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計算工具的認識數學優秀教案

          時間:2024-09-26 19:39:36 藹媚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人教版四年級上計算工具的認識數學優秀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級上計算工具的認識數學優秀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人教版四年級上計算工具的認識數學優秀教案(精選10篇)

            四年級上計算工具的認識數學優秀教案 1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各種計算工具,對算盤和計算器有一定的了解。

            2、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使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難點:

            認識算盤、計算器,計算器的使用。

            教學關鍵:

            能夠自學了解算盤與計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具準備:

            算盤、計算器。

            教學過程:

            課前參與:查找有關計算工具的資料,準備一下,把你所認識的計算工具用最清楚的方式介紹給大家。

            一、計算工具的歷史

            (一)課前參與反饋(學生介紹計算工具)

            前面我們了解了數是怎樣產生的,隨著數的產生,就會出現數的計算,為了計算方便,人們發明了各種各樣的計算工具,課前同學們進行了有關資料的查詢,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你所了解的計算工具?

            學生發言。

            (二)老師根據學生介紹的情況補充介紹計算工具的發展歷史

            計算工具的源頭可以上溯至20xx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古代中國人發明的算籌是世界上最早的計算工具。在大約六、七百年前,中國人發明了更為方便的算盤,并一直沿用至今。許多人認為算盤是最早的數字計算機,而珠算口訣則是最早的體系化的算法。

            計算尺的出現,開創了模擬計算的先河。從岡特開始,人們發明了多種類型的計算尺。直到20世紀中葉,計算尺才逐漸被袖珍計算器取代。

            從17世紀到19世紀長達兩百多年的時間里,一批杰出的科學家相繼進行了機械式計算機的研制,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帕斯卡、萊布尼茨和巴貝奇。這一時期的計算機雖然構造和性能還非常簡單,但是其中體現的許多原理和思想已經開始接近現代計算機。

            最古老的計算工具:算籌

            我國春秋時期出現的算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計算工具。計算的時候擺成縱式和橫式兩種數字,按照縱橫相間的原則表示任何自然數,從而進行加、減、乘、除、開方以及其它的代數計算。負數出現后,算籌分紅黑兩種,紅籌表示正數,黑籌表示負數。這種運算工具和運算方法,在當時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

            中國人發明算盤

            隨著計算技術的發展,在求解一些更復雜的數學問題時,算籌顯得越來越不方便了。于是在大約六、七百年前,中國人發明了算盤,它結合了十進制計數法和一整套計算口訣并一直沿用至今,被許多人看作是最早的數字計算機。

            一般的算盤大都是木制的,算珠也是木制的。后來發展到用銅等金屬制作算盤。高檔的算盤用玉制作。算珠除了圓柱形的算珠,也有截面為菱形的算珠。最大的算盤有幾米長,最小的只有幾厘米。

            算盤可以進行加減乘除各種運算。時至今日,用算盤計算加減法的速度毫不遜色于計算器。

            算盤上粒粒算珠的上下左右移動,可以使計算者直觀的看到加減乘除的運算過程。算珠互相碰撞及算珠與橫檔的碰撞發出的有節奏的聲音,形成一首美妙的“計算進行曲”。計算者從聲音中體會到計算的愉快。這些愉快的感覺反映到俗語中,“三下五去二”、“管它三七二十一”,“劈里拍拉的算賬”。

            利用算盤進行計算時,不僅要用手指不斷的撥動算珠,還要用眼睛看數,同時要不停的動腦筋。這是非常典型的手腦并用,對提高智力,開發右腦是一種好方法。有學者指出,學珠算練手指是開發智力的有效途徑。

            由于用算盤計算有這么多的優點,所以這個在中國已使用了二千多年的計算工具,現在在世界各地仍得到廣泛應用。在受中國文化影響比較深的日本、韓國、東南亞,珠算技術的傳授及普及教育一直受到重視。日本的小學生把讀書、寫字、打算盤列為三大基本功,日本的珠算教育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日本全國的算盤學校高達35,000所。韓國的珠算教育近年來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即使遠在南美洲的.巴西,也成立了珠算聯盟,每年進行4次珠算考核和二次珠算大賽。北美洲的墨西哥有全國珠算支部,美國有珠算教育中心,有1,000多所學校接受珠算教育,算盤正成為美國的一種數學教學工具。

            計算機

            1946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埃尼阿克(ENIAC)。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計算機不斷更新。目前,速度快的計算機1秒鐘能計算幾十萬億次。計算機的大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大約有一間房間那么大,現在有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還有掌上電腦。

            計算機發展史:

            1946年發生了人類歷史上一件劃時代的大事人類第一臺電子計算機誕生了。

            以使用電子管為特點的第一代電子計算機在20世紀40年末和50年代初獲得重大發展。

            第二代電計算機于20世紀50年代中期間問世以晶體管代替電子管并增加浮點運算。

            196 4年IBM360系統問世它成為使用集成電路的第三代電子計算機的著名代表。

            使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第四代計算機。

            第五代電子計算機被稱為智能計算機。

            模仿人類大腦功能的神經計算機已經開發成功它標志著電子計算機的發展進入第六代。

            二、算盤和計算器的認識與使用

            1、算盤。

            剛才同學們介紹了許多的計算工具,其中算盤是我們中國所特有的,現在在許多地方還能見到。你認識算盤嗎?對算盤有哪些了解?

            (1)算盤各部分名稱

            算盤的長方形的框內裝有一根橫梁,梁上鉆孔鑲上小棍數根,稱為檔。每根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盤子兒或算珠。

            常見的算盤是兩顆算珠在橫梁上,每顆代表五;五顆在橫梁下,每顆代表一。計算時按規定的方法撥動算盤子兒而得出計算結果。

            在撥數時要先定好數位,規定哪檔是個位,然后再撥數。(規定從右往左數第三檔為個位)

            撥出一個數,說一說這表示多少?

