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教學設計

          時間:2021-04-17 14:32:46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古詩教學設計(精選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古詩教學設計(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詩教學設計(精選5篇)

            古詩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生通過學習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掌握生字“焚”,能理解詩句中重點詞語的意思,并說說詩句的意思。了解作者生平事跡。

            2、能力目標:學生能憑借詩歌語言文字,感受石灰堅強不屈、潔身自好的精神。結合作者生平及當時時代背景體會作者不同流合污、堅決同惡勢力斗爭到底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標: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古詩的意境美,并使學生受到情感教育。

            【教學重難點】

            1、能說說詩句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詩美的意境,使學生受到情感教育。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走近古詩。

            1、同學們,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在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的文化長河中,詩歌朝氣蓬勃,彌久不衰。我們從小一直學古詩,請同學們回想一下,你還記得哪些詩?(指名吟誦兩至三首古詩)

            2、賀知章寫了一首《詠柳》,大家會背嗎?(齊背),詩中的“剪刀”可以換成“菜刀”嗎?(學生說說理由,教師用“推敲”和“春風又綠江南岸”的典故引導學生體味詩歌語言的精煉及韻味)

            二、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有名的詩——《石灰吟》(板書課題),齊讀詩題。

            2、了解詩人:《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詩人于謙。

            于謙(1398—1457),浙江杭州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公元1421年,考中進士,歷任監察御史,山西、河南巡撫,兵部尚書等職。為官清正,深受人民愛戴。公元1457年,被奸官誣陷殺害,1465年,明朝政府為于謙平反昭雪,并賜謚號為“忠肅”。

            3、釋題:吟:吟誦,古代詩歌體裁的一種名稱,如孟郊的《游子吟》、白居易的《暮江吟》、李白的《白頭吟》等。

            4、質疑:作者為什么要吟誦石灰呢?大家了解石灰嗎?

            課件出示《石灰的自述》,引導學生了解石灰的相關知識。

            三、初讀古詩,抓字眼,明詩意。

            1、出示古詩,學生自由讀詩,要求讀正確。

            2、指名讀,正音。學習生字“焚”,描紅。

            3、范讀,明確節奏。

            石灰吟

            千錘/萬擊//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4、指名讀,要讀出韻律美。

            5、默讀,想一想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集體交流:(預設)

            (1)“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板書:千錘萬擊、烈火焚燒)

            千錘萬擊:形容開采石灰原料非常艱難。錘,錘打。擊,擊打、開鑿。若等閑: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這兩句詩的意思是:經受千錘萬擊才出深山,烈火燒煉也很平常淡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首句寫開采石灰巖的艱難困苦,表明石灰從出世時就經受考驗。第二句寫了石灰在燒制過程中要經過烈火的煅燒。面對嚴峻的考驗,卻能夠從容自若,處之泰然。“烈火焚燒”與“若等閑”,形成鮮明的對照,更加襯托出石灰的頑強。

            (2)“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板書:粉骨碎身、清白留世)

            清白:指石灰潔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節操。這兩句詩的意思是縱然粉身碎骨全不懼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間。這兩句借石灰之口,一語雙關。表示出作者不怕犧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間的追求。

            四、再讀古詩,想意境,悟詩情。

            1、討論交流:讀1、2兩句你想到了什么樣的情景?“千、萬”說明次數多,這個詞說明了什么?(抓住“千錘萬擊”引導學生想象山石承受千錘萬擊以及烈火焚燒的情景)。見到此情此景,你體會到了石灰的哪些品質?(不怕磨難、不畏艱險)齊讀1、2兩句。

            2、過渡:石灰還受到了什么磨難?讀3、4兩句,這時你看到了什么畫面?這兩句寫出了石灰的什么特點?(勇于獻身、清白留世、潔身自好)齊讀3、4兩句。

            3、小結石灰的高貴品質并指導學生練讀全詩,讀出對石灰的尊敬。

            4、由這樣的石灰你會想到什么樣的人?(剛強勇敢、勇敢奉獻、勇于犧牲的英雄)于謙是不是這樣的人呢?

