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優秀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2-06-17 17:19:19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中國傳統節日優秀的教學設計(通用10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國傳統節日優秀的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中國傳統節日優秀的教學設計(通用10篇)

            中國傳統節日優秀的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中國傳統節日的起源、習俗以及過節時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

            2、通過春節,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和領會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3、明確不同的節日有不同的文化。

            4、培養學生珍視和熱愛生活、樂于與他人分享快樂的情感。

            教學重點:

            了解我國傳統節日的起源、風俗等,感受我國傳統節日深厚的文化底蘊。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聽關鍵詞,猜節日

            1、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過節嗎?

            2、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個有關節日的關鍵詞,就請大家來猜猜是什么節日,在哪一天過節?

            放鞭炮,拿紅包 (春節 正月初一)

            祭祖、掃墓(清明 4月3日—5日)

            吃粽子,賽龍舟,(端午節五月初五)

            吃月餅,賞圓月 (中秋節八月十五)

            師:像這些在我們中華民族的土地上延續了幾千年的歷史,并成為中華民族象征的節日,我們把它們叫做中國的傳統節日。板書課題:中國的傳統節日

            師:上課前,老師請大家去收集中國傳統的節日,除了屏幕上的四個傳統節日,你還知道哪些中國的傳統節日,它們分別在哪一天過?

            師:在學生回答后再出示其余的幾個傳統節日,問:從日期上看看,你發現了什么?

            小結:對呀,中國的傳統節日多數都是按農歷來過的,只有清明是按公歷來過的,它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一個。早在唐朝就有詩人寫下了《清明》這一首詩(引:清明時節……)

            二、走進春節。

            1、在這些傳統節日中,最隆重最喜慶的是哪一個節日?

            2、春節的濃濃年味至今還讓我們回味無窮,你能說說春節有哪些主要活動嗎? (同桌討論后交流)

           。1)吃年夜飯,看春節聯歡晚會。

            (2)走親戚。師:是呀,從年初一開始,人們就忙著走親拜友,互相祝福,分享過年的快樂。

           。3)壓歲錢。師:你們知道它的來歷嗎?

            “歲”與“邪祟”的“祟”同音,長輩們希望能壓住邪祟,希望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4)貼“倒福”、春聯、窗花、年畫。(師:福字怎么貼?為什么要倒貼?除了貼福,還會貼什么?老師這里也有一幅春聯,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引導春聯的讀法。

           。5)放煙花鞭炮。節日的禮花綻放在空中,多美!老師從網上搜集了不少煙花的照片,想看嗎?)

           。6)掛中國結(出示中國結)同學們,紅紅的中國結是用一根紅絲線纏繞而成的,喜氣的中國結讓一脈相承的中華民族洋溢著喜慶,團結,象征著世界華人心連心。(掛在黑板上面)

            小結:

            對于我們小孩子來說,最開的心莫過于收到長輩的紅包了。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幾個紅包,不過里面不是壓歲錢,卻同樣是老師對同學們的祝福。想不想得到老師的紅包?

            要得到紅包也不難,老師這里針對春節設計了四關,只要你能闖出一關就能得到老師的紅包,大家有信心嗎?好,先祝大家馬到成功!

            3、闖關活動

            第一關:年的故事 誰來闖關?

            第二關:背一幅春聯或一首春節的詩。

            第三關:說出一首和春節有關的歌,并唱出一句。

            第四關:設計一句春節的祝福語

            師:同學們,老師祝賀你們順利過關,為了獎勵大家,老師也要送大家一首好聽的歌《恭喜恭喜》,會唱的同學一起唱,不會唱的拍起自己的手來!

            三、交流其他傳統節日。

            師:每當節日來臨,我們都會以各種各樣的方式來歡慶節日,通過這些節日,我們學到了很多知識,得到了很多快樂,F在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選擇春節以外的一個傳統節日,交流并記錄你們對它的了解。

            1.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請問你們小組討論的是哪一個節日,在討論中你們知道了什么。還有哪個小組也討論了這個節日,有沒有要補充的嗎?

            根據學生匯報出示相關內容

            端午節

            1、請學生介紹當地過端午節的習俗。(吃帶黃的五種食品、小孩額頭上畫王字、胸戴香包、門上掛艾草菖蒲等習俗,以用來避邪、祈求吉祥平安和驅蟲……)

            2、介紹端午節的由來。

            師:偉大詩人已離我們遠去了,但他留給我們的是什么呢?(愛國主義精神)

            2、吃粽子師:介紹嘉興的粽子五芳齋

            3、賽龍舟師:我們一起來觀看一段賽龍舟的視頻。

            師:賽龍舟還賽出了什么精神?(團結合作、拼搏、力爭上游……)

            今年的5月28-29日可到嘉興觀看全國性的賽龍舟比賽,親自感受激動人心的場面。

            清明節

            1、請學生介紹當地過清明節的習俗(祭祖、上墳、吃青團子)

            回憶今年的清明節還除了祭自己先輩外還祭了哪些人?