            (2)兩種不同的算盤:

            出示兩種不同的算盤(書23頁圖):

            觀察有什么不同。

            左邊的算盤是中國算盤,上面有兩顆珠子,每顆代表5。

            后來算盤發展到日本,逐漸演變成右邊這樣,上面變成了一顆珠子。

            原因是:原來是中國采用的是16進制,滿15進1,所以算盤每檔上是15;進入日本后,采用的是十進制,所以算盤的上面剩下1顆珠子。

            (3)算盤的兩種功能:計算和計數

            2、計算器。

            (1)計算器的使用非常的廣泛,你認識計算器嗎?

            出示一個計算器,你能說說每個鍵的功能嗎?

            顯示屏、時間鍵、日期鍵、清除鍵、開關及清除屏鍵、存儲運算鍵、括號鍵、數字鍵、運算符號鍵、等號鍵等。

            (2)讓學生看課本自學,邊看自己的計算器邊看書,然后小組交流。

            (3)計算器的使用與算盤相比有什么優勢?

            (4)全班看計算器,師生對口令。

            三、總結

            計算器的使用為我們帶來了許多的方便,通過使用計算器,你覺得計算器如果具備哪些功能就更好了?不妨我們去找一找是否有具備這種功能的計算器,該如何使用,更希望同學們能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明出更好的計算工具。

            四、作業:

            1、繼續查找有關計算工具的資料。(有興趣的同學,如果能根據計算工具的發展史將其羅列就更好了。)

            2、了解計算器的其他功能。

            四年級上計算工具的認識數學優秀教案 2

            教學內容

            用計算器計算。(教材第26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用計算器進行加、減、乘、除等基本四則運算。

            2、通過運用計算器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激發學生探索數學奧妙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推理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計算器的使用方法,正確利用計算器進行計算。

            難點:探索計算規律。

            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計算器、課件PPT。

            學生準備: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計算器是目前人們廣泛使用的計算工具,今天我們就一起體驗計算器給我們帶來什么感覺。

            二、學習新課

            1、教學例1。

            (1)出示教材例1。

            怎樣用計算器計算下面各題?自己試試看。

            386+179=

            825-138=

            26x39=

            312÷8=

            (2)學生按要求操作,教師巡視,指導有困難的學生。

            (3)匯報展示。

            (4)提問:你學會計算器的'使用了嗎?用計算器進行加、減、乘、除運算的按鍵順序是怎樣的?

            歸納:用計算器進行加、減、乘、除運算時,要按“數字→運算符號→數字→符號”依次按鍵進行計算。

            2、教學例2。

            (1)出示教材例2。

            試用計算器計算下面左邊各題。不用計算器,你能直接寫出下面右邊各題的答案嗎?

            9999x1=9999

            9999x2=______ 9999x5=______

            9999x3=______ 9999x7=______

            9999x4=______ 9999x9=______

            (2)學生小組內討論、交流,教師巡視。

            (3)得出左邊算式的結果。

            9999x2=19998

            9999x3=29997

            9999x4=39996

            (4)提問:觀察左邊的算式,發現了什么規律?

            規律:當計算9999x2時,結果是在18(第二個因數與9的積)的中間插入3個9,即19998;當計算9999x3時,結果是在27(第二個因數與9的積)的中間插入3個9,即29997;當計算9999x4時,結果是在36(第二個因數與9的積)的中間插入3個9,即39996。

            (5)運用規律,得出右邊算式的答案。

            9999x5=49995

            9999x7=69993

            9999x9=89991

            三、鞏固反饋

            完成教材第26頁“做一做”。

            第1題:63492 4093 1524440 255596 12345679 406001

            第2題:12 123 1234 12345 123456 1234567 12345678 123456789(用計算器檢驗略)

            四、課堂小結

            說一說,這節課有什么收獲?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嗎?

            板書設計

            用計算器計算

            1、用計算器進行加、減、乘、除運算的按鍵順序:數字→運算符號→數字→符號。

            2、進行特殊計算時,先用計算器算出前幾個算式的結果,再根據規律直接寫出其他算式的結果。

            教學反思

            1、自主學習使用計算器。

            在學習使用計算器時,以學生自練為主,在自練中摸索按鍵的順序。

            2、用計算器探索簡單的規律。

            用計算器探索簡單的規律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先讓學生用計算器分別算出結果,再通過觀察和比較發現其中的規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數學思考。

            楊輝通讀了許多古典數學文獻,數學知識得到全面、系統地發展。經過不懈的努力,楊輝終于成了我國古代杰出的數學家,并享有數學“宋元第三杰”之譽。

            四年級上計算工具的認識數學優秀教案 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3~27頁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簡單了解計算工具的發展,包括結繩計事等遠古計數方法、算籌的簡單知識、傳統計算工具——算盤,及其計算方法、生活中常用的計算器、和現代計算機的發展史。

            2、展示人類偉大的創造過程和聰明才智,體會到人們為了方便在計算工具方面的探索和努力。使學生經歷認識和使用計算工具的過程

            3、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通過認識算盤,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努力,激發愛國感情。

            教學重點:

            利用計算器來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正確使用存儲運算鍵。

            教學準備:

            算盤、多媒體課件、算籌、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同學們都知道,數學總是離不開計算。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認識計算工具。板書課題:計算工具的認識。

            二、新授

            (一)、出示學習目標

            學生齊讀學習目標,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二)、自主探究

            你都知道哪些計算的工具?誰愿意給大家介紹介紹?

