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鷺》優秀教案

          時間:2024-09-06 22:09:52 思穎 教案 我要投稿

          《白鷺》優秀教案范文(通用10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白鷺》優秀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白鷺》優秀教案范文(通用10篇)

            《白鷺》優秀教案 1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4、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

            聯系課文內容結合生活實際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揭示課題后播放多媒體:夕陽西下,美麗的河塘邊,草色青青,蘆葦茂密,一群白鷺,有的凌空展翅,有的站立枝頭,有的突然栽入水中叼起一條魚來。

            2、學生談感受,重溫杜甫的名句“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3、作者從哪幾方面寫出了白鷺的美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課文。

            二、自讀課文

            1、出示自學要求:

            (1)讀準字音,認清生字字形,讀順每句話。

            (2)畫出不懂的詞語,借助字典,聯系上下文來理解。

            (3)思考剛才提出的問題:“作者從哪幾方面寫出了白鷺的美?”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適時輔導有困難的學生。

            三、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課文,幫助糾正字音和讀得不通順的地方。

            提醒學生注意:“蓑”是平舌音,聲母是“s”;“嗜”是翹舌音,聲母是“sh”;“喙”讀“huì”。

            2、指名回答作者從哪幾方面寫出了白鷺的美?

            (顏色、身段、覓食、棲息、飛行等)

            3、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讀一讀,其他同學點評。

            四、指導書寫生字

            1、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導評價,適當范寫。

            3、學生用鋼筆描紅、臨寫,教師巡視輔導。

            五、作業

            1、練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二、精讀課文

            1、學習第一段

            (1)齊讀第一句話,想一想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弄懂“精巧”的意思,體會“詩”的特點。

            (3)為什么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2、學習第二段(2~5自然段)

            (1)圍繞上述問題同桌合作學習;

            (2)交流:啟發學生先從“顏色的配合”“身體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的概括描寫,再從白鷺“雪白的蓑毛”“全身的流線型結構”以及“鐵色的長喙”“青色的腳”的具體描寫中感受白鷺的精巧。

            之后,讓學生將白鷺與白鶴、蒼鷺進行對比,從“增一點兒則嫌長,減一點兒則嫌短,素一點兒則嫌白,深一點兒則嫌黑”中進一步感受白鷺顏色、身段的精巧、和諧之美。

            (3)朗讀訓練

            3、學習第三段(6~9自然段)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段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白鷺的?

            交流:寫了白鷺的覓食、棲息、飛行和不會唱歌。

            (2)指名讀,你從這一段中感受到了什么?

            交流:

            A、“在清水田里,時常有一只兩只白鷺站著釣魚,整個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圖畫。”在這段話中,要讓學生感受到白鷺只會用長喙啄魚,而作者說它“站著釣魚”,這是一種擬人手法的妙用。

            B、“這只白鷺真的在遐想、了望嗎?”帶著這個問題,讓學生邊讀邊想象,感受白鷺站立在小樹絕頂悠然自得的`獨特美。

            C、“黃昏的空中,偶爾可以見到白鷺在低低的飛。”此情此景如詩如畫。當你悠然地觀看這情景,有什么感受呢?

            D、“白鷺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優美的歌嗎?”改陳述句:白鷺本身就是一首歌。那么,為什么說白鷺的本身就是一首優美的歌?(白鷺的外形那么漂亮,活動那么高雅脫俗,它不就是能給我們帶來快樂的一首無聲的歌嗎?)

            4、學習第四段

            (1)齊讀最后一段

            (2)聯系全文想一想為什么說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三、總結全課

            1、齊讀第一段、最后一段,說說它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2、齊讀全文

            四、作業

            實踐活動:開展朗誦比賽;閱讀散文或散文詩,增強文化底蘊。

            《白鷺》優秀教案 2

            教學目標:

            1、認識“鷺、嫌、喙”等8個生字,會寫“素、宜、鶴”等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能邊讀邊想象畫面。

            3、聯系課文內容,結合生活實際理解“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4、初步了解課文借助具體事物抒發感情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1、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聯系課文內容,結合生活實際理解“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2、難點是初步了解課文借助具體事物抒發感情的方法。

            教學準備:

            白鷺課件共四組。

            第一組:白鷺與朱鷺、蒼鷺、白鶴的對比圖。

            第二組:白鷺的外形圖及文字描述。

            第三組:白鷺生活場景圖三幅及文字。(覓食、棲息、低飛)

            第四組:白鷺全部生活場景圖及文末一段文字。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出示謎語讓學生猜:嘴長頸長腳也長,愛穿一身白衣裳,常在水邊結伙伴,田野溝渠尋食糧。(打一動物)謎底:白鷺(師出示圖片)

            2、我國現代杰出的文學家郭沫若以清新雋永的筆墨描寫了白鷺,今天我們一起來學板書:精巧的詩

            2、指名回憶詩的特點:在你們印象中,詩有哪些特點呢?(語言精煉形象,節奏感強,富有意境。)

            3、自由朗讀課文1-5自然段,體會白鷺詩一般的“精巧美”。

            為什么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呢?打開課本,讀讀1-5小節,邊讀邊想邊畫--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鷺的精巧?

            [整體感知,讀出學生自己的理解,感受白鷺外形的詩一般的精巧美。]

            4、集體交流,引導,感悟。相機使用多媒體展示白鷺的外形圖和對比圖。

            第二小節--概括描寫:白鷺顏色、身段搭配的和諧美!(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體會并通過觀察課件中的白鷺感受它外形的和諧優美,讀出和諧美。)

            第三小節--對比描寫:白鷺與白鶴、朱鷺、蒼鷺相比,有其獨特的小巧美和尋常美。(引導學生在對比中感受白鷺的美:小巧、玲瓏、柔和、平常。伴隨音樂,讀中感受如詩般精巧、美麗的白鷺。)

            第五小節--具體描寫:白鷺顏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真是天工巧奪!(引導學生觀察白鷺的近景圖,說出白鷺的外形,讀中體會白鷺形體一切都很適宜,像詩一樣精巧,優美。)

            ▲白鷺真是一首“精巧的詩”啊!古往今來,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聽聽課文6-11自然段,也許大家能從“白鷺”這首詩中找到優美的、富有詩意的畫面!

            三、賞讀6-11自然段,感悟白鷺的“韻味美”。

            1、范讀課文6-11小節。(音樂稍低)

            2、指名交流捕捉到的關于白鷺生活的畫面:此刻,你仿佛看到白鷺生活的哪些畫面呢?(覓食、棲息、低飛)

            3、布置學生自讀自悟:哪些畫面深深地吸引了你呢?用心讀一遍,畫出使你回味無窮的詞句,并寫下你的感受!

            4、學生自讀自悟自寫,教師巡視指導。

            5、指名學生集體交流,相機使用多媒體展示畫面,師生導讀導悟。

            第一幅圖--白鷺覓食(第6小節)

            (1)指名讀或說出讀后的感受。

            (2)展示畫面“覓食圖”:是啊,白鷺覓食恬靜安詳,如詩般迷人!

