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主題班會教案

          時間:2021-06-20 17:58:41 教案 我要投稿

          消費主題班會教案范文

            一、【教學目標】

          消費主題班會教案范文

            1.通過對中學生零用錢的調查,讓學生了解在消費心理形成過程中,社會文化、社會流行、家庭是影響他們的三大主要因素。

            2.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消費,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和消費心理。

            二、【活動重點】

            教會學生進行合理的消費預算,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三、【活動形式】

            問卷調查、訪談、觀看視屏、交流心得、教師引導等

            四、【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一個富翁,有無數(shù)的錢財,他可以揮金如土,可以買到一切可以用錢買到的東西。有一天,他掉了兩文錢,他的態(tài)度將會怎樣呢?

            學生A:置之不理,兩分錢能買什么?

            學生B:撿起來,然后放進口袋。

            教師:有沒有第三種答案?(無人發(fā)言)

            可是,香港巨富李嘉誠卻給了我們第三種答案。他在乘坐汽車的時候,把一枚兩分錢的硬幣掉在了地上,硬幣滾向陰溝,他便蹲下來準備去撿,旁邊一位印度籍的保安員便過來幫他拾起,然后交到他的手上。李嘉誠把硬幣放進口袋,然后從口袋中取出一張100元作為酬謝交給他。有記者曾問起這件事,李的解釋是,若我不去撿那枚硬幣,它就會滾到陰溝里,在這個世界上消失。而我給保安員100元,他便可以用之消費。我覺得錢可以去用,但不能浪費。

            (二)作為中學生,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金錢,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呢?

            1、對零用錢的調查(多媒體展示)

            教師在課前對年段部分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并對調查內容分析歸納,得出以下結論:寄宿制初中生一般都有零用錢,但是零用錢的多少不同,來源不同,自由支配的程度不同,使用也不同。86%的學生每月都能得到父母給的零用錢,盡管零用錢的多少不同,可見你們的零用錢的來源是穩(wěn)定的,這為他們的消費提供了物質基礎。有20%的學生每月零用錢在50元左右,60%的學生零用錢在20~30元之間,20%的學生零用錢在10~20元之間。加之同學們每月生活費200~380元不等,這筆開支不算小。

            如果說有零用錢是消費的穩(wěn)定基礎,那么有一定數(shù)量的零用錢便是消費的堅實基礎。大家多數(shù)同學是來自農村的孩子,應該能體會到父母掙錢的艱辛,我們部分同學能夠或大多能夠自由支配自己的零用錢,并且有部分同學是有計劃地使用的,還有一部分同學是沒有計劃但能有節(jié)制地使用零用錢。可見,現(xiàn)在不少父母對于子女使用零用錢給予了較大的支配空間,沒有過多地干涉。這也反映出學生在消費時的靈活性、隨意性。66。7%的同學把零用錢用于購買學習用品,35。7%的同學用于其它或娛樂。從所占比例最大的兩項消費可以看出,添置學習用品仍然是作為學生的一項最主要的消費。

            對學生零用錢狀況的調查結果呈現(xiàn)出兩個特點:經濟來源穩(wěn)定;數(shù)量可觀。正是由于存在這兩個特點,所以學生在消費時可以自由支配、隨心所欲。在零用錢的各方面體現(xiàn)出來的特點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消費行為。

            2、對消費行為的調查:中小學生消費十大惡習

            教師讓學生在全班范圍內充分討論并發(fā)言后再做歸納:

            ① 飲食消費:跟著廣告走

            不是廣告品牌的食品不吃,不是廣告流行的飲料不喝,這在中小學生中成為一種普遍現(xiàn)象。

            ② 服裝消費:跟著名牌走

            校園里名貴衣衫已不鮮見,名牌產品更是比比皆是。部分學生把時間放在“精品屋”、“服裝城”里。

            ③ 娛樂消費:跟著新潮走

            無論游戲廳或歌舞廳,不難發(fā)現(xiàn)中小學生的身影。盡管學校對此明令禁止,可部分中小學生仍難以拒絕誘惑,甚至以逃課為代價。

            ④ 人情消費:跟著大人學

            慶賀生日是中小學生最具普遍的人情消費。而日常人情消費的花樣也不少:考試得了第一名,要請客;在某項比賽中獲獎,要請客。

            ⑤ 促銷消費:跟著走

            零食、玩具等小商品的促銷,總是能吸引學生們的注意。促銷一是分散了學生精力,二是滋長急功近利思想,三是誘發(fā)心理。

            ⑥ 手機消費:副作用明顯

            上課時此起彼伏的手機鈴聲干擾了教學秩序,手機不良短信的`泛濫給學生成長帶來危害。醫(yī)療部門資深專家指出手機輻射對少年的發(fā)育成長具有一定危害作用。

            ⑦ 網吧消費:越陷越受傷

            中小學生自控能力較差,抗拒游戲誘惑能力較弱。隱藏在居民樓等地的含有、淫穢內容網吧,令一部分學生迷戀不歸。

            ⑧ 重復消費:同學搞攀比

            七八成新的書包、文具說扔就扔,只有新的才好。孩子們說,同學都換了流行的,我不換就太老土了。

            ⑨ 時尚消費:要的就是“酷”

            在商場化妝品專柜經常可以看到中小學生流連忘返,護膚品也上了學生的梳妝臺。連男孩子也開始佩戴項鏈、戒指等飾物。

            ⑩ 顛倒消費:舍本逐末為贈品

            很多學生對零售商品附送的卡片、玩具感興趣,學生甚至花了錢根本不吃里面的食品。

            3、對消費心理的調查

            教師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并歸納出中學生消費心理大致有幾種情況。

            學生代表發(fā)言:

            a) 從眾心理引發(fā)的消費

            b) 攀比心理引發(fā)的消費

            c) 求異心理引發(fā)的消費

            d) 求實心理引發(fā)的消費

            教師針對學生歸納的幾種消費心理,進行引導分析:

            1) 從眾心理引發(fā)的消費

            教師點評:有從眾心理的人,看到許多人在做同一件事情,便不由自主地加入,這種消費會受別人行為、別人評價的影響。人們追隨時尚的心理,往往能夠引發(fā)對某類、某種風格的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趨勢。商家往往利用消費者的這種心理來推銷總結的商品。所以,我們是否消費應該從實際出發(fā),不能盲目從眾。

            2) 求異心理引發(fā)的消費

            教師點評:青年人應該有自己的個性,個性的展示往往通過自己的消費行為體現(xiàn)出來。這雖然推動了新工藝和新產品的不斷出現(xiàn),但展示個性要考慮社會的認可,還要考慮代價。為顯示與眾不同而過分標新立異,是不值得提倡的。

            3) 攀比心理引發(fā)的消費

            教師活動:多媒體播放中學生現(xiàn)在消費狀況的情況調查,特別指出:中學生在穿戴上的講究名牌,在電子產品上的不斷升級,并且這種攀比之風還有進一步蔓延的趨勢

            學生活動:就此現(xiàn)象展開討論,并發(fā)表見解:這是典型的攀比心理引發(fā)的消費行為,這種消費心理是不健康的。

            4) 求實心理引發(fā)的消費

            教師活動:多媒體播放有些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即在消費時綜合考慮商品的價格、質量、售后服務等各方面情況,從實際出發(fā),而不是跟風買,搞攀比。設問:大家怎么看到這種消費行為?

            學生活動:就此現(xiàn)象展開討論,并發(fā)表見解

            教師總結:這是求實心理引發(fā)的消費行為,這種消費行為,講究實惠,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是一種理智的消費行為。總之,人們的消費行為往往受到多種消費心理的影響。當然,不同的消費心理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它們常常共同影響人們的消費行為。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樹立正確的消費心理,使我們的消費向合理、健康、文明的方向發(fā)展,做一個理智的消費者。

            全班齊讀:

            盲目從眾不可取,

            過分標新嚇死人,

            虛榮攀比活受罪,

            理智求實樂融融。

            4、對策

            合理預算

            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消費,第一步是教會學生能進行合理的預算,首先,讓同學將自己每月的消費進行歸納分類,統(tǒng)計一下哪些屬于生存性消費、哪些屬于享受性消費、哪些屬于發(fā)展性消費。三種消費各占的比例是多少?其次,組織學生座談自己的購物經歷,討論各人的消費構成,從中了解消費是否合理。

            疏通途徑

            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消費,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和消費心理。

            第一、根據(jù)自己的實際需要適度消費,不要盲目從眾和攀比。同學們購買日常學習、生活必需品,要根據(jù)自己的需要而定。自己需要的才是合理的。某同學愛好音樂,家里給買了電子琴或鋼琴,你沒有這個愛好或專長就沒必要去買,買了也只能閑置一旁。要適度消費,就是克服盲目從眾和攀比的消費偏向,所以買東西要有自己的主見、有計劃,保持冷靜頭腦,避免盲目性。

            第二、對日常生活要有正確的認識。在衣食住行各方面都要有正確的認識,才能保證正確合理的消費。首先,著裝應以大方為主,不應該刻意追求名牌。學生就是學生,應該保持樸素、純潔的本色,穿衣打扮應量力而行,家庭條件不好,都不應過于奢侈,只要干凈、舒適、大方的衣服即可。其次,不要過分追求時尚。人生活在社會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會時尚的影響,從生活中最基本的方面如衣著服飾,到人們與社會接觸的方方面面如語言、行為、意識形態(tài)等等,都會留下時尚的印跡。學生在順應時尚的過程中,要有選擇地進行消費,避

            免花冤枉錢,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社會上流行的不一定就適合你,你也沒有必要去趕這個潮流。而且要根據(jù)自己的現(xiàn)有條件來消費。如果隨意地揮霍父母的血汗錢,我們的良心也會不安。

            第三、控制在交往應酬上的消費。在同學相處的過程中,會有一定的開銷,但要控制,比如,同學過生日,完全可以送張賀卡,寫上祝福的話,沒有必要非得送昂貴的禮物。因為你還沒有經濟來源,送東西花的是父母的錢,沒什么值得炫耀的。何況同學之間真正的友誼也不是靠金錢來維持和衡量的。一個懂事的孩子,是不會也不應該亂花父母的辛勤勞動所得的。

            五、【課堂小結】

            有位經濟學家說:“你省下來的一塊錢,大于你賺進的一塊錢”。其實儉樸的人生也是富裕的人生。正如諺語所說:

            節(jié)儉樸素,人之美德;

            奢侈華麗,人之大惡。

            勞動是幸福的左手,

            節(jié)儉是幸福的右手。

          【消費主題班會教案】相關文章:

          學生消費者權益日主題班會教案03-14

          班會主題教案07-12

          班會主題教案07-12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小學主題班會教案08-02

          2022消費者權益日主題班會班會總結03-18

          雙十一理性消費主題班會總結范文11-09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主題班會教案(精選7篇)03-16

          小學班會主題教案03-30

          主題班會安全教案04-12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午夜国产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 麻豆精选在线播放网站 | 日韩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 亚洲中文AⅤ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