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辭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2-07-07 17:21:38 古籍 我要投稿

          昭君辭原文翻譯及賞析

          昭君辭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我本漢家子。

            將適單于庭。

            辭決未及終。

            前驅已抗旌。

            仆御涕流離。

            轅馬為悲鳴。

            哀郁傷五內。

            泣淚沾朱纓。

            行行日已遠。

            乃造匈奴城。

            延我于穹廬。

            加我閼氏名。

            殊類非所安。

            雖貴非所榮。

            父子見凌辱。

            對之慚且驚。

            殺身良未易。

            默默以茍生。

            茍生亦何聊。

            積思常憤盈。

            愿假飛鴻翼。

            棄之以遐征。

            飛鴻不我顧。

            佇立以屏營。

            昔為匣中玉。

            今為糞土英。

            朝華不足歡。

            甘為秋草幷。

            傳語后世人。

            遠嫁難為情。

            譯文

            我本是漢人,卻要去匈奴單于的漠北之地。

            和相送者道別還沒有結束,前面開道的人已經舉起旗幟要出發了。

            車前的仆人也都傷心得落下了眼淚,駕車的馬也為之悲鳴。

            我內心十分痛苦,眼淚沾濕了我的衣帶。

            已經越行越遠,匈奴地快到了。

            他們在帳篷中宴請了我,并且加給我閼氏的名號。

            但是自己不能安于和不同種族的人共居,因此不以閼氏的尊號為榮。

            父子都來凌辱自己,對此我感到羞慚驚懼。

            自己下不了殺身的決心,所以只能沉默茍求生存。

            但偷生也并非我所希望的,常常心里積郁著悲憤。

            我想借助鳥的翅膀,乘著它遠飛。

            但是飛鳥根本就不懂我的心情,它在我面前只是惶恐地長久佇立。

            昔日我是寶匣中的美玉,今日卻是糞土上的敗花。

            昔日在漢朝榮華已經過去,情愿像秋草一樣枯死。

            不禁想對后世人說:遠嫁異鄉使人感情上難以承受。

            注釋

            適:去往。

            單于庭:是單于會見各部首領及祭祀之處。單于,匈奴君主的名號。

            抗旌:舉起旗幟。

            五內:五臟。

            朱纓:紅色的系冠帶子。

            穹廬:游牧民族所住的帳篷。

            閼氏:匈奴君主的妻子叫閼氏。

            父子見陵辱:匈奴的習俗是父親死后兒子以后母為妻。所以這里說父子都來凌辱自己。

            遐征:往遠方去。這是昭君幻想自己乘著鳥遠飛。

            屏營:惶恐。

            賞析:

            “明君”即昭君。這首詩寫昭君遠嫁。《王明君》屬《相和歌辭·吟嘆曲》之一。

          昭君辭原文翻譯及賞析2

            原文:

            朝發披香殿,夕濟汾陰河。

            于茲懷九逝,自此斂雙蛾。

            沾妝如湛露,繞臆狀流波。

            日見奔沙起,稍覺轉蓬多。

            朔風犯肌骨,非直傷綺羅。

            銜涕試南望,關山郁嵯峨。

            始作陽春曲,終成苦寒歌。

            惟有三五夜,明月暫經過。

            譯文:

            早上離開漢代后宮,晚上度過汾水。

            此時已遠離故鄉離匈奴更近了,不由得黯然魂逝,自此雙眉緊鎖,愁苦滿懷。

            沾在粉妝上的淚水猶如濃重的露水,淚水環繞眼瞼狀似流波。

            每天可見之處風沙奔騰,隨風飄轉的蓬草也隨處可見。

            外凜冽的寒風,不僅侵透了身上的綺羅,深入骨髓。

            南望故國淚流滿面,然而關山阻隔再不能回去。

            試圖用歡樂的曲子排遣心中的哀怨,始終無法彈出。

            南歸無望,日后唯有每月十五的夜晚,月圓之時,聊以望月來寄托相思之情。

            注釋:

            披香殿:漢后宮宮殿之一。

            濟:渡。

            汾陰:地名。在今山西省萬榮縣境內。因在汾水之南而名。漢武帝時曾于此得寶鼎。汾陰河,似指汾水。

            懷:懷念。胸懷。

            九折:九曲九折。愁腸寸斷也。九折黃河。九折坡。

            斂:收斂,緊皺。

            雙蛾:一雙蛾眉。

            沾妝:接觸化妝。

            湛(zhàn)露:濃重的露水。

            繞臆:繞心得胸臆,纏繞的臆想。

            狀:形狀似。

            流波:流水。比喻晶瑩流轉的眼波。

            奔沙:奔騰的風沙。

            稍覺:逐漸覺得。

            轉蓬:隨風飄轉的蓬草。

            胡風:胡地的風。

            肌骨:肌膚和骨頭。

            非直:不是直接。

            綺羅:有文采的輕紗羅衣。我意,指美人。

            銜涕:含著淚涕。

            試:嘗試。

            郁:郁郁蔥蔥。

            嵯峨:山高峻貌。

            陽春曲:古曲。

            苦寒歌:古詞牌。

            三五:十五,半月。

            賞析:

            昭君即王昭君,是漢元帝時宮女。匈奴呼韓邪單于來朝時,漢元帝將昭君嫁給了單于。昭君出嫁匈奴的故事引起后人的無限感慨,屢有歌詠其命運的詩歌。至沈約時,昭君出塞已經成了詩歌中的傳統題材了,所以此詩就題材與表達的內容情感而言并無多少新鮮之處,但在剪裁與刻畫技巧方面頗具匠心,仍顯出與眾不同之處。作者寫昭君詩卻不把注意力放在昭君出塞前后的一系列具體事件的敘述上,對于昭君出塞的緣由、過程以及出嫁匈奴后的生活和最終結局并不涉及,而是著重描寫她離開漢宮前往匈奴途中的所見所感,從這樣的角度寫,更顯得集中、精致。

            詩從昭君辭別故國、北上與匈奴成親寫起。“披香殿”是漢代后宮殿名,“汾陰河”似指汾水,在今山西省境內。昭君北上時是否渡過汾水難以確知,作者此處用“汾陰河”與前句中的“披香殿”對舉,意在暗示昭君已遠離中原故土,進入北方邊遠之地,地域的轉換表示行程漸遠,風物已變,全詩描寫的離愁別恨也從此引出。接著的四句,便轉入對昭君痛苦情狀的描繪。“于茲”二句說離宮北上,渡過汾水,離匈奴漸近了,不由得黯然魂逝,自此雙眉緊鎖,愁苦滿懷。“沾妝”二句是對昭君憂傷容貌的描繪,沾在粉妝上的淚珠猶如濃重的露水,淚水環繞眼瞼狀似流波。大多數齊梁詩人有這么一種傾向,即描寫刻畫精致細膩,不厭其詳,以此顯示自己在這方面的才能。沈約這四句詩便是如此,然而這類精細的刻畫有時也會因過于繁復而使詩歌顯得板滯堆砌,缺乏生動流轉之美,沈約這四句詩雖然工麗,但語義已略嫌重復,好在并未繼續鋪陳下去,故未使詩歌風格平弱、結構臃腫。

            “日見”句起四句詩寫了沿途的景象。隨著行程日遠,大漠中奔沙時起,隨風飄轉的蓬草也隨之增多。塞外凜冽的`寒風,不僅侵透了身上的綺羅,而且刺入肌骨。四句詩展現了大漠蒼涼蕭瑟的景象,奔沙、胡風的肆虐,使人倍覺長途跋涉的艱辛,飄轉遷移的蓬草,更襯出昭君遠離故土、飄零異域的無限哀怨。作者此處用“日見”、“稍覺”,將由漢入胡時沿途所見景物的漸變及其對人物心理的影響刻畫得很委婉細致,奔沙、轉蓬等也很好地烘托了氣氛。

            行行日已遠,觸目又皆是與故國迥異的景象,昭君更思念故國了。“銜涕”二句寫她含淚南望,然而關山阻隔,故國杳渺,心中的哀怨之情更難以抑制,這里用一“試”字,頗為傳神,既寫出昭君頻頻回首引領眺望的神情,又顯示了關山無極,南望非易,從而愁緒愈濃。“始作”二句寫她試圖用音樂排遣胸中的怨情,然而終于不能。據說漢武帝時,將公主嫁給烏孫王昆莫。“令琵琶馬上作樂,以慰其道路之思”,送昭君時大約也如此,故沈約詩中有此二句。“陽春”、“苦寒”均為樂曲名,“陽春”原是楚國的古曲,此處泛指歡樂的曲子,“苦寒歌”即漢樂府《苦寒行》,這里泛指辭調哀苦的樂曲。“陽春曲”與“苦寒歌”相對,且分別用“始”、“終”二字,別有深意,實際上這兩句還以樂曲為象征,總括了昭君初始入選宮中,最終事與愿違,未承恩寵而出嫁匈奴的悲劇性的一生,揭示了昭君命運的蹇躓。最后二句言南歸無望,日后唯有每月十五日的夜晚,明月又圓之時,聊以望月來寄托思鄉之情。這里的“暫”字用得也極講究,思鄉之情無以排遣,只得寄托于夜空中團圓的明月,這本已是無可奈何中僅存的一絲慰藉,然而這明月卻并非夜夜都圓,則此情之最終不可排遣也就不難體會了。末二句委婉含蓄,富于思致,所謂“含不盡之意于言外”。

            此詩除了剪裁上頗有特色,字句的鍛煉也極工巧外,還有一個特點不容忽視,即講究聲律。沈約是永明體詩歌的代表,他主張在詩歌中運用聲律法則,因此,此詩有半數詩句為律句,尤其是第三、四、五、六句,就每一聯而言,已合于律詩的平仄要求了,只是聯與聯之間尚未考慮粘接。有意識地追求聲律協調是齊梁詩壇上出現的新氣象,沈約在這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為后來唐代律詩的形成作出了貢獻,此詩便是他聲律理論在創作中運用得較為成功的一例,因此,欣賞此詩,不能不注意到這點。

          【昭君辭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昭君怨·牡丹原文、翻譯及賞析01-07

          昭君怨·牡丹原文翻譯及賞析02-20

          昭君怨·梅花原文翻譯及賞析12-31

          蘇軾《昭君怨》原文翻譯及賞析09-06

          《木蘭辭》原文及翻譯賞析12-01

          秋風辭原文翻譯及賞析07-07

          蘇軾《昭君怨·送別》原文翻譯賞析11-04

          王昭君二首原文、翻譯及賞析01-07

          昭君怨·牡丹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10-2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在线第一页 | 久综合在线观看精品 | 亚洲国产福利小电影 | 伊人网国产亚洲欧美 | 中文字幕久热精品 | 亚洲有码一区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