            (3)欣賞畫面并取畫名:多美的一幅畫,你們能給它取個畫名嗎?

            (4)精讀第一句,體會擬人手法的絕妙,體會白鷺與水田的和諧搭配。

            文中不說白鷺“叼魚”,卻說它“站著釣魚”,你是怎樣理解的?

            (5)指名給畫配上畫外音,指導有感情地配樂朗讀課文,讀出詩一般的韻味。

            第二幅圖--白鷺棲息(第7小節)

            (1)指名讀或說出讀后的感受。

            (2)展示畫面“棲息圖”是啊,白鷺垂釣美妙絕倫,白鷺登高棲息更是別有一番情趣!

            (3)看看圖,讀讀畫面下的文字,再說說你們的感受吧?

            (4)指名交流感受。

            (5)點擊畫面隱藏的文字“人們說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嗎?”,質疑激趣,啟發想象:你們說,在晴天的早晨,白鷺悠然登高,獨處小樹的絕頂,真的是在瞭望嗎?

            (6)指名給畫配上畫外音。

            (7)配樂齊讀課文。的確,郭沫若的這一疑問,真能引起我們讀者無限的遐想。多么耐人尋味的生活畫面啊!用心讀一遍,讀出自己的感受吧!

            第三幅圖--白鷺低飛(第8小節)

            (1)指名讀或說出讀后的感受。

            (2)展示畫面“低飛圖”及第8小節的內容。

            (3)指導朗讀,讀出內心的悠然和快樂。白鷺低飛,給人以美的享受,給人以無窮的樂趣!看白鷺乘著夕陽歸去,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情啊!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吧!

            (4)聯系生活實際,說說自己目睹白鷺的親身經歷。

            ▲當我們再次聚焦白鷺生活的畫面,不得不驚嘆于白鷺全身流瀉的、詩一般的美!

            第四幅圖--白鷺全部生活場景

            (1)展示白鷺生活場景組合圖,配樂讓學生靜靜地欣賞。

            (2)質疑:此時此刻,你覺得白鷺美嗎?它美中還有不足嗎?

            (3)指名集體交流,體會“白鷺本身就是一首很優美的'歌!”說出自己的內心感受。

            (4)教師描述:是啊,白鷺真是如詩如畫如歌!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

            (5)全景圖中顯示第11小節文字: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

            (6)齊讀第11小節。讓我們和郭老一樣,面對這可愛的小精靈,發出內心的贊嘆吧!

            (7)板書:韻味無窮的詩

            四、賞讀全文,總結全文。

            1、賞讀全文。

            也許白鷺這首精巧的詩,這首韻味無窮的詩,深深地感染了郭沫若老先生,因而誕生了這篇如詩如歌如畫的美文,細細品讀,感覺字里行間飽含著作者對白鷺深深的贊美和喜愛。讓我們伴著音樂,齊讀全文,盡情享受白鷺無盡的美!

            2、齊讀。(音樂漸高)

            3、指名說說欣賞了全文以后的感受。

            4、教師總結:老師最想說的是,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我們人類發現美的眼睛。真誠地祝愿同學們人人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去捕捉,去挖掘生活中像白鷺這樣如詩如歌如畫的美!

            五、布置課外作業。

            1、背誦課文,抄寫你喜歡的自然段。

            2、閱讀類似課文《白鷺》這樣的美文,寫下自己的感受。

            教學反思:

            1、注重教學情境的創設和學習興趣的培養。

            教學設計中舒緩優美的輕音樂,意蘊無窮的白鷺外形及生活的畫面展示,為本堂課的學習創設了一個極富詩情畫意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和諧悅耳的音樂聲中,直觀地欣賞白鷺的生活畫面,感受白鷺無窮的韻味,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以讀為主,以讀為本,重視學生語感的培養和訓練。

            引導學生個別入情朗讀,集體入境誦讀,努力達到詩意化的最高讀書境界。在讀中積淀課文詩一般的文學語言,讀中培養學生的語感。

            3、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關注學生的個性化閱讀。

            《白鷺》優秀教案 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詞語。

            3、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4、憑借具體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憑借具體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作者從哪幾方面寫出了白鷺的美?

            (白鷺的顏色、身段的精巧及覓食、棲息、飛行時的韻味)

            2、在作者的眼中,白鷺是什么?(一首精巧的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過渡:作者為何把白鷺比作精巧的詩,韻味無窮的詩?

            二、賞讀課文第二段

            1、作者為什么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請朗讀第二段,分別找出與白鷺是“精巧的詩”“韻味無窮的詩”相對應的語句。

            2、學生交流。(2、5小節與白鷺是“精巧的詩”相對應;6、7、8小節與白鷺是“韻味無窮的詩”相對應。)

            3、再讀第二段,邊讀邊想:這段主要寫了什么?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顏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這段是概括描寫,哪小節對應這一節進行了具體描寫?(第五自然段)

            4、出示第五小節。

            “顏色的配合”從哪里可以體現出?(雪白的蓑毛、鐵色的長喙、青色的腳,素一點兒則嫌白,深一點兒則嫌黑)讀后有何感覺? “身段的大小”從哪里可以體現出?(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鐵色的長喙,青色的腳,增一點兒則嫌長,減一點兒則嫌短)你有什么體會?

            (身段精巧,顏色和諧,一切都很適宜,的確精巧如詩。)白鶴、朱鷺、蒼鷺與它相比呢?

            5、指導朗讀,體會作者語言優美如詩。

            三、精讀第三段

            1、自由輕聲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段作者為了表現“白鷺是韻味無窮的詩”,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白鷺?(覓食、棲息、飛行及白鷺不會唱歌)

            2、其實這幾方面在作者的'筆下恰如幾幅優美的畫,讓我們來品味品味。指名分節讀6、7、8、9小節。你能概括這幾幅畫面嗎?(白鷺釣魚圖、白鷺瞭望圖、白鷺晚飛圖)

            3、有感情地朗讀這三小節,你最喜歡哪一幅圖?說說你的體會。四人小組交流。

            4、匯報:

            白鷺釣魚圖:

            作者聯想豐富,用擬人的手法將捕魚的白鷺想象成在釣魚,以比喻的方法把整個清水田想象成嵌在玻璃框里的畫,生動地描繪出白鷺在清水田里覓食時的迷人景象,韻味十足。

            指導朗讀。

            白鷺了望圖:

            畫面富有詩意:孤獨、站在小樹的絕頂、看來不大安穩、卻很悠然、一種嗜好。引導學生感受白鷺孤獨站立在小樹絕頂悠然自得的獨特的美。

            指導朗讀。

            白鷺飛行圖:

            指名讀。你是怎么體會“偶爾”這個詞的?(說明白鷺低飛并不常見)

            “悠然地觀看這情景,可說是鄉村生活中的一大樂事”你體會到什么?(白鷺低飛給人以美的享受,帶來無窮樂趣。)