            生可能會答:計算器、算盤……

            教師根據學生匯報的情況有重點的請學生介紹如繩結、算籌等使用的方法,從而進一步使學生體會計算工具發展的過程。

            1、遠古計數:

            看來同學們的知識都非常豐富,但有關計算工具的知識還遠不止這些,計算工具從古到今,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經過了漫長的發展過程。遠古時代,人類在捕魚、狩獵和采集果實的勞動中,產生了計數的需要。人們就用什么來計數?(板書:遠古計數)

            生回憶:手指、石子、結繩或在木棒上刻痕來計數。

            2、算籌:

            (1)遠古的用實物記數、刻道記數、結繩記數的方法只能計數,而不能清楚的表示出計數級是什么事情,人們開始想一些新的辦法來計數。這就出現了這樣一種計數方法——算籌。(出示課件)

            (板書:算籌)

            介紹算籌:我國古代人用算籌表示數和計算。算籌是用木棍或竹子制成。在屏幕上展示。算籌是如何用來計數的。與遠古計數方法相比它的優點就是有數位,哪一位表示幾就用小棍來表示。一個豎棍就是1,二個就是2,五個就用一個橫棍來表示……空格表示零。

            課件出示:算籌表示多位數。

            (2)你知道這些用算籌表示的數分別是多少嗎?

            課件出示題目。

            3、算盤:

            (1)后來我國勞動人民創造了算盤作為計算工具。七八百年前,算盤已經在我國廣泛使用。出示老式算盤實物。

            展示算盤:上面有兩顆珠子,每顆代表5,下面每顆珠子表示1。一檔共表示多少?表示15。因為我國古代是15進制。現在是滿十進一。所以算盤后來游船到日本、朝鮮等國。進行了改進。

            (2)出示新式算盤。上面是1顆珠子。一檔表示多少?一檔表示10。它的特點是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特別實用。他計算數目較大和數目較多的加減法,更為簡便。

            (3)課件出示由老式算盤衍生出的形態各異的算盤。

            4、計算器:

            現在,算盤因為笨重、不方便攜帶,逐漸被更輕便的計算工具所取代。

            我們現在最常用的計算工具是哪一個?

            你在哪里見過計算器?

            同學們可以互相看一看,你們的計算器各部相同?因為根據各種不同的需要,所以有科學專用的計算器,有最簡潔的計算器……但他們的功能都大致相同。

            5、電子計算機:

            (1).隨著時間的發展,科技又向前推進,人們又發明了什么?

            出示課件: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

            師: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計算工具會更加先進。就等著在座的各位,你們這一代人去實現。

            (2)現在人們人手一部的手機,也具備了微電腦的功能。

            6.簡單認識計算器比較重要的按鍵的名稱和作用。、

            (三)、計算器的應用

            1、學生自學教材26頁的例題

            2、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方法。

            3、小組匯報,全班交流并說說你找到了什么規律?

            (四)、鞏固練習

            1、早在14世紀,中國就發明了()。

            2、老式算盤上方有()顆珠子,每顆珠子表示(),下方有()顆珠子,每顆珠子表示()。

            3、新式算盤上方每顆珠子表示(),下方每顆珠子表示()。

            4、我見過的計算機工具有()、()和()。

            5、教材第26頁的做一做

            三、本課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想說的嗎?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計算工具,你還想了解哪些有關的知識?

            作業設計:練習冊

            板書設計:

            計算工具的認識

            1.遠古計數:用實物記數、刻道記數、結繩記數

            2.籌算

            3.算盤

            4.計算器:

            5.計算機

            四年級上計算工具的認識數學優秀教案 4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計算工具,體會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2、通過學習,了解算盤的計數方法,認識計算器各部分的名稱,初步學會計算器的簡單使用,了解計算機在高科技領域的應用,能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計算工具。

            教學重難點:

            會使用常見的計算工具。

            課前準備:

            算盤、電子計算器。

            一、知識鏈接:

            想一想,你見過哪些常用的計算工具?你會使用它們嗎?

            學習目標

            1、通過學習,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計算工具,體會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2、通過學習,了解算盤的計數方法,認識計算器各部分的.名稱,初步學會計算器的簡單使用,了解計算機在高科技領域的應用,能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計算工具。

            二、自主學習,一邊出示自學指導,一邊檢測,一邊交流講評。

            1、自學課本第23頁,想一想:

            ①算盤上方每顆珠子代表多少?下方的每顆代表幾?

            ②你會在算盤上表示出32784嗎?

            2、自學課本第24頁。

            ①你會使用這樣的電子計算器嗎?

            ②閱讀課本第25頁的“閱讀資料”,了解計算工具的發展過程。

            3、自學課本第26頁例1,想一想:

            ①如何計算26x39=312÷8=

            ②用電子計算器計算和筆算,哪種方法算的快?如何進行驗算呢?

            ③練一練:1526﹢46587=68432﹣3596=

            359x53=657÷3=

            4、自學課本第27頁例4,思考:

            ①仔細觀察前四個算式的計算結果,你發現了什么規律?你能直接寫出后面三個算式的計算結果嗎?試一試。

            ②請你用計算器檢驗剛才猜想出的計算結果是否正確?

