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寶寶鞋教案及反思
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反思意為自我反省。那么問題來了,反思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寶寶鞋教案及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寶寶鞋教案及反思 1
設計思路: 《綱要》中健康領域銘文指出:要求幼兒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我們班的幼兒有的害怕洗腳,不管父母怎樣要求,他都不肯洗腳。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天氣逐漸炎熱,班中許多孩子脫去襪子睡午覺。由于部分孩子不愛洗腳,班中就會有很難聞的臭味。選擇本活動既貼近孩子的實際,改變現狀,又滿足了家長的需要。同時還能使幼兒了解到不洗腳的種種弊端,變成自己主動講衛生。從此解決了一個令媽媽頭痛的大難題。
根據小班幼兒“認識很大程度依賴于行動”的特點,我在活動形式的安排中,著重幼兒的直接體驗,注重他們的感受、探索。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形式,通過看、聽、摸、聞、等形式,讓幼兒充分感知、觀察、比較、體會事物的變化。從談話、討論中引申出我們常洗腳的好處 ,從根本上使幼兒正確認識講衛生的重要作用。
活動目的:
1、通過欣賞兒歌,使幼兒認識的洗腳的好處與壞處。
2、通過玩兒游戲,感受和體驗自己洗腳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向家長調查幼兒目前的洗腳情況,您的孩子在家主動洗腳嗎?您的孩子一周洗幾次腳?
2、課件、溫熱水盆每人一個、毛巾每人一條
活動過程:
(一)看課件,激發幼兒的興趣。
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介紹一個新朋友,可他現在遇到了麻煩,你們快去幫幫他吧!(看課件,先不放聲音)
(1)你們猜猜小寶寶遇到什么麻煩了?(他的鞋丟了,他的頭發被小鳥住了。)
(2)為什么他會遇到這樣的麻煩?(他太臟了,不愛洗腳)
2、你們聽聽小寶寶自己怎么說的。(再次看課件,放聲音)
(1)小朋友們,你們想想小寶寶的麻煩怎樣解決的?(他講衛生了,也愛洗腳了)
(2)你們知道常洗腳有什么好處嗎?(愛長個子,蚊子不咬,睡眠好。)
(3)你們知道不洗腳的壞處嗎?(被子臭,愛生病。)
3、你們今后打算怎么做?(天天洗腳,常洗澡)
(二)提問:我們來用自己的小腳丫玩個小游戲好嗎?
1、要求:(1)和同伴一起看一看、比一比自己的小腳是什么樣子的? (2)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
2、小腳夾球比賽(用腳趾把地上的小球夾到籃子里,比比誰的'多。)
3、師小結:
小朋友的小腳可真有本領,把地上的球球全都收起來了,你們的小腳丫現在有什么感覺呀?(腳趾酸了,累了,腳上有土了。)
不錯的
(三)比賽洗腳
1、比比誰的小腳洗的干凈。(注意:水溫適宜)
2、交流洗腳后的感受。(舒服,輕松)
(四)延伸
繼續向家長調查課后幼兒的洗腳狀況。
效果分析:
自從我們班上完《寶寶鞋》一課,我們班不愛洗腳的小朋友情況有很大改善。以前經過調查:春天我們班幼兒自己天天愛洗腳的占全班總人數的45% ,經過家長要求洗腳的占33%,其他的幼兒有的三天洗一次有的一星期洗一次。更勝者整個冬天不洗澡。現在經過調查有89%的幼兒每天主動洗腳洗澡,變成了講衛生的好寶寶。
我想這節教育活動是成功的,首先使幼兒從興趣上得到改變,從以前怕洗腳到現在喜歡洗腳。通過課前調查教師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又經過教育使幼兒得到改善,過一段時間在進行跟蹤記錄很好地掌握了幼兒發展的過程,從而也為幼兒辦了實事,使幼兒終身受益。此節教育活動,活動前、活動中、活動后都得到了充分的準備。延伸工作也在有序的進行。這些天我們上了有關于講衛生的系列活動,如:寶寶鞋、貝貝貓等。有的要求幼兒勤洗腳,有的要求勤洗頭發、勤洗澡。平時我們采取講故事《會變顏色的小貓》進一步來延伸這個主題活動,均收到良好的效果。大部分幼兒了解到天天洗腳的好處與不洗腳的壞處,變得自己主動講衛生。從此為媽媽們解決了一個令人頭痛的大難題,很受廣大幼兒家長的歡迎。現在我們班的孩子們經常作這樣的律動:6 65617 / 6 6 6 -/洗洗手、洗洗腳、洗洗頭、洗洗澡
孩子們做的可開心了。
寶寶鞋教案及反思 2
活動目標
1、能分清鞋的左右,學會自己穿鞋,提高觀察辨別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2、體驗自己做事的成就感。
3、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鞋寶寶"木偶,每人一雙玩具鞋。三個分別貼有紅、藍、紫顏色標記
的玩具筐,"找朋友""碰一碰"的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導入:音樂游戲"找朋友"
師:你找到好朋友了嗎?他是誰呀?小朋友知道嗎?我們的小腳也是一對好朋友呢!
二、新授
1、木偶劇《鞋寶寶》。
師:聽,什么聲音?誰在哭?原來是鞋寶寶,你為什么哭呀?
鞋寶寶:我被小朋友穿反了,我可難受了。
師:哦,原來是這樣呀,別急,我們來幫助你,誰愿意來幫忙呢?(請一幼兒幫忙)
鞋寶寶:謝謝小朋友,你們真是愛幫助人的好孩子,再見。
2、引導幼兒進一步辨別鞋的正反。
師:老師今天也帶來了兩雙鞋,你知道哪雙是正確的,哪雙穿反了嗎?它們有什么不同呢?
教師小結:穿對的鞋就像兩個好朋友頭碰頭,中間有個小窩窩,張著嘴在笑呢?
3、做游戲,反復操作,分清鞋的正反。
(1)音樂游戲"碰一碰"。
師:你們想和笑嘻嘻的鞋做游戲嗎? 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很多鞋子,請你去選一雙一樣顏色的鞋子穿在小腳上,看看哪個小朋友穿得又快又正確。(做游戲"碰一碰")
(2)送鞋寶寶回家。
師:我們的鞋寶寶累了,它們的家在哪兒呀?(按顏色把它們送回家。)
(3)脫下自己的鞋子做游戲"碰一碰"。
游戲結束,迅速穿好鞋子。
三、拓展:鼓勵幼兒盡量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
師: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們要學會自己正確穿鞋,其實我們還會做很多很多的事呢。小朋友,你都會做些什么事呢?
師:你們真棒!我們要從小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一個能干的好孩子!
