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優秀教案

          時間:2022-09-15 18:18:46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模板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優秀教案模板,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模板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模板1

            教學目標:

            1、結合問題情境,理解并掌握小數進、退位的加減法。

            2、能運用本課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一、創設問題情境

            學校每年都安排學生進行體檢,第一關是量體重。只聽見淘氣說,我的體重是45千克;丁丁說,我的體重是33·4千克。我們可以提什么問題?

            淘氣比丁丁重多少千克?

            二、探究計算方法

            1、根據所提問題,列式計算。

            2、討論:怎么算?

            3、智慧老人說,小數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為了計算需要,45可以怎么寫?

            4、自主計算,檢查反饋。

            三、鞏固與應用

            1、獨立完成第17頁1、4

            2、第17頁2、5

            四、總結

            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拓展

            第17頁3、6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模板2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能根據情境圖提出數學問題,并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正確計算加減法。

            教學難點:根據情境圖提出數學問題。

            教學準備:小黑板、投影。

            教學過程:

            一、復習

            舉例子復習進位加法與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思考過程)

            一、基本練習

            指導完成第5題。

            (1)、獨立完成。

            (2)、選幾題說說思考過程。

            三、變式練習

            1、指導完成第1題。

            (1)、指導看懂題意。

            (2)、學生完成后交流結果。

            2、指導第2題。

            (1)、看圖理解題意。

            (2)、完成后校對結果。

            3、指導第3題。

            (1)、讀題,明確方法。

            (2)、學生獨立完成。

            4、指導第6題。

            (1)、填寫第1豎的結果,觀察4個算式與上面3個數的關系,得出規律。

            (2)、完成后2題。

            四、提高練習

            1、指導第3題。

            (1)、引導學生仔細看圖,提出數學問題。

            (2)、解決提出的數學問題。

            2、指導第7題。

            (1)、看懂圖畫意思,提出數學問題。

            (2)、解決問題。

            五、開放性練習(指導第8題)

            1、先獨立解題。

            2、在小組中交流,討論:怎樣才能把算式更好地寫出來?

            3、交流。

            六、總結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模板3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標準教科書五年級上冊第10~11頁的內容。

            教材分析:

            實踐活動《面積是多少》安排在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計算教學的前面,其任務主要有兩個:一是復習并激活已經教學的面積知識,包括面積的意義、面積單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等。二是讓學生體會轉化、估計等解決問題的策略,為教學平行四邊形等圖形的面積計算作比較充分的知識準備和準備,為主動學習其他圖形的面積計算打好基礎。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使學生能通過分一分、移一移、數一數、估一估等方法數出或算出一個規則、不規則圖形的面積。

            技能目標:掌握面積計算方法,為今后學習多邊形面積計算做好比較充分的知識和準備。

            方法目標:1、在學習中讓學生體會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的解決問題的策略。

            2、使學生體會等積變形,感受轉化的策略。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識。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造,逐步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重點和難點:

            重點:對圖形進行分解與組合、分割與移動的轉化方法

            難點:用數方格的方法算出池塘的平面圖的面積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一份

            2、小組內準備各種規則與不規則圖形一份

            3、剪刀、水彩筆等學習工具

            教學過程:

            一、營造分類情景,感知圖形特點

            1、分類

            學生桌上有許多圖形,請學生根據圖形的特點動手分一分。

            預設分類方法一:分成簡單圖形和復雜圖形兩類。

            方法二:按是否規則把圖形分成規則圖形和不規則圖形兩類。

            方法三:按圖形中的格子特點把圖形分成只有整格的復合圖形和既有整格又有半格的復合圖形。

            2、

            師:像長方形、正方形這些圖形是簡單圖形,其他四個圖形把它們成為復雜圖形。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總會從簡單的入手。

            二、新課展開,感受解決問題策略

            1、長方形、正方形面積是多少?(第一組圖形)

            師:你們知道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各是多少嗎?

            預設方法一:計算的方法,先數出長方形的長和寬,再把長和寬相乘就得到了長方形的面積。

            方法二:用數格子的方法得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師:不管是用以上的哪一種方法,當我們得出結果后還能用另一種方法進行檢驗結果是否正確。

            2、復雜圖形的面積是多少?(第二組圖形)

            (1)第二組中這些復雜圖形的面積怎么計算呢?