            教師范讀。指導學生體會悠然的心境,讀出享受的情趣。

            5、盡管白鷺的無聲會讓人覺得美中不足,但“無聲勝有聲”,白鷺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優美的歌嗎?齊讀第九小節。

            你有什么體會?(白鷺的外形那么漂亮,活動那么高雅脫俗,它就是能給人們帶來快樂的一首無聲的歌。)

            自由練讀。

            6、這幾幅優美的圖畫令人沉醉,讓我們把它們記在腦海中,指導學生背誦第二段。

            四、回讀第四段

            現在你知道作者為何把白鷺比作韻味無窮的詩了嗎?(白鷺外形精巧,給人類美的享受;白鷺靜靜地“釣魚”、悠悠地站立、低低地飛行,高雅脫俗,使人產生無限的遐想,帶給人無比的快樂。)指導朗讀。

            這段話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與第一段首尾呼應,總結全文)

            五、總結全文

            1、練讀全文,將你讀得最有意境的一節讀給大家聽聽。

            2、生活中有沒有哪些情景也充滿韻味?(竹濤聲聲;白鴿群飛;日升日落……)

            3、白鷺是一首詩,精巧的詩,韻味無窮的詩。作者的語言也精美如詩如畫,大家要反復咀嚼。

            《白鷺》優秀教案 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2、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3、憑借具體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憑借具體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老師請大家猜一則謎語,這是一首古詩:“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魚兒溪水中。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猜到了嗎?對,就是白鷺。這是杜牧筆下的白鷺,我國現代杰出的文學家郭沫若也以清新雋永的筆墨描寫了白鷺,今天我們一起來賞析此文。

            二、作者簡介

            郭沫若:中國現代杰出的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劇作家、考古學家、古文學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四川樂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學,原學醫,回國后從事文藝活動。1924年以后接受馬克思主義思想,并倡導革命文學。1949年后,擔任新中國文聯主席,繼續進行文學創作。他長期擔負科學文化教育事業的組織領導工作,對發展中國科學文化教育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學識淵博,才華橫溢,是繼魯迅之后中國文化戰線上又一面光輝旗幟。1978年病逝北京。生平著述很多,詩集《女神》,歷史劇作《蔡文姬》等,現有《郭沫若全集》留世。

            三、初講課文

            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想一想課文寫了白鷺哪幾方面?

            明確:

            第一段(1)寫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第二段(2—5)寫白鷺顏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適宜。

            第三段(6—9)寫白鷺在覓食、棲息、飛行時充滿韻味。

            第四段(10)寫白鷺實在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四、精讀指導

            1、指名朗讀找出能體會作者感情的句子,讀中品析。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文首、文尾相呼應,首尾圓合,深化了文旨。)

            2、探究:

            ①通常的詩有什么特點?(語言精練、開鍋、節奏感強,充滿意境)

            ②為什么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意味無窮的詩”?

            a、自讀2~9節選擇你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并說明原因。

            b、第2~5節寫的是白鷺的“精巧”,第2節是概括地描寫,第5節是具體的描寫。

            c、第6-8節寫的是白鷺的“韻味無窮”,作者從白鷺覓食、棲息、飛行這幾方面寫出了白鷺的韻味。

            d、細細揣摩第七節的內容,展開合理的想象,以《白鷺真的在瞭望嗎?》為題目,“晴天的早晨,白鷺常常孤獨地站立在小樹的絕頂”為開頭,說話,陳述自己的觀點。)

            小結:靜態的精巧、動態的韻味,都是一幅幅值得欣賞、口味的畫。

            “或許有人會感到美中不足――白鷺不會唱歌。但是白鷺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優美的歌嗎?”

            ①這是什么句?請換一種說法。

            (反問句,白鷺本身就是一首優美的歌。)

            ②白鷺不會唱歌,為何還說白鷺的本身就是一首優美的歌?

            (白鷺的'外形那么漂亮,活動那么高雅,雖然它不會發出宛轉的聲音,但它能給我們帶來美的享受,帶來歡樂,它就是一首無聲的歌。)

            3、說說自然界里還有哪些情景充滿韻味?

            (蜜蜂采蜜、秋蟲呼叫、冬梅傲雪、高山流水、小橋人家……)

            4、指導朗讀

            (第三段的背誦:覓食-棲息-低飛-不會唱歌)

            5、總結全文,鞏固提高

            作家郭沫若以詩人獨特的眼睛和詩心,善于發現美、鑒賞美、評價美,發生動、形象、簡潔和富于感情色彩的語言,借鑒電影蒙太奇的藝術,創造了氣韻生動、情景俱美的意境,宛如一首流動的音樂,韻味無窮的詩歌,藝術地再現了白鷺不同角度的美,給讀者以無限美好的藝術享受。

            《白鷺》優秀教案 5

            教學目標

            1.認識“鷺、嫌”等8個生字,會寫“素、宜”等11個字。掌握“精巧、配合”等18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重點句子的深刻含義。

            3.學習作者通過對比、直接描繪等方法體現白鷺的美,體會作者對白鷺的喜愛、贊美之情,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本課通過對比的手法和從多角度描寫白鷺的美。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的含義。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通過對比、直接描繪等方法體現白鷺的美,體會作者對白鷺的喜愛、贊美之情,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第一課時

            一、謎語引入,介紹資料。(出示課件2)

            1.教師以談話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則謎語,這是一首古詩。“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魚兒溪水中。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同學們知道是什么嗎?對,是白鷺,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牧筆下的白鷺(出示白鷺的圖片)今天我們就學習現代杰出文學家郭沫若的《白鷺》這篇課文,同學們知道郭沫若嗎?(板書:白鷺)

            2.展示交流有關郭沫若的資料。(出示課件3)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中國現代杰出的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劇作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四川樂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學。1918年開始新詩創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詩集《女神》。代表作有詩集《女神》、《星空》;劇本《屈原》、《蔡文姬》等。

            本文選自《郭沫若全集文學篇》,寫于1942年10月31日。《白鷺》也作《鷺鷥》。白鷺就是鷺鷥,它是鷺的一種,羽毛白色,腿長,能涉水捕魚蝦等。

            3.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利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自學生字詞。(出示課件4)

            2.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帶著以下問題默讀課文:(出示課件5)

            (1)課文主要描寫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點?

            (2)作者描繪了幾幅圖?分別給這幾幅圖取一個名字。

            (3)作者對白鷺是怎樣的情感?你能找出相應的句子嗎?

            (4)你能給課文分成幾部分?每部分的內容是什么?

            四、交流自學成果,解決問題。

            師:這篇課文主要描寫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點?這個特點希望同學們用一個詞語總結出來。

            (板書:白鷺-----外形美)

            作者描繪了幾幅圖?你分別給它們取了什么名字?

            (板書:清田獨釣圖。(出示課件7)

            清晨望哨圖(出示課件8)

            黃昏低飛圖。(出示課件9)

            我們可以給課文分成幾部分?

