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jié)的詩歌帶譯文

          時(shí)間:2023-10-22 20:55:22 賽賽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重陽節(jié)的經(jīng)典詩歌帶譯文14首

            在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詩歌了吧,詩歌是表現(xiàn)詩人思想感情的一種文學(xué)樣式。詩歌的類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重陽節(jié)的經(jīng)典詩歌帶譯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重陽節(jié)的經(jīng)典詩歌帶譯文14首

            重陽節(jié)的詩歌帶譯文 1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dú)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詞句注釋:

            ⑴九月九日:即重陽節(jié)。古以九為陽數(shù),故曰重陽。憶:想念。山東:王維遷居于蒲縣(今山西永濟(jì)縣),在函谷關(guān)與華山以東,所以稱山東。

            ⑵異鄉(xiāng):他鄉(xiāng)、外鄉(xiāng)。為異客:作他鄉(xiāng)的客人。

            ⑶佳節(jié):美好的節(jié)日。

            ⑷登高:古有重陽節(jié)登高的風(fēng)俗。

            ⑸茱萸(zhūyú):一種香草,即草決明。古時(shí)人們認(rèn)為重陽節(jié)插戴茱萸可以避災(zāi)克邪。

            白話譯文:

            獨(dú)自離家在外地為他鄉(xiāng)客人,每逢佳節(jié)來臨格外思念親人。遙想兄弟們今日登高望遠(yuǎn)時(shí),頭上插菜萸可惜至少我一人。

            到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fēng)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2、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jié),不作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dú)沾衣。

            詞句注釋

            ⑴九日:舊歷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舊浴登高飲菊花酒。齊安:今湖北省麻城一帶。

            ⑵翠微:這里代指山。

            ⑶酩酊(mǐngdǐng):醉得稀里糊涂。這句暗用晉朝陶淵明典故。《藝文類聚·卷四引·續(xù)晉陽秋》:“陶潛嘗九月九日無酒,宅邊菊叢中摘菊盈把,坐其側(cè),久望,見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歸。”

            ⑷登臨:登山臨水或登高臨下,泛指游覽山水。

            ⑸牛山:山名。在今山東省淄博市。春秋時(shí)齊景公泣牛山,即其地。

            白話譯文: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剛剛南飛,約朋友攜酒壺共登峰巒翠微。

            塵世煩擾平生難逢開口一笑,菊花盛開之時(shí)要插滿頭而歸。

            只應(yīng)縱情痛飲酬答重陽佳節(jié),不必懷憂登臨嘆恨落日余暉。

            人生短暫古往今來終歸如此,何必像齊景公對(duì)著牛山流淚。

            3、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詩詞注釋

            即事:以眼前事物為題材之詩,稱即事。

            登高:古時(shí)重陽節(jié)有登高的習(xí)俗。

            更:再。舉觴(shāng):舉杯。觴,古代喝酒用的器具。

            遭此兩重陽:古時(shí)重陽節(jié)有采菊宴賞的習(xí)俗。重陽后一日宴賞為小重陽。菊花兩遇飲宴,兩遭采摘,故有遭此兩重陽之言。[2]

            詩句譯文:

            昨天剛登上龍山宴飲,今天又在這里舉起了酒杯。

            菊花為何這樣受苦,遭到兩個(gè)重陽的.采折之罪?

            4、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fēng)煙。

            他鄉(xiāng)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譯文:

            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歸心思?xì)w煙霧積聚不散。

            在異鄉(xiāng)共同喝著花酒,看見鴻雁天上南來,離家萬里之客一同悲傷。

            5、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xiāng)臺(tái),他席他鄉(xiāng)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字詞注釋

            九月九日:指重陽節(jié)。

            望鄉(xiāng)臺(tái):古代出征或流落在外鄉(xiāng)的人,往往登高或登土臺(tái),眺望家鄉(xiāng),這種臺(tái)稱為望鄉(xiāng)臺(tái)。

            他席:別人的酒席。這里指為友人送行的酒席。

            他鄉(xiāng):異鄉(xiāng)。

            南中:南方,這里指四川一帶。

            那:為何。

            北地:北方。

            白話譯文:

            蜀中九日在重陽節(jié)這天登高回望故鄉(xiāng),身處他鄉(xiāng),設(shè)席送朋友離開,舉杯之際,分外愁。

            心中已經(jīng)厭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種愁苦,我想北歸不得,鴻雁為何還要從北方來。