            課件出示本班中的學生網上祭英烈,獻花、留言、瀏覽革命紀念館和參觀烈士陵園照片。師: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過清明節已不僅僅是祭自己的祖先,還要祭革命先烈及為人民利益而獻身的英雄,并且可以利用網絡來祭奠。

            2、介紹清明節的由來

            學生根據自己收集到的資料交流元宵節(欣賞各種花燈)、中秋節、重陽節……

            課堂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中國的傳統節日,學到了很多知識。隨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許多外國節日也進入了我們的生活,所以在我們的身邊,又產生了許多節日,下節課我們將繼續暢游節日王國。

            中國傳統節日優秀的教學設計 篇2

            活動目的:

            1.使幼兒了解寒食節的來歷;感受寒食節與其它節日在氣氛上有何不同。

            2.通過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教育幼兒學習古人舍己為人、不爭功名的精神。

            3.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4.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準備:

            不同節日的代表物品:月餅、新年樹、花燈、白花、紙盒。

            活動過程:

            1.介之推與寒食節的故事。

           、僬堄變赫f一說:自己是怎樣過寒食節的?讓幼兒了解寒食節家家戶戶都吃涼雞蛋等冷食。

            ②講介之推的故事

            2.討論。

           、俸彻澥窃鯓觼淼?

           、诂F在人們為什么過寒食節?為了紀念誰?

            3.詞語練習。

            ①用“偷偷地”說一句話。

           、谟谩昂蠡凇闭f一句話。

            ③請解釋“寒食”的意思。

            4.游戲。

            ①摸箱:將不同節日的代表物品放入有蓋的紙盒里,請幼兒從中摸出一件,說出名稱及屬于哪個節日。

           、谶B線:將節日及代表物品的字卡貼在黑板上,讓幼兒連線。

            中國傳統節日優秀的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收集有關冬至的傳說、民俗,通過收集材料,真正理解“冬至大如年”的含義。

            2.感受冬至節的喜慶,增強學生互助合作的能力,感受傳統節日的文化底蘊。

            3.讓學生了解并認同冬至節,喜愛傳統節日,賦予傳統節日新的時代內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傳。

            教學重點

            通過收集冬至的材料,傳承節日文化,建立起對家鄉濃厚的感情。

            教學準備

            1.通過網絡等途徑,收集與冬至有關的資料。

            2.向老人詢問民間流傳的與冬至有關的習俗。

            教學過程

            一、交流信息,自然引入。

            1. 背誦《節氣歌》

            同學們,你們能背一背《二十四節氣歌》嗎?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這瑯瑯上口的節氣歌不僅韻律優美,而且包含了勞動人民的智慧。你知道它的含義嗎?

            2.學生交流關于節氣的信息。預設: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并且是很重要的一個節氣。冬至這天,白晝最短,黑夜最長。冬至是冬天最冷的時候,過了冬至開始“數九”,九九八十一天后,就真正感受到了春天。

            (這樣將課前準備的信息進行交流,為理解課文奠定基礎,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分析信息,運用信息的能力。)

            3.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說說冬至。板書:冬至。

            二、說冬至由來

            簡介冬至的由來、俗稱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黑夜會慢慢變短。冬至過后,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中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歷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冬至前是大雪 冬至后是小寒,因為冬至并沒有固定于特定一日,所以被稱為“活節”;冬至過節源于漢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冬至十天陽歷年(元旦)。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

            “冬至”又稱為“冬節”。

           。ń虒W形式:學生介紹,教師用課件的形式同步呈現相關信息。)

            三、說冬至傳說、習俗

            過渡:為什么古代的節日還能保留至今?讓我們一起用傳說和習俗來“說冬至”吧!

            1.用傳說說冬至。主要有:

            傳說一:冬至餛飩夏至面。

            傳說二:冬至吃狗肉。

            傳說三:全家共吃赤豆糯米飯。

            傳說四:冬至吃餃子

            2.用習俗說冬至。主要有:

            (1)習俗一:祭天迎日、緬懷祖德——冬至之祭

            (2)習俗二:新裝雍容、衣飾應景——冬至之農

            (3)習俗三:葭灰土炭、圖歌消寒——冬至之娛

            (4)習俗四:盛情敬師、贈襪履長——冬至之禮

            (5)習俗五:精心寧神、食療養生——冬至之養

            3.各地冬至習俗有不同

            (1)我國幅員遼闊,地理環境各異,人們的生活方式不同,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而蘇南人在冬至時吃大蔥炒豆腐。

            (2)蘇州人過冬至節所吃的湯圓,又稱“冬至團”。亦稱“冬至丸”。流行于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陽歷12月2日前后)磨糯米粉,用糖、肉、菜、果、豇豆、蘿卜絲等作餡,包成團,稱作“冬至團”,并饋贈親友。也有在早餐全家聚食的,取團圓的意思。

            蘇州人過冬至——吃餛飩憶西施

            (3)寧夏:冬至吃“頭腦”,銀川有個習俗,冬至這一天喝粉湯、吃羊肉粉湯餃子。銀川老百姓冬至這一天給羊肉粉湯叫了個古怪的名字——“頭腦”。

            四、慶冬至

            1.交流:引領學生走進冬至節,齊過冬至節,交流自己的父輩和祖父輩是怎樣過冬至的。

            2.回憶:自己家里是怎樣過冬至的。要求學生在冬至節節慶之際,偕同家長齊過冬至節,讓學生在當天撰寫日記、作文等,將擇優評獎。

            五、暢冬至

            1. 暢想:下一個冬至,你打算怎么過?

