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方案

          時間:2021-06-10 17:13:02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關于教學設計方案匯總8篇

            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致的方案準備工作,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方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于教學設計方案匯總8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演示,更深刻掌握小數乘除法豎式要點。

            2、鞏固通過觀察數的特征,運用運算定律進行小數乘法簡便運算的計算技能,進一步培養簡算意識。

            3、通過練習進一步提高心算口算能力

            教學重、難點

            完全掌握小數乘除法豎式要點。靈活運用計算策略進行簡便運算,提高學生計算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班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她想和大家比一比!

            PPT出示:“女神來了!”

            師:對于這位“女神”,你們有什么想問的嗎?

            生1:女神是誰?

            生2:她為什么是女神?

            生3:她來和我們比什么?

            師:讓我來為你們揭曉答案,女神就是她——(PPT出示“紅紅”圖片)

            學生可能會大笑

            師:你們可能會納悶,這不是我們課本里的紅紅嗎,她怎么成了女神了?因為紅紅在學校的算術比賽中得了第一名,獲得“神算手”獎牌,所以大家叫她“女神”。(女神算手簡稱女神)

            現在,你猜到女神來和你們比什么了嗎?

            生:計算!

            (板書:算)

            師:女神可不是隨便就能和你們單獨對戰的!要先通過女神為你們設置的四關,記住女神的“忠告”才能和你們單獨對戰。

            二、引領復習

            1、第一關——“豎式計算,要認真”

            0.36×0.045= 1.512÷ 0.15 =

            (給學生計算的時間)

            師:看大屏幕,對于豎式,女神有什么忠告:

            乘法:1、對齊 2、數 3、補 4、去

            除法:1、移動 2、對齊 3、商0 4、補0

            讓學生對應PPT的豎式把“忠告”的4條講一講

            2、第二關——“脫式計算,講順序”

            3.8+6.2×0.27

            =10×0.27

            =2.7 (錯)

            3.8+6.2×0.27

            =3.8+1.674

            =5.474 (對)

            (3.8+6.2)×0.27

            =10×0.27

            =2.7 (對)

            讓學生總結“講順序”

            同級運算從左到右計算,不同級先算乘除再算加減,有括號的先算括號里的。

            3、第三關——“簡便算法,要靈活”

            (1)6.3×8×1.25=6.3×(8×1.25)

            運用的是(乘法結合律 )

            (2)4.3×0.64+5.7×0.64 =(4.3+5.7)×0.64

            運用的是(乘法分配律 )

            (3)0.5×8×4×1.25=(0.5×4)×(12.5×8)

            運用的是(乘法交換結合律 )

            (4)7.2×10.1

            =7.2×(10+0.1)

            =(7.2 × 10)+(7.2 × 0.1)

            = 72+0.72

            = 72.72

            運用的是(乘法分配律 )

            (5)30÷25 怎樣簡算?

            學生試算 公布結果 30÷25

            =(30× )÷(25× )

            =120÷100

            =1.2

            運用的是(商不變的規律)

            (6)練習

            0.9÷0.125

            2.4÷2.5

            20÷1.25

            總結:看來不光乘法運算定律能幫助我們使計算快速簡便,商不變的規律也能幫到我們,只要我們細心總結發現,很多運算定律都能為你所用,使計算達到簡便的效果。

            4、第四關——“心算口算,能力強”

            師:看似最簡單的口算,女神卻放在第四關,看來心算口算只有掌握前三關的超強能力才能輕松駕馭呢!一起來挑戰吧!

            (1)根據576÷12=48直接寫出下面各題的商

            5.76÷1.2= (57.6÷12=4.8)

            576÷1.2= (5760÷12=480)

            57.6÷0.12= (5760÷12=480)

            (讓學生試著總結這種題的做法)

            練習:根據912÷24=38直接寫出下面各式的商

            9.12÷2.4=3.8

            912÷0.24=3800

            912÷2400=0.38

            (2)這一關的第二部分是口算搶答,想到答案直接起立說出即可。

            (1)0.9×0.1= (6)1.5×2=

            (2)0.7÷2= (7)2-0.3=

            (3)73÷100= (8)0.9÷0.1=

            (4)0.05+0.4= (9)0.8×0.6=

            (5)34÷1.7= (10)0.25×4=

            三、小卷測驗

            師:相信大家都沒過癮呢!下面就來和女神來次單獨對戰吧!

