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時間:2020-12-19 10:59:15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有關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4篇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我們又將奔赴下一階段的教學,請一起努力,寫一份教學計劃吧。怎樣寫教學計劃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4篇,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4篇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努力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根據新《課標》基本理念,使學生體會數學與大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價值,增強理解數學和應用數學的信心;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和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進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數學知識和必要的應用技能。

            二、班級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所任課的班級還是二年級三班和九班,三班共有學生54人,九班共有學生49人,二年級的孩子經過了一年的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知識與技能的掌握以及學習習慣等相對來說已有了較大的轉變;完成作業情況也較好,大部分同學作業清楚,態度端正,對數學表示出了較大的興趣。不過還有一小局部同學由于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種種原因,尚不能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學起數學來感覺還是有點累。學生樂于計算,但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就有點麻木,不注意審清題目意思,急于動手,以至于粗心大意,沒有很好的解決問題。需要更加的嚴格要求,多動手,多思考。加強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好的投入到學習當中來。

            三、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百和千知道相信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掌握萬以內的數位順序,會讀、寫以內的數;知道萬以內數的組成,會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能用符號和詞語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理解并認識萬以內的近似數。

            2.會口算百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口算整百、整千數加、減法,會進行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計算,并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

            3.知道除法的含義,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乘法和除法的關系;能夠熟練地用乘法口訣求商。

            4.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含義,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知道小括號的作用,會在解決問題中使用小括號。

            5.會辨認銳角、鈍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會在方格紙上將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平移。

            6.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質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5個單位)和簡單的復式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進行簡單的分析。

            8.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有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材分析

            第一單元:解決問題

            1.學生結合具體的情境,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

            2.通過購物等活動,初步感受混合運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并能運用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和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讓學生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

            4.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體會到混合運算要有一定的順序;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順序,以及小括號在運算中的作用。

            5.引導學生掌握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并能對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判斷。

            第二、四單元:表內除法

            1.引導學生經歷分蘋果等實際操作,初步體會有余數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并能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應用。

            2.使學生體驗除法豎式的計算過程,能正確掌握商是一位數的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

            3.探索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體會到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第三單元:圖形和變換

            1.結合生活情境,引導學生直觀認識直角、銳角和鈍角,會借助三角板識別以上三種角。

            2.通過觀察、丈量、比擬、歸納,使學生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

            3.使學生能夠按要求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和正方形。

            4.結合生活情境,讓學生直觀地認識平行四邊形。

            第五單元:萬以內數的認識

            1.聯系生活實際學習萬以內的數,體驗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通過實際操作,具體感受大數的實際含義,能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逐步發展數感。

            3.通過撥一撥等教學活動,認識萬以內數的數位順序;會讀、會寫萬以內的數,會比較數的大小,并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

            第六單元:克和千克

            1.具體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千克

            2.使學生知道用秤稱物體的方法,能夠進行簡單的計算。

            3.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

            第七單元:加與減

            1.引導學生結合具體的情境,發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具體的情境中滲透德育。

            2.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加減法計算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3.引導學生探索整十、整百數的加減的口算及三位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4.引導學生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

            第七單元:加與減

            1.引導學生結合具體情境,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連加、連減、加減混合計算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

            2.引導學生探索連加、連減、加減混合計算的方法,能結合具體的情境進行估算。

            3.引導學生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能靈活運用不同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第八單元:統計

            1.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

            2.引導學生認識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并能完成相應的圖表。

            3.使學生能根據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并能做出簡單的預測,能主動與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

            4.讓學生感受統計在生活中廣泛運用,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2

            一、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基本上具備一定的數學意識、數學理解能力及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大多數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有較強的自律性,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高,興趣濃;大部分學生對計算比較熟練,個別在計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異。通過一年多的學習,他們的學習習慣初步形成。因此,本學期重點要抓學習習慣的鞏固,繼續培養學生“傾聽”、“合作”、“交流”等能力和習慣,養成認真做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其次,要使學生在獲得數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發展數學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建立學習數學和應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二、教材分析

