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方案

          時間:2021-08-15 15:35:09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錦集6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效開展,就需要我們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有很強可操作性的書面計劃。那么什么樣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錦集6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一、準備新課

            課前先檢查預習生字詞的情況。給學生一定的準備時間,自己先練讀,再同桌互相指認教師用生字卡片進行檢查和強化某些字的字形辨認和正音。如塌(踏)、岡(崗)、純(不讀qon)、冶(治)等等。

            二、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課文《女媧補天》(板書課題,學生讀課題)。看到這個字一一女媧的媧,你們聯想到哪些與它字形相近的字呢?(反饋,教師把學生說出的形近字有選擇地寫到黑板上,提醒學生注意區別字形和讀音,并組詞讀一讀。)

            同學們預習課文后知道,這是我國古代一個美麗動人的神話故事(板書:古代神話故事)。同學們知道嗎?神話故事是不是生活中或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呢?一一對,神話故事是人們想象出來的。那么人們又為什么會有這些想象呢?我們學習課文時可以進一步來思考。

            三、引導自讀課文和質疑。

            1.當你們看到課題、閱讀課文時,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嗎?大家可以提出來,我們共同探討。(學生質疑,教師適當歸納、有選擇地板書。設計質疑:(1)女媧是誰呢?(2)女媧為什么要補天呢?(3)有淺有女媧這個人呢?(4)女媧怎么補天呢?)

            2.剛才同學們提出了很多有意義的問題,像女媧為什么要補天、女媧怎樣補天等問題,我們在閱讀中都會弄懂的。

            四、學生探究閱讀。

            1.提出閱讀要求。可用投影或小黑板提出以下要求:(1)在課文中找到寫女媧補天原因的句子,請用橫線畫出來,在課文旁邊的空白處寫上補天的原因;(2)課題叫女媧補天,那么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寫補天過程的?請用l|標明起止。)

            (學生獨立閱讀課文,輕聲讀,動筆畫、寫。所給時間要比較充分。教師巡視,注意指導后進生。在適當時機組織交流和討論。)

            2.學生就以上兩個問題進行交流和討論。教師巡視,了解學生探究的情況。

            3.反饋。

            (1)教師提出問題:女媧為什么要補天?(學生發言。)

            (2)教師小結:女媧看到天塌下來,許多人在水深火熱之中受苦受難,心里難過極了,所以她決心要補天。我們再來看看,女媧看到人們受災受難,她的心里特別難過。寫這些災難景象的是課文第幾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我們來讀一讀這部分課文。哪些同學愿意讀讓我們一邊讀一邊把課文描寫的那些景象在頭腦中展開想象同學們剛才在讀、昕課文時,頭腦中浮現了什么景象,那些景象你在生活中、電視上見到過沒有?同學們可以在小組里議論一下。(議論后,組織學生發言。)

            (3)女媧見到別人受苦心里就難過,這是一種怎樣的感情呢?一個人總能為別人著想, 總想著幫助別人克服困難,是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救民于水火的一種獻身精神。課文哪一段寫到女媧的這一心理?(第二自然段。)我們全班一起來讀一讀。要讀出女媧對人們受災受難同情的語調。學生練習讀,齊讀,教師適當指導。想想在生活中或電視里有沒有聽說或看到過像女媧這樣的人一一看到別人受苦受難就積極地去幫助別人呢?(比如,解放軍解救被洪水圍困的群眾。可以放1998年發洪水時解放軍解救群眾的鏡頭。)(學生發言。)再分層次、分小組讀第一、二自然段課文。引導想象,引導體驗女媧的思想感情。

            五、小結

            通過這節課同學們自己閱讀課文,已經基本理解了課文內容。知道女媧是這樣一個善良的、能為大家著想的英雄。

            神話是人們想象出來的,人們為什么要塑造女媧這樣一個心地善良的人物?(學生可能一時想不出來,教師要引導學生議一議。)