            對戰規則:規則:1、規定時間

            2、獨立完成

            3、快

            4、對

            單人對戰

            一、口算

            1÷0.01= 2.4÷8= 0.2+0.05=

            3.8×2= 0.3×0.9= 4-0.17=

            二、豎式(保留兩位小數)

            2.4×0.19≈ 9.898÷1.1≈

            三、 簡算

            0.128×8.8 8.4×99+8.4

            17.8×1.1-17.8 26÷2.5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關系,增強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2、領悟作者通過具體事例的分析概括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3、體會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明白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聽過有關狼的故事嗎?你覺得狼是一種怎樣的動物?

            是啊!在我們的印象中,狼是一種兇殘的動物,應該毫不留情的消滅,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鹿和狼的故事》這篇課文,卻告訴我們另外一種看法。

            二、自學課文,提出自學要求

            1、讀通課文思考:課文寫了發生在凱巴伯森林的一個什么故事,說說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2、再不懂得地方做上記號,準備質疑

            三、學生自學、思考

            四、小組討論,交流以上思考題,集體匯報交流

            五、再讀課文,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1、讀了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好友那些你懂得地方

            2、提出不懂得地方,解疑

            3、指名復述發生在海巴伯森林的故事

            六、重點討論

            1、為什么我們不應該完全消滅兇殘的狼?”再度課文,用課文中的話來回答

            2、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人們必須尊重這種動物乃至整個生物界之間的相互關系

            (1)、什么叫制約?用課文中的事例說說:狼和鹿以及森林之間是怎樣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

            (2)、再用課文中的事例說說:為什么人們必須尊重這種動物乃至整個生物界之間的相互關系,如果破壞了會怎么樣?

            找到描寫這些情景的段落,反復讀讀,想象一下,那時怎樣的情景?能用自己的話給大家描述一下嗎?見到如此情景你想說什么?

            (3)、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還看過還聽過類似鹿和狼的故事這樣的事例嗎?試著講一講

            七、討論:讀了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八、作業:寫寫讀了這片課文的感受,同學之間交流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一、釋題激趣,整體感知

            1、出示課題:

            要下雨了。

            點名讀題。

            提問比較:

            “要下雨了”與“下雨了”意思有什么不同?

            (“要下雨了”說的是將要下雨了,“要”是將要、快要的意思;“下雨了”是說雨已經下來了。)

            2、啟發激趣:

            你知道下雨前有哪些自然現象嗎?

            (點名說,收集資料)

            3、小白兔是怎么知道要下雨的呢?

            讀一讀課文。

            (點名說)

            (貼出小動物的圖像)

            小朋友想不想親耳聽聽、親眼看看,感受一下小白兔看到的.這些情景呀?請同學們認真讀一讀小白兔、小燕子、小魚、螞蟻的對話。待會兒,就請同學們扮演這些小動物,喜歡哪個動物就讀那個動物說的話,讀一讀他們說的話。

            二、讀讀說說,理解品味

            點生讀,其他學生邊聽邊想,他們讀得好不好,在動作與表情方面有沒有小建議送給他。

            1、燕子低飛:

            ⑴ 指導讀小白兔的話,他為什么要大聲喊“大聲喊”是因為小白兔覺得小燕子跟往日不一樣──往日飛得高,今日卻飛得很低,感到有些奇怪,注意指導學生朗讀小白兔說的話,要讀出急切的、疑問的語氣。

            ⑵ “我正忙著捉蟲子呢!”感悟,比一比誰讀的好?你能用這個句式說話嗎?

            板書:

            ……正……呢!

            小燕子告訴小白兔要下雨了,小白兔相信了嗎?”你是怎么知道的?“是要下雨了嗎?”誰能讀讀這句話?與“是要下雨了”比較(小白兔將信將疑,要讀出這句話的疑問的語氣 )。

            2、小魚游出水面:

            ⑴ 指導讀小白兔的話:

            語速稍快些,讀出急切、疑問的語氣。

            (小魚的行為跟往日不同,小白兔感到奇怪,急切地想知道緣由。)

            ⑵ 是啊,小魚怎么有空出來呀?誰能讀讀小魚說的話再告訴大家?