            (2)生:在小組里討論確定解題策略,相互交流。

            預設:左邊的圖形橫著畫兩條線,把這個圖形分成3個長方形;豎著畫一條線把圖形分成3個長方形……

            預設:右邊的圖形豎著畫2條線把圖形分成3個部分;橫著畫兩條線把圖形分成3個部分;也可以橫畫和豎畫相結合把圖形分成幾個部分。

            (3)比較方法,雖然有的豎著分,有的橫著分,這些分法有什么共同的特點?(把一個復雜的圖形分割成幾個簡單圖形)

            (4)每個學生選擇一個復雜圖形,用筆分一分。

            要求:分的痕跡要清晰、分成的簡單圖形的各部分面積要看一眼就能知道。

            引導學生反思活動過程,進行方法滲透。要知道復雜圖形的面積,可以用分一分的方法把它分解成幾個簡單圖形,然后每個簡單圖形的面積相加就得到了復雜圖形的面積。

            策略一:復雜轉化成簡單(分一分)

            [本環節讓學生通過解決新穎的、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把一個復雜圖形分割成幾個長方形或者是正方形的。這種操作是在保持面積不變的前提下進行的形狀的變化。教學的轉化意識是。學生在操作中理解到:稍復雜的圖形可以等積變形成較簡單的圖形,求積方法未知的圖形可以變成求積方法已知的圖形,這就是轉化。等積變形實現了新舊知識的連結,是探索新知識的途徑。學生在體驗轉化的同時形成自己的策略。]

            3、有半格的復雜圖形的面積

            (1)師:你能用分一分的方法把有半格的復雜圖形的面積轉化成簡單圖形,并一下子知道它的面積是多少嗎?

            (2)生:獨立試一試并交流

            預設一:分成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復雜圖形,把三角形向右移動拼在后面就成了一個長方形。

            預設二:分成2個三角形和一個復雜圖形,把三角形向左移動拼在后面就成了一個長方形。

            引導學生反思活動過程,對活動過程進行。把一個復雜圖形分成幾個圖形,進行移動,拼成一個規則圖形。

            師:在你們活動的過程中,分完了為什么還要移?這是為了解決什么問題?(使半格能湊成整格)

            策略二:復雜轉化成簡單(移一移)

            (3)師用課件演示,引導學生邊觀察邊思考:平移前后的圖形,什么變了,什么沒有變?

            (4)師:不管是策略一分一分,還是策略二移一移,都是把復雜的轉化成簡單的、難的化成容易的的來解決,這也是解決問題的一種策略。

            (板書)

            本環節在學生操作形成自己的策略后引導學生觀察和反思:平移前后的圖形,什么變了,什么沒變?這樣的比較和分析使學生得到的就不單是轉化的方法,而且體驗了轉化對解決問題和數學學習的意義。

            4、不規則圖形的面積是多少?

            (1)師:在實際生活中,我們也會碰到這樣的問題,那又該這樣來解決呢?(多媒體出示池塘平面圖)

            (2)師生交流討論:每個小方格表示1平方米。有沒有困難?

            生:發現圖上有不滿格的

            師:這時,我們把不滿整格的都按半格來計算。那兩個不滿整格的就看成是一個整格。

            生:把整格的和不滿整格的分開來,然后再計算它的面積。

            師:你們有什么辦法來區分整格的和不滿整格的?

            預設1:把不滿整格的和整格的用不同顏色的水彩筆涂上顏色。

            預設2:把不滿整格的和整格的做上不同的記號。

            學生同桌合作算出圖形面積。師收集學生的方法展示,并引導學生進行活動反思。現答案都不相同,到底哪一個是正確的,哪個是錯誤的?

            要讓學生理解:我們算出的面積只是一個近似值,因此都對。但是方法是科學的。

            策略三:分類計數(數一數)

            5、生活中圖形的面積是多少?

            (1)師:當我們在生活中想知道一些物體表面的大小,但是又沒有格子的時候,還能用到策略四:估一估。

            (2)估一估自己的手掌心的大小

            交流:你是怎么估的。

            (寫出你想估一估的物體的表面并估一估,在小組里交流)

            三、交流本課收獲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知道了哪些知識?

