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稱教案

          時間:2025-01-15 11:24:53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課題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稱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課題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稱教案(通用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課題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稱教案(通用10篇)

            課題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稱教案 1

            1.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掌握乘法算式,掌握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數學教案-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稱。

            2. 教學重點、難點:

            會讀、寫乘法算式。

            3. 教具、學具準備:

            小黑板、投影機

            4. 教學過程:

            1、看圖說出加法算式,再說出乘法算式。

            加法算式

            改成乘法。

            5+5+5 2+2+2 7+7+7+7 3+3+3+3

            新授

            練習

            小結

            教學例2

            一個一個的出示氣球圖1個5、2個5、3個5、要求4個5是多少?用加法算式怎樣列式?乘號后寫幾?怎樣列式3個5是多少? 5×3=15讀會各部分名稱:被乘數、乘數、積

            2、 說出例題中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2×3=6 3×4=12 4×5=20

            練習

            1、 做一做練習九第1題

            2、 做練習九第7-10題

            3、 游戲(1)教師拍手,學生口答列式

            (2)每次拍3下拍4次

            課題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稱教案 2

            教材分析:

            學生在一年級的學習中已具備看圖講講算算的能力,因此在學習了乘法含義及交換的基礎上再來看圖編乘法題應該不難,只是因為能力的高低,在編題的數量和用詞的正確性上還有差異。

            教學目標:

            通過看圖編題使學生加深鞏固對乘法含義和乘法交換率的理解。

            教學重點:

            通過看圖編題使學生加深鞏固對乘法含義和乘法交換率的理解。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流程:

            一、復習鞏固

            出示圖片

            問:這里一共有幾個雞蛋?你是怎么算的?

            2+2+2=6(只)3×2=6(只)

            3+3=6(只)2×3=6(只)

            問:乘法算式的含義

            師:由于觀察角度的不同,確定了不同的一份量與份數,得到了不同的乘法算式。由于雞蛋不會因觀察方向不同而改變,這兩個乘法算式的結果是相同的。

            師:那么這里有一些餅干,共有幾塊呢?你能列出幾道乘法算式呢?

            2×4=8(塊)

            4×2=8(塊)

            你是怎么想的?

            二、看圖編乘法應用題

            師:根據這幅圖你能編怎樣的乘法應用題?(小組合作編應用題。)

            匯報交流:

            A:一行有4只蛋糕,有這樣的3行,一共有幾只蛋糕?

            算式:3×4=12(只)

            B:有3行蛋糕,每行有4只,一共有幾只蛋糕?

            算式:3×4=12(只)

            C:一列有3只蛋糕,有這樣的4列,一共有幾只蛋糕?

            算式:4×3=12(只)

            D:有4列蛋糕,每列有3只,一共有幾只蛋糕?

            算式:4×3=12(只)

            師:你發現了什么?

            1)A和B,C和D只是敘述上不同,意思完全相同。

            2)AB和CD是從不同的觀察角度來編應用題的。

            練一練:

            1、編乘法應用題

            要求:自己選擇其中的一幅圖編應用題,能編幾種就編幾種。

            2、小組學習

            每人選擇P15頁圖2中的`圖編應用題,相互解答。

            3、看圖寫乘法算式(完成書P15的3)

            5×2=10 3×4=12 4×5=20

            2×5=10 4×3=12 5×4=20

            10×1=10 6×2=12 10×2=20

            1×10=10 2×6=12 2×10=20

            1×12=12 1×20=20

            12×1=12 20×1=20

            4、根據算式畫點子圖,并寫出它的交換題。

            3×5= 4×3=

            三、總結

            師:同一幅圖,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確定了不同的一份量和份數,得到了不同的乘法算式,但他們的結果是相同的

            檢測練習:

            1、每個圖寫出兩個乘法算式:

            2、畫出每道題的點子圖,并說說它們表示的意思。

            3╳5=

            4╳5=

            作業布置:練習冊P10

            課題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稱教案 3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進一步掌握乘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間得關系,學會求乘法算式中的X,培養學生的初步的推理能力。

