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教學設計

          時間:2023-02-25 20:53:34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教學設計

            一、指導思想

            本節課的學習,依據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課本實驗二,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多元智力理論和后現代主義。根據學生最近發展區,設計活動,通過“科學探究→收集數據→分析處理數據→建構概念”的教學流程,學生動手操作測量利用小車與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探究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小組討論的過程中,總結得到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

            二、教學背景分析

            1、本節的教學內容是建立在質量、力,加速度的概念基礎之上,通過實驗探究收集數據、交流討論,建立概念的教學,是對簡單機械的拓展和深化,進一步認識三者之間的關系,是學生探究能力提升的過程之一。

            2、高一學生現階段能力發展水平不平衡,形象思維能力較強,邏輯思維能力發展水平不高,但具有一定的物理實驗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已初步具備收集、記錄實驗數據,分析實驗數據得出結論的能力。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已經知道牛頓第二定律,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可以加深學生對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

            3.教學方式

            通過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狀態的物理量,加速度是描述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因此也可以說,加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狀態變化快慢的物理量。由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質量大的物體運動狀態不容易改變。這說明,加速度與力、質量之間必然存在一定的關系。

            4.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車一端帶滑輪長木板、帶小鉤或小盤的細線兩條;鉤碼(規格:10g20g,用作牽引小車的力);砝碼(規格:50g100g200g,用來改變小車的質量);刻度尺、計算器,鉛筆;文件夾;粗線繩(用來牽引小車).打點計時器、電源、紙帶、氣墊導軌.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2) 理解實驗思路的合理性,以及用圖像處理實驗數據的有效性。

            (3) 體驗如何平衡摩擦阻力、減小實驗系統誤差的操作方法。

            (4) 體會整個探究過程的科學嚴謹和合理性。

            學習重點:

            1. 控制變量法的使用。

            2. 如何提出實驗方案并使實驗方案合理可行。

            3. 實驗數據的分析與處理。

            學習難點:

            1. 如何提出實驗方案并使實驗方案合理可行。

            2. 實驗數據的分析與處理。

            2.過程與方法

            (1)指導學生半定量的探究加速度和力、物體質量的關系,知道用控制變量法進行實驗.

            (2)學生自己設計實驗,自己根據自己的實驗設計進行實驗

            (3)對實驗數據進行處理,看一下實驗結果能驗證什么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實驗探究活動中,有樂于探索、合作交流的情感。

            (2)在探究活動過程中,養成嚴謹求實的態度。

            四、教學內容

            本節實驗分別從“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和“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兩方面進行研究。

            (一)實驗思路:

            將小車置于水平木板上,通過滑輪與槽碼相連。小車可以在槽碼的牽引下運動。

            加速度與力的關系:保持小車質量不變,通過改變槽可證明這兩個力只是近碼的個數改變小車所受的拉力。小車所受的拉力可認為與似相等,條件是槽碼的質槽碼所受的重力相等。測得不同拉力下小車運動的加速度,量要比小車的質量小很多。分析加速度與拉力的變化情況,找出二者之間的定量關系。

            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保持小車所受的拉力不變,通過在小車上增加重物改變小車的質量。測得不同質量的小車在這個拉力下運動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與質量的變化情況,找出二者之間的定量關系。

            (二)物理量的測量

            本實驗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三個:物體的質量、物體所受的作用力和物體運動的加速度。

            質量的測量:可以用天平測量質量。為了改變小車的質量,可以在小車中增減砝碼的數量。

            加速度的測量:方法1小車做初速度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則測量小車加速度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用刻度尺測量小車移動的位移x,并用秒表測量發生這段位移所用的時間t,然后由a=2x/t2