            教師小結:古人想象出女媧補天這樣的神話,說明古人希望有-天人能有戰勝自然災害的力量,還希望人們都能像女媧這樣心地善良,關心別人。

            六、布置作業。

            抄寫生字詞,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12、女媧補天

            原因 經過 結果

            天塌地裂 求雨滅火 人民又安居樂業

            起火 發洪水 造船救人

            煉石補天

            愛心 吃苦 勇敢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這篇文章字詞難度不大,除了一些重點詞句,其他都比較容易理解。文章思路清晰,在開篇提出嗜學,然后圍繞這個中心詞,層層展開,并采用對比法,點明求學應有的態度和精神。在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在通讀全文、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掌握重點字詞和句子,然后,由字詞理解到內容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觀點,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學中,主要貫穿朗讀,以朗讀帶動文章理解。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 新課

            參照教學設計(A)。

            二、介紹作者以及寫作背景

            有關內容參照教學設計(A)。

            三、朗讀課文,理解文句,疏通課文內容

            1.教師播放朗讀帶,學生聽讀課文,注意字音和停頓。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能否流暢地朗讀課文和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程度有極大的關系。因此,要求學生至少將課文讀上兩遍,而且必須是以讀得流暢無斷續現象為標準。要求學生在自由朗讀時,注意結合課文注釋理解一些容易弄懂的詞語和句子。

            3.指名學生朗讀課文第1段。

            (1) 指名學生朗讀第1段,然后要求學生圈注本段中自己難以把握的字詞。

            (2)要求學生結合課文注釋自行翻譯第1段。

            (3)教師評點學生翻譯,特別提醒學生對重點字詞的掌握。

            4.指名學生朗讀課文第2段。

            (1)學生齊讀第2段,然后標注出其中的重點字詞。

            (2)學生結合注釋自讀第2段后,向老師提出自己不懂的詞句。

            (3)指名學生翻譯全段。

            5.指名學生朗讀課文第3段。

            (1)要求學生筆譯第3段。

            (2)學生相互檢查,討論對方翻譯中的不足之處。

            (3)指名學生朗讀自己翻譯的內容。

            然后教師進行評價,要求學生按照信、達的標準修改自己的譯文。

            (4)學生齊讀第3段。

            6.學生齊讀全文。

            四、品讀課文,鑒賞課文內容

            1.請學生概括各段的中心意思。

            2.細讀第1段,從中找出一個能概括全文中心意思的詞語。

            3.默讀第1段,回答:作者是如何寫出自己讀書時條件的艱難的?請引用課文中的原句回答。

            4.提問:請復述作者讀書時的勤奮的情形,想一想:這勤奮和前面所說的艱難的生活條件有什么聯系嗎?請談談你的看法。

            5.提問:與作者讀書時相比,現今太學生的讀書條件怎樣?文章是如何進行對比的?

            6.提問:通過這種對比,作者得出的結論是什么呢?請用課文原話回答。

            7.請簡要介紹馬生,談談作者對馬生所持的態度。

            8.讀完這篇文章,你對學習有什么感受嗎?

            五、學習遷移

            學生交流討論: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讀書要勤奮、專心,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請結合你的經歷談談自己的感受。

            六、布置作業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的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認識生字,并能正確書寫,理解辜負、奉獻等詞語的`意思。

            2.理解重點句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掌握書信的格式。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巴金爺爺對下一代的關懷,激發為社會添光彩、為別人奉獻愛、讓生命開花的愿望。

            重點難點

            1.自主學會生字詞語,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

            2.學會用書信格式寫信。

            教具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巴金的照片和生平簡介。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入新課(7)

            1.出示巴金老人的照片:孩子們,這是誰?關于這位老人,你了解多少呢?

            2.簡介巴金:巴金爸爸是四川成都人,五四以來著名的作家,在國際上享有聲譽。家鄉孩子想念他,都是寫信給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87歲時寫給家鄉孩子的一封信。

            3.板書課題并質疑。

            4.疏理出重要問題:他為什么寫這封信?信中寫了哪些內容,表達了他的哪些希望呢?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8)

            1.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畫出本課生字新詞。

            2.討論交流:

            (1)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畫出本課新詞。

            (2)討論交流。

            ①朗讀正音。

            ②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③學生質疑問難。

            3.指名試讀課文,并說說每個段的意思。

            三、精讀課文,品句悟情(20)

            1.學習第一部分。

            ⑴指名讀,思考:第一部分主要寫了什么?