            五、三讀古詩,融情感,練誦讀。

            1、于謙僅僅是寫石灰嗎?他為什么要寫這首詩呢?(他要做個像石灰一樣清清白白的人,不畏艱險、不怕犧牲)齊讀全詩,讀出贊揚之情。

            古詩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讀懂古詩《江雪》,并能用自己的話語來說說這首古詩的意思。

            2、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

            3、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何詩中所描繪的景色。

            教學過程:

            一、理解課題,認識作者。

            江雪:江上的雪。柳宗元(唐代)學生補充作者的簡介。

            二、解釋詞語,說說詩意。

            1、千山:周圍的群山。絕:斷絕

            詩意:許多山嶺看不到一只飛鳥。

            2、萬徑:數量很多的道路。蹤:腳印。滅:消滅,消失(沒有了)

            詩意:條條道路上都不見人走動留下的腳印。

            3、孤舟:孤單單的一條小船。蓑笠翁: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老翁。

            詩意:孤單單的小船上,有個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老漁翁。

            4、山:寒冷江面上。

            詩意:獨自一人冒著滿天飛雪在寒冷的江面上釣魚。

            四、說古詩,讀古詩,背古詩。

            五、聯系實際,發揮想象

            六、整首古詩給人一種什么感覺?

            學生交流(凄冷、孤傲)

            七、學生質疑:解決問題

            八、感情朗讀,體會詩境

            九、作業

            古詩教學設計3

            第一課時

            《鄉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

            一、以圖導題,理解題意

            1、仔細觀察插圖,說說你對這幅圖的理解。

            2、認真讀讀題目,說說你從題目上了解到了什么?(題目點名了時間和地點)

            3、你還想了解這首詩的什么內容?這首詩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的?他的創作有什么特點?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表達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4、怎樣才能讀懂這首詩?怎樣才能讀好這首詩?

            二、以疑促讀,理解詩意

            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注意蠶桑的讀音以及多音字了的音、義。

            2、指名讀詩,師生正音。

            3、默讀古詩,思考大家提出的問題,解決不了的請做記號。

            4、小組交流。

            5、全班交流,教師指導。

            三、解疑品讀,感悟詩情

            1、自由品讀,邊讀邊想畫面,同時要注意朗讀的節奏,尤其讀前兩句時要讀出一種欣欣向榮的景象,后兩句要讀出繁忙的勞動生活的場面。注意少才又的讀法。

            2、指名朗讀,師生共賞。

            3、感情朗讀,體會詩情。

            四、背誦,積累語言

            五、引導自學

            《四時田園雜興》

            1、先用學習《鄉村四月》的以疑促讀、理解詩意的方法自學。

            2、小組內交流,教師指導點撥。

            3、全班交流自學成果。

            4、搜集描寫田園生活的詩詞,讀一讀,背一背。

            第二課時

            《漁歌子》

            一、創設意境,理解課題

            1、老師范讀《漁歌子》,你能感受到什么?(初步感受到景色美;它和古詩在表達上不太一樣)

            2、你們了解詞嗎?試著說一說。

            3、簡介詞的相關內容。(略)

            4、簡介作者背景:

            張志和:在朝廷做過小官,后來隱居在江湖上,自稱煙波釣徒。這首詞就借表現漁夫生活來再現自己隱居生活的樂趣。

            二、渲染氣氛,理解詞義

            1、配樂朗讀,營造氣氛。

            2、自由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整體感知。

            3、指名朗讀,師生正音。

            4、自由學習,運用學習古詩的方法逐句理解,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畫出來。

            5、小組交流學習成果。

            6、全班交流,教師點撥指導。

            白鷺;閑適的象征。它能襯托出漁夫的生活環境。

            桃花流水:桃花盛開的季節正是春水盛漲的時候,俗稱桃花汛或桃花水。

            不須歸:樂而忘返,不想回家。

            7、教師小結:

            這首詩有鮮明的湖光山色,有漁翁閑適的形象,是一幅用詩寫成的山水畫。

            三、反復吟誦,感悟意境

            1、教師范讀,再入意境。

            2、自由朗讀,邊讀邊想象每一個畫面。

            3、指名朗讀,教師指導。

            小組輪讀,相互欣賞。

            5、感情朗讀,感悟意境。

            四、積累語言,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誦《漁歌子》。

            2、到課外找一找有關描寫景物的詩詞,讀一讀,背一背。

            3、默寫兩首古詩。

            古詩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閱讀寫作方面:引導學生掌握讀懂古詩的方法,領會改寫古詩的技巧。

            2、情感態度方面:引發學生誦讀古詩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古代詩歌的情感。

            教學板塊一:學文寫事

            教學環節一:故事引路,明確主題

            一、提問導入——古詩知識小調查

            1、你能說出幾個熟知的中國古代詩人的名字嗎?

            2、你能說出幾個古詩的題目嗎?

            3、你能完整地背誦一首古詩給大家聽聽嗎?

            同學們,我們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詩的歷史源遠流長,關于古詩的有趣故事也不少,來聽一個吧!