            計算出加速度a。

            方法2將打點計時器的紙帶連在小車上,根據紙帶上 打出的點來測量加速度(參考第一章的實驗方法)。

            方法3 在這個實驗中也可以不測量加速度的具體數 值。這是因為我們探究的是加速度與其他物理量之間的比 例關系,因此測量不同情況下物體加速度的比值即可。

            如果能做到讓兩個做初速度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運動時間t相等,那么由(1)式可知,它們的位移之比就等于加速度之比,即

            x1/x2=a1/a2

            這樣,測量加速度就轉換成測量位移了。

            力的測量現實中,僅受一個力作用的物體幾乎不存在。然而,一個單獨的力的作用效果與跟它大小、方向都相同的合力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因此,實驗中作用力F的含義可以是物體所受的合力。

            如何為運動的物體提供一個恒定的合力,如何測出這個合力是本實驗的關鍵,有很多可行的方法。下面參考案 例中的方法可供選用,也可以設計其他方法。

            (三)實驗過程

            1,用天平測出小車的質量,用天平測出小桶及沙子的總質量。

            2,按圖安裝實驗器材。

            3,平衡摩擦力。在長木板沒有定滑輪的一端墊小木塊,使之形成傾角較小的斜面,使滑動摩擦力與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輕推小車使小車近似做勻速直線運動。

            4,掛上沙桶,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放開小車,在紙帶上打下一系列的點。通過紙帶算出加速度。

            5,保持小桶里沙子的質量不變,在小車里加砝碼,測出加速度,重復幾次。

            6,作a-F的圖像。描點作圖,若這些點在一條直線上,證明了加速度與力成正比。

            7,保持小桶和沙子質量m′不變,改變小車質量m,重復步驟4,作a-1/m圖象。若圖像為一直線,則證明加速度與質量成反比。

            (四)實驗數據

            1. 探究加速度與合力的關系

            F/N

            a/(ms-1)

            2. 探究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

            M/kg-1

            a/(ms-1)

            五、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引入

            (二)開始實驗

            (三)結束實驗

            (四)總結

            1,發文案,投影

            分組定性討論。

            下發紙張讓各小組將討論結果寫下來。

            帶領學生進入實驗室,強調實驗室使用規范。

            講解實驗內容,演示操作,分析原理。

            將學生分為四個小組進行實驗,巡視學生實驗,指出不當操作。

            讓各小組將實驗結論與討論結論做對比,并派一位代表作總結發言。

            分為四個小組分別討論四種不同情況。

            寫下討論結果。

            依次進入實驗室,聽從老師安排。

            開始實驗。

            完成實驗,得到數據,畫出表格,通過數據總結關系。

            實驗結論與討論結論做對比,并派一位代表作總結發言。

            通過投影和小組討論的形式引入主題,增加學生對實驗和學習的興趣。

            通過實驗結論與自己討論的結論形成對比加深學習印象。

            保證學生在實驗室的安全。

            保證實驗進行順利。

            加深學生印象,為今天的實驗作總結。

            詳細過程:

            1.預習:通過APP向學生講解本節課實驗的原理,過程,要求,讓學生對本實驗有基本的了解。讓學生分成四組通過剛剛講解的原理進行討論,預測本實驗的結果,并記錄。

            2.演示:將學生帶進實驗室,先向學生強調物理實驗室注意事項,親自演示一遍實驗過程,并在演示的過程中講解重難點和重要事項。

            3.實驗進行:讓學生分為四組合作進行實驗,巡視學生實驗過程,糾正學生的錯誤操作。

            4.總結:總結本次實驗的結果,并讓學生對比自己先前的討論結果,并讓四組小組選一位代表總結自己小組的成果。

            六、板書設計

            1,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

            2,加速度與力的關系

            3,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

          【《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探究雞翅的結構與運動的關系教學設計08-25

          《加速度》教學設計04-16

          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08-31

          《摩擦力》教學設計 摩擦力 教學設計11-20

          《力的合成》教學設計04-10

          《力的平衡》教學設計04-03

          《力的平衡》教學設計04-27

          質量教學設計04-26

          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教學設計03-29

          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教學設計03-29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制服丝袜中出 | 亚洲专区动漫专区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 亚洲人成网址在线播放 |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影音 |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