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初中語文課文《女媧造人》教案

          初中語文課文《女媧造人》教案

          時間:2024-09-13 03:06:52

          初中語文課文《女媧造人》教案

          初中語文課文《女媧造人》教案

          初中語文課文《女媧造人》教案

            知識與技能:

            1、積累“女媧.澄清.幽光.靈敏.綿延.神通廣大.莽莽榛榛”等詞語

            2、初步了解神話故事的特點

            3、了解有關人類起源的神話故事。

            4、.激發學生探究關于人類起源,進化的科學知識的興趣。

            過程與方法:

            1、體會想象聯想在神話中的作用。通過比較,掌握想象的方法和思路。

            2、學習文章對原有故事的人性化的演繹與擴充,培養改寫神話故事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體會文中女媧樸實感人的母親形象。

            【教學重點】

            1、激發和訓練學生大膽而新奇的想像。

            2、對人類誕生的喜悅感。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學生:熟讀課文,熟悉故事情節。

            教師:投影儀。

            【教學方法】

            1、復述法。文章淺顯易懂,通過復述故事把握文章的內容。

            2、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本故事性強,洋溢著一種天真的新鮮感,課堂教學以學生活動為主,比如本文是根據古代神話故事改寫的,可通過比較,獲得對于聯想想象的方法,思路的啟示。在學生討論交流過程中,教師可在疑難處給予指導點撥。

            3、研究拓展。為了激發學生興趣,開闊其視野,收集整理有關人類起源的神話和科學資料。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在奇幻的神話世界里,有隔河相望的牛郎織女,有對月流珠的在岸鮫人……那么,人,是從哪里來的?對這個有趣的話題,今天我們再看看遠古時代的人們是如何理解的。

            二、復述故事情節,理解本文聯想與想像手法的運用

            ①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熟悉情節。

            ②投影出示《風俗通》里的兩則短文,然后讓學生復述課文故事情節,其他學生邊聽邊在課文中劃出投影中的短文所沒有的內容。待復述完后,討論整理歸納,看看課文中豐富了哪幾個情節。

            這個環節一要靠學生課前預習,熟悉課文內容。二是鍛煉學生上課專注地聽別人說,學習篩選信息,并鍛煉歸納、概括能力。實施前要做好指導,學生討論的結果可能不太理想,教師可提示補充。如果復述的學生對課文情節有遺漏,也可提醒學生補充。

            ③討論:A、女媧造人的具體過程是真的嗎?你怎樣理解這種寫法?

            B、你也發揮自己的想像,對女媧造人的動機、經過做另一種推測,說給大家聽聽。

            女媧造人的情節顯然是想像的,要通過對這個問題的討論讓學生明白,神話是在科學水平不發達的遠古時代產生的,那時的人們無法對人的誕生做出科學的準確的解釋。但是,人類又想要探求自身起源,所以,只好借助于想像來解決這個問題了,而這種大膽而奇特的想像恰恰就是神話故事中的亮點。試想,沒有了這種想像,還有神話故事的存在嗎?這種想像體現了遠古時代人們那種強烈的探求欲望。今天的社會科學技術高度發達,但仍有廣闊的未知領域等待我們去探尋,去研究,所以,這種想像力、創造意識,都是我們今天仍迫切需要的。

            而第2個討論題,是讓學生鍛煉自己的想像力,合理即可。可以先四人小組討論,選出想像奇特、合理的在全班交流。

            三.探究品味,感受課文中對人類誕生的喜悅感

            ①討論:說說你對女媧的認識。

            ②跳讀課文,劃出文中表現對人類誕生的喜悅心情的句子,討論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對女媧這個形象的認識,應該是這節課探究的一個要點。討論時要提醒學生緊扣課文語句分析認識。教師最后明確:

            女媧是本篇的核心人物,她是神通廣大的“神”,但是她也有人的孤獨感。她走在莽莽榛榛的原野上,感到“在這天地之間,應該添一點什么東西進去,讓它生氣蓬勃起來才好”。她也有人的喜怒之情,她會笑,她會假裝生氣,她甚至會靈機一動,“世間各種各樣的生物都有了,單單沒有像自己一樣的生物,那為什么不創造一種像自己一樣的生物加入到世間呢?”就是她的這種創造力,世上誕生了人類。她得到了做母親的天倫之樂,她忙忙碌碌,像母親一般勤勞智慧。她哪里是神,她分明就是人,她有人的情感,人的心態,人的智慧,人的生活體驗。從她身上,我們看到神話的情節是想像的,但又是真實的,是合乎現實生活的情理的。

            對人類誕生的喜悅感充溢在整篇文章中,這也是本課體現合理豐富想像力的地方。對課文中有關語句,教師可從兩方面提示,一是女媧在造出人之后,不由得滿心歡喜,眉開眼笑,這生命是她一手創造出來的,她的笑,體現了人類創造成功的喜悅感。二是這種喜悅感,還體現在人類自身對獲得生命的歡呼,如人類落地后開口就喊“媽媽”;許多小人的歡呼跳躍等。而學生對這種喜悅感的感受則可引導學生扣住“喜”來談,如有了人類,大自然才有了生氣,蓬勃起來;有了人類,女媧不再寂寞、孤獨;有了人類,世間也就有了溫馨,有了愛,更重要的是,有了創造……也可以從另外角度引導學生感受,如人類生命的可貴,人類生命與自然的關系,要珍愛生命等。

            ③比較《女媧造人》與《伊甸園里》,拓展思維空間。

            [討論]在我們中國,有女媧造人的美麗神話;在西方,也有上帝造人的宗教神話(教材綜合性學習“追尋人類起源”中的參考資料:上帝造人的宗教神話《伊甸園里》)。這兩篇神話都是想像的,你更喜歡哪一篇?說說理由。

            討論這個問題,學生可以拓寬思維角度,從文章情節的想像、文章結構、語言、思想感情等諸方面去分析。教師不要限制在只應該喜歡哪一篇上,但是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明白,世界各民族都有一些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古代神話、傳說,表現遠古時代人們對未知領域的探求,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這都屬于人類文化寶庫的一部分,而我們往往也可以從閱讀這類文章中得到新的感悟。

            四、教師總結

            女媧造人,體現了人類可貴的創造力與探求精神,也使我們感受到生而為人的自豪。今天,我們面對的廣大世界,依然有許多未知領域,等待我們去探求,去追索,去感受那種創造成功的喜悅。

            五、布置作業

            ①摘抄課文中優美的詞語。②閱讀綜合性學習中,關于人類起源的資料。

            【板書設計】

            女媧造人

            袁珂

            豐富的想象——造人的具體過程

            巧妙的構思——樸實感人的母親形象

            人性化描寫——人造出來后歡欣喜悅

          【初中語文課文《女媧造人》教案】相關文章:

          女媧造人的教案分析01-28

          初中語文課文《羚羊木雕》教案(通用10篇)10-26

          課文燈的教案(精選15篇)10-17

          課文《通分》的優秀教案(精選10篇)04-10

          《品質》課文教案(精選10篇)09-26

          課文泊船瓜洲的教案設計01-29

          課文荷塘月色教案(通用12篇)10-12

          初中語文《優美的漢字》教案(通用11篇)08-22

          課文《手指》優秀教學設計02-27

          《女媧補天》教學反思(通用14篇)11-08

          用戶協議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野狼 |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首页 | 亚洲欧美日韩性爱一区精品 |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观看 | 小说区图片区综合久久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