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遠方的大山》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時間:2021-06-06 13:39:30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翻越遠方的大山》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翻越遠方的大山》教學設計第二課時,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翻越遠方的大山》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翻越遠方的大山》教學設計第二課時1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劉翔成功的過程,感受他不斷超越自我的精神。

            2、能力目標: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能夠從劉翔身上得到某種啟示。

            教學時間: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聽寫詞語:跨欄 吶喊 紀錄

            背影 風馳電掣 遙不可及

            2、說說由第一行詞語,你想到了文中的哪個人物?第二行詞語又讓你聯想到了文中的哪個人物?為什么?

            過渡:下面讓我們一起讀讀課文,去了解劉翔的心路歷程。

            二、研讀文本,理解內容。

            1、自由讀全文,說一說,文中的哪一句話點明了題目?

            (1)這段話在文中起著什么作用?(總結全文,呼應開頭,點明主旨的作用)

            (2)這句話后面的“!”表示什么?應該用什么樣的感情來讀這句話?(激動、欣喜)

            2、“遠方的大山”指的是什么?你是從文中哪兒找出來的?

            (1)把約翰遜比作大山,說明了什么?啊哪個詞語也說明了這一點?(奢望)

            (2)“遙不可及”是什么意思?(非常遙遠,難以得到的東西)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我”和約翰遜相差甚遠)

            (3)指導朗讀。這句話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應該用無可奈何的語氣來讀,重讀“根本就不敢”“遙不可及”“更別提”)

            (4)能說說此時劉翔的心情嗎?展開想象談一下。

            4、上節課我們找出了文中許多表示時間的詞語,這些表示時間的詞語見證了劉翔不斷努力,不斷進步的過程,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然后完成這樣一個表格:

            時間

            “我”

            約翰遜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比賽時間 比賽名稱 比賽結果

            (1)全班交流。

            ①誰能來說說2001年“我”和約翰遜的表現?

            ②“風馳電掣”是什么意思?由這個詞語你想到了哪些事物?

            ③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名觀眾,你在感受約翰遜風馳電掣的速度時,心里會想些什么?

            ④作為一名一直以來把約翰遜當作自己目標的運動員,劉翔此時心里是怎么想的?

            ⑤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我”決心趕超約翰遜)

            ⑥那么,2002年出現了怎樣的情況呢?

            ⑦當看到約翰遜的背影時,“我”心里又會想些什么?

            ⑧在2003年的近10次比賽中,“我”和約翰遜的差距終于縮小了!文中的哪句話告訴我們這一點?(我屢屢拿第二,而約翰遜總是拿第一!)

            ⑨你從“總是”和“!”體會到了什么?

            ⑩三年的時間,“我”的進步是神速的。請你想一想,“我”都進行了哪些艱苦的訓練(出示):

            展開想象寫話:

            風刀霜劍中,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染疾病時,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別人休息時,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雖然“我”在不斷進步,但是約翰遜這座大山依然橫在“我”的面前,而“我已經站在山腳下”!

            2004年又是怎樣的情況呢?

            三、感受精神,進行教育。

            1、你從劉翔身上感受到了一種什么樣的精神?

            2、在生活中,你有崇拜的人嗎?你打算怎樣努力來超越自己崇拜的人呢?

            3.現在討論一下,劉翔成功翻越遠方的大山有哪些原因?

            (因為劉翔有目標,有夢想,遇到挫折不灰心,繼續堅持拼搏,最終獲得了成功。)

            四、拓展延伸,豐富積累。

            1、你知道劉翔的哪些名言?

            2、你還知道哪些運動員的名字?簡述有關他(她)的故事。

            五、附:板書設計:

            翻越遠方的大山:敢于挑戰 產生夢想

            堅持不懈 追逐夢想

            有志者事竟成 實現夢想

            《翻越遠方的大山》第二課時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憑借語言文字,借助圖片,展開想象,填補空白,學習劉翔不畏艱難、敢于挑戰的進取精神。

            2、理解“翻越大山”的含義,明白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就能戰勝一切困難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質疑問難

            1、這遠方的大山指誰?誰翻越了遠方的大山? “翻越”是什么意思?

            2、文章有3處出現與大山有關的句子,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來。

            3、交流出示:

            在我看來,他就是一座遠方的大山,我到山腳下的那天都遙不可及,更別提要翻越這座大山了。

            毫無疑問,那時候約翰遜仍然像一座大山橫在我的面前,但我隱隱感覺到,我已經站在了山腳下!

            那一刻我才回過神來:這一切都是真的,我成功翻越了遠方的大山!