            四、課外活動

            用小方格測量樹葉的大小。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模板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能過摸球、裝球、轉盤等活動,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等詞語描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獲得初步的概率思想;

            2、培養學生初步的判斷和推理能力;

            3、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學習的態度;

            教學重點:

            讓學生初步體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教學難點:

            有“一定”、“可能”和“不可能”等詞語來描述生活里的事情;

            教具學具:

            布袋子兩個,透明袋子10個,紅球、白球若干個,籃子6個,大轉盤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師:小朋友,我們先做一個游戲,什么(球)?猜球在哪只手里?

            師:(左手)有不同意見嗎?(右手)你認為呢?

            師:你看看,一會兒猜左手,一會猜右手,你們自己都不能確定,那說明,小球有(可能)在xx,也有可能xxx

            二、新授教學

            活動一:摸球比賽

            師:老師這兒有兩袋球,(1號袋,2號袋)下面進行男女生摸球比賽,摸到黃球多的取勝。各三次機會。第一次,男生,誰來?

            師:希望他摸到什么球?我們一起來“黃球、黃球??”

            師:哎呀!可惜!

            師:女生,_________做得真端正,你來!“黃球、黃球??”

            師:我宣布第一次女生贏了。

            師:第二次,想來嗎?男生,加油喲!哎!

            師:女生,“黃球、黃球??”女生又贏了。

            師:還想比嗎?

            師:啊!男生的運氣太不好了!

            師:女,想再贏嗎?

            師:還是女生贏!

            師:我宣布(女生獲勝)

            師:男生,有什么想要說的?你認為呢?女生,有什么要說的?

            師:你們都對袋子里的球都產生了質疑,想看看嗎?(慢慢抽出袋子)

            師:這個袋子里的球怎樣?(全這個字用得好,都是用得不錯,全部也不錯喲)

            師:當袋子里全是黃球時,我們任意摸一個,會怎樣?你說?你來?

            你?

            師:當袋子里全是黃球時,我們任意摸一個,一定是黃球。(板書:黃球)

            師:剛才男生從這個袋子,摸到黃球了嗎?一次也沒有,要看嗎?(慢慢抽出袋子)

            師:他們怎么沒有摸到黃球呢?和同桌交流一下。誰來說說?(說得不錯)你來?(老師就喜歡你這樣發言,完整)

            師:因為袋子里沒有黃球,我們任意摸一個,不可能摸到黃球。(板書:不可能)所能男生輸了,公平嗎?

            師:那么從這個袋子里摸一個球,一定摸到黃球嗎?會怎樣?想一想,和同桌商量一下。

            師:誰會說?你來?你認為呢?

            師:為什么是可能?這個袋子里有?也有?所以摸到的可能是?也可能是?

            師:我們來試一試。(師摸三次)現在誰還能再說一說從這個袋子里摸一個球,是什么情況?因為?(板書:可能)

            活動二:選擇

            師:摸玩了黃球,我們來摸紅球,有三個袋子,哪個袋子摸到的一定是紅球呢?準備隨堂練習本,寫下袋子的序號。有信心嗎?

            師:請選擇。幾號?為什么?同桌之間相互看一眼,選對的舉手,有錯的起立。

            師:接著,哪個袋子摸到的不可能是紅球?請選擇。幾號?原因?選對的坐正,有錯的起立。

            師:最后,哪個摸到的可能是紅球?寫序號,同桌交流一下原因。幾號?理由?對嗎?同桌檢查,有錯的起立。

            活動三:裝球比賽

            師:真棒!迅速收拾好本子,下面我們八小組進行比賽,想奪冠嗎?那就仔細聽老師的.要求。游戲的名子叫“裝球比賽”,小組根據題目先討論,然后把球裝好,裝好后坐正向老師舉手示意。比一比哪組又輕又快!先請組長拿出球和袋子放在中間。

            師:第一個要求:裝一袋球,任意摸一個,一定是白球?先討論,再裝!開始!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

            師:組長起立,把袋子高高舉起來,其他人抬頭看一下,有不同意見嗎?為什么只裝白球?組長請坐,把球放好。第一次比賽這三個小組表現得特別棒,其它小組要努力。

            師:第二個要求,一起讀一下。看明白了嗎?開始!組長起立,舉起來?為什么這樣裝?

            師:第三個要求,開始!組長!怎么都是黃球?

            活動四:說話小結

            師:在這個游戲里,每個小組表現得都很出色!其實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也經常用到一定、可能、不可能。看!