            生給課文劃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師總結:

            這篇散文共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總體介紹白鷺的美。

            第二部分(2-10)從不同方面介紹白鷺的美。

            第三部分(11)總結全文,照應開頭,再次表達對白鷺的贊美之情。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白鷺,明白了白鷺的美,體會到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之情。可以說,這一課是很有收獲的。

            六、布置作業。

            1.掌握課后生字詞。

            2.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白鷺》這篇文章。(板書:白鷺)

            2.聽寫詞語,訂正。(出示課件12)

            精巧,色素,配合,身段,生硬,尋常,常見。

            忘卻,流線型,結構,青色,清晨,安穩,悠然,黃昏,恩惠,美中不足,散文詩。

            3.抽查背誦。

            二、深讀課文,體會情感。

            師:在上一節課的教學中,我們已經知道這篇文章描寫了白鷺的美,那么,作者是如何體現白鷺的美的?就讓我們深入閱讀課文,去感受一下。

            重點句子解析。(出示課件13)

            ①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運用比喻句,從總體上贊美白鷺的美。用“詩”來比喻,新奇,貼切,耐人尋味。

            板書:精巧的詩

            ②鷺“色素的配合”從哪里可以體現出來?作

            者對此是如何評價的?

            學生討論,師生共同總結:

            板書:色素美:雪白,鐵色,青色

            評價: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這句話說明了白鷺顏色的恰到好處。

            ③鷺“身段的大小”從哪里可以體現出來?作者對此是如何評價的?(出示課件14)

            學生討論,師生共同總結:

            板書:身段美:流線型結構,長喙,腳。

            評價: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

            這句話說明了白鷺身段美得恰到好處。

            ④白鶴、朱鷺、蒼鷺與它相比呢?

            白鷺: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

            白鶴:太大而嫌生硬。

            朱鷺、蒼鷺:太大了些,而且太不尋常了。

            這是把白鷺和白鶴、朱鷺、蒼鷺進行了對比,寫出了白鷺無論色素的配合,還是身段的大小,都很適宜的特點,突出了白鷺的美。

            ⑤而白鷺卻因為它的常見,而被人忘卻了它的美。

            作者告訴我們怎樣的哲理?(出示課件15)

            學生討論,師生共同總結:

            美往往蘊含在生活中,蘊含在我們常見的事物中,只要我們用心體會,就會發現尋常事物中那獨特的美。

            ⑥現在我們認真品味描繪白鷺的三幅圖,看看作者是怎樣直接描繪白鷺的美的。(出示課件18-20)

            圖畫之美:清田獨釣圖。

            生討論:作者是怎樣描寫“圖畫美”的?

            (板書:圖畫美)

            師生共同總結:借助插圖,我們可以感受到圖畫之美。田為鏡匣,白鷺為主體,好一幅水墨丹青。

            悠然之美:清晨望哨圖

            生討論,作者是怎樣描寫白鷺的“悠然之美”的?

            (板書:悠然美)

            師生共同總結:描繪的背景----清晨;描繪的狀態----悠然,這是其他鳥兒沒有的,是白鷺獨特的。

            清澄之美:黃昏低飛圖

            生討論:作者是怎樣描繪白鷺的'“清澄之美”的?

            (板書:清澄美)

            師生共同總結:

            背景---黃昏

            狀態----低飛

            感覺:鄉居生活的一種恩惠

            三、合作探究,把握主旨。

            (學生討論總結,教師引導指正)

            1.課文的開頭和結尾有什么特點?又有什么不同?(出示課件21)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

            板書: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喜愛贊美

            開頭句的比喻旨在點出作者的發現,引出下文;結尾的兩個比喻是對全文的總結,在上文描寫的基礎上進一步揭示出白鷺美的本質。

            2.通讀課文。

            這篇文章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出示課件22)

            這篇散文通過對白鷺的歌頌,表達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板書:喜愛贊美

            3.從這個感悟中,你在生活中能發現常見的美嗎?

            四、小結。

            郭沫若先生的這篇文章清純自然,富有情趣。作者通過對形象和色彩的刻畫,描寫出白鷺獨特的美,同時運用新穎、貼切的比喻,使白鷺的形象鮮明生動,使文章清麗悠遠,富有濃濃的詩情畫意。

            五、布置作業。

            運用本課學習的對比的手法,寫一寫你熟悉的事物。

            《白鷺》優秀教案 6

            一、教學目標

            1、會認“鷺、嫌”等6個生字,會寫“宜、鶴”等10個字,會寫“精巧、配合、身段”等15個詞語。

            2、能想象并說出作者所描寫的畫面。

            3、能借助關鍵語句,體會作者對白鷺的贊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這種感情融入對白鷺的描寫中的。

            4、背誦課文,積累喜歡的段落。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1)會認“鷺、嫌”等6個生字,會寫“宜、鶴”等10個字,會寫“精巧、配合”等15個詞語。

            (2)背誦課文,積累喜歡的段落。

            2、教學難點

            (1)能想象并說出作者所描寫的畫面。

            (2)能借助關鍵語句,體會作者對白鷺的贊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這種感情融入對白鷺的描寫中的。

            三、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制作學習任務單、多媒體課件、作者資料、白鷺的圖片等。

            2、學生準備:搜集白鷺的相關資料、了解作者、完成學習任務單預習部分。

            四、教學過程

            一、古詩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杜牧的古詩:雪衣雪發青玉嘴,群捕魚兒溪影中。

            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

            同學們,你們知道這首詩寫的`是什么嗎?(預設:白鷺)對,就是白鷺。

            2、出示白鷺的圖片,了解白鷺。

            其實,白鷺作為一種常見的水鳥,不僅受到古人的青睞,很多現代作家也對他情有獨鐘。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郭沫若的散文《白鷺》。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自讀要求: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邊讀邊思考,作者是怎樣贊美白鷺的?找到相關的語句。標畫下來,讀一讀。

            2、檢查預習

            (1)出示:白鷺、嫌棄、黛色、鑲嵌

            鏡匣、嗜好、清澄、鏗鏘

            ①指名生讀,注意后鼻音“清澄”“鏗鏘”。

            ②全班齊讀。

            ③理解詞語:嗜好、鏡匣、清澄、鏗鏘。

            (2)指導書寫

            出示:宜、鶴、嫌、朱、嵌、框、匣、哨、恩、韻

            ①這是本課需要會寫的生字,這節課我們先重點學寫兩個比較難寫和易錯的字:嫌和匣(出示:嫌、匣)

            ②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說說要想寫好這兩個字,你有什么小妙招嗎?

            ③師板書,生書空。

            ④生練寫,每個字練寫2遍。

            3、整體感知

            (1)白鷺之所以被古今文人所稱頌,必定有她獨特之處,那郭沫若又是怎樣贊美白鷺的呢?