            6、醉花蔭

            (宋)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

            詞句注釋

            ⑴醉花陰:詞牌名,又名“九日”,雙調(diào)小令,仄韻格,五十二字,上下闋各五句三仄韻。

            ⑵云:一作“雰”,一作“陰”。愁永晝:愁難排遣覺得白天太長(zhǎng)。永晝,漫長(zhǎng)的白天。

            ⑶瑞腦:一種薰香名。又稱龍腦,即冰片。消金獸:香爐里香料逐漸燃盡。消,一作“銷”,一作“噴”。金獸,獸形的銅香爐。

            ⑷重陽:農(nóng)歷九月九日為重陽節(jié)。《周易》以“九”為陽數(shù),日月皆值陽數(shù),并且相重,故名。這是個(gè)古老的節(jié)日。南朝梁庾肩吾《九日侍宴樂游苑應(yīng)令詩》:“朔氣繞相風(fēng),獻(xiàn)壽重陽節(jié)。”

            ⑸紗廚:即防蚊蠅的紗帳。宋周邦彥《浣溪沙》:“薄薄紗廚望似空,簟紋如水浸芙蓉。”廚,一作“窗”。

            ⑹涼:一作“秋”。

            ⑺東籬:泛指采菊之地。東晉陶淵明《飲酒》:“采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為古今艷稱之名句,故“東籬”亦成為詩人慣用之詠菊典故。

            ⑻暗香:這里指菊花的幽香。盈袖:滿袖。《古詩十九首·庭中有奇樹》:“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馨香盈懷袖,路遠(yuǎn)莫致之。”這里用其意。

            ⑼銷魂:形容極度憂愁、悲傷。南朝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消,一作“消”。

            ⑽簾卷西風(fēng):秋風(fēng)吹動(dòng)簾子。西風(fēng),秋風(fēng)。

            ⑾比:一作“似”。黃花:指菊花。《禮記·月令》:“鞠有黃華”。鞠,本用菊。唐王績(jī)《九月九日》:“忽見黃花吐,方知素節(jié)回。”

            白話譯文

            薄霧彌漫,云層濃密,日子過得愁煩,龍腦香在金獸香爐中繚裊。

            又到了重陽佳節(jié),臥在玉枕紗帳中,半夜的涼氣剛將全身浸透。

            在東籬邊飲酒直到黃昏以后,淡淡的黃菊清香溢滿雙袖。

            莫要說清秋不讓人傷神,西風(fēng)卷起珠簾,簾內(nèi)的人兒比那黃花更加消瘦。

            7、重陽席上賦白菊

            【唐】白居易

            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chǎng)。

            詞句注釋

            ⑴郁金黃:花名,即金桂,這里形容金黃色的菊花似郁金黃。

            ⑵孤叢:孤獨(dú)的一叢。

            ⑶白頭翁:詩人自謂。

            白話譯文

            一院子的菊花金黃金黃,中間有一叢白似霜的花兒是這么孤獨(dú)。

            就像今天的酒席,老人家進(jìn)了少年去的地方。

            8、九日龍山飲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

            醉看風(fēng)落帽,舞愛月留人。

            譯文

            又是九九重陽節(jié),我來到龍山飲酒,連黃菊花都譏笑我這個(gè)放逐之人。

            笑,讓它笑,我歌我舞,風(fēng)吹帽落,月亮都舍不得我離開,喜歡我的歌舞!

            注釋

            ①龍山:在當(dāng)涂縣南十里,蜿蜒如龍,蟠溪而臥,故名。見《太平府志》。

            ②黃花:菊花有多種顏色,古人以黃菊為正色,故常以黃花代稱。逐臣:被貶斥、被驅(qū)逐的臣子。

            ③風(fēng)落帽:東晉大司馬桓溫曾在重陽節(jié)登龍山,其部下參軍孟嘉被風(fēng)吹落帽,孟嘉仍渾然不覺,桓溫命人作文嘲之,孟嘉作答,揮筆而就,一時(shí)傳為佳話。

            重陽節(jié)的詩歌帶譯文 2

            1. 采桑子重陽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fēng)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廖廓江天萬里霜。

            譯文:人的一生容易衰老而蒼天卻不老,重陽節(jié)年年都會(huì)來到。今天又逢重陽,戰(zhàn)場(chǎng)上的菊花是那樣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風(fēng)剛勁地吹送,這景色不如春天的光景那樣明媚。卻比春天的光景更為壯美,如宇宙般廣闊的江面天空泛著白霜。