            ③完成課本第27頁的“做一做”。

            三、達標測評

            1、用計算器計算

            367+65=572﹣98=

            26x68=144÷12=

            2、先用計算器計算前三個算式,再根據規律直接寫出其他算式的得數,最后用計算器計算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

            142857x1=

            142857x2=

            142857x3=

            142857x4=

            142857x5=

            142857x6=

            四年級上計算工具的認識數學優秀教案 5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23~25頁全部內容

            二、教材簡析:

            “計算工具的認識”分別介紹了計算工具算盤和計算器,還安排了有關計算工具的發展歷史和現狀的閱讀材料。教材安排了較多的直觀圖展示了算盤和計算器的實際應用、算盤和計算器的結構,比較形象直觀,讓學生在觀察和活動中認識常用的計算工具。

            三、教學目標:

            鑒于以上分析,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為以下三個方面:

            1、讓生初步認識計算器,了解計算器的基本功能,會使用計算器進行大數目的計算,通過計算探索發現一些簡單的數學規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對計算器的運用,體驗用計算器進行計算的優點,進一步培養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感受用計算器計算在人類生活和工作中的價值。

            3、在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新意識,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滲透節約、環保等方面意識,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

            四: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計算器的外部結構及常用鍵名稱和功能,學會用計算器進行整數的四則運算及同級混合運算,探索一些簡單的規律。

            五:教學程序設計

            1、創設情境,揭示學習內容

            首先教師用實物投影儀出示超市購物的發票,發票上項目很多,計算比較繁瑣,由此激發學生:怎樣才能又準確又快速地算出結果來呢?(你想到了什么計算工具?)在學生充分地討論交流后揭示課題:用計算器計算。再請學生說說在哪些場合或情況下看到過別人使用計算器?

            (設計意圖: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景,從中提出數學問題,當學生遇到數目較大或較繁的計算時啟發學生想到用計算器,從而揭示學習的內容,通過交流計算器的應用場合,讓學生感受計算器使用的普遍性。)

            2、合作學習,探索計算方法

            這一環節,分為兩個層次:

            第一層次,了解計算器的結構功能,

            教師首先讓學生做一名計算器推銷員,你打算怎樣介紹你手中的這款計算器的構造?同桌互相說一說,再請一名學生在全班介紹自己的計算器,教師適時歸納板書:顯示器,鍵盤,數字鍵,運算符號鍵,功能鍵,然后讓學生在小組內相互介紹自己的計算器,接著讓學生說說這些各不相同的計算器都有什么相同的功能?同時教師說明:各種不同的計算器外部結構都可以分為顯示器和鍵盤兩部分,最基本的功能是計算。

            (設計意圖:這里創設學生充當計算器推銷員的角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學生在同學,老師的介紹交流中了解計算器的結構和功能。)

            第二層次,探索,學習計算器的操作

            首先提問:你們以前用過計算器嗎?會用嗎?(學生基本會用計算器計算,所以給予學生表現的機會)我們來個比賽好不好?接著教師組織比賽,讓學生用計算器計算及解決幾個實際問題。

            試一試

            765+469589x7641600÷128765+496-296816÷68x27

            1、10月1日,西山景區接待游客7358人,每人交納門票費35元,這一天的門票收入有多少元?

            2、一個沒有關緊的水龍頭,每天大約滴18千克的水,照這樣計算一年(按365天計算)要浪費多少千克水?

            學生先自己用計算器嘗試操作,把計算結果記錄在草稿本上。請速度最快的同學上臺演示(實物投影),有不同意見的學生可以進行補充,探討,交流,使學生體會到這樣的一步計算或同級兩步計算只要從左到右依次按鍵就可以了,同級兩步計算不必分步操作。

            (設計意圖:由于學生基本上會使用計算器計算,所以組織比賽活動、讓學生用計算器自主進行計算,然后交流操作的過程和方法,在交流中相互啟發,相互補充,讓學生教學生,從而掌握基本的使用方法,充分體現學生主體作用,使學生不僅掌握用計算器進行基本計算的方法,還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實踐應用,引導發現規律

            ①學生獨立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2兩題,用計算器計算并匯報結果,全班交流。

            ②分組比賽,第1,2小組用口算或筆算,不能用計算器,第3,4小組必須用計算器來計算。看看誰快。

            15+2082-621000x576549+356887x451305÷45

            (設計意圖:比賽后請學生談談自己的感想,使學生感受到:對于一些可以直接看出結果的題目如果用計算器計算會比較慢,而對于一些大數目計算用計算器比較好,因此,在實際應用時我們應該根據需要合理使用計算器,不可過分地依賴計算器來計算,要把它用到實處。)

            ③用計算器探索規律

            (1)先出示“想想做做”第3題

            142857x1142857x2142857x3142857x4142857x5142857x6

            請學生先用計算器求出各題的積,然后觀察各題中相乘的兩個數及所得的積,自主探索和發現積的變化規律。最后進行全班交流,教師做適當總結:這幾道算式第一個乘數都是142857,第二個乘數分別是1,2,3,4,5,6,它們的得數與第一個乘數一樣,都是由1,2,4,5,7,8這六個數字組成的六位數,不過各個數字所在的數位不同,但如果把這個六位數的乘數按順時針方向排列在一個圓面上,可以發現這六個積里各數字的排列順序是一樣的,只不過起點不同:乘1的`積是從最小的數“1”開始,乘2的積是從第二小的數字“2”開始,乘3的積是從第三小的數字“4”開始……,乘6的積是從最大的數字“8”開始。

            (2)再出示“想想做做”的第4題

            先出示:

            1x1=

            11x11=

            111x111=

            1111x1111=

            11111x11111=

            讓學生用計算器各自獨立計算出得數,然后再出示

            111111x111111=

            1111111x1111111=

            11111111x11111111=

            111111111x111111111=

            讓學生再用計算器計算,然后讓學生談談遇到的問題(計算器已經不能把這些數顯示出來了)。

            最后讓學生根據上面的計算結果,找出規律,再直接寫出后四題的得數,并組織學生交流,要求學生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及依據,確認發現的規律,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計算器的作用:計算器還可以幫助我們探索規律。

            (設計意圖: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使學生體驗計算器的有用性,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辨證思維能力)