            (原來要下雨了,水里悶得很,小魚游到水面上來透透氣。指導讀小魚說的話,語速稍慢,語氣親切。)

            可讓學生進行一次情境體驗:學生假想自己是一尾小魚,潛游在水下,感到水里很悶──稍稍屏住呼吸,然后伸直身子,張口“透透氣”。這樣,可加深學生對雨前天氣悶這一現象的感受。

            3、螞蟻搬家:

            ⑴ 螞蟻知道要下雨了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指導學生讀螞蟻說的話,“是”要重讀,要讀出句子肯定的語氣。)

            ⑵ 下雨前,螞蟻為什么要搬東西呢?它們會向什么地方搬東西呢?

            (往高處搬,以避免雨水的沖擊,板書:螞蟻搬東西)

            ⑶ 聽了螞蟻的話,小白兔又是怎么做的?它為什么這么做呢?

            (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因為此時,小白兔完全相信要下雨了。)

            重點指導讀第8自然段,語速稍快,特別要讀出小白兔急切的語氣。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引導學生用發現的眼睛觀察雨的變化,用長短、粗細、疏密不同的點和線,表現雨中的情景。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雨中的情景,感受人與自然的關系,體驗創作的樂趣。

            2、教學重點、難點及解決措施

            教學重點:學習觀察方法,發現不同的雨,用長短、粗細、疏密等不同的點和線。

            教學難點:表現人物動態、雨具在雨中的不同情景。

            解決措施:通過觀看圖片,觀察雨的多種形態,引導學生對比、欣賞,體驗用點、線不同的美感畫雨景。

            三、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不同雨聲的錄音

            學生:彩筆或油畫棒

            4、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師:(播放雨聲的音效錄音)猜一猜,你聽到的是什么聲音?

            生答(下雨的聲音)

            板書?? 下雨啦

            (二)探索新知

            看視頻,欣賞圖片,觀察下雨的情景,邊看邊想用怎樣的線畫看到的雨,老師示范引導,說說看到怎樣的雨景。

            展示課件:你們聽,這是什么聲音?(下雨的聲音)

            那雨是什么樣子的?是大雨、小雨還是……(出示有關雨的圖片)。提問:你從哪里看出是小雨?(生答聽著雨聲沙沙,看著畫面上細細的雨絲)(出示城市里雨中情景)快看雨下大了地上有很多積水,汽車駛過濺起很大的水花,水花真漂里亮啊!誰能給大家說說水花什么樣子,怎樣能畫出來?(生討論說說)我們創作的時候可以試試畫畫。

            (出示范畫課件)

            欣賞圖片《聽雨圖》,教師講解。

            簡單的幾筆勾畫出一幅悠閑的雨景,幾筆瓜葉仿佛讓我們看到一幅綠油油的瓜田畫面。小朋友在聽雨,給人以美的享受。

            (出示雨中情景圖片)學生欣賞;看看別的小朋友是怎樣表現的。

            教師引導學生欣賞,重點講解。

            提問:你最喜歡哪一幅圖片?畫面上表現了什么,給大家說說。

            3、談創作,學生作畫

            這節課我們欣賞了這么多作品,知道大家也想創作一副雨景圖。我們先來談談創作雨景應該注意些什么?

            (教師結合圖片和學生討論,重點講解)

            學生自由創作,教師巡視輔導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體會作者在寫“吆喝”時的內在情感,了解“吆喝”中包含的民風民俗等。

            2、學習文章合理安排結構、注意語言的銜接過渡的方法。

            3、培養學生觀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朗讀課文,把握文章的結構和語言特色。

            難點:體驗作者在寫“吆喝”中的內在情感。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方法】

            1、情景教學法。

            2、討論點撥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音機、示范朗讀磁帶、接頭吆喝錄音帶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一年四季,一天從早到晚,你聽到街上的吆喝聲了嗎?請大家模仿一下。(學生自由發言,表演)這是老師收集的吆喝聲,我們來聽聽,看誰學得最像,最有蘊味。(教師播放街頭吆喝聲錄音帶,學生品評)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一篇專門介紹街頭巷尾經常回蕩著的吆喝聲的文章,它就是著名記者、作家、文學翻譯家蕭乾先生的《吆喝》。

