-19
開講啦陳德明的演講稿03-19
初中語文教研組工作計劃表范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