            (2)指名生回答。(相機出示:①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②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

            三、走近白鷺,感悟“精巧”

            (一)理解“精巧”

            是啊,白鷺就像一首詩,那你覺得哪個詞語最能概括白鷺的特點?(相機板書:一首精巧的詩)

            1、理解“精巧”:在你看來,什么樣的詩算得上精巧?(指名生說)

            2、課件呈現“精巧”的解釋:

            漢代劉勰在《文心雕龍·麗辭》第35中曾提到過詩歌語言的精巧,說“是以言對為美,貴在精巧”。意思是說“詩歌中的言語的音、韻、意”要對稱、般配,對稱、般配到極致就是“精巧”。

            (二)整體感知白鷺的“精巧”

            1、請同學們朗讀全文,說說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2、全班交流。(相機板書:外形美、畫面美)

            四、學習2—5自然段,感悟外形美。

            1、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第2—5自然段,邊讀邊體會,說說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白鷺的外形美?找到相關的語句讀一讀,小組內交流感受。

            2、全班交流:

            預設1: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

            ①理解“適宜”:什么叫“適宜”?

            ②抓住“一切”:是啊,一切都很適宜。請問這“一切”指的是什么呢?

            ③無論是色素的配合還是身段的大小,白鷺都是那樣的恰到好處,誰能讀出白鷺的外形精巧?(指名生讀)

            ④出示白鷺的圖片:瞧,這就是和諧優美的白鷺,讓我們再來一齊讀讀這句話吧。(生齊讀)

            預設2:白鶴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紅的朱鷺或灰色的蒼鷺,也覺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尋常了。

            ①你從哪些詞語看出白鷺的外形美?(引導生抓住關鍵詞“太大而嫌生硬”、“大了一些”、“太不尋常了”感受白鷺的獨特美)

            ②相比之下,白鷺又有什么獨特之處呢?(出示白鶴、朱鷺、蒼鷺與白鷺的對比圖)

            ③作者運用了什么手法表現白鷺的美?(對比)

            ④從這鮮明的對比中,你又體會到什么呢?

            ⑤指名生朗讀。引導生讀出作者對白鷺的喜愛之情。

            ⑥誰能帶著這種感情再來讀一讀?(指名生1、生2讀)

            ⑦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生齊讀)

            預設3: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1)抓關鍵詞語,感受顏色之美。

            ①結合“雪白”“鐵色”“青色”等關鍵詞語體會顏色搭配之巧妙、和諧。

            ②那就請你讀出白鷺的顏色美吧。(指名生讀,師生合作讀,齊讀)

            (2)抓住關鍵句,感受白鷺的美無可挑剔。

            出示:“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①出示《登徒子好色賦》:“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國;楚國之麗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東家之子。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

            ②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③那作者把這段文字巧妙的改用在白鷺身上,又有什么用意呢?

            ④誰能把這份無可挑剔的美讀出來?(指名多名生讀)

            (3)有感情地朗讀第5自然段。(師生齊讀)

            (4)背誦第5自然段:出示白鷺的圖片,誰能給這幅白鷺近景圖配上畫外音?(指名生背誦第5自然段)

            小結:白鷺無論是色素的配合還是身段的大小,都是那樣的般配,美的恰到好處,所以,在作者眼里(出示,齊讀)“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跟隨郭沫若先生近距離感受到白鷺的精致、小巧、玲瓏、美妙,其實白鷺之精巧不僅僅流露于外形,更流露于它生活的點點滴滴。

            《白鷺》優秀教案 7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6個生字,會寫本課的10個字。會正確讀寫“精巧、配合、身段”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過程與方法:

            1.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這句話的意思。

            2.理解課文的開頭和結尾兩句話,體會其表達效果。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白鷺的特點,體會作者對白鷺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與難點】

            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這句話的意思。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感悟開頭結尾相呼應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古詩引領,導入新課。

            1.同學們,這節課一開始,我給大家帶來了一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

            雪衣雪發青玉嘴,群捕魚兒溪影中。

            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

            (教師范讀)

            2.激趣:其實,這首詩還是個謎語,寫的是一種我國南方的水鳥,知道是什么嗎?

            板書課題:

            1 白鷺。

            3.白鷺既平凡,又不平凡。白鷺入詩,古就有之。除了杜牧寫的,杜甫也寫過,記得嗎?(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其實,何止是古人,我國現代杰出的大詩人、作家郭沫若也寫了白鷺。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

            生齊讀課題——1 白鷺

            4.那么,為什么古今詩人都喜歡描寫白鷺呢?到底白鷺有什么獨特的地方吸引了他們呢?今天就讓我們從品讀郭沫若先生的《白鷺》開始探尋——

            設計意圖:

            通過古詩自然引入《白鷺》,激發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結合生字表自學生字詞,力爭把課文讀通讀順,同時要思考:在作者的眼中,白鷺是什么?找出最能表達作者感受的句子,畫下來。

            2.學生自由讀書,按要求自學。教師巡視,了解自學情況。

            3.讀后匯報:在郭沫若的眼中,白鷺是什么?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

            4.質疑問難:文章的開頭與結尾有什么關系?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開頭與結尾相呼應,文章結構緊湊,更突出作者對白鷺的喜愛、贊美之情。

            5.朗讀第1自然段和第11自然段,體會作者對白鷺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6.說說散文有什么特點。讓學生從詩的短小、精練、節奏感強、富有意境等方面去猜測白鷺的特點,理解作者把白鷺比作詩的寫作特色。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學習生字詞,讀懂讀通課文,并了解文章的結構,抓住首尾呼應的兩句話質疑,并為下節課作準備。

            三、課堂小結。

            作者為什么說“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下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復習課文,設疑導入。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

            1.有感情地朗讀。

            2.課文為什么說白鷺是一首詩呢?設計意圖:復習導入,直接切入這節課的重點。

            二、體會“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1.“精巧”是什么意思?

            2.為什么作者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呢?仔細讀第1—5自然段,并把具體描寫白鷺精巧的語句畫下來。

            3.自由閱讀第1—5自然段,思考、圈畫、批注。

            4.指名說自己的理解:為什么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5.品讀句子“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

            (1)作者具體怎樣寫了白鷺的外形?

            (2)白鷺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和感受呢?

            (3)白鷺的美還能從哪些地方體會出來?(體會第3自然段的對比手法,第5自然段的排比手法)

            6.由此看來,白鷺實在是美,美得像一首精巧的詩!你會用哪些詞語來贊美它呢?

            7.有感情地朗讀,讀出詩的味道。

            設計意圖:學生自己動手圈畫,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抓住重點句體會到了白鷺的外形美,感悟到了白鷺的精巧、白鷺的美。

            三、體會“白鷺是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

            1.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白鷺既是一首詩,那它是否也有屬于自己獨特的畫呢?

            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第6—8 自然段,看看能不能找出幾幅優美的畫面。如果請你給看到的畫面起名,該起什么名字好呢?

            2.學生先自由朗讀課文,再小組討論。

            3.交流匯報:

            在你的腦海中形成畫面了嗎?你給畫面起了什么名字?