            2、使學生學會含有未知數X的等式解答文字題。

            教學重難點

            解答含X的算式。

            教學準備

            Pp幻燈片。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容

            師生活動

            備注

            一、 復習鋪墊

            二、教學新課。

            四、布置作業

            1、口算。

            用PP幻燈片出示練習一第6題,指名學生口算。

            2、根據每組里乘法的積,寫出除法的商。

            45×3=13525×7=17536×4=144

            135÷45=175÷25=144÷36=

            135÷3=175÷=7144÷4=

            提問:上面每組里除法的商是怎樣想的?(用乘法的積除以一個因數,等于另一個因數。)

            3、引入新課:

            我們知道再乘法算式里,用積除以另一個因數,就可以得出另一個因數,這節課我們就利用乘法算式中得這種關系,學習求乘法算式中得未知數X.(板書課題)

            1、教學例3

            出示例3,提問X再算式中是什么數?同學們能利用乘法算式中得各部分之間得關系求出X嗎?

            學生板演,其余同學寫再練習本上。

            提問:這里怎樣X的,為什么可以這樣解答,這里應用了什么知識?

            指出:求乘法算式中的X,可以根據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來解答,先寫出X等于積除以另一個因數的式子,再求出X是多少?

            2、做練一練的第1題。

            提問:這兩題中的`X是乘法里的什么數,一個因數要怎樣求。

            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3、做練一練第二題。

            指名學生上臺做,集體訂正。

            4、教學例4。

            (1)說明用求未知數X的方法可以解答文字題!

            (2)提問:在這個文字題中要求的是什么數!可以用什么方法來表示這個數

            提示:我們用X的方法解答時,首先要明白要求時的數用X表示!

            (3)在例4中可以列出怎樣的等式?怎么求呢!

            (4)現在能求出X了么?

            (5)指出:用求未知數X的方法解答文字題一般分三步:先想到用字母X來表示要求的數,再根據題意列出含X的等式,然后再求出X是多少。這就是要求的數。

            5、做練一練第3題。

            6、課堂練習:(1)做練習一第七題第一組三道題。

            (3)做練習一第8題。

            7、小結:求乘法算式中的未知數X,要根據乘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用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來求X的值。

            課堂作業:練習二第7題第二組,第10、11題。

            家庭作業:練習二第二題。

            后感受

            學生有這方面的基礎,學的較輕松。但學生的計算能力還不行。

            課題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稱教案 4

            設計說明

            1.搭建平臺,培養能力。

            《數學課程標準》倡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設計根據以上理念,以教材提供的素材為背景,為學生搭建平臺,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學生認識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稱。

            2.適當引導,充分交流。

            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基于此,在本節課的教學中,由于有上節課的知識作為基礎,所以教師在課堂上只扮演引導者,把學習的主動權完全交還給學生。教師在恰當的時候提出要求、引出問題后,引導學生按照問題的`要求分組進行充分討論,然后全班進行匯報。整節課都是在交流討論后由學生自主列式解答,加深了學生對乘法的認識。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課堂活動卡

            學生準備 小棒若干

            教學過程

            ⊙直接導入,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乘法,知道了相同數相加可以用乘法來計算。這節課我們進一步學習乘法的相關知識,認識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稱。(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新課伊始,直接導入,使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教材48頁例2。

            2.提出要求:仔細觀察實物圖,獲取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1)學生認真觀察實物圖,獲取數學信息。

            (2)匯報交流。

            預設

            生1:有3束氣球,每束都有5個。

            生2:可以提出這樣的數學問題:一共有多少個氣球?

            生3:根據前兩名同學的回答,可以歸納為:有3束氣球,每束都有5個。一共有多少個氣球?

            3.提問:綜合獲取的數學信息,你想怎樣列式?

            (1)小組討論。

            (2)指名匯報。

            預設

            生1:可以用加法計算:5+5+5。

            生2:可以用乘法計算:5×3或3×5。

            (3)提問:你能計算出乘法算式的得數嗎?

            預設

            生1:我根據加法算式能計算出乘法算式的得數,因為5+5+5=15,所以5×3=15、3×5=15。

            生2:我可以用數一數的方法計算出乘法算式的得數。

            4.提問: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義?