            4、后進行全課總結。

            整個活動,老師創設情境,啟發誘導,設疑激趣,學生自主探索,動手操作,積極思考,討論交流,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數學活動機會,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發展了能力,同時又體驗了數學問題的探索性與創造性,以及成功的喜悅,學生學得輕松,學得主動,學有創造,學有發展

            四年級上計算工具的認識數學優秀教案 6

            教學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23至26頁例1。

            教學目標:

            1、認識計算器,掌握計算器的簡單使用方法,能進行較大數目的計算。初步了解計數法,在不斷更新、完善的探究過程中認識算籌,了解珠算的計數方法。

            2、通過了解計算工具發展的演變史,感悟人類偉大的創造過程和聰明才智,體會創造源于需要,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欲望。

            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動口表達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計算器的簡單使用方法,了解計算工具的發展史。

            教學難點:

            體會創造源于需要,激發民族自豪感。

            教學準備:

            學生:小棒、計算器、算盤等。

            教師:課件、計算器、計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師:同學們,上課前我們先來一次計算比賽(出示口算題)。仔細觀察,你準備選擇什么計算方法讓自己算得又對又快?

            55846+7646=、6908x7=

            13027-8934=、992÷4=

            353+958x3=、436-、(228-179)=

            (預設:大部分學生選擇使用計算器。)

            師:為什么選擇計算器?你還知道哪些計算工具?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計算工具。

            二、操作交流,學習使用計算器

            (1)師:同學們都帶計算器了嗎?請拿出來仔細觀察。看看它上面都有什么?

            (顯示屏、按鍵、電腦芯片、電源)

            (2)看書,試按。認識各種按鍵的名稱和作用。

            (3)在操作中掌握計算器的計算方法

            a、請會使用計算器的同學上臺用課件演示使用計算器計算的方法。

            b、生嘗試計算825-138

            c、師介紹儲存、提取鍵使用方法

            d、生嘗試計算876-738÷9=

            e、開始計算比賽。(學生使用計算器計算上面各題。)

            (4)你認為使用計算器時要注意什么?你覺得計算器這個計算工具怎樣?

            【設計意圖:學生對計算器已并不陌生,讓學生自己介紹計算器上一些常用鍵的名稱和作用,能夠很好的促進學生間互相交流和學習。通過兩個層次的練習,讓學生體驗到用計算器計算快捷、方便、準確,并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

            三、演繹文化,了解計算工具的發展

            師:這么先進方便的計算工具可不是一直都存在的,計算工具就像人類社會的發展一樣也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計算工具是怎樣演化的。

            1、介紹遠古時代一一對應的計數方法

            (1)課件出示配音動畫:遠古時代,人類在捕魚、狩獵和采集果實的勞動中,產生了計數的需要。例如:捕獲了一只野獸就放一顆石子,出去了幾人就在繩子上打幾個結。就這樣,人類在勞動中建立了一一對應的計數方法,而石子、結繩、刻痕……就是人類最初用來計數和計算的工具。

            (2)師:你們覺得擺石子、結繩等計數方法怎么樣?

            【設計意圖:用多媒體直接向學生展示最古老的計數法,讓學生感悟體會計數的原始歷程,初步了解計數的變革是人類生活發展的需要。】

            2、模擬算籌的使用方法

            師:于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這些計數方法的基礎上又發明了一種新的計算工具(課件出示圖片),用算籌作工具進行計算的方法叫“籌算”。

            師:對于算籌,你們想了解些什么?

            (預設:什么時候發明的?是誰發明的?怎樣使用的?)

            師:首先來猜猜看,古人是怎樣用算籌表示1到9的。

            縱式就是豎著擺、橫式就是橫著擺。(手勢)

            師:(微課植入方式)古人擺放1、2、3、4、5的方法。

            師:古人擺6只用了兩根小棒,猜猜古人是怎么想的呢?

            師:都想到了用一根表示5,這是一個好主意。

            據古書上記載,上面的這根表示5,下面的這一根表示1。

            師:這樣7、8、9也就好理解了。請你試著擺一擺。(屏幕出示)

            師:用算籌可以擺出1-9這幾個數,那怎樣來表示更大的數呢?

            出示用縱橫相間的方式來表示多位數。

            這些數你認識嗎?出示29、306、632(了解0的出現也經歷了空格、小正方形、圓形的過程。)

            師:想知道古人怎樣用算籌計算的嗎?(課件演示)

            師:我國數學家祖沖之就是擺放算籌來計算的。(出示動畫小視頻)

            看完后,你們覺得算籌這種計算工具怎么樣?怎么評價祖沖之?

            (預設:計算時算籌擺了一大片容易混亂。如果能把活動的小棒固定起來就好了。我們要學習祖沖之計算認真,不怕苦累,執著追求的精神。)

            【設計意圖:通過動手擺數讓學生體會位值制的含義,體驗古人的智慧以及算籌計數法的繁瑣;通過讀算籌擺出的數讓學生從中發現問題,感受到算籌在使用中也有弊端,對存在的問題加以改進,從而推動了計算工具的發展。讓學生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存在著利弊兩個方面,揚棄的過程就是發展的過程;通過觀看小視頻體驗用算籌計算的`弊端以及數學家嚴謹執著的數學精神。】

            3、小組合作,研究認識算盤.

            師: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數據計算的準確性和速度要求越來越高,于是人們又發明了新的計算工具---算盤。你見過它嗎?在哪里見過?