            2. 結合時令要求學生在冬至節節慶之際,偕同家長齊過冬至節,讓學生在當天撰寫日記、作文或描繪出你最向往過的冬至的情景。

            六、作業

            1. 體驗:跟家長學會做餛飩或水餃,感受冬至節的喜慶,增強學生動手的能力。

            2. 講述:給弟弟妹妹講述有關冬至的傳說和習俗。

            中國傳統節日優秀的教學設計 篇4

            妙析教材

            過節,對于每一位中國孩子來說都是一件高興的事。節日,是個讓人感興趣的話題。中國傳統節日留存著歷史的記憶,傳承著悠久的文化,體現了親情、團聚,代表了偉大的民族精神、良好的民族禮儀等。例如:吃粽子會讓我們想到屈原和他的愛國思想;中秋節在吸引大家吃月餅之余還傳達著愛家的信息;重陽節號召大家尊老愛老。這篇課文將會激發學生探討中國傳統節日的興趣,培養學生傳承民族的文化,弘揚民族的精神。

            學情分析

            現在的學生對傳統節日的感受和記憶相對較少,對傳統節日的情感也在逐漸淡漠。盡管學生在課前已經搜集到一些相關資料,但由于課堂時間限制和資料有限,學生對傳統節日的理解也還停留在表面。針對這一狀況,教師要引導學生搜集節日時間及習俗,在課堂中注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合作意識,從而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相關知識。

            教學建議

            可由學生熟悉的節日場景導入,用學生熟悉的節日風俗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挖掘情感因素,采用演示、朗讀等方式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自主賞析,在各種語文活動中提升審美情趣,感受情感的熏陶。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15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有哪些風俗習慣。

            【過程與方法】

            通過搜集、交流傳統節日的資料,提高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認識和理解,增強學生弘揚傳統文化,開拓創新的意識,激發學生的民族精神,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情感。

            重點難點

            重點

            1.會認15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難點

            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節日,并能說說自己是怎樣過節日的。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預習生字新詞,搜集傳統節日的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1.會認15個生字。

            2.朗讀課文,知道我國傳統節日有哪些,并能說出各個傳統節日的具體時間。

            二、重點難點

            重點

            1.會認15個生字。

            2.朗讀課文,知道我國傳統節日有哪些。

            難點

            知道各個傳統節日的具體時間。

            三、創設情境

            師:“一年之計在于春”,春節是我國最盛大、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大家喜歡過春節嗎?你們是怎么過春節的?(生交流)

            (師播放有關春節的圖片)春節俗稱“過年”,那一天人們按照傳統習慣要穿新衣、放鞭炮、貼春聯、吃團圓飯、拜年,寓意著新的一年的開始。

            四、分享交流

            除了春節,你還知道哪些節日呢?請把課前大家搜集的自己最感興趣的傳統節日的資料,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生交流,師生交流,相互補充。如:端午節的賽龍舟、吃粽子;清明節的掃墓、踏青;春節的貼對聯、掃塵、守歲等;中秋節的賞月、吃月餅;元宵節的猜燈謎、逛花燈、吃元宵、慶團圓……)

            五、初讀課文

            1.揭題。

            師:今天我們就來全面地了解一下我國的傳統節日。(板書課題:傳統節日)

            2.自由朗讀課文。

            (1)教師提出朗讀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讀流利。

            (2)學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讀,教師巡視學情,及時糾正字音。

            3.學生認讀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圈畫出本課的生字。

            (2)借助拼音,反復拼讀畫圈的生字。

            (3)同桌相互檢查,當“小老師”糾正對方讀得不準確的字音,并說說自己是怎么記憶這些生字的。

            4.全班交流識字。

            5.由字拓展至詞,讀一讀詞語。出示:

            傳統元宵節大街小巷祭掃龍舟

            艾香滿堂乞巧牛郎月餅賞菊

            六、再讀課文

            1.聽老師范讀。

            2.學生自讀。

            3.小組合作,完成以下問題:

            課文共有幾句話?寫了哪幾個節日?

            4.小組探討。

            5.分組匯報,全班交流。

            (8句話,共寫了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

            6.你能找出課文中每句話分別寫的是哪個節日嗎?

            第一句:春節第二句:元宵節

            第三句:清明節第四句:端午節

            第五句:七夕節第六句:中秋節

            第七句:重陽節第八句:春節

            7.這些節日的時間分別是什么時候?

            春節:正月初一或正月初一以后的幾天。

            元宵節:正月十五。

            清明節:四月四日或四月五日或四月六日。

            端午節:五月初五。

            七夕節:七月初七。

            中秋節:八月十五。

            重陽節:九月初九。

            七、課堂小結

            1.“開火車”復習生字。

            2.齊讀課文。

            八、梳理板書

            傳統節日

            第一句:春節第二句:元宵節

            第三句:清明節第四句:端午節

            第五句:七夕節第六句:中秋節

            第七句:重陽節第八句:春節

            第二課時

            一、課時目標

            1.會寫9個生字。

            2.背誦課文。

            3.能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節日。

            4.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風俗習慣。

            二、重點難點

            重點

            1.會寫9個生字。

            2.背誦課文。

            難點

            能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節日。

            三、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玩游戲識字。

            2.出示傳統節日圖片,猜節日時間。

            四、走進節日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知道了中國傳統節日及傳統節日是在哪一天或哪幾天。這節課,我們再來看一看,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風俗,我們又會吃到哪些美食。

            1.找出文中描寫節日風俗的詞語或句子,畫上橫線。

            2.同桌對一對,看看自己找完整了沒有。

            3.指名回答,教師相機板書。

            4.從這些節日里選取一個或兩個說說自己是怎樣過節的。

            5.了解其他民族的傳統節日。

            (1)火把節是彝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彝族人民就會穿上節日的盛裝,載歌載舞,并在夜晚點燃火把到曠野中游行。