            (有3束氣球,每束都有5個,求一共有多少個氣球,就是求3個5是多少)

            5.認識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稱。

            師:你們知道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稱嗎?(教師說明)

            課題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稱教案 5

            教學內容:

            教材第3-4頁例1、例2和"練一練",練習一第1-5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知道因數的概念,理解并掌握乘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2.學會應用乘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用除法來驗算乘法,提高驗算乘法的能力。

            3.培養學生初步的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和細心驗算的學習習慣

            教具準備:

            例1的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口算。

            20×4= 14×3= 25×2=

            80÷20=42÷14=50÷25=

            80÷4=42÷3=50÷2=

            口算時,讓學生說說除法是怎樣想的。

            提問:每組里第一道是乘法,反過來可以得到幾道相應的除法題?

            2.口答。

            ( )X4=20 16-()

            提問:( )里的數可以怎樣算出來?

            3.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學習過乘法計算,大家回顧一下學習了哪些乘法計算?(表內乘法、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

            揭示課題:以往我們學習乘法,都是學習怎樣進行乘法的計算。今天,我們要研究乘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講解因數的概念。

            (1)在6X4=24這道乘法算式里的.三個數各叫什么數?

            (2)說明乘數又叫做積的因數。讓學生齊讀第3頁開頭兩行。

            說出下列各式里誰是誰的因數。

            19X3=57 15X4=60

            (3)讓學生舉出乘法算式的例子,說明什么是積的因數。

            2.教學例1。

            (1)出示例1掛圖,讓學生觀察。

            提問:圖上畫的什么?有幾盒彩色筆?每盒都有幾枝?

            指名看插圖編出乘法應用題。

            學生編題后,揭示例1第(1)題:

            每盒有12枝彩色筆,3盒一共有多少枝?

            (2)讓學生討論列式解答,并板書。然后引導學生說出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因數、因數、積)在三個數下面分別板書出來,并提問:在這個乘法算式中,已知數叫做什么?求出的數叫做什么?它們有什么關系?

            指出:從這個算式里可以看出,"因數X因數=積",也就是說,"積=因數X因數"。(板書:積=因數X因數)

            (3)組織學生觀察插圖,指名要求口編兩道除法應用題。

            出示兩道除法應用題,讓學生解答在課本上。

            提問:第2小題怎樣解答的?[板書:36÷12=3(盒)]

            第3小題怎樣解答的?[板書:36÷3=12(枝)]

            (4)啟發思考:第2小題是求什么?它在第l小題的算式中是什么數?求乘法算式里第一個因數是怎樣算的?(板書:第一個因數=積÷第二個因數)

            第3小題是求什么?它在第1小題的算式中是什么數?求乘法算式里第二個因數是怎樣算的?(板書:第二個因數=積÷第一個因數)

            (5)引導抽象、概括。

            提問:第2、3小題和第1小題比較,求的都是乘法算式里的什么數?都用什么方法算?都是用什么數除以什么數?

            小結:和第(1)題比較,第(2)、(3)題求的都是一個因數,計算時都用積除以另一個因數,這就是乘法算式里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板書: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評析:在對兩道題的解答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兩道題的共同特點進行綜合,抽象出規律性的知識,并通過小結加以概括。這既符合學生由具體到抽象、由個別事例到一般規律的認識過程,也可以在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分析,以及綜合、抽象、概括的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讓學生齊讀:因數X因數=積,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3.教學例2。

            (1)提問:過去驗算乘法算得對不對,用的是什么方法?

            說明:學習了乘法算式里各部分之間的關系之后,知道了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就可以應用這一關系用除法來驗算乘法。讓學生看第4頁第2小節。

            追問:怎樣驗算乘法?

            (2)出示例2。

            提問:這道乘法題你會做嗎?求出積以后怎樣驗算?

            指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在課本上計算并驗算。

            集體訂正,讓學生說一說計算、驗算過程。

            追問:為什么可以這樣驗算?

            提問:除得的商和乘法里哪個數一樣,就說明前面的乘法算對了?

            誰能說一說,還可以怎樣用除法驗算?為什么又可以用864除以36來驗算?

            指出:驗算乘法,可以用求出的積除以一個因數,看得數是不是等于原來的另一個因數。

            三、鞏固練習

            1.做"練一練"第1題。

            讓學生在課本上寫出得數,指名口答第1題。

            提問:為什么能直接寫出得數是多少?

