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父·收卻綸竿落照紅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2-02-09 14:12:24 古籍 我要投稿

          漁父·收卻綸竿落照紅原文翻譯及賞析

          漁父·收卻綸竿落照紅原文翻譯及賞析1

            收卻綸竿落照紅,秋風(fēng)寧為翦芙蓉。

            人淡淡,水濛濛,吹入蘆花短笛中。

            古詩簡介

            《漁父·收卻綸竿落照紅》是清代詩人納蘭性德創(chuàng)作的一首詞。此篇通過描繪一幅晚霞收漁圖,道出了漁人悠然自得、逍遙自在的情趣,寄托了詞人的山澤魚鳥之思。全詞格高韻遠(yuǎn),極纏綿婉約之致。

            翻譯/譯文

            夕陽西下,漁人收起魚竿準(zhǔn)備回家。連秋風(fēng)都是溫柔的,不肯讓荷花凋謝了。煙水蒙蒙,漁人悠閑自得,聽短笛的旋律,被秋風(fēng)吹進(jìn)蘆花蕩的深處。

            注釋

           、贊O父:詞牌名,又稱《漁歌子》《漁父樂》等,此調(diào)分為單、雙調(diào),又各有不同的體格。此詞為單調(diào)中之一體,五句,二十七字,除第三句外,通押平聲韻。

            ②綸(lún)竿:釣竿。落照:即夕陽。

           、蹖帲╪ìng):猶乃。芙蓉:荷花。剪:作吹動解。

           、堋按等搿本洌褐^悠揚的短笛聲飄入蘆花叢中。

            創(chuàng)作背景

            詞為題畫之作,趙秀亭等以為作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徐軌(1636—1708年)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作《楓江漁父圖》,康熙十七年(1677年)攜圖入京,后名流多有題詠。此即其一。

            文學(xué)賞析

            這首詞猶如一幅恬淡的水墨風(fēng)俗畫。

            開篇描繪晚霞爛漫,漁人悠然收竿的場景。“收卻綸竿落照紅”,納蘭一貫鐘情的白描手法在此一顯無余,夕陽西斜、晚霞爛漫,漁人悠然收竿,首句鋪展在讀者面前的,就是這樣一幅場景!笆諈s”二字用在全詞的開頭,別有一番意味。從字面上看,“收卻”與“落照紅”是同時發(fā)生的'動作,而縱覽全詞,則可體味出這兩者其實有著暗示的因果關(guān)系,即因“落照紅”而“收卻綸竿”,無須多言,便道出了黃昏中漁人逍遙自得,不假他求,這種自由自在的情緒,為整篇作品奠定了基調(diào),又與下句的描述前后呼應(yīng)!扒镲L(fēng)寧為剪芙蓉”承接上句,由落照的色彩寫到秋風(fēng)的聲響,由人之主體寫到荷花之喻體,仍然是從細(xì)節(jié)著手,以擬人的手法,描述颯颯秋風(fēng)之涼意吹飄,不求他物,只為了能輕輕地擺動水中那一簇簇絕美的荷花。此處著一“寧”字,賦予了秋風(fēng)人的性情與品格,出奇地于平和中凸現(xiàn)詞人強烈的感情。勾勒完風(fēng)物,“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蘆花短笛中”一句拋出一個空遠(yuǎn)淡漠的遠(yuǎn)景,人影稀,煙水蒙,笛音輕,納蘭將他的山澤魚鳥之思寄托于詞中,點明主旨,道出了漁人悠然自得,逍遙自在的情趣。

            夕陽西斜、晚霞爛漫,颯颯秋風(fēng),煙霧蒙蒙,時人稱納蘭題畫詩詞有種“煙水迷離”之感,從這首小令的詩情畫境中也可見一斑。全詞格高韻遠(yuǎn),極纏綿婉約之致。

          漁父·收卻綸竿落照紅原文翻譯及賞析2

            原文:

