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理化通俗演義》讀后感

          時間:2023-06-01 13:54:22 讀后感 我要投稿

          《數理化通俗演義》讀后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數理化通俗演義》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數理化通俗演義》讀后感

            《數理化通俗演義》是國內唯一以章回體小說形式演繹科學歷程的著作,作者是梁衡。這本書很厚,記載了科學家們發現或發明的大大小小的成果。不僅僅是結論,更有發明、發現的過程,這過程充滿了血與火,淚與汗。所以,當再看到這些公式、定理時,我們會更加發現它的珍貴、生動與美好。所以作者說這是一層薄薄的糖衣,使我們在學習數理化時,不僅有了興趣,更有了感情。這本書對我們學習數理化有很大幫助,書中記錄的故事本身,也有許多我們要學習的東西:學習科學家的執著——祖沖之用割圓法求圓周率,在割至24576份后,求到了小數點后7位;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23年后才有人支持。學習科學家的嚴謹——開普勒觀測火星軌道與圓周運動有8分之差,因而發現了開普勒第二定律橢圓定律;瑞利用兩種方法測氮氣密度,相差0.0012,最后找到氬。

            學習科學家勇于質疑的精神——哥白尼質疑托勒密的地心說,產生了日心說;愛因斯坦拋棄了牛頓的絕對時空觀和萬有引力后,產生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學習科學家實驗與理論結合的研究方法——勒維烈在前人觀察的基礎上,用理論計算出了海王星的位置;門捷列夫在前人發現的眾多元素的基礎上,用思考發現了元素周期律并預知了十多種元素。喜歡這本書的原因有三:

            其一,科學知識的魅力;

            其二,語言生動、故事有趣;

            其三,科學家們的精神與治學方法。

            這本書讓我學到了很多,盡管一些專業的知識我并不能弄懂,但對我的啟發很大,讓我對課堂上還未涉及的化學、物理知識產生了很大興趣。這本書很適合初學數理化的人,無論是精神上還是專業上都會有幫助。作者說過,他有一個朋友是大學物理教授,在教學前會讓學生們看《數理化通俗演義》。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同學來讀這本書,雖然這本書的名字很唬人,但是內容淺顯易懂,且生動幽默,通過講述一個個歷史事件或傳奇故事,將一位位有血有肉的科學家形象鮮活地呈獻到我們眼前。

          【《數理化通俗演義》讀后感】相關文章:

          數理化通俗演義讀后感09-20

          《數理化通俗演義》讀后感范文10-01

          數理化通俗演義讀后感范文10-02

          數理化通俗演義的讀后感范文03-08

          數理化通俗演義讀后感7篇09-21

          《數理化通俗演義》讀后感(精選17篇)08-29

          立冬通俗文案11-07

          常用成語通俗理解精選09-24

          立冬通俗簡短文案11-0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婷婷久久夜夜亚洲最大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和欧美四区 | 亚洲精品日韩综合观看成人91 | 日本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在线人成网站免费 | 亚洲欧美福利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