            (一)內容變動情況

            1.降低了難度。《標準20xx》對統計與概率梁宇的知識內容進行了調整,提出在第一學段要經歷簡單的數據收集和整理過程,了解調查、測量等收集數據程,主要體現在第一單元和第三單元內容的變化上。第一單元是統計的內容,原來二年級下冊主要是教學復式統計表以及以1當5的條形統計圖,現在重點學習調查的方法和記錄整理數據的方法。第三單元是圖形的運動,現在只讓學生直觀認識軸對稱圖形、平移現象和旋轉現象,刪掉了原來要求畫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紙上辨認圖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內容。

            2.完善結構體系。

            主要體現在第五、六單元內容的變化上。首先及時安排了混合運算單元,其次是將“有余數的除法”這一單元從三年級上冊移到了二年級下冊,這樣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數的除法”和“表內除法”的聯系。

            (二)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數據收集整理,表內除法(一),圖形的運動,表內除法(二),混合運算,有余數的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克和千克,簡單的推理,用數學解決問題和數學實踐活動小小設計師等。

            (三)編排特點

            1.各領域內容穿插編排,互相搭配。

            2.繼續加強學生對知識整理能力的培養。

            3.繼續注重體現數學背景知識。

            4.在完整的過程中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5.練習的層次、功能分明。

            6.為教學評價提供線索。

            三、教學目標

            1.了解統計的意義,能學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2.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除法運算的含義。會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能夠比較熟練地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使學生初步認識乘、除法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除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學會辨認軸對稱圖形;結合實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

            4.讓學生在熟練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基礎上,綜合應用表內乘除法的計算技能解訣一些簡單和稍復雜的涉及乘、除運算的實際問題。

            5.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含有二級運算的混合式題的運算順序,學會計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帶有小括號的兩步式題。

            6.使學生經歷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現象抽象為有余數除法的過程,初步理解有余數除法的含義,認識余數。掌握除數是一位數,商也是一位數的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知道余數要比除數小。

            7.結合生活實際,體會生活中有大數,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經歷數數的過程,能認識萬以內的數,結合實際物體知道這些數的組成與分解。

            8.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滲透數學模型思想。

            9.通過一系列的猜測、比較、推理等活動,使學生感受簡單推理的過程,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數與組合數。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2.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除法。2、萬以內數的認識。3、用數學解決問題。

            難點:培養生學會獨立審題的能力;學會解決各種應用題。

            五、教學措施

            1.科學安排解決問題的教學,重視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應用意識。

            2.萬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教學重視發展學生的數感。

            3.改進表內除法教學的編排,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加強教學過程的探索性。

            4.提供關于空間與圖形的豐富素材,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5.提供豐富的、現實的、具有探索性的學習活動,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逐步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六、課時安排

            周次

            日期

            教學內容

            課時

            備注

            1

            2.13—2.19

            第一單元

            1.數據收集整理

            2

            2.練習一

            1

            第二單元

            1.除法的初步認識

            1

            2

            2.20—2.26

            1.除法的初步認識

            4

            3

            2.27—3.5

            1.除法的初步認識

            1

            2.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3

            4

            3.6—3.12

            2.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2

            3.整理和復習

            1

            第三單元

            1.軸對稱圖形的認識

            1

            5

            3.13—3.19

            2.平移和旋轉

            1

            3.實踐活動:剪一剪

            1

            4.練習七

            1

            6

            3.20—3.26

            第四單元

            1.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

            2

            2.解決問題

            2

            7

            3.27—4.2

            3.整理和復習

            1

            第五單元

            1.混合運算

            1

            8

            4.3—4.9

            1.混合運算

            3

            2.解決問題

            1

            9

            4.10—4.16

            2.解決問題

            1

            3.整理和復習

            1

            第六單元

            1.有余數除法的意義和計算

            2

            10

            4.17—4.23

            1.有余數除法的意義和計算

            2

            2.解決問題

            2

            11

            4.24—4.30

            2.解決問題

            1

            3.整理和復習

            1

            4.小小設計師

            1

            12

            5.2—5.7

            第七單元

            1.1000以內數的認識

            4

            13

            5.8—5.14

            2.10000以內數的認識

            4

            14

            5.15—5.21

            2.10000以內數的認識

            2

            3.整百、整千數加減法

            3

            15

            5.22—5.28

            3.整理和復習

            1

            第八單元

            1.認識克

            1

            2.認識千克

            1

            3.解決問題

            1

            4.練習二十

            1

            16

            5.29—6.4

            第九單元

            1.猜一猜(一)

            1

            1.猜一猜(二)