            ⑵從這部分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⑶理解爭先恐后,感受40多個孩子圍著巴金爺爺的熱鬧場面并朗讀。

            ⑷朗讀巴金老人感謝孩子的話,這些話體現了巴金對孩子們怎樣的感情?

            ⑸有感情地朗讀這部分。

            2.學習接下來的兩段。

            ⑴巴金爺爺寫這封信的時候,已經87歲高齡了,手不聽指揮,寫字困難,更別說寫信了。可是,他仍然堅持寫了這封信,讓我們讀第一句話,感受老人寫信的不容易。

            ⑵在這種情況下,巴金爺爺還是拿起了筆,給家鄉孩子們寫信,這是為什么呢?

            ⑶默讀課文,畫出最能表達巴金爺爺思念孩子們的句子。

            ⑷有感情地朗讀這兩段。

            3.學習第四段。

            ⑴默讀這段話,勾畫出讓自己感動的句子。想想為什么自己感動,做上批注。

            ⑵交流并相機指導理解重點句子。

            ⑶背誦自己喜歡的句子,把自己喜歡的句子寫在卡片上。

            ⑷讀了這一段,你感受到巴金爺爺怎樣的品質?

            ⑸小結。

            4.學習課文最后的部分。

            ⑴自由讀,思考:巴金對自己對孩子們提出了哪些建議?

            ⑵讀出巴金爺爺對孩子們的真情、希望。

            四、升華情感,學寫書信(8)

            1.學習完信的內容,我們知道了巴金老爺爺用他的一生、用他的作品赤教育我們該怎樣做人,此時,你想對巴金老爺爺說些什么呢?

            2.書信的格式包括五個部分:稱呼、正文、結尾、署名和日期。

            3.默讀課文,對照格式,說說信中的稱呼、結尾、署名和日期分別是什么,它們分別處在什么位置?

            4.試著用書信的格式把自己想對巴金爺爺說的話寫一寫。

            五、布置作業(2)

            給巴金爺爺寫一封回信。

            板書設計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初中數學教學設計中的教學目標簡述

            摘要:本文通過列舉實例說明了教學目標的組成。詳述了兩種教學目標意義和作用,剖析了這兩種教學目標的區別和聯系,為良好的數學教學指明了方向。

            關鍵詞: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長遠目標 新近目標

            1 教學目標的組成

            從事數學教學設計之初,教師首先關注的不是“學生掌握多少知識”,“要學什么數學”,而是“學生通過所學能夠做什么”,這就是數學教學目標。根據現代初中數學教育的要求,設計者希望通過數學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等。這是數學教學設計的起點,也是數學教育的宗旨。通常教學目標由若干目的組成,其中包括三大塊:①知識與能力;②過程與方法;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例如:“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質和判定”,一章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①會證明平行四邊形、徒有其表、菱形、正方形的性質定理及其相關結論。②能運用性質定理進行計算與證明。

            (2)過程與方法。

            ①在進行探索、猜想、證明的過程中,發展嚴格的邏輯推理能力。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發現風的大小、探究和判斷風的方向,并嘗試制造風。

            2、初步了解風的利與弊,引導幼兒從小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

            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藍天山的風箏

            2、物品:吹風機、扇子、風車、棉花等。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興趣。

            1.出示圖片:藍天上的風箏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看天上飛的是什么?(風箏)

            誰能說說怎樣才能讓風箏飛上天呢?

            (引導幼兒說出有風的情況下,風箏才能飛上天。)

            教師:我們從哪兒可以看出有風呢?你怎么知道有風?

            (教師用扇子在幼兒的面前扇一扇,感受風。)

            二、展開

            1、感受發現風力

            教師:你們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覺到了什么?