            電腦出示:1、太陽()從東方升起。

            師:這件事是一定。太陽每天都從東方升起。

            2、下個星期一()會下雨。

            師:想一想,小組討論一下!對嗎?能填一定嗎?

            師:有些事情還沒有發生,我們誰也不知道會怎么樣?

            3、在揚州春天過后()是冬天。

            師:想一想,會填得舉手?

            師:為什么?能把它改成“在揚州春于過后一定是??”一起說。

            4、將來,人類()會登上火星。

            師:你也能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說一說你身邊的事情嗎?先和同桌談一談。

            三、鞏固練習

            大轉盤

            師:下面我們接著玩一個游戲“大轉盤”,(出示:轉盤)。轉盤上有什么?轉盤轉動時,猜一猜指針會指向哪?可惜,猜錯了!(轉動)

            師:誰還想試一試。誰坐得最正呢?恭喜你,猜對了!

            師:轉動轉盤,指針會指向哪?誰能準確得說一說。(說得真好)為什么?還有誰更加肯定的說一說。(語氣更肯定了)

            師:我們換一個轉盤來轉一轉。指針會指向哪?猜一猜?肯定嗎?

            師:猜一猜?

            師:咦!三次全停在紅色,怎么會這樣?

            師:紅色區域大,藍色和黃色區域小,停在紅色區域的可能性大。小朋友真是太聰明了,這可是我們以后要學習的知識。

            四、總結: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模板5

            教學目標:

            ⒈使學生理解圓面積的含義,理解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⒉培養學生動手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⒊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教學重點:

            圓面積的含義。圓面積的推導過程。

            教學難點:

            圓面積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

            同樣的三角板兩個/每人。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課件出示)

            1、已知r,周長的一半怎樣求?

            2、用手中的三角板拼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等,

            說出這些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s=abs=a2s=ahs=ahs=(a+b)h

            二、新知探究

            1、什么是圓的面積?(出示紙片圓讓生摸一摸)

            圓所占平面大小叫做圓的面積。

            2、推導圓的面積公式。

            (1)演示:將等分成16份的圓展開,問可拼成一個什么樣的圖形?

            若分的分數越多,這個圖形越接近長方形。

            (1)找:找出拼出的圖形與圓的周長和半徑有什么關系?

            圓的半徑=長方形的寬

            圓的周長的一半=長方形的長

            長方形面積=長×寬

            所以:圓的面積=圓的周長的一半×圓的半徑

            S=πr×r

            S圓=πr×r=πr2

            3、你還能用其他方法推算出圓的面積公式嗎?

            (1)將圓16等份,取其中一份,看作是一個近似的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積是這個圓面積的。這個三角形底是圓周長的,三角形的高是圓的半徑。

            因為:三角形面積=×底×高

            圓面積=×

            =πr2

            (2)將圓16等分,取其中兩份,可以拼成一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面積是圓面積的,平行四邊形的底是,三角形的高即一個半徑,

            因為: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

            圓面積=×r÷

            =πr2

            三、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課件出示)

            1、例1一個圓的直徑是20m,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已知:d=20厘米求:s=?

            r=d÷220÷2=10(m)

            s=Лr2

            3·14×102

            =3·14×100

            =314(平方厘米)

            四、當堂測評(課件出示)

            1、根據下面所給的條件,求圓的面積。(40分)

            r=5cmd=0·8dm

            2、解答下列各題。(60分)

            (1)一個圓形茶幾桌面的直徑是1m,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2)公園草地上一個自動旋轉噴灌裝置的射程是10m。它能噴灌的面積是多少?

            學社獨立完成,教師巡回指點,發現疑難。

            小組內訂正,評比、得分。

            全班內評比出優勝小組。

            五、談收獲、表決心。

            教學后記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模板6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找次品的操作活動和分析、歸納的理性思考,發現解決這類問題的最佳策略-把待測物品平均分3組。

            2、以“找次品”活動為載體,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測、試驗、推理等方式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

            3、讓學生體會用縮小范圍逐步逼近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的數學思想,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嚴密性和口頭語言表達的邏輯性。