            (1)作者跟這座大山之間發生了什么變化?

            (2)有什么不明白的?(如:劉翔是怎么一步一步翻越這遠方的大山的?)

            過渡: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劉翔的心路歷程。

            二、研讀課文 走進內心

            1、作者按什么順序來寫的,找出表示時間的詞語

            2、學習第1、2小節

            (1)出示,引讀:很早就知道……

            (2)那時候“我”與約翰遜的差距,用文中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遙不可及”,

            劉翔為什么會感覺遙不可及的?(連親眼見他都是一種奢望)要說能翻越這座大山,超越約翰遜,你覺得這……所以說“更別提要翻越這座大山了。”

            (3)指導朗讀

            3、指導學習2001年

            (1)2001年,發生了什么變化?指名讀3、4小節。

            (2)交流(可以對同學的發言進行補充)。

            為什么只能作為觀眾?(沒有資格參加,也說明他們之間的差距很大)

            (3)劉翔第一次與約翰遜碰面,卻只能作為觀眾感受他的神速,他內心怎么想的?

            當一當劉翔(指名讀這句話中),你聽出了什么?

            4、學習2002、2003年

            (1)默讀,這兩年與前面比,劉翔又有了什么變化?(劃出相關的詞句)

            (2)交流

            ▲2002年

            “第一次和約翰遜肩并肩地站在跑道上”(有了參賽的機會,差距縮小了)

            過渡:但很遺憾,“我”所能看到的只是約翰遜的背影。

            補白:看著約翰遜的背影,我暗暗地對自己說:“劉翔啊劉翔, ”

            ▲2003年

            “我跟他的比賽近10次”

            “我屢屢拿第二,而約翰遜總是第一!”

            過渡:屢戰屢敗,毫無疑問,那時候約翰遜仍然像一座大山橫在劉翔的面前,不可戰勝,此時,他有沒有氣餒,有沒有放棄?從哪兒看出來

            指導讀“我已經站在了山腳下!”(讀出自信)

            出示補白:為了心中的奮斗目標,

            為了超越自己的夢想,

            他每分每秒都在努力著。

            烈日炎炎下,劉翔

            狂風暴雨中,劉翔

            夜深人靜時,劉翔

            ,劉翔

            過渡:就這樣,劉翔一刻也沒有放松過,終于等來了2004年5月8日

            5.學習2004年

            (1)引讀第8小節

            (2)那個屢屢拿第二,只能看到約翰遜背影的“我”,打破了亞洲紀錄,終于第一次讓約翰遜看到我的背影。

            (3)劉翔當時的內心又是怎樣的(劃出有關句子)

            出示:在數萬觀眾的吶喊聲中,我有點迷糊:我打敗了約翰遜?是真的嗎?

            那一刻我才回過神來:這一切都是真的,我成功翻越了遠方的大山!

            指導朗讀(不敢相信、興奮、激動)

            三、總結原因,提升主題

            1、看板書,四年的艱辛歷程,使劉翔從對這座遠方大山的遙不可及到成功翻越它,你覺得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劉翔超越的僅僅是約翰遜嗎?

            (補充:就是憑著這種不畏艱難、勇于挑戰的拼搏精神,劉翔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以12秒91的成績,打破了世界紀錄,在剛剛結束的英國伯明翰室內挑戰賽60米欄,以7秒41的成績超越了羅伯斯,獲得了冠軍。)

            2、劉翔成功翻越遠方大山的事跡,給了你什么啟發?

            3、分享名言

            有志者事竟成。

            不經歷風雨怎么能見彩虹?

            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

            師:希望每個同學在今后的生活、學習中做一個強者,敢于挑戰,挑戰別人,挑戰自我,挑戰困難!

            四、作業設計

            1、挑選自己喜歡的運動員,收看他的比賽錄像或搜集他的有關故事讀一讀。

            2、建議同學們課后讀一讀《我是劉翔》

          《翻越遠方的大山》教學設計第二課時2

            一、 精讀課文

            1.出示“有朝一日”、“遙不可及”兩個詞所在句子。這兩個句子都出現在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中(出示第二自然段,再去讀讀看,你能讀明白什么?