            (2)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傣族人民用相互潑水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來。

            (3)達努節是自稱“布努”的瑤族人民歡慶豐收的傳統節日。這一天,人人華服艷裝,走村串寨,訪親問友,互慶豐收。村村寨寨敲起銅鼓,載歌載舞,盡情享受豐收的喜悅。

            (4)苗族人民為了迎接龍船節的到來,每個村寨都要專門制作一至兩艘龍船,等到龍船節來臨時,他們就會舉行激烈的劃龍船比賽。

            五、排列節日

            1.出示節日:

            端午節清明節元宵節春節重陽節中秋節

            2.學生用自己的方式排列節日。

            (可以標序號,也可以將各個節日重新寫一遍。)

            3.指名回答,說說自己為什么要這樣排列。

            4.教師小結:

            春節是一年的開始,元宵節預示著春節的結束,清明節在每年的四月,端午節在五月,中秋節在八月,重陽節在九月。

            六、指導背誦

            1.學生自讀課文,嘗試背誦。

            2.教師出示各個節日的圖片,引導學生合上書,邊看圖邊背誦。

            3.評選“背書小冠軍”,給予紅旗獎勵。

            七、指導書寫

            1.出示9個生字。

            2.學生自讀這9個生字,同桌之間給生字組詞。

            3.觀察漢字結構,說說這些字書寫時分別要注意什么。

            4.觀看“電腦小博士”的漢字書寫。

            5.學生臨摹書寫。

            6.評選并展示今天的“書寫小達人”,給予紅旗獎勵。

            八、梳理板書

            傳統節日

            春節貼窗花、放鞭炮

            元宵節看花燈

            清明節掃墓

            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插艾葉

            中秋節吃月餅、賞月

            重陽節孝敬老人、賞菊、登高

            九、教學感悟

            上課伊始,我借春節來喚起學生對春節的回味,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使課堂一開始就充滿了快樂、和諧、互動的氣氛。我還設置師生互動環節,師生分享搜集到的資料,將常見的傳統節日進行詳細介紹,學生在交流中理解了其中豐富的內涵。這一環節搭建了一個生生合作、師生合作、探究分享的平臺,體現了真正的教學相長的教學理念,激發了學生熱愛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我放手讓學生通過讀、議、評來掌握節日的時間及風俗習慣,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課堂中“背書小冠軍”及“書寫小達人”的評選,激勵著學生參與其中,輕松學習,學有成效。

            中國傳統節日優秀的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更多地了解有關我國一些傳統節日的來歷、習俗、飲食等深刻內涵。

            2.通過匯報交流與展示,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分析總結能力和組織交際能力。

            3.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家過節的過程,或者在節日中發生的印象深刻的事。并能把自己的心情或所得恰當地表達出來,要表達真情實感。

            4.培養學生的生活情趣,使學生熱愛生活,增強民族意識。

            【教學重點】

            學會收集、整理、分析資料的方法。培養學生搜集整理資料,整合信息,用不同方式展示交流的能力。

            【教學難點】

            讓學生學會并能正確運用按一定的順序把事情經過表達完整,有自己的真情實感。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多媒體播放春節貼春聯、清明節踏青、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的畫面。

            2.談話激趣:誰能說說這些傳統節日的時間呢?(自由交流)

            3.導入課題:同學們每個節日都有著不同的風俗。前一階段,我們各小組針對自己喜歡的傳統節日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相信你們一定有許多收獲想和大家一起來分享吧!那么,今天讓我們走進一些傳統節日,去感受一下這些節日的風情吧。ò鍟n題)

            二、展示活動成果。

            預設一:春節組同學展示交流:

            1.談話過渡: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不同地區、不同民族過春節,都有著自己獨具特色的風俗習慣。那么接下來,讓我們跟隨春節組的同學一起了解一下春節習俗!

           。1)展示故事:關于春節,有一種傳說是: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獸。每到除夕就出來傷害人命。一年除夕,來了個老人。他在門上貼上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澳辍睖喩硪欢,大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噼里啪啦”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栗,逃走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祈求來年的幸福平安。

           。2)貼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這里有幾副春聯,誰來為我們讀一下?(春節組的同學現場表演寫春聯。)

           。3)年畫: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很普遍,濃墨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把收集的幾幅年畫張貼在墻上,學生欣賞,交流評議。)

           。4)古詩誦讀:春節是古代傳統的節日,有許多詩人都用他們的筆來描繪春節的熱鬧景象。下面請欣賞我們帶來《元日》——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5)歌曲欣賞,齊唱《新年好》。

            預設二:元宵節小組成果展示。

            (1)猜燈謎:“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后增的一項活動,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

            以獎勵小禮物的方式出燈謎:

            ·內里有人(打一字)謎底:肉

            ·傘兵(打一成語)謎底:從天而降

            ·農產品(打一成語)謎底:土生土長

            ·初一(打一成語)謎底:日新月異

           。2)元宵節習俗。

            農歷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展示本地慶元宵視頻。)

            預設三:重陽節組的同學展示交流。

            1.在《易經》中,人們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稱重陽。古人認為這是個吉祥的日子,因此每年農歷九月九日定為重陽節。這就是重陽節名字的由來。

            2.課件展示古人重陽節登高圖片。

            三、明確范圍,討論理解

            1.說說自己知道的傳統節日。

            提示:在介紹自己知道的節日時,要從節日的來歷、形式、特色以及自己參加過哪些節日或給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場面、情景幾方面來說,說時要有一定的順序。