            1

            第十單元

            1.復習表內除法及混合運算

            1

            2.復習萬以內數的認識及加減法

            1

            17

            6.5—6.11

            3.復習克和千克及圖形的運動

            1

            4.復習解決問題和統計

            1

            結束課程,復習。

            18

            6.12—6.18

            19

            6.19—6.25

            20

            6.26—

            學期結束工作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3

            一、學生掌握知識情況:

            本班有學生36人,一年多來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時能積極思考,積極發言,作業認真按時完成。大部分同學能夠熟練地口算加減法,能提出并解決簡單的問題。對位置、圖形、統計等方面的知識也能較好地掌握。個別學生還沒達到計算正確、迅速,今后要加強輔導。

            二、教學內容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排列問題、表內乘法和除法(二)、觀察物體、統計、認識1000以內的數、方向和路線、千克和克、四邊形、加減法。

            三、單元教學要求

            第一單元 排列問題

            1.通過拼擺、交流、觀察等活動,發現稍復雜的圖形的排列規律。

            2.結合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情,了解簡單的排列組合問題。

            3.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初步學會表達自己思維的過程和結果,發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4.積極參加操作、拼擺、交流活動,引導學生發現和欣賞圖形排列的美妙。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生對身邊事物的好奇心,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意識。

            第二單元 表內乘法和除法(二)

            1.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乘、除法的意義。

            2.經歷歸納7~9的乘法口訣的過程,能熟練地口算表內乘、除法。

            3.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4.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數學活動,在與同伴合作學習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

            第三單元 觀察物體

            1.經歷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的過程,能夠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立體形狀。

            2.在觀察、辨認等數學活動中,初步獲得立體和平面視圖的直觀經驗,發展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察。

            3.的20xx年小學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感受從不同位置觀察立體的奇妙,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第四單元 統計

            1.經歷簡單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1個單位),能根據數據完成簡單統計圖。

            2.能對條形統計圖表示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3.在調查活動中,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

            第五單元 認識1000以內的數

            1.能認、讀、寫1000以內的數,能夠用符號和詞語來描述1000以內數的大小。

            2.認識個、十、百、千等計數單位,理解各個數位上的數字表示的含義;知道三位數是由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能夠用圖形表示1000以內的數。能用1000以內的數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進行交流。

            3.在估計、按規律數數、寫數和擲點寫數等數學活動中,感受1000以內數的意義,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

            4.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了解可用數和形來描述某些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

            第六單元 方向與路線

            1.經歷認識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四個方向的過程,能根據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北)辨認其余七個方向,會用語言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線路圖,能根據線路圖說出行走的路線。

            2.在辨認方向和路線的過程中,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3.感受方向與路線跟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適應現實生活的能力。

            第七單元 千克和克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結合自己的經驗,感知1千克和1克的質量,知道1千克=1000克。

            2.知道用秤稱量物體質量的方法,會選擇適當的單位表示常見物品的質量。培養估計的意識。

            3.在測量、比較物品質量的過程中進行簡單地、有條理地思考,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4.對身邊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夠積極參與有趣的比較活動,并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第八單元 四邊形

            1.經歷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特征的過程,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初步認識四邊形,能辨認平行四邊形。

            3.了解七巧板,能用七巧板拼圖。在拼圖和圖案設計的過程中感受圖形的美妙,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4.在數學活動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激發探索和創新的欲望。

            第九單元 1000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一)

            1.掌握1000以內簡單加、減法的口算技能。

            2.使學生經歷嘗試、探索個性化算法的過程。在交流個性化算法的過程中,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能表達計算的思考過程。

            3.激發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

            四、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全面理解和把握課程標準;

            2.樹立正確的教學觀;

            3.具有課程開發的意識和責任感;

            4.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5.要充分認識評價的重要意義;

            6.要創造性地組織教學。

            五、教學措施

            1.重視在操作過程中體驗數學,學習數學。

            2.關注解決問題策略,區別于傳統的應用題教學。

            3.要通過觀察、想像、拼圖等多種方式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防止空對空教學。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4

            ※本冊教材的教學內容:

            一、數與代數

            1、有余數的除法:⑴、有余數除法的認識;⑵、有余數除法的筆算

            2、萬以內數的認識:

            ⑴、千以內數的認識;

            ⑵、萬以內數的認識;