            街上每天都有“民間藝術家”免費演出。那或悠長或短促或生動或沙啞的吆喝聲,在無心人聽來或許頓生厭煩,而在有生活情趣的人聽來,卻是優美動聽的音樂。這不,在蕭乾的筆下,街頭吆喝就有了動人的意蘊。

            吆喝聲,是“生活的交響曲”質樸簡單但趣味良多。如果時光倒流,在舊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們常常聽到商販叫賣的各種吆喝聲。如今,這些清脆悠揚的叫賣聲大多已經淹沒在都市的喧囂聲中,但聽一聽蕭乾的《吆喝》,依舊能引發我們的無盡遐想,那往昔的生活片斷,人生的種種印象仿佛都隨著這吆喝聲而鮮活起來。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

            2、學生交流初讀課文的感受。

            教師總結:本文介紹了舊北京街大街小巷各種吆喝聲。圍繞吆喝聲,介紹了吆喝聲所代表的經營品種、介紹了各種吆喝聲的具體內容、表現方式以及音韻節奏等。

            三、合作探究,深入研讀,把握文章結構,理解文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3、學生精讀課文,對文章進行圈點勾畫,提出疑難問題。

            4、就疑難問題小組成員展開討論,合作探究,共同解決。如有同學不能解答的疑問,以提交紙條的形式向老師提問。

            5、教師總結歸納共性問題,并演示,全班共同討論解決。

            老師提出問題,學生小組討論,大家共同明確。

            ⑴ 文章重點是寫北京街頭的吆喝聲,為什么要從洋人對北京街頭吆喝的文章寫起?

            在第二部分中作者主要介紹了北京街頭的哪些吆喝聲?是按什么順序介紹的?

            ⑵ 作者是如何將紛繁復雜的事物介紹得有條不紊的?

            ⑶ 作者為什么能對吆喝內容、聲調、韻律進行概括歸類?這些內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⑷ 你喜歡哪些描寫?為什么?

            四、品讀課文,揣摩語言,體味作者的語言風格

            1、教師提示:

            本文是用地道的北京口語寫的,特別是描寫吆喝的語句,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試找幾例,仔細品讀,體會其中的意味。

            教師可就語音、語調、語速以及動作談自己的認識和看法。也可播放現實作品中有關吆喝的片斷供學生觀摩。

            學生自由表演,其余同學評點。

            教師也可選課文中的例子示范,如“混沌喂──開鍋”“硬面──餑餑”“行好的──老爺──太(唉)太──有那剩飯──剩菜──賞我點兒吃吧!”“蒸而又炸呀,油兒又白塔。面的包兒來,西葫蘆的餡兒啊”語言不乏生動幽默的特點。

            學生自選例品評。

            【課堂小結,遷移拓展】

            同學們,聽馮驥才先生這么一介紹,還真讓我們咂摸出吆喝聲的一些味道來。吆喝是一種口頭文化,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聲音將被淹沒在都市的喧囂中,我們應搶救這種具有獨特搜集的材料加以分析、整理并且提出自己的看法。

            調查方法,有問卷調查、訪問座談、查閱文獻、攝影錄像等。

            以四人一組為宜,以論文的形式上報自己的調查結果。

            【布置作業】

            1、把文章改寫成一個相聲腳本,然后在班內表演。

            2、課后搜集整理街頭吆喝聲,體味“吆喝”的韻味。

            【板書設計】

            吆喝(1~3)引出話題

            (5~9)從早到晚

            (10)一年四季

            (11~14)對吆喝聲進行評價、品析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4個聲母“zh ch sh r”,能夠讀準音、認清形,并能正確書寫。

            2、學會“zhi chi shi ri”四個整體認讀音節。

            教學重、難點:

            會讀寫4個聲母“zh ch sh r”。

            課前準備:

            小黑板、教學掛圖、卡片、獎品

            教學過程:

            (一)復習新知,導入新課

            1、抽讀聲母卡片:“z c s”及整體認讀音節“zi ci si”。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把你們的老朋友給帶來了,還認識它們嗎?誰來和它們打個招呼?(出示蘋果卡片)

            2、指名讀,讀對的獎給他。

            “z c s”它們有個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平舌音)“zi ci si”我們又叫它?(整體認讀音節)。

            3、齊讀。

            師:小朋友們讀得這么好,老師給大家一個獎勵,講個故事好不好?