            4.你最喜歡哪幅畫面?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幅細細品讀,看看是哪些描寫使得畫面如此生動,從而吸引了你。給你認為值得咀嚼的詞句做上記號。

            5.欣賞課文配圖, 根據學生的回答調整出示順序。

            A.釣魚圖——

            引導學生理解“釣魚”的擬人化;

            引導學生感受畫面的完整、和諧美;

            學習步驟:找關鍵詞句——想象畫面——朗讀體會。

            B.望哨圖——

            引導理解:

            你如果站在小樹的絕頂,你有什么感受呢?

            而白鷺又是怎樣的?(讀一讀)

            你認為它是在望哨嗎?

            想象說話:它真是在望哨嗎?或許它是在___。

            C.低飛圖——

            引導想象:

            你看到了什么?黃昏的天空是什么樣的?天空中飛來一群白鷺是一種什么感覺?

            朗讀感受。

            6.這就是白鷺,它釣魚時的悠閑、望哨時的悠然、飛行時的翩然,讓人覺得它是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

            7.可是,仍有人覺得它美中不足。請自由朗讀第9自然段,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1)自由朗讀體會。

            (2)指名匯報。

            理解:白鷺本身就是一首優美的歌。

            8.總結升華。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設計意圖:

            通過讀文給畫面起名字,感悟白鷺的韻味美。

            四、課堂小結。

            1.白鷺是美的精靈。提問:你們愿意拿起筆,寫幾句話來贊美白鷺嗎?

            2.引導學生思考:白鷺是一首詩,生活中還有什么也是一首詩?讓學生說一說,引出羅丹的一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設計意圖:

            寫幾句話贊美白鷺,培養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最后用羅丹的一句名言結束了這一課。

            《白鷺》優秀教案 8

            一、導入新課:

            提起郭沫若,我們往往會想起他那激情如火的《女神》、《鳳凰涅槃》、《雷電頌》等作品,這些作品曾強烈的震撼著讀者的心靈,郭老由此而享譽文壇。然而,郭先生的小品文同樣別具一格,清新雋永,情趣盎然。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郭沫若先生的散文詩《白鷺》,看他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怎樣如畫的美妙境界。

            教師活動內容、方式

            學生活動內容、方式

            二、品讀課文,分析內容:

            1、朗讀課文:

            請一位同學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在聽讀過程中,讓學生想像文中的“畫面”,在頭腦中形成總體印象,感受白鷺的美。

            2、齊讀課文:

            要求學生通過誦讀,整體感知內容,理清文章思路,設計了以下問題:

            ①文章如何起筆,如何收束全文?

            本文以“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開頭,以“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結尾,首尾呼應,以“詩”作喻寫白鷺的美,內涵比開頭深了一層,強調白鷺是“韻在骨子里的”詩。

            ②文章是從哪些方面來描繪白鷺,體現白鷺之美?用簡潔語言勾畫出幾幅有關白鷺的畫面。

            作者先通過比較寫了白鷺的形體美(2、3),然后再寫它的尋常之中的美麗。

            四幅畫面:白鷺的形象美、白鷺立于清水田里的一幅畫面、白鷺悠然站在小樹的絕頂的畫面、黃昏中低飛的白鷺等四幅圖畫。

            ③在這些描繪中,哪些是靜態描寫,哪些是動態描寫?

            前兩幅是靜態描寫,后面兩幅畫則是先靜中有動,后動中有靜。

            3、細讀課文:

            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礎上,品評語言,進而欣賞散文詩的意境,提煉出主題。

            ①提問,引導學生體會文章語言之美。

            (1)文章采取了哪種修辭方法來描繪白鷺,起到了怎樣的效果?

            比喻,作者抒白鷺比作“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突出了白鷺的美,說明其容易被人忘卻,因為相對而言,散文詩不如詩那樣容易被人發現。

            (2)文章首尾圓合,贊美白鷺,從哪幾個詞語上體現出來,如何理解這幾個詞?

            “實在”、“韻在骨子里”,“實在”是對上文描寫的一個總結,即突出了作者的認識和感覺,表現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和贊賞;又呼應了開頭,使文章首尾圓合,渾然一體。

            “韻在骨子里”指自然而成,平凡而不易被人發現。

            (3)文章選用哪些材料來刻畫白鷺?為什么選擇這些材料?

            水墨,為了突出其清淡素雅。本文作者以粗線條的勾勒和大寫意的手法表現白鷺,很多地方都是虛寫的。

            (4)全文感情基調為贊美,為何作者又說“白鷺不會唱歌?”

            進一步說明了白鷺是“優美”而不是“鏗鏘”,這就使作者心中白鷺的美得到了很充分的表現。

            這幾個問題層層推進,由易到難,充分體現分層教學的實施,清晰地而展現對白鷺由外在美的.刻畫升華到其內在美的具體過程,感情也進一步推進。

            ②在品評語言的基礎上,進而領會其優美意境,提煉出文章的主旨

            (1)文章首尾都提到白鷺是一首詩,那么,文章是如何將“散文的詩”和白鷺形象相融合的?

            詩有美的意境,美的語言,美的意蘊,這跟白鷺相似(略)。

            (2)找出能透視全文主旨的句子。

            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

            第一個問題難度較大,教師適時點拔,引導學生從散文和詩的特點入手分析,把握散文詩這種文體的特點,從而讓學生體會本文有形無聲卻有情的優美意境及淳美的意蘊,在此基礎上提煉出主旨。在這兩個環節上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讓學生學會品讀文章的方法。

            總之,這篇散文通過對白鷺的贊頌,謳歌了那些“因為它常見,而被人忘卻了”的美。

            4、感悟美點,完成兩個目標:

            (1)積累語言:《登徒子好色賦》中的語句轉化和富有詩意及哲理的語句。

            (2)學完這篇文章以后,給自己怎樣的啟示?

            三、總結:

            本文的寫作特點:

            1、本文以粗線條的勾勒和大寫意的手法表現歌詠的對象。

            2、巧用襯托比較的手法。

            以白鶴、朱鷺、蒼鷺等比較。

            寫白鷺晴天的清晨悠然站在小樹的絕頂,則是以別的鳥很難表現的一種嗜好來襯托。

            四、布置作業

            學生在課下自選一篇優美的散文,按照本次課所學的閱讀方法進行品評文章的練習。

            學生發言,教師適時給予點撥,最后總結:由贊美白鷺美在自然,進一步聯想到人,那些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地、無私奉獻的人,同樣具有美的閃光點。

            《白鷺》優秀教案 9

            一、復習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郭沫若先生的作品《白鷺》。我們已經學習了課文的1-5自然段,告訴大家你知道了什么?(板書:一首精巧的詩)

            2、引讀第二節:是啊,顏色的配合--,引讀第五節:那雪白的蓑毛。正因為白鷺的外形那樣和諧、素雅,所以我們說它是一首精巧的詩。(板書:和諧素雅)

            二、引入

            1、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白鷺這首精巧的詩中有著怎樣的畫面呢?我們繼續學習課文。請大家把課文拿出來,自己讀6-8節,看看能從這幾節中找到幾幅優美的畫?請用簡潔的詞給它們起個名字。(板書:釣魚、瞭望、低飛)