            二、故事引路

            聽故事《解縉的應變之作》,思考回答:

            1、皇帝說的事情是真的嗎?

            2、請把解縉的詩句連起來讀一讀,你覺得寫得怎么樣?

            3、說說解縉的詩是怎樣得來的?說明了什么?

            三、明確主題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多讀古詩對提高我們的文學功底是大有好處的。雖然說古語有“熟讀百遍,其義自見”的說法,可是光靠背誦的方法來學習古詩是遠遠不夠的。今天我們掌握一種學習古詩的新方法,把學習古詩和習作練習結合起來。

            學習古詩的新方法——改寫古詩(根據古詩寫現代文)

            教學環節二:技法點撥

            環節過渡:要根據古詩寫好作文,我們需要掌握哪些讀寫技巧呢?

            一、讀懂原作

            (一)讀懂古詩的方法

            讀懂古詩做到“三要”

            1、要理解古詩的原意(正確理解詩句的含義)

            2、要把握古詩的意境(了解古詩描寫的環境和具體的事物)

            3、要展開合理的想象(想象發生的事情、人物的動作、語言、心理和表情等)

            (二)例文閱讀

            讀古詩《宿新市徐公店》,完成練習:

            1、讀懂原詩

            2、讀改寫,大家評:

            (1)小作者寫的人和事和原詩里寫的相同嗎?

            (2)改寫的文章比原詩增加了哪些內容?這樣增加好不好?

            (3)你還覺得文中的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二、改變寫法

            (一)改變寫法的要點

            (1)不要純粹翻譯詩句。

            (2)適當運用修辭手法,令改寫的文字更加生動。

            (3)描寫人物可適當運用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動作描寫。

            (4)適當補充背景材料。

            適當補充古詩背后的故事,使改寫的內容更加具體,生動形象。

            (二)例文閱讀

            讀《桃花潭送別——改寫<贈汪倫>》,完成練習:

            1、你知道李白和汪倫的故事嗎?請給大家講一講!

            2、改寫文章里的人稱發生了什么改變?

            3、小作者的改寫比原詩增添了哪些內容?你覺得怎么樣?

            三、掌握改寫古詩的步驟與格式

            (一)步驟與格式

            1、改寫古詩分三步

            第一步:讀。(讀懂詩句)

            第二步:想。(想象詩句的環境和人、事、物)

            第三步:寫。(把想到的通順、連貫地寫下來。)

            2、改寫的文章有格式

            題目居中不能少,古詩原文要寫好。

            下面接著細思考,改寫詩句語言妙。

            (出示正確格式)

            (二)讀讀品品

            欣賞動畫例文《小池》,思考回答:

            1、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2、這首詩描寫的是什么季節的'景色?為什么?

            3、詩句里具體描寫了哪些景物?小作者的改寫,寫出了這些景物嗎?

            4、小作者通過想象,還補充寫出了哪些景物?

            教學環節三:積累表達

            一、詞語積累

            我們改寫古詩要做到:

            忠實原作用心領悟反復吟詠體會妙處

            美妙的古詩讓我們

            沉浸其中心曠神怡美不勝收贊不絕口

            二、念念歌訣

            教學環節四:課后體驗

            請在課后誦讀幾首古詩,并選出一首自己最喜歡的。做個小記錄:

            1、這首詩叫什么題目,作者是誰?你能背誦和默寫嗎?

            2、你理解這首詩的意義嗎?你能準確地說出詩句的意思嗎?

            3、你知道這首詩背后有什么故事嗎?

            4、你想怎樣改寫這首古詩?

            教學板塊二:讀寫拓展

            1、改寫古詩的技巧要點是什么?

            2、你在課后讀了古詩嗎?請給同學們背誦一首吧!

            教學環節二:閱讀拓展

            環節過渡:為了改寫好古詩,我們再來欣賞兩篇文章,學一學作者的寫法吧!

            一、巧用修辭,描寫生動

            認真讀《改寫〈游園不值〉》,完成下列練習:

            1、解釋詩的題目“游園不值”和詩句。

            我在游園時沒有遇到主人。這里是說沒有進園游賞。

            2、小作者在改寫文章的前兩個自然段介紹了什么事?這樣介紹好不好?

            3、小作者的筆下“滿園春色”是怎樣的景色?請從文章里找出來讀一讀!

            二、適當補充,故事精彩

            認真讀《黑夜射虎》,完成下列練習:

            1、《黑夜射虎》是改寫的哪首古詩?

            2、請簡單說說詩句的含意。

            3、小作者給我們講了個什么故事?

            4、改寫文章與原詩相比,哪些內容是小作者想象的?