            師:之前同學們已經初步認識過算盤,課前又收集了相關知識,就請同學們在小組里交流收集到的信息。(小組研究,集體匯報:)

            (預設:學生知道算盤的名稱,課件配合演示:框、梁、檔、上珠、下珠;學生知道:一粒上珠代表5,一粒下珠代表1;學生會在算盤上撥簡單的數;學生會收集關于算盤的輝煌歷史以及現在使用情況……)

            師:同學們了解的真不少!下面請同學們在算盤撥出46、278、320485。

            (一名同學在課件上演示,其他同學在算盤上試撥,師適時引導在算盤上定位的方法。如果有同學會用算盤計算可以安排展示一下,以讓學生體會算盤撥珠即答的優點。)

            生:我在家里收集算盤的資料時,讀到了很多有關算盤的歷史資料,知道算盤是中國發明的,中國是珠算的故鄉。不僅如此,即使是在美國、日本等高度現代化的國家里,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在學習使用算盤,并把珠算列入小學課程。

            師:在我國,人們至今仍然非常喜愛它,把它制成這樣來裝扮生活。(出示配音圖片展示各種算盤)

            【設計意圖:現代教育技術具備了大容量儲存教學信息的優勢,它可以穿越時空的界限,為學生提供大量豐富的學習材料。學生通過課前查找,課中交流,真切感受到了算盤這一燦爛的文化。】

            4、感悟世界各國人民對計算工具的探索

            師:不僅僅是我國人民在發明計算工具,世界各國人民都在積極的探索各種計算工具,請看(課件出示世界機械計算器發展史:計算尺-手搖計算機--巨型計算機--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等)。

            師:就這樣,從古到今,計算工具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也體現了人類的聰明智慧和探索精神。

            師:目前人們并沒有停止探索的步伐,還在繼續研發更為先進的計算工具。

            (出示健康環保電腦、小巧方便電腦筆圖片)

            師:你能想象一下新型的計算器會是什么樣的嗎?

            四、再次體驗,總結提升

            這節課你了解了哪些知識?你有什么感想?

            五、課外活動延伸:

            1、每個小組設計“新型計算器”的方案。

            2、調查了解更多與計算工具有關的知識制成數學小報。

            四年級上計算工具的認識數學優秀教案 7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讓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

            2、探索復式條形統計圖的方法。

            3、能有意識地根據統計圖對數據進行分析,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4、進一步感受

            教學重點:

            根據統計圖提出和回答問題并能根據提供的信息做出簡單的判斷和預測。

            教學難點:

            自主探究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繪制。

            教具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指導學生完成兩個單式條形統計圖的繪制(節約時間,保證教學目標的實施)

            一、情景引入

            談話: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國有多少人嗎?你還知道哪些與人口有關的`數據。下面是某地1985—2000年城鎮和鄉村人口的統計表,(課件出示)我們這節課就一起來整理和分析這些信息,看看能有什么收獲!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制作單式條形統計圖(課前預習完成)

            師:在制圖時要注意什么?生答后師簡要小結:作圖時要注意線條要直,畫完后要標上數據。

            2、自主探究

            ①學生觀察單式條形圖(課件分別出示城鎮人口統計圖和鄉村人口統計圖)。

            ②設疑問難:

            統計的現實意義,理解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③生嘗試自主完成復式條形統計圖(可根據書上99頁完成)師巡視并輔導個別差生。先完成的可以同桌比一比,說一說自己作的好的地方。

            3、合作交流

            ①展示學生繪制的復式條形統計圖。生互評后教師點撥:這就是復式條形條形統計圖。(出示制作好的大幅條形統計圖并板書課題)

            ②討論交流:復式條形統計圖與單式條形統計圖有什么區別?請同學們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與其他同學交流。

            ③全班匯報、交流

            ④提出數學問題,并解決問題

            ⑤聯系實際激發情感小組討論交流,分析人口逐年變化情況。

            三、鞏固應用

            1、出示某超市兩種飲料月銷售情況統計圖,回答

            ①從統計圖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②如果你是超市老板,下個月應該怎樣進貨?

            2、出示1997-2000年我國廢水排放量統計圖,觀察并回答問題。

            工業廢水排放在逐年?生活廢水排放在逐年?

            從圖中你想到了什么?(滲透環保意識)

            四、拓展應用

            1、請你調查你們小組同學一周內爸爸媽媽每天的睡眠時間,制成統計表。

            2、根據復式統計表制成復式條形統計圖。

            3、你發現了什么信息?

            五、回顧總結,展示個性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想法和體會?

            四年級上計算工具的認識數學優秀教案 8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自學,了解我國的傳統計算工具——算盤,及其計算方法;使學生知道計算器上的各個功能鍵的作用,會使用計算器進行計算。

            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習興趣,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二、教學重點:

            認識算盤、計算器,計算器的使用

            三、教學難點:

            利用計算器進行計算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課前準備:

            PPT課件、計算器

            教學過程

            游戲互動,感知計算器的作用

            師:老師聽說咱們班的同學都特別愛動腦筋,現在老師就要考考同學們的計算能力。

            課件出示題目。

            第一組:25x20 45+55 360÷36 1900-100

            第二組:123456+98552 3698x46201

            36952872÷2332

            師:同學們能很快算出第二組算式的得數嗎?