            2.學生讀書上提示,明確本次的習作所要寫的內容:可以寫自己家過節的過程,也可以寫在節日中發生的印象深刻的事。

            3.小組交流。

            四、板書設計:

            中華傳統節日

            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

           。ǹ、聽、感受)

            中國傳統節日優秀的教學設計 篇6

            【學習目標】

            1. 通過觀察生活、查閱資料,初步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由來、習俗等相關知識;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發現生活中蘊涵的隨處可見的傳統文化。

            2. 在互動的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使用正確、得體的語言把自己想說的話說出來,促使學生在語言實踐中發展語言。

            3.通過活動,了解春節相關信息,感受祖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激發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的濃厚興趣和深切熱愛;讓學生學會和家人一起快樂地過傳統節日,增進與家人的情感。

            【學習準備】

            調查收集有關的材料。

            【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

            中國傳統文化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寶庫,而傳統節日就猶如其中一顆閃耀的明珠。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生活中的傳統文化,走進我們的傳統節日吧。

            二、綜合性學習

            (一)傳統節日及由來

            1.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

            (學生根據自己的調查表回答歸納: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

            2.你對哪個傳統節日比較感興趣?說說理由。

            這些歷史久遠,同時又是中國特有的節日,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其中,又以中秋和春節兩大節日最為隆重。今天,我們就來重點研究春節。

            (二)春節的習俗

            團團圓圓的中秋過去了,熱熱鬧鬧的春節即將向我們走來。你們會用怎樣的方式,迎接這最為盛大的傳統節日。

            1.“年”獸的傳說

            2.紅包(壓歲錢)

            3、貼倒福

            4、貼春聯(對聯小匯集)

            5剪紙(窗花欣賞)

            6、其他

            三、拓展延伸

            中華民族歷經五千年的歷史,擁有燦爛輝煌的民族傳統文化。今天我們所了解的也僅僅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就讓我們走出課堂,繼續去探索,去發現。

            中國傳統節日優秀的教學設計 篇7

            活動內容與背景分析

            本學期初,學生在寒假剛剛親身經歷了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春節,興味猶在,在人教版六下語文書的第二組課文學習中,課文又向我們展示了各地的民風民俗,特別是民間節日文化有著鮮明的特點和旺盛的生命力,再加上學生又即將度過清明節和端午節,使學生有機會接觸三個重大的傳統節日。但是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孩子們似乎對外國的節日興趣濃厚!坝奕斯、圣誕節”等外國的洋節日學生們說起來頭頭是道,可對于古老傳統的中國節日并不是很了解,要不就是將傳統節日與法定節日混為一談,要不就是知道一些傳統節日卻不知其風俗,對節日的由來和蘊含的意義就更一所無知了。基于以上認識和了解,我班開展了《走進傳統節日》綜合實踐活動。對六年級的學生來說,經過小學五年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利用網絡等信息技術搜集和整理資料的能力,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是可行的。

            活動指導思想

            旨在讓學生通過本次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能產生發自內心的對中國節日文化和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熱愛,繼承中華傳統美德,正確認識和了解傳統節日,增長知識和才干。

            活動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初步學會調查探究的方法。并通過調查,采訪讓學生對我國傳統節日有更深了解,通過查閱資料,讓學生對每個傳統節日的由來、民俗風情、有關的人物故事,優秀詩文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社會調查能力,與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學會調查、收集、整理資料、自制與節日相關的小書簽,手抄報,制作PPT,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各種實踐活動獲得豐富的經驗和積極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熱愛中華民族的美好情感。通過各種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結精神,分享合作與交流的快樂。

            活動總體設計

            本次主題活動的參與人員有:長堰堤小學六年級的全體學生共40人,根據我國的主要傳統節日,預設分成7個小組。指導老師主要為本班的正副班主任;整個活動的時間預計為四個星期,共計8個課時,其中課內3個課時,在六年級教室內,課外實踐安排在校外進行。

            活動步驟

            第一階段:開題活動與方案設計(用課堂一課時)

            開題活動:通過聽音樂感受節日的氣氛。讓學生交流對傳統節日的理解,再根據已有的經驗和課前調查來說說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以及說說喜歡哪節日。進行分組研究,確立小組研究的主題,推選小組長,確定組名。

            方案設計:首先引導學生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研究明白研究的方法或途徑,再展開小組討論,合作制定詳細可行的活動方案。通過制定活動方案,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第二階段:實踐活動與中期反饋(用課堂一課時,課余四周實施)

            方法指導:通過場景模擬,教學生學會在實踐活動中應怎樣去搜集資料,在調查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中期反饋:讓學生分組匯報前段活動成果;互動交流各組活動成果與情感體驗;總結反思,規劃下階段活動計劃。

            課外實踐:分小組進行校外資料收集實踐,通過上網,查找書籍,了解傳統節日的由來,收集傳統節日相關的人物故事,神話傳說,優秀詩文,各地習俗及相關圖片。通過調查訪問了解傳統節日的佳肴美食、節日小吃的制作方法,了解當地的文娛活動。

            第三階段:成果展示與交流評價(用課堂一課時)