            指出:積除以一個因數,就可以得到另一個因數。

            2.做"練一練"第2題。

            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課本上。

            集體訂正。

            提問:像這樣用除法驗算乘法的根據是什么?我們還學過用什么方法驗算乘法?用這種方法這兩題各要怎樣驗算?(口答怎樣乘)

            指出:今后驗算乘法,除了題目說明用什么方法驗算外,可以用調換兩個數的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驗算,也可以用積除以其中一個因數的方法驗算,你覺得用哪種方法方便就用哪種方法。

            3.做練習一第1題。

            學生填在課本上,口答核對,并說說是怎樣想的。

            4.做練習一第2題。

            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要求把做錯的改正在練習本上。

            5.做練習一第4題。

            要求學生自己計算,然后在課本上空格里填數。

            用小黑板出示,學生口答,老師填數。選擇幾題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指出:求積時,只要用因數乘因數;如果要求的數是乘法算式里的一個因數,只要用積除以另一個因數就可以得到。

            四、課堂小結

            乘法算式中相乘的兩個數又叫做積的因數。因數是相對于積而言的。而相乘的兩個數中,任意一個相乘的數作為一個因數,剩下的一個,就可稱為另一個因數。因數和積之間存在的關系是: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應用這一關系,可以檢驗乘法的計算對不對。

            五、布置作業

            課堂作業:練習一第3、5題。

            課題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稱教案 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因數的概念,理解并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2、學會應用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知己的關系來驗算乘法,提高驗算乘法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和細心驗算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因數的概念。

            教學準備

            PP幻燈片。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容

            師生活動

            備注

            一、復習鋪墊

            二、講授新課。

            三,鞏固練習

            四、課堂小結

            1、口算。

            20×4=14×3=25×2=

            80÷20=42÷14=50÷25=

            80÷4=42÷3=50÷2=

            口算時讓學生說說除法時怎樣想的?

            提問:每組里第一道時乘法,反過來可以得到幾道除法題?

            2、口答。

            ()×4=2016×()=48

            提問:()里的數可以怎樣算出來?

            3、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學過乘法的計算,大家回顧一下學習了哪些乘法計算。(表內乘法、乘數時一位數的乘法、乘數時兩位數的.乘法)

            揭示課題:我們以前學習乘法,都是學習乘法怎樣進行計算的,那么今天我們一起研究乘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1、講解因數的概念。

            (1)再6×4=24這道乘法算式里的三個數叫什么數?

            (2)說明乘數又叫積的因數。齊讀第3頁的開頭兩行。

            說說下列各式誰是誰的因數:

            19×3=5715×4×60

            (3)讓學生舉例說明什么是積的因數。

            2、教學例1

            (1)教師出示掛圖讓學生觀察。指名讓學生看插圖編應用題。學生編踢后教師出示課本例一的題目。

            (2)讓學生列式并解答,并板書,然后指導學生說出式子中各部分的名稱,(因數、因數、積)在三個數下面分別板書出來,并提問:在這個乘法算式中,已知數叫做什么?求出的數是什么?他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指出:從這個算式可以看出,“因數×因數=積”也就是說“積=因數×因數”(板書:積=因數×因數)

            (3)組織學生觀察插圖,指名學生口編兩道除法應用題。出示兩道除法應用題,讓學生解答在課本上

            提問:第二小題是怎樣解答的?(板書:36÷12=3(盒))

            第三小題是怎樣解答的?(板書:36÷3=12(枝))

            (4)啟發思考第二小題是求什么?它在第一小題中是什么數?求乘法算式里第一個因數是怎樣算的?(板書:第一個因數=積÷第二個因數)

            啟發思考第三小題是求什么?它在第一小題中是什么數?求乘法算式里第二個因數是怎樣算的?(板書:第一個因數=積÷第一個因數)

            (1)引導抽象、概括。

            小結:第2、3小題求的都是一個因數,計算是都用積除以另一個因數,這就是乘法算式里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板書: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讓學生齊讀:因數×因數=積、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3、教學示例2

            (1)提問:過去驗算乘法算的對不對,用的是什么方法?

            說明:學習了乘法算式里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后,知道了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就可以用這種方法來驗算乘法。

            讓學生看第4頁第2小節

            (2)出示例2

            提問這道乘法怎樣算,求出積以后因該怎樣驗算?

            集體訂正!讓一個學生說說計算驗算過程。

            追問:為什么可以這樣驗算?

