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計及反思

          時間:2023-01-11 11:13:21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計及反思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計及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計及反思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計及反思1

            教學目標

            1、掌握本文有條理地安排說明順序。

            2、品味生動、形象、周密的語言。

            3、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鉆研科學的熱情和興趣。

            學習重點

            1、本文說明的條理性。

            2、品味生動、形象、周密的語言。

            教學難點

            速讀的習慣和能力。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但是地球上就只有人類有語言嗎?帶著這外問題,讓我們一起學習《大自然的語言》這篇課文。

            二、讀出下邊多音字

            連翹()翹起()

            衰草連天()鬢毛衰()

            落葉()丟三落四()落枕()

            觀測()玄妙觀()

            差異()差遣()差錯()參差()

            三、講解新課

            1、下面同學們先各自然段標上序號(1至12段)。(幻燈6)

            2、學生讀后討論,在各小題括號內應填的序號。

            ⑴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學?(1~3)

            ⑵物候觀測對農業有什么重要性?(4~5)

            ⑶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有哪些?(6~10)

            ⑷研究物候學有什么意義?(11~12)

            3、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第一自然段:

            ⑴提問:第一自然段描繪了一年四季豐富的物候現象,按照什么順序?你是根據哪些詞來判斷的?

            討論并歸納:按照時間順序,從春、夏、秋、冬等詞判斷。

            ⑵提問:這一段哪些詞語寫得生動典雅?(幻燈7)

            討論并歸納;

            ①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把“大地”人格化,顯得親切動人。)

            ②冰雪融化,草木萌發,各種花次第開放(融化萌發次第給人一片撲面而來的春色。)

            ③燕子翩然歸來。(翩然指輕快地飛舞的樣子,用來描繪燕子的飛行十分恰當、形象。)

            ④這是植物孕育果實的時期。(用詞典雅,如果改為植物“結果”則顯得口語化。)

            ⑤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在秋風中簌簌的落下來。(“簌簌”是紛紛落下的樣子。)

            ⑥活躍在田間草際的昆蟲也都銷聲匿跡。(“銷聲匿跡”指消失了鳴叫聲,藏起了形跡,用詞形象、典雅。如果改為“消失了”則顯得口語化。)

            ⑦到處呈現一片蓑草連天的景象,準備迎接風雪載途的寒冬。(“衰草連天”“風雪載途”用詞形象、典雅,給人美感。)

            ⑧年年如是,周而復始。(用詞典雅,有文言色彩。)

            以上以優美生動的寫景筆調描繪了一年四季豐富的物候現象,如同展現一幅四季風光的畫卷,給人種種有關物候的豐富聯想。用詞形象、典雅。

            第三自然段:

            ⑴提問:第三自然段講到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學,請一個同學用概括的`語言回答。(幻燈8)

            討論并歸納: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把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的一些自然現象稱為物候。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已經發展為一門科學叫作物候學。

            ⑵探究提問:為什么在古代科學不發達的情況下,勞動人民研究物候?到了近代科學有了長足的發展,我們還要研究物候?

            4、學習文章第三部分:

            討論并歸納:

            ⑴提問:物候現象的來臨決定于哪些因素?(幻燈9)

            ①緯度的差異

            ②經度的差異空間的因素

            ③高下的差異

            ④古今的差異時間的因素

            ⑵探究提問:人類的發展離不開自然,請結合自己身邊的環境,談談自然環境的變化對人類的影響。

            四、小結

            本文用具體生動的四季物候現象,條理分明地介紹了有關物候知識,運用舉例子,列數字等說明方法由淺入深,由簡到繁地向我們說明了什么是物候,物候學,影響物候的因素以及研究物候的意義。

            五、作業

            填空:

            1、物候現象的來臨決定于___、___、___、____。

            2、_____、____,都是大自然的語言。

            3、物候學就是利用_____來研究_______。

            4、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根據____、____等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系來安排農事。

            簡答:

            1、什么是物候?

            2、什么是物候學?

            3、同學們回去后找資料,搜集有關農諺的語句:

            例如:

            雨中聞蟬叫,預告晴天到。

            早蚯聞蟬叫,晚蚯迎雨到。

            第二課時(溫習舊課,學習新課)

            一、學習文章第二部分

            1、提問:為什么說利用物候知識便于農事活動,比較簡便,容易掌握?