            收卻綸竿落照紅,秋風(fēng)寧為剪芙蓉。

            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蘆花短笛中。

            譯文

            夕陽西下,漁人收起魚竿準(zhǔn)備回家。連秋風(fēng)都是溫柔的,不肯讓荷花凋謝了。煙水蒙蒙,漁人悠閑自得,聽短笛的旋律,被秋風(fēng)吹進(jìn)蘆花蕩的深處。

            注釋

           、贊O父:詞牌名,又稱《漁歌子》《漁父樂》等,此調(diào)分為單、雙調(diào),又各有不同的體格。此詞為單調(diào)中之一體,五句,二十七字,除第三句外,通押平聲韻。

           、诰](lún)竿:釣竿。落照:即夕陽。

           、蹖帲╪ìng):猶乃。芙蓉:荷花。剪:作吹動解。

           、堋按等搿本洌褐^悠揚的短笛聲飄入蘆花叢中。

            參考資料:

            1、汪政,陳如江編注.誰念西風(fēng)獨自涼納蘭詞:山東文藝出版社,20xx.08:第123頁

            2、(清)納蘭性德著.墨香齋譯評,納蘭詞雙色插圖版:中國紡織出版社,20xx.10:第291頁

            賞析:

            創(chuàng)作背景

            詞為題畫之作,趙秀亭等以為作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徐軌(1636—1708年)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作《楓江漁父圖》,康熙十七年(1677年)攜圖入京,后名流多有題詠。此即其一。

            賞析

            這首詞猶如一幅恬淡的水墨風(fēng)俗畫。

            開篇描繪晚霞爛漫,漁人悠然收竿的場景!笆諈s綸竿落照紅”,納蘭一貫鐘情的白描手法在此一顯無余,夕陽西斜、晚霞爛漫,漁人悠然收竿,首句鋪展在讀者面前的,就是這樣一幅場景!笆諈s”二字用在全詞的開頭,別有一番意味。從字面上看,“收卻”與“落照紅”是同時發(fā)生的動作,而縱覽全詞,則可體味出這兩者其實有著暗示的因果關(guān)系,即因“落照紅”而“收卻綸竿”,無須多言,便道出了黃昏中漁人逍遙自得,不假他求,這種自由自在的情緒,為整篇作品奠定了基調(diào),又與下句的描述前后呼應(yīng)。“秋風(fēng)寧為剪芙蓉”承接上句,由落照的色彩寫到秋風(fēng)的聲響,由人之主體寫到荷花之喻體,仍然是從細(xì)節(jié)著手,以擬人的手法,描述颯颯秋風(fēng)之涼意吹飄,不求他物,只為了能輕輕地擺動水中那一簇簇絕美的荷花。此處著一“寧”字,賦予了秋風(fēng)人的性情與品格,出奇地于平和中凸現(xiàn)詞人強烈的感情。勾勒完風(fēng)物,“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蘆花短笛中”一句拋出一個空遠(yuǎn)淡漠的遠(yuǎn)景,人影稀,煙水蒙,笛音輕,納蘭將他的山澤魚鳥之思寄托于詞中,點明主旨,道出了漁人悠然自得,逍遙自在的情趣。

            夕陽西斜、晚霞爛漫,颯颯秋風(fēng),煙霧蒙蒙,時人稱納蘭題畫詩詞有種“煙水迷離”之感,從這首小令的詩情畫境中也可見一斑。全詞格高韻遠(yuǎn),極纏綿婉約之致。

          【漁父·收卻綸竿落照紅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漁父原文賞析及翻譯01-19

          漁父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1-28

          漁父·漁父醉_蘇軾的詞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浣溪沙·漁父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12-06

          浣溪沙·漁父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10-10

          浣溪沙·漁父原文及賞析08-16

          浣溪沙·漁父原文翻譯及賞析集合2篇02-05

          浣溪沙·漁父原文翻譯及賞析通用2篇12-30

          滿江紅·暮雨初收原文及賞析08-18

          滿江紅·暮雨初收翻譯及賞析01-2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久久精品国产AV片国产 | 亚洲一级aⅴ在线免费播放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a视频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字幕 | 日韩欧美自拍中文字幕 | 亚洲产精品VA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