            提問:除得的商和乘法里的哪個數是一樣的,這說明前面的乘法算對了嗎?

            指出:驗算乘法可以用求出的積除以另一個因數,看看得數是不是另一個因數!

            (1)完成練一練1、2題!

            (2)教師集體訂正!

            (3)完成練習一1~4小題!

            (4)教師集體訂正。

            乘法算式里相乘的兩個數又叫因數。因數是想對積而言的。而想乘的兩個數中,任意一個相乘的數中,任意一個相乘的數作為一個因數,剩下的一個,就可稱為另一個因數。因數和積之間的關系是: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課后感受

            學生在沒有教之前就已經知道“因數”這個概念,知識不能完整的說而已,因而教起來比較容易。

            課題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稱教案 7

            教學內容:

            課本p46頁。例2、例3。

            教學目標:

            使學生知道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稱,被乘數和乘數在乘法算式中的位置。會正確地寫出乘法算式。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要準備氣球、梨和熊貓圖,學生準備紅花、小圓形、梨和熊貓的學具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教師讓學生用紅花擺4個2,說出相同加數是什么?有幾個相同加數?

            寫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并讀出2乘以4,表示4個2相加。

            2、教師讓學生用小圓形擺,自己想擺成幾個幾都可以。

            擺后寫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教師巡視時,注意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最后教師挑選不同擺法的學生,要他們說出:

            擺成幾個幾,相同加數是什么?

            有幾個相同加數?讀出乘法算式。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回顧,加深對兩個基本運算意義的認識。

            二、新課

            1.教學例2。

            教師擺出一幅有5個氣球的圖,說明這是1個5,

            再陸續擺出三幅同樣的圖,并且先后問現在是幾個5?

            出四幅氣球圖后,讓學生說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教師板書:5+5+5=15

            5×3=15

            教師應該對照連加算式結合著乘法的含義簡單地加以說明:

            5乘以3表示3個5連加;

            相同的加數是5,5就是因數。有3個5相加,或者說相同加數的個數是3,3也是因數,5乘3得15,15是積。

            然后再讓學生說出例1中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2.教師拿出如右圖的卡片。

            練習時,先出示4+4+4+4+4+4+4+4+4=36,

            讓學生讀加法算式,說出相用加數是幾,有幾個相同加數。

            然后讓學生看著加法算式說出乘法算式后,再出示4×9=36,讀出乘法算式,說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這樣的卡片,應制成不同內容的多張卡片,以便反復練習。)

            [設計意圖]讓學生熟記乘法的'各部分,有利理解和計算。

            三、鞏固練習

            做課本第47頁上“做一做”的練習。

            做第1題時,讓學生先看圖,按照圖中的內容,分別填出:相同的加數是幾,就用幾做因數;有幾個相同加數,就用幾做因數,最后寫出乘法算式。

            做練習九第3~8題。

            第3題,可由學生獨立完成。

            第4題,先讓學生把圖看清楚,每堆有幾只熊貓?一共有幾個幾只?再按照書上的要求填數。

            第7題,可以聯系乘法的含義,讓學生通過觀察來判斷必須是幾個相同數連加才能改寫成乘法算式。另外,也可能有少數學生把3+3+3+2改寫成3×3+2,這個式子是對的,遇到這種情況,可給以鼓勵,但這是乘加兩步運算的式子,開始學乘法不要求學生能寫出這樣的式子。

            [設計意圖]用多種形式練習,及計算過程的強烈對比,達到熟練計算。

            四、: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同學們能夠從乘法的含義出發正確地寫出乘法算式。

            五、隨堂練習

            課題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稱教案 8

            教學內容

            乘法的意義,乘法算式的寫法及各部分名稱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生活情景使學生初步體會乘法的意義。

            2、通過同數連加引出乘法算式,掌握寫法、讀法及各部分名稱。

            3、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意識。

            重點難點:

            1、理解乘法的.意義。

            2、乘法算式的寫法及各部分名稱。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算一算

            2+2+2+2= 4+4+4=2 3+3+3=

            2、思考:像這樣加數都相同的加法算式用什么方法計算比較簡便呢?