            2、鳥兒覓食、棲息、飛行是鳥兒的天性,是再尋常不過的事了,可是作者筆下的這些尋常事卻別有一番情趣。默讀6-8小節,你的頭腦中浮現怎樣的畫面?說說你最欣賞哪一幅畫面?為什么?(出示:“讀了第____節,我仿佛看到_________)

            三、學習課文6-8節

            (一)學習第6節

            1、(出示第六節)

            2、教師引導:

            (1)”釣魚“,白鷺也成了悠閑自在的釣魚先生了,請你讀第一句好嗎?(指導讀好:清水田里,悠閑的白鷺佇立著,正在靜悄悄地等著小魚游過來呢,再讀)

            (2)指導:普通的水田被白鷺一點綴,都成了一幅精妙的畫了。誰還想來讀一讀這個句子?(清水、白鷺、綠田,一幅多么雅致的畫!讓我們一起來品味一下這幅畫。

            (3)(第二句話)鳥與自然相處得如此融洽,這就叫--和諧,和諧就是美。相信你讀這一句,一定能把它讀好。指名再讀。

            (4)是啊,正如白鷺的身形一樣,是恰倒好處,增一點兒則......(生背)而這里”田的`大小好象是有心人專門為白鷺而設計的“,同樣,這也是恰倒好處的。那么你是否也能照這樣的句式來闡述這一”恰倒好處“呢?(出示句子訓練)

            (5)我們來看一看這幅和諧的畫吧。(圖片)你能給它起個好聽的名字嗎?

            3、總結:這清水田里的釣魚、碧水中的倩影,這一幅”白鷺釣魚圖“,充滿了寧靜而靈動、和諧而素雅的韻味。讓我們一起讀好這一節。

            (二)學習第7節

            1、回到剛才的話題(出示:“讀了第____節,我仿佛看到_________)

            2、(出示第七節)這幅畫也很美,喜歡嗎?為什么喜歡?(生交流)

            2、引導:

            (1)白鷺獨自站在小樹的最高處,就是小樹的絕頂。風兒吹來,小樹輕搖,白鷺也隨之輕蕩,就像蕩秋千一樣輕悠自在,課文把這種感覺說出來了,你能把它讀好嗎?指讀,再指讀。

            (2)人們說它是在瞭望,它真的是在了瞭望嗎?它或許在干什么?(圖片)

            感人的想象、豐富的想象!或許還有很多或許,耐人尋味。想著白鷺黑亮的眼睛,讀好這句話。

            3、總結:(播放課件)天剛放亮,白鷺就舒展開沉睡了一夜的翅膀,欣欣然飛向藍天、碧野、樹叢,潔白素雅的身影在天地間點綴出迷人的景致,就像這小樹絕頂的瞭望,令人產生無限的遐想。女同學讀,男同學讀。(配樂)

            (三)學習第8節

            白鷺的美遠遠不只這些,(播放課件)斜陽中晚歸的農人,村莊里裊裊上升的炊煙,再加上黃昏空中低飛的白鷺,這分明是一幅舒展、飄逸的白鷺歸巢圖,怎不讓作者看得如癡如醉呢?讓我們一起也來享受一下這鄉村的一大樂事。齊讀。

            此情此景,那么迷人,那么富有詩意。你能為這幅畫配上相宜的詩句嗎?

            (四)小結

            (圖)這清水田里的釣魚,這小樹絕頂的瞭望,這黃昏空中的低飛,分明是一幅幅絕妙的圖畫,這圖畫因為有了白鷺而成了一首首素雅的詩,在碧水、在樹梢、在藍天緩緩鐫刻,寧靜、靈動、高雅、悠然,所以我們說,白鷺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板書)

            這三幅畫面,包蘊著濃郁的詩意,是無聲的畫,是心靈的詩。其實,在白鷺的生活中,美麗的畫面遠不止這些,請展開你豐富的想象,白鷺的生活還會出現那些美麗的畫面,你可以用一個詞或一句詩來簡單描述。(嬉戲翩翩起舞......)

            四、學習第9節

            1、或許有人會感到美中不足,因為白鷺不會唱歌。但白鷺的外形這樣和諧素雅,行動這樣高雅舒展,它本身不就是給人帶來快樂的無聲的歌嗎?現在老師想請大家看著這一首無聲的歌,想象著它每一幅動人的畫面。看完了有什么感想,請你用筆把它寫下來,寫一句兩句就可以了。

            2、學生充滿感情地交流自己的作品。

            3、老師看了這些畫面,也很有感想,所以也寫了一首詩,讀給大家聽。

            像畫一樣悠然

            似歌一樣優美

            如詩一樣精巧

            從遙遠的時光里

            翩翩而來

            在青山綠水的背景上

            自由舒展

            悠然地

            把一方凈土點綴成

            難以言喻的仙境

            4、小結:白鷺美嗎?妙嗎?我想現在我們一定能把所有的感受濃縮到這句話中。齊讀:白鷺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5、教師結合板書小結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和諧、素雅。

            清水田里的釣魚,

            小樹絕頂的瞭望,

            黃昏空中的低飛。

            ......

            白鷺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五、拓展

            1、郭沫若先生筆下的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一首美不勝收的詩。其實,從古到今,有許多文人墨客都把白鷺當作吟誦的對象。唐代詩人杜牧就寫過一首《鷺鷥》:

            鷺鷥

            杜牧

            霜衣雪發青玉嘴,

            群捕魚兒溪水中。

            驚飛遠映碧山去,

            一樹梨花落晚風。

            齊讀。

            點評:杜牧寫的群鷺,是一種熱烈的美,郭沫若寫的是一只兩只白鷺,是一種高雅脫俗的美。兩文所構成的意境不同,也體現了兩人不同的心境。

            2、總結:如果現在,有人問你自然界有什么動物能給你帶來美的享受,我想你一定會想到它--像詩一樣精巧的,韻味無窮的白鷺。

            六、作業:

            1、背誦文章的優美章節。

            2、用詩一般的語言贊一贊其它小動物。

            試試看,祝你成功!

            板書:16白鷺

            和諧素雅

            白鷺釣魚圖

            精巧的詩白鷺瞭望圖韻味無窮的詩

            白鷺低飛圖

            《白鷺》優秀教案 10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找出“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的有關語段,說說自己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體會作者喜愛白鷺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第6—8自然段,分別想象它們描繪的畫面,從而形成三幅優美的圖畫,能給每幅圖畫起一個名字。

            【教學重難點】

            在朗讀中還原畫面,初步了解借助具體事物抒發情感的方法。

            【課時】

            一課時

            【課型】

            精讀課

            【教學過程】

            板塊一:鏈接舊知,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

            2.看到課題,你想到了哪些詩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唐代大詩人杜甫《絕句》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唐代詩人張志和《漁歌子》

            被稱為小杜的杜牧還有一首專寫白鷺《鷺鷥》的詩:

            雪衣雪發青玉嘴,群捕魚兒溪影中。

            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

            白鷺是很美的,美得就像一首詩。在郭沫若看來白鷺也是一首詩,一首怎樣的詩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他的這篇散文,請大家齊讀課題第1課。

            板塊二:整體感知,初識“精巧的詩”

            1.在單元導讀課中我們已經學習了生字詞,昨天在預習時又進行了鞏固,下面我們聽寫幾個。

            白鶴,嗜好,鏡匣,望哨,清澄

            (1)聽寫

            (2)屏幕出示核對糾錯。

            (3)理解:望哨(站崗放哨;借助相近的詞語理解)

            清澄(清澈澄澈;有時候我們通過字面去感覺很重要,但是也需要借助工具書來驗證。)

            2.接讀課文,思考:文中說這是一首怎樣的詩呢?分別從哪些方面來寫的?