            生:不能。

            師:在生活中我們有時會遇到類似的大數,當計算比較復雜時,可以使用計算工具——計算器。從古至今,人類都使用了哪些計算工具呢?它們發展的歷程又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初步認識、了解計算工具。(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計算的形式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認識到對于一些可以直接看出結果的題目,如果用計算器計算會比較慢,而對于一些大數目的題目,用計算器計算會比較快。

            引導探索,認識計算工具

            1、計算工具的歷史。

            師:計算工具從古至今,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經過了漫長的發展歷程。遠古時代,人類在捕魚、狩獵和采集果實的過程中,產生了記數的需要。慢慢地為了計算方便,人類發明了各種各樣的計算工具。

            課件出示教材23頁閱讀資料,了解計算器的發展史。

            請大家閱讀資料,說一說你們的感受。

            (學生觀看課件,交流感受)

            2、算盤的認識。

            算盤是我國古代的發明,是我國的傳統計算工具,曾經在生產和生活中廣泛應用,至今仍然發揮著它獨特的作用,即使現代最先進的'電子計算器也不能完全取代它。

            (1)認識算盤。

            師:關于算盤,你都知道什么?你知道它的各部分名稱嗎?你知道算盤的1顆上珠表示幾,1顆下珠表示幾嗎?(課件出示算盤結構圖)

            明確算盤的各部分名稱,算盤上方的每顆算珠表示5,下方的每顆算珠表示1。在算盤上記數時,首先要確定某一檔為個位,從個位向左數,依次是十位、百位、千位……

            師:關于算盤你還知道什么?

            強調:“5”一般不用5顆下珠表示,而是用1顆上珠表示;“10”一般不用個位上的1顆上珠和5顆下珠表示,而是用十位上的1顆下珠表示;空檔表示0。

            (2)撥數練習。(見課堂活動卡)

            (3)課件出示教材24頁練習題:你能分別寫出下面算盤表示的數嗎?

            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計算器的認識。

            (1)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計算器越來越普及。它是目前人們廣泛使用的計算工具。比如:在餐館吃飯結賬時,用計算器計算,又快又準。

            (2)認識計算器各部分的名稱。(課件出示教材25頁情境圖)

            下面是一種計算器。

            ①拿出計算器,看看你手中的計算器,再看看同桌和PPT上的計算器,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師強調:雖然計算器的大小、功能不同,但是最基本的功能都是計算)

            ②請同學們看一看,計算器包括哪些按鍵?你知道哪些按鍵的功能?和同學交流一下。(學生通過實驗自己驗證、交流)

            ③生匯報結果。

            教師小結:希望同學們能牢牢地記住計算器上的一些最基本的按鍵的功能,并在計算中靈活應用它們。計算器上還有一些具有特別功能的按鍵。例如,b/c、a、x2等,可以用來計算分數等。

            設計意圖:本節課的重點是掌握計算器的使用方法,教學時給學生自主學習計算器功能鍵的機會。學生自己摸索、實驗,互相討論、交流,自己尋找、發現,學習氛圍非常濃厚。

            鞏固練習

            算盤上每顆上珠代表(),每顆下珠代表()。

            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計算工具,了解了計算工具的發展史,認識了算盤和計算器,還知道了計算器上每個按鍵的功能。這節課同學們的收獲可真不少!希望同學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明出更好的計算工具。

            布置作業

            請同學們用最簡潔的語言向大家介紹自己的計算器,并寫下來。

            板書設計

            計算工具的認識

            1、算盤的認識。

            (1)算盤的各部分名稱。

            (2)算盤的作用:計算和記數。

            2、計算器的認識。

            ON/C開關及清除屏鍵

            AC清除鍵

            四年級上計算工具的認識數學優秀教案 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簡單了解計算工具的發展,包括結繩計數等遠古計數方法、算籌的簡單知識、傳統計算工具--算盤,及其計算方法、生活中常用的計算器、和現代計算機的發展史。展示人類偉大的創造過程和聰明才智,體會到人們為了方便在計算工具方面的探索和努力。

            2.使學生知道計算器上的各個功能鍵的作用,會使用計算器進行計算。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3.通過學習,使學生感受到計算在日常生活、生產實踐中的作用。

            重點難點

            利用計算器來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快樂導入

            師:如果老師請XX同學和XX同學同時參加一個計算大賽,你認為誰會取勝?如果我給XX同學一件秘密武器(計算器),這時候誰能取勝呢?看來,有了計算工具,會使我們的計算變得又快又準確。

            同學們都知道,數學總是離不開計算。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認識計算工具。

            (板書課題:計算工具的認識)

            二、自主探究,快樂自學

            你都知道哪些計算的工具?誰愿意給大家介紹介紹?

            生可能會答:計算器、算盤……

            【設計意圖:學生課前通過預習,查找資料。課一開始即讓學生展示自己所了解的計算工具,發散學生思維,提高學習興趣。教師根據學生匯報的情況有重點的請學生介紹如繩結、算籌等使用的方法,從而進一步使學生體會計算工具發展的過程。】

            1.遠古計數:

            師:看來同學們的知識都非常豐富,但有關計算工具的知識還遠不止這些,計算工具從古到今,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經過了漫長的發展過程。遠古時代,人類在捕魚、狩獵和采集果實的勞動中,就產生了計數的需要。人們就用什么來計數?(板書:遠古計數)

            生回憶:手指、石子、結繩或在木棒上刻痕來計數。

            2.算籌:

            師:這種方法只能計數,而不能清楚的表示數位,人們開始想一些新的辦法來計數。這就出現了這樣一種計數方法--算籌。

            (板書:算籌)

            師:算籌是用木棍或竹子制成。與遠古計數相比,她的優點是有數位。算籌是如何用來計數的。出示資料,并且討論:你在這段資料中了解到哪些知識?

            3.算盤:

            師:后來我國勞動人民創造了算盤作為計算工具。七八百年前,算盤已經在我國廣泛使用。

            展示算盤:上面有兩顆珠子,每顆代表5,下面每顆珠子表示1。

            不僅我國勞動人民有如此多的發明,其他國家的人為了使計算更加的便捷,也在孜孜不倦的努力著。請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

            【設計意圖:通過了解計算工具發展的演變史,認識算籌、算盤,了解算盤計數,讓學生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使學生更深層次地感受到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從中受到愛國主義的教育。】

            4.計算器:

            師:現在,計算工具不僅要滿足計算的需要,更要追求輕便,快捷。計算器就是我們最常見的計算工具。你在哪里見過計算器?