活動反思:
生活中可以發現孩子經常將鞋子左右穿反。鞋子穿反了,從外觀上看,很別扭,不美觀;從身體方面考慮,幼兒會感覺不舒服,影響幼兒走路及正常的活動。要是經常不注意,會影響幼兒小腳的生長,甚至影響健康,因而,對教師來講,及時發現情況,及時糾正幼兒的錯誤,對幼兒參加正常活動,以及幼兒的身心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積極意義。
要讓幼兒分清鞋子的正反,必須先分析導致孩子反穿的原因,據我觀察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小班孩子年齡小,觀察能力弱,觀察不夠細致,把大致相同對稱的鞋子誤認為是一模一樣的,所以穿鞋時不再選擇,隨手拿來,套上就算,容易出錯;二是,幼兒對應匹配能力還不夠,不知道,左腳對應左鞋,右腳對應右鞋。清晰原因后我就設計了三大環節來“對癥下藥”“據因糾果”。首先用擬人化的方法幫助幼兒認識鞋的正反,讓幼兒清楚地知道一雙鞋子兩只是不一樣的,然后用謎語來告訴幼兒,穿錯鞋像兩個好朋友在生氣,噘嘴歪頭,穿對鞋像朋友在微笑、點頭拉手。最后,以游戲“找鞋穿鞋”發展幼兒的細致分辨、對應、匹配的能力。
以上活動來自幼兒的生活,貼近幼兒,教育回歸了幼兒的生活,使生活和教育相互交織,相互滲透。
寶寶鞋教案及反思 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幼兒能夠認識不同款式、材質的寶寶鞋,了解寶寶鞋的基本結構,掌握簡單的寶寶鞋制作方法,如粘貼、剪裁、裝飾等技巧。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觸摸、討論等活動,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在設計制作寶寶鞋的過程中,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激發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物品的探究興趣,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和環保意識 。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寶寶鞋的結構和特點,學會運用多種材料制作寶寶鞋,能夠發揮創意對寶寶鞋進行裝飾。
教學難點:將創意與制作技巧相結合,制作出造型獨特、美觀實用的寶寶鞋;在小組合作中有效溝通,共同完成作品。
三、教學方法
直觀演示法、啟發提問法、實踐操作法、小組合作法
四、教學準備
材料準備:各種款式的寶寶鞋實物或圖片、彩色卡紙、布料、皺紋紙、剪刀、膠水、雙面膠、彩筆、貼紙、紐扣、亮片等裝飾材料。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制作寶寶鞋的步驟視頻、展示架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環節(5 分鐘)
播放歡快的兒歌《小鞋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
教師提問:“小朋友們,歌曲里唱的是誰呀?他在做什么呢?我們每天都要穿鞋子,那你們有沒有仔細觀察過自己的鞋子呢?今天老師要帶大家認識一種特別的鞋子 —— 寶寶鞋。”
展示各種可愛的寶寶鞋實物或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提問:“小朋友們,看看這些寶寶鞋,它們是什么樣子的?顏色好看嗎?上面有沒有漂亮的圖案呀?” 鼓勵幼兒自由發言,激發幼兒的興趣。
(二)認識寶寶鞋(8 分鐘)
教師分發不同款式的寶寶鞋實物,讓幼兒近距離觀察、觸摸,引導幼兒從顏色、形狀、材質、裝飾等方面進行討論。
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寶寶鞋的內部結構,如鞋底、鞋面、鞋帶等,結合圖片和實物進行講解,幫助幼兒了解寶寶鞋各部分的名稱和作用。
組織幼兒分享自己小時候穿的寶寶鞋的樣子,以及和寶寶鞋有關的有趣故事,進一步加深幼兒對寶寶鞋的印象。
(三)創意設計(7 分鐘)
教師播放制作寶寶鞋的步驟視頻,詳細講解利用卡紙、布料等材料制作寶寶鞋的方法,包括剪裁鞋面、粘貼鞋底、添加裝飾等步驟。
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提問:“如果讓你設計一雙寶寶鞋,你想設計成什么樣子呢?是可愛的小動物形狀,還是漂亮的花朵形狀?你想用什么顏色和材料來裝飾它呢?”