            學情分析

            解決問題的策略研究學生已經不是第一次接觸,此前學習過的“沏茶”、“田忌賽馬”、“打電話”等都屬于這一范疇,在這幾節課的學習中,對簡單的優化思想方法、通過畫圖的方式發現事物隱含的規律等都有所滲透,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邏輯推理能力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本節課學生的探究活動中要用到天平,在以往學習等式的性質時,學生對天平的結構、用法以及平衡與不平衡所反映的信息都已經有了很好的掌握。新課程實施以來,小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已為廣大學生所接受,成為學生比較喜愛的主要學習方式,學生已具備一定的合作能力,在小組學習中學生能夠較好地分工、合作、交流,較好地完成探究任務。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發現解決這類問題的最佳策略。

            教學難點:

            理解并認可最佳策略的有效性。

            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看視頻,談感受。

            播放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失事的視頻。看后你從中了解到什么信息?你有什么感受?

            2、發現次品。

            生活中經常會有一些產品與合格產品不一樣。有的是外觀瑕疵,有的是成分不過關,還有的是產品的質量與正常的不同……我們把這些不合格的產品稱為“次品”。(板書:次品。)你身邊有哪些次品?和同學交流。

            今天我們要找的次品的就是外觀一樣,質量不同,或輕一些、重一些的次品。(板書:找)

            活動2【講授】初步感知、尋找方法

            1、出示例題。

            有81瓶木糖醇,其中有一瓶少了10片,可以用什么辦法把它找出來呢?

            數一數,掂一掂,搖一搖等方法,選擇最優化的方法,用天平。

            2、天平的原理。

            如果兩端重量相等,天平就平衡;如果不相等,重的一端下沉,輕的一端上揚。

            3、華羅庚的數學思想。

            讓學生自由猜測稱的次數。

            師:同學們猜的結果不一樣,可能是數量太大了。數學中有種方法叫做“化繁為簡”,這正和華羅庚思想不謀而合,讓我們從數量較小的來研究吧!

            活動3【活動】自主探究、方法多樣

            1.研究2瓶

            師:如果利用天平來測量,至少需要幾次可以找出次品呢?板書做好記錄:2次(1,1)

            2.討論3瓶的問題

            如果利用天平來測量,至少要稱多少次才能保證找出來呢?生敘述稱球的過程。板書記錄:3(1,1,1)

            注重天平一共有3個空間可以利用,這樣節省次數。生將探究結果填入導學案中。

            3.研究4—8瓶的問題

            如果利用天平來測量,至少要稱2次才能保證找到次品的可以是幾瓶?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運用手中的小圓片動手操作,并記錄在導學案中。

            課件出示小組活動要求。(1)把待測物品分成了幾份?每份幾個?(2)如果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如果天平不平衡,次品又在哪里?

            4·重點匯報8瓶的設計方案。

            (1)師引導學生:比較3、4種分法,并展開討論:想想為什么方法3的次數是最少的?你覺得它會和什么有關系呢?

            (2)師小結:所以我們在找物品的次品時,把待測的物品平均分成3份是最好的。板書:把待測物品分3份。

            (3)師:比較1、2、3種分法,討論為什么同樣分3份,為什么第3種方法只用了2次哪?

            (4)師小結:所以我們在找物品中的次品時,只要把物品平均分成3份,如果不能平均分成3份,就盡量平均分成3份。每份之間的差盡可能少。板書:每份之間的差盡可能少。

            5·研究9瓶

            學生根據總結的方法直接說出次數,小組驗證。

            活動4【練習】拓展提高,優化方案

            1·運用掌握的方法找方法:12瓶、15瓶、24瓶需要幾次能找到次品?

            2·舉一反三:從26瓶木糖醇中,找到一個次品,至少稱幾次一定能找出次品?在導學案上完成。

            3·發散思維:有2187瓶礦泉水,其中2186瓶質量相同,另有1瓶是鹽水,比其他的水略重一些。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這瓶鹽水?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08-20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08-10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15篇04-06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精選23篇)06-29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精選17篇)04-14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精選19篇)06-09

          小學精選數學教案優秀范文03-16

          優秀教學課件教案小學數學03-19

          小學數學《分蘋果》優秀教案06-23

          精選小學數學圓形教案優秀范文08-1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久久久亚洲综合最大 | 午夜飘花国产精品 | 亚洲精品国产一线久久 | 日韩制服欧美动漫在线 | 五月综合国产婷婷 | 亚洲五月婷婷久久综合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