            成果設計:利用課余時間指導學生完善活動資料,將本小組在活動中的活動過程、方法、經驗與成果形成文字材料。

            交流評價:對本小組自開展本課題以來的做法和感想進行總結,并對整個活動的過程進行評價。

            成果展示課:利用各種形式展示各階段的活動結果并交流。學生可以辦手抄報的形式,制作成節日書簽,制成幻燈片,也可以寫成心得,歸納整理資料,體驗成功的.喜悅,明確還需努力的方向。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通過師生交流討論,明確進一步研究的任務和方法,形成小組活動方案,激發學生對中華傳統節日探究的欲望和興趣,為后面的實踐活動做好鋪墊。

            【教學重點】

            明確進一步研究的任務和方法,形成小組活動方案。

            【教學難點】

            確定課題方向。

            【教具準備】:

            幻燈片課件、中國傳統節日視頻

            【活動設計】

            一、導入活動:

            導語:

            (1)“中國傳統文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而傳統節日又猶如一顆閃耀的明珠。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節日,下面請同學們寫出你自己最喜歡的4個節日!

            (2)“下面,讓我們來看一段視頻,對中華傳統節日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3)“現在讓我們以小組為單位,把你這一組所寫的節日分一下類,哪些是中華的傳統節日。”

            (4)“什么是中華傳統節日?”

            板書:中華傳統節日

            中華傳統節日的定義: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沉淀和凝聚,是具有中國特色,中華民族所特有的節日。

            (5)播放幻燈片,舉例說明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下面,讓我們來看一些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二、確定活動主題:

            “看過短片之后,你想對中華傳統節日進行哪方面的研究?你對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有哪些感興趣的問題?”

            1、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討論,提出感興趣的問題。

            2、鼓勵學生提出感興趣的問題。

            3、教師把同學們提出的問題記錄在黑板上,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歸類、整理。

            課題方向:《中華傳統節日的由來》、《節日的習俗》、《描寫節日的古詩名句》、《與外國節日的差異》《我國都有哪些傳統節日》、《與外國節日的差異》、《傳統節日漸受淡漠的原因》、《怎樣使中國的節日受到更多的關注》……

            板書:我國都有哪些傳統節日

            中華傳統節日的由來

            節日的習俗

            描寫節日的古詩名句

            與外國節日的差異

            傳統節日漸受淡漠的原因

            怎樣使中國的節日受到更多的關注

            各個節日的專題研究:春節、端午、元宵、清明、

            七夕、中秋、重陽、臘八

            (3)學生分組,確立小組長。

            (4)以小組為單位選取要研究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在上一節課的基礎上,繼續確立要研究的問題。

            (1)回顧上一節課確立好的研究問題。

            “上一節課,我們對要研究的課題進行了歸納和整理。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播放幻燈片)

            幻燈片:我國都有哪些傳統節日

            中華傳統節日的由來

            節日的習俗

            描寫節日的古詩名句

            與外國節日的差異

            傳統節日漸受淡漠的原因

            怎樣使中國的節日受到更多的關注

            各個節日的專題研究:春節、端午、元宵、清明、

            七夕、中秋、重陽、臘八

            二、制定活動方案

            “這節課我們來制定小組活動方案!

            1、各組起一個響亮的名字和有號召力的口號:

            (教師要鼓勵各組起一個響亮的名字和有號召力的口號,這樣可以增加集體的凝聚力。)

            “在制定活動方案之前,我們為自己的小組起一個響亮的名字和有號召力的口號!

            2、教師小結宣布活動開始

            “各小組的口號都非常有號召力。下面,讓我們來制定活動方案!

            3、講解制定活動方案的要求。

            幻燈片講解:“大家在活動方案的開始部分把你要研究的問題先寫上,接下來是組長、組員,在再接下來重點寫每個組員具體研究的問題和誰來研究。”

            4、各組討論如何開展研究,制定研究方案。

            (1)小組合作:根據各自研究側重點的不同,制定具體的研究方案(為了便于操作,可以參考所提供的表格)。

            5、教師巡視,傾聽并給與建議。

            三、集體交流:交流、評價各組方案,相互學習、相互啟發。

            “下面,各個小組來匯報一下你組的活動方案!

            “其他同學認真聽,他們說完后,你來給他們的活動計劃講評。找出可行與不可行的地方?梢詮囊韵聨讉方面評價!

            評價方向: (幻燈出示)

            (1) 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

            (2) 小組組員是否全體參與,分工是否合理。

            (3) 研究途徑是否科學、高效。

            (4) 時間安排是否合理、高效。

            (5) 方案是否全面細致,考慮周全。

            四、針對各組情況討論修改。

            “需要修改的小組修改你組的活動方案,不需要修改的小組研究怎樣搜集資料更有效!

            五、確定活動方案,各組按照方案開展實施。(方案也可在實施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略作調整)

            “這節課我們制定了活動計劃表,各小組做的都很好。接下來兩周時間里同學們就開始搜集資料。在下節課時,同學們把你一周搜集到的資料帶到學校來,進行小組討論!