            教學環節三:寫作拓展

            請把自己喜歡的一首古詩改寫成現代文。

            溫馨提示:

            1、正確體現古詩的原意,不能改變詩句的意思。

            2、大膽想象、適當補充、巧妙修辭、描寫細致。

            3、改寫文章的格式要正確,語句要通順流暢,書寫要工整干凈。

            古詩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認識“劉、菊”等10個生字,會寫“于、首”等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3、有背誦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用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想】

            本課兩首古詩,從不同的側面表現了秋天的盎然生機。學習時,重在朗讀、背誦。詩歌的韻味和意境的美好,可讓學生結合課件插圖,在反復誦讀的過程中自己理解、感悟。可引導學生說說“讀懂了什么”或者“體會到什么”。學生如果提出不懂的字詞,教師可簡單講解。古詩朗讀要把每個字的音讀準,還要注意咬字吐字。可讓學生反復練習朗讀。教師可通過同桌互相聽讀、有針對性地抽查、鼓勵到臺上朗讀等方式檢查學生讀的情況。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資料,了解背景

            1、學生展示,交流課前查閱資料所得。

            2、教師可講解:

            我國宋朝有個大詩人叫蘇軾,號東坡居士,別人又叫它蘇東坡。一天,他和朋友聚會,其中一個叫劉景文的,學問淵博,詩又寫得好,蘇軾可欣賞他了。蘇軾喝著酒,非常高興,他提筆寫了一首詩送給劉景文。大家想知道寫了什么嗎?

            二、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

            2、同桌互讀,糾正讀音。

            3、默讀古詩,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4、小組合作學習,共同討論,解決各自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巡回點撥、指導。

            5、課件出示生字,學生認讀。

            6、齊讀古詩,要求讀的正確、流利。

            三、再讀感悟,練習背誦

            1、試著有感情朗讀,教師適當指導。

            2、課件出示課文插圖,教師范讀古詩。學生邊聽邊仔細觀察、思考:

            畫面中的景象表現了哪幾句詩的意思?

            3、學生討論,對上述問題發表見解。

            4、質疑:

            還有什么問題?

            5、同桌練習背誦這首詩。

            四、趣味實踐活動

            1、我說你讀:

            老師描述詩句的意思,學生讀出相對應的詩句。

            2、卡片連詩:

            出示本課的生字卡片,學生按生字出現在詩句的先后順序,擺好卡片,然后連起來,試著背詩句。

            五、指導寫字

            1、課件出示“劉、記、枝”三個字,學生認讀。

            2、學生觀察、說說這三個字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3、教師范寫,學生跟著老師書空練習。

            4、學生仿寫一個字后,同桌互相評改,找出問題,進行修改。

            5、自己練習寫生字。

            六、布置課外閱讀古詩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小組比賽背誦《贈劉景文》。

            2、出示課題《山行》。

            二、自主學習,感悟詩意

            1、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自主學習,老師巡視指導。

            2、交流、分享、展示自己的學習所獲。

            3、集體討論,解決學習中還沒有弄懂的問題。

            4、小組比賽朗讀《山行》,老師針對學生情況相機進行指導。

            三、趣味實踐活動

            1、卡片連詞練背誦。

            2、看圖貼詩句練背誦。

            3、賽詩會:

            ⑴每個小組出一個節目,集體背誦兩首古詩,一首課內,一首課外。

            ⑵小組內先比賽,每一個小組派一名代表參加比賽。

            四、指導寫字

            1、指名學生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寫“于、首”兩個字,集體評議。

            2、教師范寫“楓”字,學生書空練習。

            3、學生描紅仿寫,同桌交換評、改。

            4、學生練習書寫生字,教師巡視指導。

            【教學后記】

            《贈劉景行》讀起來非常拗口,學生在讀上下了不少功夫。因為這首詩距離學生生活較遠,學生不是很感興趣,對于詩意的理解也比較生疏。這首古詩大部分同學已經背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小組合作學習,互相幫助,學習效果較好。

          【古詩教學設計(精選5篇)】相關文章:

          古詩教學設計課件資料04-20

          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設計04-14

          小學古詩出塞教學設計03-22

          古詩《望岳》 教學設計09-06

          古詩《觀滄海》教學設計11-15

          古詩離騷的教學設計10-29

          《贈汪倫》古詩教學設計12-20

          古詩贈汪倫教學設計10-27

          古詩《望岳》優秀教學設計11-16

          題西林壁古詩教學設計12-0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免费的日本精品视频 | 日本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 在线观看1024精品国产 | 中文字幕aⅴ天堂在线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码三区 | 日韩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