            出示情境圖。

            (二)觀察情境圖,初步感知“zh ch sh r”

            1、師:故事發生在一個美麗的大森林里,是什么時候?

            生:日出時。

            師:對,這就是“日出”的“r”(相機出示卡片“r”),圖上有哪些動物?

            生:一頭獅子和兩只猴子。

            2、師:對,這就是“獅子“的“sh”(相機出示卡片“sh”),這只兇猛的獅子想要干什么?

            生:想要吃小猴。

            3、師:對,這就是“吃小猴”的“ch”(相機出示卡片“ch”)獅子吃到小猴了嗎?為什么?

            生:沒有,因為樹上的小猴用一根樹枝把這只小猴救上了樹。

            4、師:對,這就是樹枝的“zh”(相機出示卡片“zh”),這幾個字母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4個聲母,教師板書課題。

            (三)借助語境歌學好“zh ch sh r”

            1、學習語境歌。

            師:老師把剛才的故事,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想聽一聽嗎?

            老師范讀兒歌:“一輪紅日上山頭,獅子想來吃小猴,樹上同伴有辦法,伸下樹枝來搭救。”想學一學嗎?

            師生共同讀兒歌。

            2、聯系表音表形圖,讓學生探究字母讀音

            小組學習

            (1)師:小朋友讀得真好,其實你們剛才在朗讀語境歌的時候,已經把“zhi chi shi ri”都讀準了,如果老師讓你們單獨來讀這4個聲母,能讀好嗎?

            (2)學生自由練習讀。

            (3)指名讀。 (4)師:說說在讀字母時發現了什么?(學生自由回答)

            師小結:對,在發這幾個字母時舌頭都要往上翹,所以叫翹舌音,它們都是聲母,發音時聲音要輕而短。

            (5)師范讀。

            (6)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練讀(跟老師讀、分組讀、開火車讀),提醒學生發音時要輕而短。

            做游戲“看誰聽得清”(比較“zh ch sh ”同“z c s”的發音)

            (1)老師讀一個字母,其他學生舉相同讀音的卡片。

            (2)讓學生找自己的小伙伴一起做游戲,一個讀,一個舉卡片。(有勇氣到臺上來的學生獎給他大蘋果)

            看誰記得牢

            (1)師:“zh ch sh r”小朋友都會讀,那小朋友想一想,我們該怎樣來記住它們呢?

            (2)同桌交流,討論。

            (3)指名回答。

            (4)出示表音表形圖,聯系圖來識記。

            (四)教學“zhi chi shi ri”

            1、教學zhi chi shi ri的讀音。

            (1)小朋友想的辦法真不錯,一下子就把“zh ch sh r”給記住了,看來今天的新朋友大家又交上了。“zh ch sh r”又交上了一個特殊的朋友,大家請看。

            (2)出示:zhi chi shi ri

            (3)師:誰會來當小老師讀一讀?

            (4)指名讀。

            (5)小結:這叫整體認讀音節,“i”不發出聲音,讀時比原來的聲稍響一些,長一些。

            (6)集體練讀。

            2、練習四聲,出示:zhi chi shi ri及它的四聲。

            (1)師:老師給它們分別戴上了帽子,誰能認出來?

            (2)自由練習,同桌檢查。

            (3)指名讀。

            (4)選音組詞。

            (五)鞏固練習

            1、師:小朋友,今天我們又交上了幾個新朋友,高興嗎?想一想寫一寫呢?

            2、出示四線格,師示范“zh r”的寫法。

            3、學生書寫,愿意寫幾個就寫幾個,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六)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四個4個聲母,不僅認識了它們的形,讀準了音,還學會了寫,同學們學得很認真!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目標