            2.少年游重陽過后

            宋代:晏殊

            重陽過后,西風(fēng)漸緊,庭樹葉紛紛。朱闌向曉,芙蓉妖艷,特地斗芳新。

            霜前月下,斜紅淡蕊,明媚欲回春。莫將瓊萼等閑分,留贈(zèng)意中人。

            譯文:剛剛過了重陽節(jié),天氣漸漸冷了,庭院里秋風(fēng)瑟瑟。落葉紛紛。在這秋日的清晨,朱紅闌干外的木芙蓉卻開得非常美艷,像在特地競(jìng)吐新的芬芳。

            天氣逐漸寒冷。白色的木美蓉在淡淡的月光下?lián)u曳生姿,就像是鍍上了一層薄薄的清霜。這一枝斜立著,紅得像火一樣燦爛;那一枝低垂著,白得像雪一樣晶瑩。所有的花似乎都不畏霜寒,都開得那么明艷,那么嫵媚,讓人覺得仿佛回到了溫暖的春天。不要把這玲瓏剔透的花兒隨便地摘下來分了,還是留著它贈(zèng)送給意中人吧。

            3.定風(fēng)波重陽

            蘇東坡

            與客攜壺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飛,塵世難逢開口笑,年少,菊花須插滿頭歸。

            酩酊但酬佳節(jié)了,云嶠,登臨不用怨斜暉。古往今來誰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譯文:同客人帶酒登山,長(zhǎng)江水倒映著秋天景物的影子,大雁剛剛從這里飛過。人活在世上難遇一次開心歡笑的時(shí)候,趁年輕時(shí)頭插滿菊花玩?zhèn)痛快回來。

            以大醉來酬謝重陽節(jié)日之景,朝著高聳入云的山登高,用不著去怨太陽快落山了。古往今來有誰不老死,數(shù)不清啊,沒有必要像齊景公登牛山觸景生情而哭泣。

            4.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宋代: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

            譯文:薄霧彌漫,云層濃密,日子過得愁煩,龍腦香在金獸香爐中繚裊。又到了重陽佳節(jié),臥在玉枕紗帳中,半夜的涼氣剛將全身浸透。

            在東籬邊飲酒直到黃昏以后,淡淡的黃菊清香溢滿雙袖。莫要說清秋不讓人傷神,西風(fēng)卷起珠簾,簾內(nèi)的人兒比那黃花更加消瘦。

            5.謝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五代: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又是過重陽,臺(tái)榭登臨處,茱萸香墜。

            紫菊氣,飄庭戶,晚煙籠細(xì)雨。雍雍新雁咽寒聲,愁恨年年長(zhǎng)相似。

            此處基本上純寫秋景,很美,不翻譯。

            6.滿庭芳碧水驚秋

            宋代:秦觀

            碧水驚秋,黃云凝暮,敗葉零亂空階。洞房人靜,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陽近也,幾處處,砧杵聲催。西窗下,風(fēng)搖翠竹,疑是故人來。

            傷懷。增悵望,新歡易失,往事難猜。問籬邊黃菊,知為誰開。謾道愁須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憑闌久,金波漸轉(zhuǎn),白露點(diǎn)蒼苔。

            譯文:碧清的'水面放出冷冷的秋光使人心驚,黃云在暮色中凝聚,臺(tái)階上到處是零亂破敗的落葉。室內(nèi)悄無人聲,月光斜斜地照進(jìn)來,照著他獨(dú)自徘徊。又一個(gè)重陽節(jié)臨近了,到處是催人的砧杵聲。西窗下,開門風(fēng)動(dòng)竹,疑是故人來。

            宦海的風(fēng)波,使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變得非常脆弱;而仕途上的是非往往是無事生非,誰又能說得清楚。問問籬邊的黃菊,不知是為誰而開?不要隨便說什么愁總是跟酒在一起,酒能留住愁;其實(shí),酒還沒有醒,愁就已經(jīng)先回來了。憑欄沉思了很久,月亮漸漸西沉,蒼苔上已生出點(diǎn)點(diǎn)白露。

          【重陽節(jié)的詩歌帶譯文】相關(guān)文章:

          中國(guó)古代帶譯文經(jīng)典名言名句(帶譯文)09-24

          詩歌柳梢青的譯文09-24

          《歲暮到家》詩歌及譯文09-24

          詩歌翻譯譯文及注釋09-24

          精美英語詩歌及譯文09-25

          最經(jīng)典英語詩歌譯文09-25

          學(xué)記原文帶譯文02-22

          詩經(jīng)全文帶拼音及譯文09-18

          論語學(xué)而篇全文帶譯文09-24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欧洲亚洲国产Av大全 | 中文字幕欧洲另类二区 | 在线观看亚州精品 | 免费国语一级a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 | 色色午夜福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