            本文394個字,凝練而富有意境,所以郭沫若就是把白鷺當作詩來寫的。

            板塊三:想象畫面,具化“精巧的詩”。

            1.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的1—5自然段,說說從哪些地方能夠讓你感覺到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畫出有關語句并作批注。

            交流:

            (1)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第五自然段)

            ①追問:精巧在哪?

            (預設: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

            這精巧的僅僅是這四處嗎?(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

            ②同學們,那么精巧到什么成都才能像詩呢?你能從哪個字或者詞讀出來是恰到好處?

            預設:白鷺的大小也正好,顏色也是恰到好處的。從“一分”“一忽”中讀出來的。

            聚焦“一忽”:什么是一忽?(做動作,就這樣疏忽之間、微乎其微就叫一忽)

            試著讀出你的理解。

            ③看,一絲一毫的改變,都是遺憾。現在我們閱讀這一段,有沒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看,這就是這段話的出處。

            出示:

            東家之女,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

            (師)這樣的白鷺,它身段的大小是適宜的

            (男)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

            (師)這樣精巧如詩的白鷺,它的色素的配合是適宜的

            (女)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師)這樣精巧如詩的白鷺,它的全部、每一處都是適宜的。

            (齊)我們一起讀——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

            ⑤這一自然段,展現在我們眼前的簡直就是一幅完美無缺的畫面。讓我們把這幅白鷺外形的畫面定格在自己的腦海中。

            (生看著畫面背誦。)

            (2)課文的第2、第5自然段渾然一體,那么中間為什么要插進第3、第4自然段,這兩段是不是多余的呢?

            (第3、第4自然段并不是多余的,作者運用對比手法,用白鶴、朱鷺、蒼鷺和白鷺作對比襯托出白鷺的顏色配合、身段大小都很適宜。)

            是呀,有多少人見過白鷺呀!可往往因為常見而忽略了它的美。就讓我們再一次跟隨文字走近白鷺的身邊好好地欣賞欣賞它如詩如畫的美吧!

            (分組朗讀班齊讀第2自然段;一二小組讀第3、4自然段;三、四小組讀第5自然段)

            過渡:白鷺的外形精巧如詩,此外你還能從課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像畫面一樣的詩呢?

            (3)在清水湖里有一只兩只站著釣魚,整個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畫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為白鷺設計出的鏡匣。

            ①句子當中說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你能為我們描繪一下你通過這段文字讀出的那精美的畫面嗎?

            那清水田當中一定倒映著——(預設:倒映著白鶴那美麗的影子,遠處的.山被白云圍繞著,映在水中若隱若現,天上還有幾朵白云在那飄,十分美麗。)

            ②相信你也能為我們讀出這樣的精美,讀——

            齊讀。

            ③畫面中的白鷺真的是在釣魚嗎?那我們換成“啄魚”“捕魚”好不好?為什么?

            出示: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現在我們再回到白鷺的畫面,看從這樣的畫面當中,你又能感覺到怎樣的心情呢?試著讀出這種感覺。

            就這樣,白鷺站成了一幅畫,釣起了一首詩,我們一起像它這樣閑適地愜意地讀一讀這段話吧。讀——

            ④現在你可以給這首詩起個名字了吧?

            小結:剛才這樣我們抓住“釣”這樣看似平凡的字眼,邊讀邊想,讀出了文字背后的畫面,又從畫面當中讀出了心情,走進畫里,讀出詩來。

            3.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7、8兩段,看你能讀出怎樣的畫面,從畫面中讀出怎樣的心情?

            交流

            (1)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見它孤獨地站立在小樹的絕頂,看來像不是安穩,而它卻很悠然。這上別的鳥很難表現的一種嗜好。人們說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嗎?

            ①交流看到的畫面。

            ②白鷺真是在望哨嗎?那是在做什么呢?

            ③這又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2)黃昏的空中偶見白鷺的低飛,更是鄉居生活中的一種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①生交流看到的畫面。

            畫面面前沒有人的心是平靜,沒有人的心會煩躁,所有人都會感覺清澈透明,所以白鷺就是清澄,清澄就是白鷺,我們再讀——

            ②你想給這樣的畫面起一個怎樣的名字呢?

            4.我們相信白鷺怎么看都是畫,怎么讀都是詩,是一首精巧的詩,讓我們配著音樂合作讀讀這幾個自然段。

            同學們,一靜一動皆有韻,一花一鳥總關情。所以——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

            板塊四:領悟表達,拓展深化

            1.同學們這便是郭沫若筆下的白鷺,大家看這是另一篇文章當中對白鷺的介紹,請同學們自己快速地讀一讀。對比課文中的寫法,你更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白鷺,簡稱鷺,也稱鷺鷥。體長60厘米左石星紡錘形。鷺鳥的身體特征是嘴長、頸長、腳長和爪趾長,體態纖瘦。全身羽毛白色,背部、肩部和前頸的下部著生有羽枝分散的蓑狀的長飾羽,所以被稱為“蓑羽”。白鷺臉部裸露部分為黃綠色,嘴黑色,脛與腳部也呈黑色。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若學生都喜歡第一種,可以這樣來引領:如果要讓你選擇其中的一段,根據他去野外尋找我們沒有見過的白鷺,那你如何選?)

            小結:第1種寫法說明具體,第2種說法飽含深情。

            2.如果你喜歡第1種,可以嘗試著把本文變成這樣的表達方式說一說,若喜歡第二種,可以讀讀《石榴》。這是選做作業。

            3.必做作業是背誦《白鷺》。

            板書設計:

            1.白鷺

            色彩——水田閑釣

            身段

            身段——黃昏低飛

            (靜)(動)

            一首精巧的詩

          【《白鷺》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白鷺》優秀教案范文(精選9篇)03-13

          郭沫若《白鷺》教案(精選5篇)01-29

          語文五年級上冊《白鷺》教案優秀03-07

          白鷺的作文09-10

          白鷺的詩句11-29

          五年級白鷺教案09-04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白鷺》教案參考優秀02-02

          五年級語文《白鷺》教案01-24

          《白鷺趣話》閱讀答案說明文優秀06-2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9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狠狠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 |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 | 午夜网站在线进。 | 一本一级特黄大片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