            二、探究新知

            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有關乘法的知識。(此處我認為不是提出“乘法”這一概念的最佳時機)

            1、電腦出示課件,根據畫面你能提出問題嗎?(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小組合作,提出問題并列式計算。

            2、交流。

            3、針對5+5+5+5+5+5+5+5= 40進行乘法教學。

            用加法算寶葫蘆的個數太麻煩了,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在這里提出乘法自然而然,讓學生充分體會出學習乘法的必要性)

            問:相同加數是幾?有幾個這樣的加數?

            相同加數是5有8個這樣的數,可以用乘法表示。

            板書:8×5= 40 5×8= 40,介紹各部分的名稱,讀法。

            4、小組將本組的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并匯報。

            一共有多少只小鳥?

            4 + 4 + 4 =( )(只)

            寫成乘法算式:( )×( )=( )(只)

            或( )×( )=( )(只)

            三、試一試

            1、課本第6頁自主練習1

            ( )+( )=( ) ( )+( )+( )+( )=( )

            ( )×( )=( ) ( )×( )=( )

            2、填一填

            3+3+3+3=( )×( ) 5+5+5+5+5+5=( )×( )

            7+7+7=( )×( ) 6+6+6+6+6=( )×( )

            3、寫出乘法算式,再讀出來。

            4個2相加 3乘5 6和4相乘

            ( ) ( ) ( ) ( ) ( ) ( )

            4、找朋友

            7×3 4×6 2×5 6×4 5+5

            2+2+2+2+2 7+7+7 6+6+6+6 3×7 4+4+4+4+4

            5、把圖畫補充完整。

            2×4

            6、課本第7頁第7題。

            (1)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在滑冰?

            (2)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四、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學生理解乘法的意義有一定的難度,教師要適時引導,加強學生的理解。

            課題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稱教案 9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使學生掌握乘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技能目標:

            利用乘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對乘法進行驗算和求未知數X;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初步的.歸納,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乘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會應用乘法各部分間的關系進行驗算。

            教學難點:

            求乘法中的未知數X。

            教學過程:

            一.提供材料,得出關系。

            計算:80×30=2400÷80=

            2400÷30=

            觀察算式,你發現什么?

            出示: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二.計算123×45,并且驗算。

            小組合作,交流驗算方法。看看最多可以想出幾種驗算方法?

            匯報(多媒體):乘法:45×123

            除法:5535÷1235535÷45

            分別依據什么?(乘法交換律,乘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三.求未知數

            1.出示例3:一個數乘24,積是408,求這個數。(用X表示未知數,列式解答)

            生:X×24=408

            X=408÷24這一步是依據什么?

            X=17

            注意書寫格式。

            四.練習

            P129試一試1

            五.課堂總結

            六.課堂作業。

            七.板書:求乘法中的未知數X

            80×30=24002400÷80=30

            2400÷30=80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驗算,求乘法算式中的未知數X)

            課題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稱教案 10

            教學時間:

            教學內容:103頁例2和做一做第2題及練習二十二的2-5題。

            教學目標:

            知識: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掌握乘法算式。

            能力:掌握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教學重難點:

            會讀、寫乘法算式。

            突破方法:講解法、練習法

            教具:

            小黑板、投影機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看圖說出加法算式,再說出乘法算式

            2、把加法算式改成乘法

            5+5+52+2+27+7+7+73+3+3+3

            二、新授

            教學例2

            一個一個的出示氣球圖1個5、2個5、3個5、要求4個5是多少?用加法算式怎樣列式?乘號后寫幾?怎樣列式3個5是多少?5×3=20讀會各部分名稱:被乘數、乘數、積

            三、達標測評

            1、說出例1中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2×3=63×4=124×5=20

            2、103頁的做一做的第2題

            四、小結

            五、板書設計

            教后經驗與失誤分析:

          【課題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稱教案】相關文章:

          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教案10-15

          關于數學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教案06-24

          《認識除法的各部分名稱》教案10-10

          數學教案-乘法各部分間的關系10-22

          《認識除法的各部分名稱》的教學反思10-17

          《認識除法的各部分名稱》教學反思10-08

          《認識除法的各部分名稱》數學教學反思07-27

          7的乘法口訣課題教案(精選10篇)05-27

          看圖填算式的教案范文09-25

          從算式到方程學習教案08-2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性爱视频久久艹 | 中文字老妇女偷乱视频在线 | 午夜精品国产拍精品福利 | 香蕉网色老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中文字幕久久网站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