            1、能給4個多音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2、能正確用字,減少別字。

            3、知道一詞多義現象,并能根據不同的語言環境判別詞義。

            4、能把表示“一定”意思的肯定句,改寫成“非……不可”的雙重否定句式。

            5、能把句子中殘缺的部分補充完整。

            6、能用摘錄法概括一段話的大意。

            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改寫句子,用摘錄法概括段落大意。

            教學難點:根據不同的語言環境確定詞義。

            教具:投影片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揭題,整體感知。

            二、指導第一題。

            1、讀準每個字的兩種讀音。

            2、口頭組詞交流。

            3、比較歸納,掌握規律。

            di:箭靶的中心 she:多用于長條形的東西斷了

            的 折

            di:真實、實在 zhe:一般常用于東西弄斷或彎曲

            san:由聚集而分散 juan:把東西彎轉裹成圓筒形或圓筒形的東西

            散 卷

            san:沒有約束或零碎不集中 juan:常指卷子

            4、書面組詞。

            三、指導第二題。

            1、自由書空,想想每個字容易寫錯的地方。

            2、指名逐一板演,強調易錯處。

            3、認真抄寫。

            四、指導第三題。

            1、學生自改別字。

            2、交流,訂正。

            3、比較組詞,加深印象。

            五、指導第四題。

            1、自己讀句子,想想同一個詞語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有什么不同。

            2、交流討論。

            驕傲:(1)自以為了不起,看不起別人。(2)值得自豪的人或事物。

            生氣:(1)因為不合心意而不愉快。(2)生命力,活力。

            自然:(1)不勉強,不呆板。(2)表示理所當然。

            3、小結:有些詞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有不同的意思,要根據語言環境正確理解。

            第2課時

            一、引入。

            二、指導第五題。

            1、分析例句。

            (1)自由讀,想想兩句話的意思。

            (2)比較異同。兩句話表示的意思是一樣的,表達的句式不同,原句的“一定”換上“非……不可”,在語氣上更肯定。

            2、試改第1句。交流。

            3、獨立練習第2句。

            三、指導第六題。

            1、回憶一個完整的句子至少要有哪幾部分。

            2、判斷每句話缺少了什么。

            3、補充缺少部分,注意加上標點。

            4、交流糾錯。

            四、指導第七題。

            1、自由讀,思考這段話主要寫了什么。

            2、想想:概括這段大意,可以用什么方法?為什么?(用摘錄法,因為有概括性的句字)。

            3、劃出概括性的句子并加以整理摘錄。

            五、課堂小結,完成練習。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學目標:

            1、在反復誦讀中體會文章中體現的淡淡的鄉愁

            2、體會文中的雨情、雨境和獨具魅力的語言。

            3、根據自己的經歷,借鑒文本的表達技巧,能夠寫出情景交融的文段。

            教學重點:體會意境,鑒賞語言

            教學難點:鑒賞表達技巧,學會表達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學習方式:活動體驗

            教學過程:一、導入課文:從音樂《雨聲》導入。學生尋找古詩詞中的寫雨的詩句,品味意境。如此優美的意境我們用散文的語言可以表達嗎?

            二、課文分析:1、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把握文章脈絡。2、品讀嗅雨、觀雨、聽雨的相關文字,體會意境、情思。

            三、品味語言:本文語言凝練華麗,文字典雅而富于彈性,巧妙地熔古典語匯與白話于一爐,善于通過漢語的象形和音韻特征來渲染情感,把握徐疾交錯的節奏。

            四、借鑒運用:

            1、借鑒表達:作者在本文采用了多種表現手法,來渲染和強化對大陸故鄉、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思念之情。首先,作者將敘述、描寫、議論和抒情緊密結合,穿插運用。其次,作者采用了大量的比喻、對照、聯想、烘托等表現手法。(順及:余光中散文的特點)

            2、體驗運用:聽相關雨聲,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口頭表達。

            五、布置作業:

            1、展開充分的聯想與想像,借鑒本文的表達技巧,描寫一個雨景,300字左右。

            2、找出文章中寫雨的詩句,注意積累。

          【關于教學設計方案匯總8篇】相關文章:

          關于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總八篇02-06

          關于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總6篇02-04

          關于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總九篇01-21

          關于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匯總9篇01-30

          關于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匯總4篇02-20

          關于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匯總5篇01-06

          關于《離騷》教學設計方案10-31

          關于《觀潮》教學設計方案10-25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匯總六篇01-10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匯總九篇01-0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嫩草 | 亚洲中文字幕另类小说 | 中出系列中文字幕在线 | 日本女生午夜性高潮视频 | 日韩一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日本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