幼兒分組討論,分享自己的設計想法,教師巡回指導,給予幼兒啟發和建議。
(四)動手制作(15 分鐘)
幼兒根據自己的設計思路,選擇合適的材料開始制作寶寶鞋。教師提醒幼兒正確使用剪刀等工具,注意安全。
在制作過程中,教師巡回觀察,及時幫助幼兒解決遇到的問題,鼓勵幼兒發揮創意,大膽裝飾。對于能力較弱的幼兒,教師給予更多的指導和鼓勵;對于能力較強的幼兒,教師引導他們嘗試更復雜的制作方法和裝飾技巧。
組織幼兒之間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分享制作經驗和心得,營造良好的合作氛圍。
(五)作品展示與評價(5 分鐘)
將幼兒制作好的寶寶鞋展示在展示架上,組織幼兒參觀欣賞。
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分享設計思路和制作過程中的.有趣故事。
采用幼兒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價。教師從創意、制作技巧、色彩搭配等方面對幼兒的作品進行點評,肯定幼兒的努力和進步,同時提出改進的建議。鼓勵幼兒發現同伴作品的優點,學習他人的長處,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和評價能力。
(六)課堂總結(5 分鐘)
教師總結本節課的內容,回顧寶寶鞋的結構、制作方法和裝飾技巧。
引導幼兒思考寶寶鞋的作用,教育幼兒要愛護自己的鞋子,同時鼓勵幼兒在生活中繼續觀察其他物品,發揮創意進行手工制作。
對幼兒在本節課中的表現進行表揚和鼓勵,激發幼兒對手工活動的持續興趣。
六、教學延伸
在美工區投放更多的材料,鼓勵幼兒繼續制作不同款式的寶寶鞋,豐富美工區的作品。
組織幼兒開展 “寶寶鞋展覽會”,邀請其他班級的小朋友參觀,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鼓勵幼兒回家后,和家長一起制作寶寶鞋,增進親子關系,同時讓家長了解幼兒在幼兒園的學習成果。
教學反思
本次 “寶寶鞋” 教學活動,以幼兒的興趣為出發點,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幼兒認識寶寶鞋并動手制作,整體教學效果較好,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在教學亮點方面,首先,導入環節采用兒歌和實物圖片相結合的方式,成功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迅速投入到對寶寶鞋的觀察和討論中。其次,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通過讓幼兒近距離觀察寶寶鞋實物、觀看制作視頻、小組討論設計思路等環節,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在動手制作環節,幼兒能夠充分發揮創意,制作出各具特色的寶寶鞋,有的幼兒將寶寶鞋設計成小兔子的形狀,有的用亮片和紐扣裝飾出閃閃發光的效果,展現出了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此外,評價環節采用幼兒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尊重了幼兒的主體地位,讓幼兒在評價過程中學會欣賞他人、發現自己的不足,提高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評價能力。
然而,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在材料準備方面,雖然提供了多種材料,但部分材料的數量不足,導致個別幼兒在選擇材料時受到限制,影響了他們的創作熱情。同時,材料的種類可以進一步豐富,如添加一些廢舊物品,如瓶蓋、吸管等,以更好地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和創新思維。在時間把控上,動手制作環節時間稍顯緊張,部分幼兒未能完全完成作品,或者在裝飾細節上處理得不夠完善。這主要是因為在講解制作步驟時,沒有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實際操作能力和速度,講解時間過長,壓縮了幼兒的制作時間。另外,在小組合作環節,部分幼兒缺乏合作意識,只顧自己制作,沒有與小組成員進行有效的溝通和協作,導致小組作品缺乏整體性和協調性。
針對以上問題,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更加充分地準備材料,根據幼兒的人數和創作需求,合理安排材料的數量和種類,提前收集更多的廢舊物品,引導幼兒進行變廢為寶的創作。在時間管理上,我會更加精準地把握每個教學環節的時間,在講解制作步驟時,采用更加簡潔明了的語言,突出重點和難點,預留足夠的時間讓幼兒進行操作和完善作品。對于小組合作環節,我將加強對幼兒合作意識的培養,在活動前明確小組合作的目標和任務,引導幼兒學會分工協作,在活動過程中及時給予指導和引導,幫助幼兒解決合作中出現的問題,提高小組合作的效率和質量。通過不斷總結和改進,我相信能夠讓教學活動更加完善,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寶寶鞋教案及反思】相關文章:
托班科學有趣的鞋寶寶教案02-07
《鞋》教學反思07-05
《鞋寶寶找朋友》活動教案(通用11篇)07-02
《有趣的鞋》教學反思06-11
《我的鞋》教學反思08-08
大班體育游戲教案《走大鞋》教案及教學反思11-01
有趣的鞋教案09-12
小學鞋的教案08-17
小班主題教案:大鞋和小鞋教案及教學反思10-08
鞋的聯想教案范文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