            (從課文找出有關語句)

            討論并歸納:

            首先從手段看是“活的儀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氣象儀器復雜得多,靈敏得多。其次,從數字意義看,觀測的數據反映氣溫、濕度等氣候條件的綜合,也反映氣候條件對于生物的影響。

            2、提問:文章第五段舉北京的物候記錄這個例子說明了什么?

            說明物候對農業的重要性。

            二、學習文章第四部分

            討論并歸納:

            第四部分是寫研究物候學對農業的意義。

            1、提問:研究物候學對農業有哪些意義?

            (從課文找出有關語句)

            首先是為了預報農時,選擇播種日期;此外物候資料對于安排農作物區劃,確定造林和采集樹木種子的日期;第三,還可以利用來引種植物到物候條件相同的地區;第四,也可以利用來避免或減輕害蟲的侵害。

            2、提問:研究物候學對我國山區農業發展有哪些意義?

            (從課文找出有關語句)

            我國有很大面積的山區土地可以耕種,而山區的氣候、土壤對農作物的適應情況,有很多地方還有待調查。為了便利山區的農業發展,開展山區物候觀測是必要的。

            三、小結

            本文從具體生動的四季物候現象說起,條理分明地說明了物候現象的有關知識。運用舉例子說明,使人清楚明了,確信無疑。此外,本文用詞形象、典雅。

            四、布置作業

            課后作一次社會調查,通過調查,你發現還有哪些物候現象與農業生產息息相關。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計及反思2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10個生字。

            2、積累7個詞語。

            3、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激發學生觀察事物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

            1、能熟練地借助拼音,在語言環境中認讀10個生字。

            2、學習“大口框”,在描寫的過程中掌握四個生字。

            教學難點:

            1、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激發學生觀察事物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具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1、小朋友,你們知道嗎?大自然可是一位知識淵博的老師,瞧,現在它就要告訴大家一個秘密。

            2、誰會讀這個秘密?[出示第一小節]

            3、原來大自然也有語言。[出示課題]

            4、自: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

            言:

            (1)你是怎樣認識這個字?

            (2)給它找朋友。

            5、齊讀課題。

            6、過渡:雖然大自然中的動物、植物不會說話,但是許多現象告訴我們許多有趣的知識,你們聽。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師范讀課文,說說你聽到了什么?[音樂]

            2、自由朗讀課文,做到讀準生字,讀通課文。

            3、小組合作學習:

            (1)讀詞語,注意平翹舌音

            (2)區別字形并組詞(甩、準)

            (3)書空“圈”字,你知道這個字的部首嗎?

            (4)給“臨”擴詞

            三、感情朗讀,進行背誦

            1、課文中介紹了哪幾種大自然的語言?[示句]

            2、第二節

            (1)會讀這句話的小朋友起立,齊讀。

            (2)“準是”什么意思?

            (3)填空:[白云飄得高高,______________,這就是大自然的語言。]

            (4)背誦

            3、小組合作學習第三—五節

            (1)你能找到“往”的近義詞嗎?

            (2)一道道圈圈是什么?(年輪)

            (3)“甩”的動作是怎樣的?(搖動、擺動)

            4、“我問你答”的游戲(教師引背)

            四、第六小節

            1、引讀

            2、妙:怎樣記住它?“妙不可言”什么意思?

            粗:找好朋友

            3、為什么說大自然的語言不愛學習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遠看不見?

            4、那么只有怎么做,才能發現大自然的語言?[示句]

            五、拓展、鞏固

            1、你還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語言?

            2、你們能不能也當小詩人,照著課文的樣子也來編一段小詩?

            3、讀詞語開火車

            4、書寫指導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計及反思】相關文章: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計及反思06-22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反思09-13

          《大自然的語言》的教學反思11-18

          大自然的語言的教學反思01-21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反思12-30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反思11-07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反思12-30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計07-06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計08-0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 亚洲天堂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AV极品视觉盛宴 | 日韩欧美亚洲一中文字暮精品 | 日本在线高清不卡免v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