            (1)在對微風進行探索的基礎上,激發了孩子關注風力變化的積極性。

            (2)通過圖片感受中級風、大風。

            教師:風有風級,不同的風級表示風的大小不同,人的感受也不同。

            2、探索判斷風向

            (1)教師:天氣預報說今天是北風,這是什么意思?

            (北風就是從北邊來,是風向。)

            用什么方法判斷? 引發孩子的討論。

            (2)到戶外進行觀察活動。

            如:觀察旗桿上的國旗飄動;讓孩子將羽毛、塑料球放在操場中間,讓它們隨風滾動……

            讓孩子通過活動,真正明白“風真的從北邊來”。

            (3)了解風是有方向的這一特征后,鼓勵孩子想辦法把“風向”記錄下來。

            展開討論:怎樣記錄風向

            可以標漢字,也可以標箭頭,記錄不求精確,只要初步學習使用科學的記錄方式。

            3、嘗試制造風的方法

            教師:(出示風車)這些風車在活動室能玩嗎?

            怎樣才能讓風車轉起來呢?

            三、結束

            讓孩子逐步發現風能幫人類做許多事情,利用風可以發電、傳播種子等等,但也會給人類帶來危害。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兩條綠線內的字只識不寫。認識3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認識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通過雨點的動態變化認識它們的特點,激發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生字,并會正確、美觀地書寫。

            3、初步認識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一點水的變化常識。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認識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了解一點水的變化常識,激發學生觀察、認識自然現象的興趣。

            3、學會本課3個生字“落”、“海”、“洋”。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看圖揭題。

            1、(多媒體課件顯示)小朋友看,天空布滿了烏云,你還看見了什么?

            2、今天我們學的課文,題目是——《雨點》。

            師板書課題,

            3、這篇課文告訴我們,雨點落進不同的地方,樣子是不一樣的。雨點落進了哪些地方?樣子有什么不同呢?

            二、初讀課文。

            1、請小朋友一邊看圖一邊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把課文讀正確、通順。

            2、課文中共有4句話,配有4幅圖。請小朋友一邊看一幅圖一邊讀相應的一句話,再想想它們的意思。

            3、通過自己的讀,你知道雨點都落進了哪些地方?雨點落進不同的地方,樣子有什么不同?現在我們就一句一句地把課文讀懂讀好。

            三、講讀課文。

            (一)講讀第一句。

            1、指名讀第一句。

            (1)(出示生字)落。讀準字音

            雨點是從空中落下來的,它落進了池塘里。

            (2)(多媒體播放:池塘畫面)

            池塘里的水跟我們平時看到的小河里的水的樣子有什么不同?

            2、一動也不動,就像什么?書上用了哪個詞?

            Shuì jiào

            (1)(出示詞語:睡 覺)讀準字音,“睡”是翹舌音。

            我們每天都要睡覺,睡覺的時候要閉上眼睛,所以“睡”這個字很有意思,是個眼目旁。你能讀出它的意思嗎?

            (2)指導讀好第1句。

            (二)講讀第二句。

            1、指名讀第二句。

            (多媒體課件播放:小溪畫面)小溪的水緩緩地流著,就像在干什么?書上是怎么說的?

            sàn

            出示詞語:散 步)讀一讀。

            2、為什么不說它睡覺,而說它在散步呢?散步的時候是怎么走的呢?你能讀好這個詞嗎?

            3、指導讀好“散步”。

            4、指名讀第2句。評議,再讀。

            (三)講讀第三句。

            1、自己看第3幅圖,小聲讀第3句話,能不能把意思讀懂。

            (多媒體課件顯示:江河畫面)

            2、指名讀。

            其他同學注意聽,聽一聽他有沒有讀懂。

            3、評讀。

            4、齊讀第3句。

            5、小結:剛才大家看著圖,自己讀懂了第3句話的意思。

            (四)講讀第四句。

            1、現在請小朋友再看一幅圖,自己讀第4句話,能不能把第4句話讀懂、讀好。

            2、指名讀。

            3、評:他讀懂了沒有?從哪里聽出來的?

