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鑒賞

          時間:2022-09-24 13:56:34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三峽鑒賞

            三峽

            南北朝:酈道元

          三峽鑒賞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闕 通:缺;重巖 一作:重巒)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袝r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溯 同:泝;暮到 一作:暮至)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巘 寫作:山獻)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在三峽七百里之間,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完全沒有中斷的地方;重重疊疊的懸崖 峭壁,遮擋了天空和太陽。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時候,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等到夏天水漲,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時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擋了,不能通航。有時候皇帝的命令要緊急傳達,這時只要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騎上飛奔的馬,駕著疾風,也不如它快。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時候,就可以看見白色的急流,...

            在三峽七百里之間,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完全沒有中斷的地方;重重疊疊的懸崖 峭壁,遮擋了天空和太陽。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時候,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

            等到夏天水漲,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時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擋了,不能通航。有時候皇帝的命令要緊急傳達,這時只要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騎上飛奔的馬,駕著疾風,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時候,就可以看見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綠的潭水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山峰之間有懸泉瀑布飛流沖蕩。水清,樹榮,山高,草盛,確實趣味無窮。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時候或下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經常有高處的猿猴拉長聲音鳴叫,聲音持續不斷,非常凄涼怪異,空蕩的山谷里傳來猿叫的回聲,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峽中漁民的歌謠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1)自:在,從

            三峽:指長江上游重慶、湖北兩個省級行政單位間的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峽全長實際只有四百多里。

           。2)略無:毫無,完全沒有。闕:通“缺”,空缺。

           。3) 嶂(zhàng):直立如屏障一樣的山峰。

           。4)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

           。5)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6)曦(xī):日光,這里指太陽。

            (7)襄(xiāng):上,這里指漫上。 陵:大的土山,這里泛指山陵。

           。8)沿:順流而下(的船)。溯:逆流而上(的船)。

           。9)或:有的時候。王命:皇帝的圣旨。宣:宣布,傳達。

            (10) 朝發白帝:早上從白帝城出發。白帝:城名,在重慶奉節縣東。朝:早晨

            (11)江陵:今湖北省荊州市。

           。12)雖:即使。 奔:奔馳的快馬。御:駕著,駕駛

            (13)不以:不如。此句謂和行船比起來,即使是乘奔御風也不被認為是(比船)快,或為“以”當是“似”之誤。(見清趙一清《水經注刊誤》) 疾:快。

           。14)素湍:白色的急流。素:白色的。綠潭:碧綠的潭水。

           。15)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16)絕巘(yǎn):極高的山峰。絕:極。巘:高峰

            (17)懸泉:懸掛著的泉水瀑布。飛漱:急流沖蕩。漱:沖蕩。

            (18)清榮峻茂:水清,樹榮(茂盛),山高,草盛。

           。19) 良:實在,的確,確實。

           。20) 晴初:(雨后或雪后)天剛剛放晴的時候。霜旦:下霜的早晨。

           。21)屬引:連續不斷。屬(zhǔ):動詞。連接。引:延長。凄異:凄涼怪異。

           。22)哀轉久絕:悲哀婉轉,猿鳴聲很久才消失。絕:消失,停止。轉:通“囀”鳴叫。

           。23)巴東:漢郡名,在今重慶東部云陽,奉節,巫山一帶。

            (24)三聲:幾聲。這里不是確數。

            (25)沾:打濕。

            (26) 裳(cháng):衣服!

            參考資料:

            1、 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八年級上冊 第二十六課

            賞析

            酈道元的《三峽》(選自《水經注》)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只用不到區區200字的篇幅,作者描寫了三峽錯落有致的自然風貌。全文描寫隨物賦形,動靜相生,情景交融,情隨景遷,簡潔精練,生動傳神。作者用“自三峽七百里中”起筆,既交代了描寫對象,又介紹了其總體長度。接著,作者先寫山,用“兩岸連山,略無闕處”寫山之“連”,“重巖疊嶂,隱天蔽日”寫山之“高”,又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側面烘托,讓人進一步感到...

            顯示全部

            賞析

            佚名

            酈道元的《三峽》(選自《水經注》)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只用不到區區200字的篇幅,作者描寫了三峽錯落有致的自然風貌。全文描寫隨物賦形,動靜相生,情景交融,情隨景遷,簡潔精練,生動傳神。

            作者用“自三峽七百里中”起筆,既交代了描寫對象,又介紹了其總體長度。

            接著,作者先寫山,用“兩岸連山,略無闕處”寫山之“連”,“重巖疊嶂,隱天蔽日”寫山之“高”,又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側面烘托,讓人進一步感到三峽的狹窄,寥寥數筆形象地勾勒出三峽磅礴逶迤、雄偉峭拔的整體風貌,使讀者很快被三峽的雄險氣勢所吸引。

            水是山的眼睛。作者按自然時令來寫水,先寫水勢最大最急的夏季。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正面描寫水勢之險惡、水位之高、水流之急!俺l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通過對比、夸張更加突出了夏季江水暴漲后的水流之疾。再寫水勢減小的春冬,此時的三峽可用一“秀”字概括!八赝摹薄熬G潭”,兩種色彩、兩種情態,動靜交織,對比鮮明;“怪柏”“懸泉”“瀑布”,也是有靜有動、有聲有色,山水樹木交匯其中,蔚為奇觀。“清榮峻茂”一句話四字寫四物:“清”字寫水,“峻”字寫山,“榮”字寫柏樹,“茂”字寫草!傲级嗳の丁,又摻入了作者的審美意趣,使得詩情畫意融為一體。寫秋水,作者用一“霜”字暗示,寫三峽秋景的清寒,并用猿鳴來烘托蕭瑟的秋高,讓人不勝凄涼。