            2.抓住關鍵詞談感受: ▲阿蘭·約翰遜是當時跨欄界高手。——“根本就不敢”、“奢望”、“遙不可及”、“更別提”;聯系第一自然段“很早就知道” ▲阿蘭·約翰遜是劉翔眼里的一座大山,要想跨越這座大山,要想超過他,不容易!——“遙不可及”、“更別提”(板書“遙不可及”) ▲當時的劉翔對自己不自信。

            3.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

            4.當時,在劉翔看來極其難以翻越的一座大山,最終,劉翔卻成功地翻越了!找到這段內容!(8——11自然段)

            5.指名學生讀8——11自然段。(讀出驕傲、自豪、興奮的心情。)板書:翻越大山

            6.課文的3——7自然段寫的又是什么呢?快速讀一讀,邊讀邊思考!(劉翔和阿蘭·約翰遜比賽的情況)

            二、感受不易,學習劉翔精神

            1.再次默讀課文3——7自然段,完成這樣的表格。

            比賽時間 比賽結果 劉翔 阿蘭 約翰遜

            2.交流

            3.任何比賽,我們不能只關注結果,更應該關注過程,走進人物的內心,和他們一起想,一起說……接下來,請同學們沉下心去默讀課文3——7自然段,完善這樣一個表格:

            時間 “我” 約翰遜 20xx年 20xx年 20xx年 20xx年

            比賽時間 比賽名稱 比賽結果

            4.光想不做非英雄好漢!劉翔是這樣想的,也是這么做的:

            a烈日炎炎,劉翔又踏上了綠茵跑道……

            b這天,劉翔在練習 110米跨欄時,不小心受了傷…… (練習說話)

            5.20xx——20xx年,整整三年時間,近12次的比賽,無數次的練習,使劉翔覺得——引讀第七自然段!板書:來到山腳

            6.從“遙不可及”到“來到山腳”,再到“翻越大山”是一個艱難跋涉的`過程,用心、用情再次朗讀課文3——7自然段,想想劉翔的成功靠的是什么? ●堅持不懈(板書) ●有夢想、有目標 ●自信(板書)哪里讓你感覺到劉翔的成功離不開“自信”?一開始劉翔不是很“不自信”嗎? “但我跟他的差距越來越小,我屢屢拿第二,而約翰遜總是第一!” “但我隱隱感覺到,我已經站在了山腳下!” ——經過劉翔的刻苦訓練,劉翔與約翰遜的差距越來越小,劉翔也越來越有自信!

            7.堅持、自信讓劉翔成功翻越了遠方的大山,引讀第八自然段。此時,如果你是劉翔,除了激動、興奮,心里還充盈著什么?(心酸、不易……)

            8.文章到這是不是就可以結束了?看看下面寫了什么?為什么要寫這些內容?(再一次印證翻越大山的不易。)朗讀指導。

            三、理解題義,情感升華

            1.課題是“翻越遠方的大山”,學到這兒,你還認為這里的“大山”僅僅指的就是“阿蘭·約翰遜”嗎?(前進路上的困難,遠大的理想,奮斗的目標……)

            2.此時,你有什么話想對自己說嗎?(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有夢想,有信心,并朝著目標堅持不懈地努力邁進,就有成功的可能。)

            3.同學們的收獲真多。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生活、學習中做一個強者,敢于挑戰別人,挑戰自我,挑戰困難。

            四、課外練習學生讀背有關“志向與堅持”的名言警句,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志者事竟成”等,增加語言積累; 推薦閱讀《我是劉翔》。

            五、板書設計:

            翻越遠方的大山遙不可及→ 來到山腳 → 翻越大山目標

            堅持 自信

            教材分析:《翻越遠方的大山》選自劉翔的自傳《我是劉翔》一書,真實地記錄了劉翔從“不敢奢望有朝一日能親眼看到約翰遜”到戰勝世界“跨欄王”的經過,這樣的經過就是從起飛到超越夢想的過程,蘊含了“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就有超越夢想的可能”的道理。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7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劉翔不畏艱難、敢于挑戰的進取精神,同時明白前進道路上的一些困難看似不可戰勝,但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總有超越的時候。

            教學重、難點:了解劉翔的不斷進取、不斷超越自我的過程,體會他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艱辛努力;能從劉翔的故事中獲得啟示。

            教學方法:講授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

            課時安排:第二課時

          【《翻越遠方的大山》教學設計第二課時】相關文章:

          《翻越遠方的大山》閱讀答案08-31

          翻越遠方的大山閱讀答案06-01

          《翻越遠方的大山》閱讀答案3篇08-31

          白鷺第二課時教學設計12-24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泉水12-24

          《雷雨》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2-07

          《背影》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9-25

          《觀潮》第二課時教學設計11-08

          觀潮教學設計第二課時09-27

          《范仲淹的故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12-29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韩欧美在线一区 |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 欧美亚洲日韩另类中文字幕20 | 亚洲精品成Av人在线免播放观看 | 亚洲日韩性爱在线精品视频 | 亚洲人成综合网站777香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