            中國傳統節日優秀的教學設計 篇8

            一、主題目標

            1.了解有關中國傳統節日的由來、傳說、風俗以及文化等,了解社會、風土人情,引領孩子走進中國的傳統文化,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

            2.通過各種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社會調查能力,動手制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分享合作與交流的快樂。

            3.通過活動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和熱愛中華民族的美好情感。

            二、活動建議

            1、活動內容:

            1.閱讀有關中國節日的文學作品。借鑒古代蒙學讀物和古代的詩詞、文學作品、神話傳說,擴大閱讀面,積累與中國傳統有關的成語典故、趣聯妙對、古詩詞名句、諺語、歇后語等,有助于學生了解傳統節日的內涵。

            2.了解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歷史名人。很多的節日與一定的歷史名人聯系在一起,這為節日增添了更多的人文色彩。比如屈原之于端午節等,了解這些歷史名人,感受他們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熏陶自己的品格。

            3.了解民俗風情。通過課內的學習和課外的調查了解一些重大的節日的由來和民間習俗,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制作有關傳統節日的手抄報,親身感受傳統節日的人文魅力。

            2、活動范圍

            學校、家里、圖書館等。

            3、活動方式:

            調查訪問,查找有關資料,制作手抄報。

            4、組織形式

            可以采取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全班活動的方式

            三、活動指導要點:

            1、活動前提示

            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方式去索取材料,教師設計引導性的問題,幫助學生了解與傳統文節日相關的知識。

            2、活動中指導

            讓學生科學、有禮貌的進行調查訪問。準確、及時的匯總、分析資料。有問題與困惑時學會尋求幫助與合作。然后制作手抄報,教師適時指導。但不要過多的干預學生的想法。

            3、活動后總結

            交流本次研究活動的體會、收獲以及感受等,評選出優秀學生

            四、安全方面

            1、學生外出活動時,注意過往車輛。下雪后,路面比較滑,注意安全。

            2、如果是同學結伴活動時,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不能大聲喧嘩,隨意打鬧,更不能發生爭執。

            3、制作手抄報時,用文具時要注意安全。

            中國傳統節日優秀的教學設計 篇9

            活動背景: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豐富的民族傳統節日是中國文化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每個節日都有它的歷史淵源、美妙傳說和獨特情趣。它們反映了民族的傳統習慣、道德風尚和宗教觀念。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越來越多的西方節日文化被人們所接受,國外的節日以及獨特的過節方式逐漸占據了很多人的思想,進而變成潮流。重洋節而輕傳統節日的事情已經很普遍,有時候相比之下學生會去多了解一點西方節日,而忽視了中國傳統節日。許多學生對外國的節日提起來滔滔不絕,津津樂道,而讓他說起中國的傳統節日,卻知曉甚少。因此,我們開展了《走進中國傳統節日》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夠重新去關注中國的傳統節日,知道它們的由來,習俗、傳說等,從而讓同學們重視我國的傳統節日,增強同學們的文化底蘊,提高同學們的文化素養。

            活動目標:

            1.引導學生探尋研究中國傳統節日的方法,確定實踐活動課題,制定初步的活動方案。

            2.通過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認識和理解,培養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弘揚民族精神,激發愛國熱情。

            3.通過小組分析、處理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鍛煉學生的思考、提出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引入主題。

            1.《春節序曲》歌曲導入誰知道這首歌描述的是哪個節日?“春節”師: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你們喜歡過春節嗎?你們是怎么過春節的?

            師:春節俗稱“過年”,那一天人們按照傳統習慣要穿新衣、拜年、貼春聯、吃團圓飯、放鞭炮,寓意著新的一年的開始。

            二、學習與探究

            1.揭題引:一年當中除了春節,你還知道哪些節日?(生自由說)

            師出示節日名:大家判斷一下你們說的這些節日哪些是傳統節日,哪些不是傳統節日?

            排排隊:請你將中國傳統文化節日按時間順序排列。

            按排好的順序,叫一叫這些節日的名字。引導發現:從各個節日的時間上你發現了什么?

            引導:日歷上有兩種日期:公歷日期和農歷日期,我國古代人民采用的是農歷紀年法,用公歷,農歷是區分傳統節日一個好辦法。(點清明、冬至)。這些節日是從古代就已產生并流傳至今,有著豐富文化內涵的節日,我們就把它叫做中國傳統節日。這節課我們重點圍繞這(手勢)三個節日,交流展示綜合性學習成果。

            二、分享、交流、展示課前搜集資料

            課前,大家去搜集了自己最感興趣的傳統節日的資料,誰來和大家分享?(生生交流、師生交流,相互補充,師相機板書:風俗、食俗、由來、傳說、詩詞)

            三、拓展交流延伸

            1.少數民族的節日(課件567)

            師:56個民族,56朵花,56個民族是一家,少數民族也有自己的傳統節日,想不想看看少數民族傳統節日的盛況?讓我們隨著畫面一起感受歡快的節日氛圍。

            火把節是彝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彝族人民就會穿上節日的盛裝,載歌載舞,并在夜晚點燃火把到曠野中游行。

            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傣族人民用相互潑水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來。

            “達努節”,是廣西都安瑤族人民歡慶豐收的傳統節日。這一天,人人華服艷裝,走村串寨訪親問友,互慶豐收。村村寨寨敲起銅鼓,載歌載舞,盡情享受豐收的喜悅。

            小結:中國傳統節日可真是豐富多彩、引人入勝呀!