            作為描寫山水之作并非單純寫景色,而是以情托景(如“良多趣味”托出春冬景色之佳,“猿嘯”“凄異”托出秋季景色之涼),緣情入景(如開頭幾句體現了初賞三峽的總體之情,使人頓有雄偉奇險之感,以下再分寫時而悚懼,時而欣喜,時而哀凄的四季之情),作者以情而非四季的順序來布局謀篇。

            凡景語皆情語,初學寫作者,寫景狀物要做到寫出其特點,要和自己的思想感情相一致。

            《三峽》以凝練生動的筆墨,寫出了三峽的`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景色。作者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寫山,突出連綿不斷、遮天蔽日的特點。寫水,則描繪不同季節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來往的船只都被阻絕了。“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毖┌椎募ち,碧綠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麗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贊嘆“良多趣味”。而到了秋天,則“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那凄異的叫聲持續不斷,在空曠的山谷里“哀轉久絕”。三峽的奇異景象,被描繪得淋漓盡致。作者寫景,采用的是大筆點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峽萬千氣象盡收筆底。寫春冬之景,著“素”“綠”“清”“影”數字;寫秋季的景色,著“寒”“肅”“凄”“哀”數字,便將景物的神韻生動地表現了出來。文章先寫山,后寫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寫水則分不同季節分別著墨。在文章的節奏上,也是動靜相生,搖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洶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飛懸的瀑布,哀轉的猿鳴,悲涼的漁歌,構成了一幅幅風格迥異而又自然和諧的畫面,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引用的詩句表現了突出山高水長的特點同時渲染三峽秋色悲寂凄涼的氣氛。▲

            參考資料:

            1、 徐應佩、吳功正等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賞析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2 .

            文言知識

            古今異義1、或或王命急宣古義:有時今義:常用于選擇復句的關聯詞2、雖雖乘奔御風古義:即使今義:雖然一詞多義①自自三峽七百里中(從)自非亭午夜分(如果)②絕沿溯阻絕(斷絕)絕巘多生怪柏(極)哀轉久絕(消失)通假字①略無闕處,“闕”通“缺”空缺。②哀轉久絕,“轉”通“囀”鳴叫。詞類活用①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奔,動詞用作名詞,飛奔的馬。②回清倒影:清,形容詞用作名詞,清波。③晴初霜旦:霜,名詞用作動詞,...

            顯示全部

            文言知識

            佚名

            古今異義

            1、或或王命急宣古義:有時今義:常用于選擇復句的.關聯詞

            2、雖雖乘奔御風古義:即使今義:雖然

            一詞多義

           、僮宰匀龒{七百里中(從)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②絕沿溯阻絕(斷絕)絕巘多生怪柏(極)哀轉久絕(消失)

            通假字

           、俾詿o闕處,“闕”通“缺”空缺。

           、诎мD久絕,“轉”通“囀”鳴叫。

            詞類活用

            ①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奔,動詞用作名詞,飛奔的馬。

           、诨厍宓褂埃呵,形容詞用作名詞,清波。

           、矍绯跛核,名詞用作動詞,結霜。

           、芸展葌黜懀嚎展,名詞作狀語,在空蕩的山谷里。

            特殊句式

            1省略句(三峽)兩岸連山省略定語“三峽”。

            2省略句(兩岸)重巖疊嶂省略主語“兩岸”!

            本節內容整理自網絡(或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service@gushiwen.org

            創作背景

            酈道元生活于南北朝北魏時期,出生在范陽郡(今河北省高碑店市境內)一個官宦世家,世襲永寧侯。少年時代就喜愛游覽。后來他做了官,就到各地游歷,每到一地除參觀名勝古跡外,還用心勘察水流地勢,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氣候,人民的生產生活,地域的`變遷等。他發現古代的地理書——《水經》,雖然對大小河流的來龍去脈有準確記載,但由于時代更替,城邑興衰,有些河流改道,名稱也變了,但書上卻未加以補充和說明。酈道元于...

            顯示全部

            創作背景

            佚名

            酈道元生活于南北朝北魏時期,出生在范陽郡(今河北省高碑店市境內)一個官宦世家,世襲永寧侯。少年時代就喜愛游覽。后來他做了官,就到各地游歷,每到一地除參觀名勝古跡外,還用心勘察水流地勢,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氣候,人民的生產生活,地域的變遷等。

            他發現古代的地理書——《水經》,雖然對大小河流的來龍去脈有準確記載,但由于時代更替,城邑興衰,有些河流改道,名稱也變了,但書上卻未加以補充和說明。酈道元于是親自給《水經》作注。因此寫就《水經注》!

            參考資料:

            1、 陳國林 .高中生必背古詩文 :龍門書局出版社 ,2012 :119-120 .

            

          【三峽鑒賞】相關文章:

          名言與鑒賞01-08

          詩歌的鑒賞02-26

          《大車》鑒賞05-13

          對雪鑒賞05-18

          《著》鑒賞03-12

          《論語》鑒賞06-15

          詩詞鑒賞07-04

          古詩鑒賞06-13

          名言與鑒賞01-08

          離騷的鑒賞06-10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本在线a亚洲v | 亚洲影院午夜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不卡在线 | 亚洲国产欧美中文丝袜日韩 |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 永久免费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