            生:菜市場、早市計算菜的價錢。超市計算物品的價錢。

            師:大家都準備了計算器,同學們互相觀察,相互交流:

            (1)你的.計算器有哪些按鍵?

            (2)這些按鍵的功能是什么?

            【設計意圖:展示學生手中的計算器,讓學生對計算器的大小、模樣、作用有初步的了解,為下一步具體學習計算器的使用打下基礎。并引起探索的興趣。】

            三、和諧互動,快樂展示

            1、小組相互說一說你們的計算器有什么不同。

            2、請生說一說各個按鍵的功能。

            3、嘗試計算386+179=

            學生展示,教師補充。

            四、鞏固提高,快樂練習

            1、自己試試看

            825-138= 26x39= 312÷8=

            2、找規律

            9999x1= 9999x2= 9999x3= 9999x4=

            根據規律直接寫出答案

            9999x5= 9999x7= 9999x9=

            3、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計算平均分

            4、男女生大比拼

            第一組:17+83=62-12=1000x5=

            第二組:7865+3497=835x23= 1305÷45=

            要求:(1)全體男生用口算或筆算算第一組題。

            (2)全體女生用計算器算第二組題。

            【設計意圖:認識計算器,我選用自主探究法,讓學生自主了解計算器各個功能鍵的作用,并在老師的指導下能運用計算器進行四則計算,探究計算規律。既培養學生觀察、推理能力,也可以端正學生對待計算器的正確態度,懂得合理地利用它。】

            5、作業

            幫助媽媽算一算今天的家庭消費情況。

            板書設計

            計算工具的認識

            1.遠古計數

            2.籌算

            3.算盤

            4.計算器

            四年級上計算工具的認識數學優秀教案 10

            【教學內容】:

            教材第23~27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了解不同時期人類發明的計算工具,認識算盤和計算器,了解算盤和計算器的使用方法。

            2、能用計算器進行簡單的運算,培養動手操作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用計算器計算的方法。

            難點:發現一些有規律的數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前面我們了解了數的產生,隨著數的產生,就會出現數的計算,為了計算方便,人們發明了各種各樣的計算工具,出示教材第23頁圖片,指名學生介紹這幾種計算工具。

            1、算盤。

            教師指出:算盤是我國一千多年前發明的,是我國的傳統計算工具,至今仍然發揮著它獨特的作用。

            (1)你見過算盤嗎?說說算盤上都有些什么。

            算盤上1顆上珠表示5,1顆下珠表示1。

            (2)關于算盤你還知道什么?

            運用算盤計算要根據珠算的'口訣,正確地撥珠;運用算盤可以進行四則運算等等。

            2、計算器。

            (1)現在人們常用的計算工具是計算器。

            (2)拿出自己的計算器,結合教材第25頁圖示,了解各個鍵的名稱及使用的方法。

            教師引導學生在計算器上依次找到相應的鍵,并介紹這些鍵的功能。

            (3)運用計算器計算要按題目的計算順序來按鍵計算。

            3、閱讀教材第27頁上的有關資料,你有什么感想?

            教師適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二、自主探究

            1、教學例1。

            (1)教師把題目寫在黑板上。

            386+179= 825—138=

            (2)引導學生按步驟按鍵計算出結果,試一試CE鍵有什么作用。

            (3)自己試一試。

            26x39= 312÷8=

            (4)教材第26頁“做一做”第1題。

            學生獨立用計算器計算,集體訂正。

            2、教學例2。

            (1)用計算器算出上面幾個算式的結果。

            (2)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嗎?說一說。

            從9999x2起,結果是一個五位數,中間是3個9,兩頭分別是1,8(9x2);2,7(9x3);…

            (3)你能不用計算器,直接寫出下面幾題的結果嗎?試一試,很有趣。

            9999x5= 9999x7= 9999x9=

            (4)9999x6和9999x8的結果又是多少呢?誰能說一說?

            (5)教材第26頁“做一做”第2題。

            用計算器算出左邊三道算式的結果,找出規律,再直接寫出右邊幾個算式的結果,然后用計算器進行驗證。

            三、實踐應用

            1、教材“練習四”第1題。

            組織學生獨立用計算器算一算,并在小組中相互交流計算的結果。

            2、教材“練習四”第3題。

            教師先介紹收據上的內容,并指導學生如何計算相應的金額。再讓學生兩人一組,一人筆算,一人用計算器進行驗算。

            3、教材“練習四”第4題。

            (1)先用計算器算出前三個算式的得數。

            (2)討論:這些算式有什么規律呢?

            引導學生發現算式的規律,并分小組進行匯報。

            (3)根據找到的規律,直接填寫后面算式的得數。

            4、教材“練習四”第2題。

            小組同學互相出題,先筆算,再用計算器驗算。

            四、課后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新的知識?掌握了什么新的本領?

            你認為計算器有什么好處?

          【四年級上計算工具的認識數學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人教版四年級上小學數學教案:《計算工具的認識》(通用11篇)10-27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教案《計算工具的認識》11-16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教案《計算工具的認識》04-01

          認識計算機教案優秀02-17

          《計算工具的認識》教學設計(通用11篇)08-28

          《認識工具》教案(精選12篇)10-27

          《認識工具》教案(精選20篇)10-12

          小班教案:認識交通工具02-26

          《認識交通工具》小班教案03-21

          中班數學認識梯形的教案優秀01-2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v亚洲日本在线电影 | 亚洲偷自拍手机在线 | 日本一道本精品一区二区手机版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放 | 午夜A级理论片在线播放 | 亚洲成年片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