            2.作業

            再確定一個傳統節日,繼續搜集整理資料。

            選一個傳統節日,寫一篇習作?梢詫懽约杭疫^節的過程,也可以寫節日中發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中國傳統節日優秀的教學設計 篇10

            一、導入:

            1、師:同學們,看到節日二字,你能想到中國最盛大最喜慶的節日是什么節?(春節)一提到春節,讓你想到了什么呢?(放鞭炮、吃餃子)(1分鐘)

            2、師:讓我們伴著歡快的樂曲,走進春節。(PPT春節童謠,拍手讀)

            3、師:像這樣,有著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習俗的節日,就叫“傳統節日”(板書)。那么除了春節,中國還有很多傳統節日呢,今天我們來學習,齊讀課題。(3分鐘)

            二、識字:

            1、打開書31頁,讀準字音,讀出節奏,再讀大屏幕的詞語。

            2、師:誰來領讀?(帶拼音讀字,讀詞)

            3、師:去掉音節還認識么?自己讀一讀。

            4、只剩下這節課的生字了,你都認識么?同桌查讀,遇到他不會的,請你用好方法,教會他。

            生:

            1、用熟字減偏旁的方法記住“巷”。東港的港減掉三點水,就是

            師:方法真好,這里還有哪個字能用熟字減偏旁。

            生:乞

            師:還有其他字你教會了同桌么?

            生:餅干的餅

            師:帶食字旁的字還有哪些?都與食物有關,右邊都表示他的讀音,這一類字左表意右表音,稱為形聲字。 還有其他字需要識記么?

            師:老師在巡視過程中發現“祭拜”的“祭”,個別人識記困難。我倒是有個好方法。它是一個會意字 表示手持肉,獻于神靈。后來人們用月代表肉,又代表手,示代表祭臺,演變成今天的漢字“祭”,表示對祖先或者對英雄的懷念、敬意。組詞

            邊說邊畫。

            5、他們交了新朋友,組成新詞,還認識么? (翻卡,全翻,男女生輪讀,然后點讀。大聲讀、小聲讀、男生、女生、一組、二組)

            6、生字回到童謠中,你還認識么,書立正。4人讀,評價:讀的字正腔圓,聲音真好聽。(10分鐘)

            三、感悟課文:

            1、請大家再次默讀課文,看看童謠告訴我們幾個傳統節日呢?請你圈出節日的名字。找個人幫我圈一圈。

            2、( 漫游 圈出 讀 訂正 )(提醒乞巧節又是七夕節)

            3、小結:這篇童謠一共告訴我們7個傳統節日,分別是——齊讀七個節日。(3分鐘)

            4、你想和大家說說哪個節日呢?

            我想說的是 因為 我來給大家讀一讀 我也想說

            (春節、元宵節、端午節 ) 春節:2人說之后喜歡春節的一起讀。

            你還能再說出幾個春節做的事情么?仿照童謠的格式。(翻番卡出示動詞填空)

            我們把它們連起來讀一讀。評價:大家真棒,都能編出小童謠啦!

            元宵節:聯想我們東港那一天,人山人海

            端午節:粽子 驚喜 五彩繩

            5、把你還想說的節日,說給同桌聽。

            6、 剛才大家說的興高采烈的,這些節日帶給我們什么呢?(板書:開心、喜慶、祝福)

            可是有一個節日卻不是這樣,他是(清明節),這一天更多的是對已故親人的懷念、哀思(板書),這一天經常下雨,仿佛天地也在哭泣。讓我想起一首詩,清明時節 。那童謠里是怎么寫的呢?我們一起來讀,清明節、雨紛紛,先人墓前 。(8分鐘)

            7、我們剛才了解了7個傳統節日,能給它們排排序么?想按照什么順序(時間的順序)

            六個學生上前面拖拽,邊做邊說。(2分鐘)

            8、排好之后,師: 看著時間軸對應的節日,再讀讀童謠,試著背下來。(1分)

            9、 下面,我們借助視頻畫面,來介紹一下這7個傳統節日。(不看書)(2分鐘)

            10、大家記憶力超強,老師領大家玩一個小游戲。請你向我這樣做,我就向你這樣做。伸出雙手拍拍拍。對就這樣,我們加入拍節奏來背兒歌。

            (拍手、手肩、腿、桌手、拍點、手肩、拍手、互拍)(1分鐘)

            11、像這樣描寫傳統節日習俗的童謠還有很多呢,老師再送給大家兩首小童謠,大家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看看分別是描寫什么節日的。 練習

            展示(同桌一人一句、拍手) 什么節日呢?(中秋節、重陽節) 感興趣的小朋友課后可以繼續尋找。

            四、寫字:

            這節課可真熱鬧。今天我們就來學寫熱鬧的“鬧”。這個字是個會意字,大門里的市場,真熱鬧、吵鬧、喧鬧、鬧騰

            1、 誰來分析這個字?(半包圍、門字框、外包里、上下同寬)

            2、誰來指導書寫這個字?(一生到前面拖拽到田字格。左上格起筆、橫折鉤壓線、點豎壓線)

            師:我們來看他說的對不對,如果橫折鉤不壓線會怎樣。(下沉)對,看來xxx指導的很到位。

            3、我們來看這個字的筆順(備課模式、播放)書空。

            4、范寫,邊寫邊說:點高,左上格起筆,門框要直、丶豎一條線壓線,橫折鉤壓線。

            5、自己寫

            6、評價

            五、總結:

            中國的傳統節日還有很多,回家查找,下節課我們來交流。

          【中國傳統節日優秀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中國傳統節日優秀教學設計模板07-02

          《談中國詩》優秀教學設計05-30

          《中國結》優秀教學設計01-29

          中國傳統節日優秀作文04-28

          中國傳統節日優秀作文精選06-27

          傳統節日教學設計03-09

          《 中國石拱橋》優秀教學設計02-19

          《我愛你,中國漢字》優秀教學設計12-16

          《中國衛星飛太空》優秀教學設計01-2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欧美一级高清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在线网址 | 日韩区欧美国产区在线观看 | 亚洲4444在线观看 |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久久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