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三峽巫山夾青山》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1-04-07 17:05:32 古籍 我要投稿

          《上三峽巫山夾青山》翻譯及賞析

            上三峽·巫山夾青山

          《上三峽巫山夾青山》翻譯及賞析

            李白

            巫山夾青山,巴水流若茲。

            巴水忽可盡,青天無到時。

            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

            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前言】

            《上三峽》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晚年流放夜郎(今貴州桐梓縣一帶)時的作品。全詩雖僅八句四十字,卻充分表現了詩人上長江三峽時行路的艱難以及內心的痛苦。此詩表現手法多樣,語言自然真率,氣象雄偉,意境開闊,顯示出詩人豪邁的氣概。

            【注釋】

            ⑴三峽:指長江之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

            ⑵巫山:在今重慶巫山縣南,山勢高峻,景色秀美,有著名的巫山十二峰。

            ⑶巴水:指長江三峽的流水。重慶東面長江水曲折三回如巴字,故曰“巴江”。傳說巴子國由此得名。古渝、涪、忠、萬等州均屬巴國地,故此段長江常稱巴水。

            ⑷黃牛:指黃牛山,又稱黃牛峽,在今湖北宜昌西北。

            【翻譯】

            高聳陡峭的巫山把窄小的藍天緊緊夾住,峽谷中的流水沸騰如金湯。峽中從巴國流下的江水也許會有枯竭的'時候,那藍天卻永遠也難以攀登。看著那黃牛山,連續三天都是凌晨即起溯江而上,夜晚才休息,可它仍然遙在前方。在此三天,滿頭的鬢發都已經雪白。

            【鑒賞】

            此詩當為公元759年(唐肅宗乾元二年)李白流放夜郎,自三峽入蜀時所作。當時李白59歲,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詩人58歲時從九江到宜昌逆流而上,走了快一年,接著便進入三峽。三峽是長江最為險峻、最難走的一段,在此行程更慢,妻子宗氏和妻弟也已經告別回南昌了,因此就更加孤獨,情緒更壞。

            此詩表現了當時詩人逆境難熬,情緒郁悶狀況。“巫山夾青天”,夾字用得極其到位,既寫出了巫山險峻,遮天蔽日的形勢,也包含著詩人喟嘆青天的形象。“巴水流若茲”,含有無奈之意。三四兩句,并非說巴水可以行到盡頭,而是寫出了巴水紆曲,舟行遲遲的情景。“巴水忽可盡”,著一“忽”字,山回水轉,盡在眼前;“青天無到時”,既寫實又在寫情。“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明寫逆水行船艱難,船行緩慢,實際表達的是詩人的感受和心態。五六兩句既用互文筆法寫朝暮趕路,又暗含時間的承續:早起趕路到晚上也沒能走多遠。“不覺鬢成絲”,寫出詩人因船行緩慢而愁白了頭,包含著時光難度,逆境難熬的感受。末兩句情景交融,既在描寫景象,又在抒發感情,從中可體味出詩人悲愁憤懣的心境。詩中連續重復“三朝三暮”,極有船工號子的感覺。

            學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昔人論詩詞,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李白詩里與《上三峽》相映成趣的是《下江陵》(《早發白帝城》),后者是詩人流放途中忽聞赦書,旋即乘舟東返時寫下的名篇。《上三峽》寫于詩人流放途中,詩中描寫巫山險峻,巴水紆曲,舟行遲遲,愁令發白。流放者唯覺逆境難熬,心情憤懣,壯麗風光為之減色。《下江陵》是詩人流放途中忽聞赦書,旋即乘舟東返時寫下的,城高入云,晨光初燦,氣象開朗,舟行輕快。“一日千里”是詩人心態輕松的主觀感受,喜悅心情渲染得淋漓盡致。同一位詩人,同一處景致,卻氣象迥異,正是“融情入景”的鮮明寫照。

          【《上三峽巫山夾青山》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上三峽·巫山夾青山05-04

          巫山高原文、翻譯及賞析01-07

          上三峽_李白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李白《上三峽》全詩翻譯賞析11-25

          《巫山》原文及翻譯05-03

          慈湖夾阻風翻譯賞析08-07

          巫山高李賀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3-14

          上三峽原文及賞析08-17

          三峽原文翻譯及賞析經典05-02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韩精品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字幕免费 | 午夜性久久久性久久久久 | 日本高清视频区一区二区三 | 日韩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 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