            ⑶、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近似數;

            ⑷、估算;

            ⑸、整百、整千數的加減法,幾千幾百加減幾百。

            3、萬以內數的加減法(一):

            ⑴、百以內數的加減法口算;

            ⑵、簡樸的萬以內數的加減法的筆算、估算;

            ⑶、稍復雜的萬以內數的加減法的筆算;

            ⑷、萬以內數的加減法的驗算。

            4、萬以內加減法(二):

            ⑴、較復雜的萬以內數的加減法的筆算;

            ⑵、估算;

            ⑶、應用萬以內數的加減法解決問題;

            ⑷、回憶整理。

            5、混合運算:

            ⑴、兩步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

            ⑵、帶小括號的兩步加減混合運算;

            ⑶、應用加減運算解決問題。

            6、時、分、秒的認識:認識時、分、秒。

            二、空間與圖形

            1、千米、分米、毫米的認識:

            ⑴、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分米、毫米

            ⑵、長度單位的進率和簡樸的換算。

            2、對稱:認識對稱現象。

            3、圖形與拼組:

            ⑴、平面圖形的認識①、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②、五邊形、六邊形的初步認識;

            ⑵、圖形的拼組。

            三、統計與概率

            統計:分段統計。

            四、實踐與綜合應用

            1、奇妙的動物世界:加深對長度單位的認識。

            2、戶外活動:加深對統計過程的體驗,鞏固分段統計的方法。

            五、回憶與整理:回憶整理全冊內容。

            ※本冊教材學習目標

            一、 知識與技能:

            1、數與代數:

            ①、結合詳細情境,理解萬以內數的意義,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能說出各數的名稱,識別各數位上數字的意義。

            ②、結合詳細情境,進一步理解運算的意義,會口算表內有余數除法、百以內加減法、能計算三位數的加減法及兩步的加減法混合運算。結合現實素材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③、能準確辨認鐘面上指示的時刻,認識時、分、秒,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并進行簡樸的換算。

            2、空間與圖形:

            ①、通過觀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認識五邊形、六邊形。

            ②、結合生活實際,體會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當地選擇長度單位,并能進行簡樸的單位換算,會估測、測量一些物體的長度。

            ③、結合實例,感知對稱現象。

            3、統計與概率:

            ①、能用合適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

            ②、在詳細的統計活動中,把握分段統計的方法。

            4、實踐與綜合運用:

            ①、加深對萬以內數的認識及長度單位的認識。

            ②、加深對統計意

            義的理解,鞏固分段統計的方法。

            二、 數學思索

            1、在詳細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2、經歷從生活情境中認識較大數的過程,能用萬以內數描述詳細的事物,發展初步的觀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數感和符號感。

            3、經歷探索三位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初步形成獨立思索和探索的意識。在進行估算的過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識。

            4、在解決簡樸的混合運算問題中,體會分析問題的基本思想方法,能進行簡樸的、有條理的思索。

            5、在對長方形及正方形特征的探索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觀察、操作能力,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6、經歷對數據的搜集、整理、分析過程,體會統計的工具性,培養初步的統計意識和能力。

            三、 解決問題

            1、能用加減法的有關知識解決簡樸的實際問題。

            2、能用加減混合運算的知識解決兩步計算的簡樸的實際問題。

            3、能用統計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有關問題。

            4、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初步學會與同伴合作。

            四、 情感與態度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有好奇和愛好,能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2、了解可以用數和形來描述某些生活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習數學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碰到的一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發現錯誤并及時改正,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本冊教材重點內容分析:

            結合教學內容的類別分析,我認為“數與代數”中的認識萬以內數及這些數的大小比較;有余數除法、萬以內數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及方法的多樣性是重點教學內容。在“空間與圖形”中千米、分米、毫米的認識及換算,認識對稱現象,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是重點教學內容。在“統計與概率”中分

            段統計是重點教學內容。

          【有關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4篇】相關文章:

          有關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三篇03-22

          有關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9篇03-10

          有關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4篇03-03

          有關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十篇03-19

          有關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模板8篇03-16

          有關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范文9篇03-16

          有關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范文6篇03-09

          有關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匯編7篇03-09

          有關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合集5篇02-28

          有關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集錦四篇02-2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五月天AV在线资源网 | 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午夜AV电影免费在线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综合一区 | 一级国产片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