            Hǎi yáng tiào yuè

            (出示詞語:海 洋 跳 躍)

            4、指導讀好“海洋”、“跳躍”。

            5、齊讀第4句話。

            四、指導朗讀。

            1、現在誰能把整篇課文讀給大家聽呢?

            2、自讀、互讀、指名讀、賽讀、全班讀。

            五、教學生字。

            1、出示字卡,讀讀生字卡片,鞏固字音。

            2、這些生字不光要認識,還要能記住它們。

            本節課,我們學了幾個有三點水的字?

            3、“落”是上下結構的字,三點水在這里不做偏旁了。

            你怎么記住這個字?

            “海”這個字請小朋友注意右邊“每”的筆順。

            “洋”這個字怎么記呢?

            4、師范寫“落”、“海”、“洋”。

            5、學生描紅、臨寫,師巡視指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剩余的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2、能有感情地背誦課文,表演課文。

            教具準備:

            錄音磁帶、頭飾、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齊讀生字卡片(“海”、“洋”、“落”)

            2、口頭擴詞。

            海( )( )( ) 落( )( )( )

            3、齊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指導背誦

            1、這么有趣的課文,愿意背下來嗎?

            2、為了背好課文,我們先來讀好下面這幾個詞語:

            睡覺 散步 奔跑 跳躍

            3、看著板書或屏幕,試著背誦課文。

            (1)自背、同座位互背、指名背、評議、全班齊背。然后問:我們來演一演這個課本劇好嗎?

            4、拿出自己做的頭飾,邊背邊做動作。

            三、拓展練習

            1、課文我們已經學懂了,你們注意觀察過嗎,春天的雨點還會落在哪些地方?給大自然帶來哪些變化呢?小朋友到郊外去觀察,你就會發現了。

            2、多媒體課件顯示:雨點落進果園里、樹梢上、田野里、池塘里的畫面。

            3、(出示:口頭填空)

            雨點落在果園里,點紅了 。

            雨點灑在樹梢上,染綠了 。

            雨點落在田野里,滋潤了 。

            雨點降在池塘里,喚醒了 。

            4、雨點還會落在哪里呢?學生互相討論。

            四、教學生字

            1、出示字卡,讀字音。

            2、教學新偏旁。

            睡:上節課老師已經教過,這叫“眼目旁”,跟讀兩遍。

            散:右邊的偏旁是“反文旁”,跟讀兩遍。

            覺:偏旁是下面的“見字底”,跟讀兩遍。

            步:上面的叫“止字部”,讓學生認讀兩遍。

            3、自學課后的筆順表,描紅。

            4、從怎么記住這些生字呢?學生各抒己見,師提醒以下的幾個生字。

            步:下面不要寫成“少”,多出一點來。

            睡:重點指導右邊的筆順。

            五、指導寫字。

            散:左右等寬。

            跑、躍:左右等寬,足字旁略微比右邊的部件短一些。

            睡:右邊的第二筆橫寫長一些,第三筆橫略長些,第一筆橫寫得最短。

            1、師范寫“散、睡”,生描紅。

            2、生描紅,臨寫生字,師巡視指導,放輕音樂。

            板書設計:

            池塘 睡覺

            小溪 散步

            2、雨點 江河 跳躍

            海洋 奔跑

            教學反思:

            課文寫作者在不同地觀察同一事物都不一樣。引導學生觀察,春天來了,小雨點落在其他地方,會有什么變化。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錦集6篇】相關文章: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錦集10篇01-10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錦集五篇01-27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錦集五篇01-09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錦集七篇01-17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錦集六篇01-08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錦集八篇01-04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錦集7篇02-01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錦集8篇01-10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錦集五篇02-01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錦集6篇01-22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五月香婷婷缴情综合 | 午夜三级理伦在线观看 | 日本天堂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欧美精品另类小说 | 一级少妇全黄性色生活片 | 日本系列有码字幕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