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優秀科學教案

          時間:2022-05-17 20:14:03 科學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大班優秀科學教案四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優秀科學教案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大班優秀科學教案四篇

          大班優秀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夠借助生活中的不同材料制造出聲音。

            2.感受自制聲音的樂趣。

            3.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4.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瓶子區材料:玻璃瓶、塑料瓶等。紙區材料:白紙、皺紋紙、餐巾紙等。杯子區材料:金屬杯、塑料杯、紙杯、玻璃杯等。

            2.不同種類的豆子、叉子、勺子等輔助材料。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發現聲音的制造。

            (1)教師出示一只空瓶子搖一搖,請幼兒聽聽有沒有聲音;再拿出一顆豆子放到空瓶子里搖一搖,請幼兒聽聽有沒有聲音。

            (2)將豆子放進瓶子里,蓋上瓶蓋搖一搖,請幼兒聽聽發出的“沙沙沙”聲音。

            (3)分別請個別幼兒挑選幾種不同的材料試一試、說一說制造聲音的方法,如敲瓶子、搓紙等。

            2.請幼兒主動探索利用不同材料制造聲音,感受自制聲音的樂趣。

            (1)教師介紹三個不同區域的材料,鼓勵幼兒一次去每個區域探索,嘗試讓這些東西發出聲音。

            (2)幼兒自由分組探索,教師分別進入不同區域進行指導。如:“瓶子區”重點引導幼兒發現用不同的瓶子裝不同種類的豆子,聽聽聲音有什么不同;紙區”引導幼兒揮動、揉搓、敲擊不同的紙,探索它們發出的聲音有什么不同;“杯子區”引導幼兒敲擊不同的杯子,聽聽聲音有什么不同。

            活動反思

            1、材料提供方面:由于是讓家長從家里帶的廢舊瓶子,所以瓶子大小、材質有些差異。還有的蓋子蓋不緊,導致活動過程中,豆子會掉出來。在第三個環節:品嘗軟硬糖,猜猜大小聲。應該讓每個小朋友去品嘗軟硬糖,用牙齒來咬一咬,感受一下,然后再猜測、驗證。瓶子要換成大的罐子,如一些收納罐子。用兩個,一個裝硬糖,一個裝QQ糖,來進行對比。因為還是用裝黃豆的小瓶子,又是只有一個,還要來回換,對比不明顯。

            2、活動組織環節:第一個環節中,小寶寶起床后要干什么呢?不用提問,分散幼兒的注意力,直接聽聲音,來猜測。第二環節學習大鼓小鼓聲音,可以先玩游戲,再聽音樂玩。如老師說大鼓,幼兒力氣大地搖瓶子;小鼓,幼兒力氣小地搖瓶子,收:則瓶子不發出聲音。這樣先玩幾次,讓幼兒對大小聲有一人直接對比的效果。第二個環節結束后,可以把瓶子收回來,這樣孩子的注意力才會集中回來,而不是自顧自地一直在玩瓶子。每個環節的小結,應該要再深入一些,使幼兒的經驗得到提升。由于對課堂常規的把控不夠,導致小結不夠。

            3、個人素質方面:是嗎?好不好?這樣的口頭禪太多,無效的語言太多,應精簡自己的語言。

            小百科:聲音(sound)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聲波。是通過介質(空氣或固體、液體)傳播并能被人或動物聽覺器官所感知的波動現象。最初發出振動(震動)的物體叫聲源。聲音以波的形式振動(震動)傳播。聲音是聲波通過任何介質傳播形成的運動。

          大班優秀科學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活動中探索管子運水簡單的運程,使其知道管子運水既快又方便。

            2、通過活動,激發幼兒產生嘗試愿望及探索科學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管子、海綿、針筒、杯子、勺子、盆子、水等等

            三: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玩水運水

            1、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玩水嗎?今天老師和你們一起玩水好不好。”“不過要求,讓你們把盆子里的水運到小碗里,看誰先運滿一碗。”

            1、幼兒操作

            提問:“你剛才是用什么運水的?”(用碗舀、海綿吸再擰出水等)

            小結:小朋友們真能干,會用不同的東西想辦法運水,

            (二)引導幼兒用管子運水

            1、出示圖片

            “剛才大家玩得真開心,可是有個小弟弟正在發愁,愁什么呢?原來他想喝水,但只有一桶水,搬也搬不動,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幫小弟弟能運出水來?”

            2、幼兒第一次嘗試

            提問:(1)“你用什么運水的?水出來了嗎?”

            師:“用管子怎么運水呢?你來試一試吧。

           。2)“你為什么不用杯子或其它?”

            師:“大家想不想用他的辦法試驗一下?”

            2、幼兒第二次嘗試

            提問:(1)“你的管子出水了嗎?是怎么做的?

           。2)“為什么有的小朋友管子里不出水呢?”(幼兒討論)

            師:“因為管子里有空氣,剛才吸的時后沒把空氣吸完,所以不能出水,想再照我的方法來試一次嗎?”

            3、幼兒第三次嘗試

            提問:“這次有沒有成功?你是怎么做的?”

            (三)了解幾種水的運輸

            提問:(1)“在我們的生活中,許多聰明的人就利用這樣的原理發明了好多東西,比如水泵抽水……“

           。2)“知道有哪些東西是利用這個原理的嗎?”(幼兒個別回答)

           。3)“讓我們長大后發明更多有用的東西,給大家帶來好處和方便。

          大班優秀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操作中感知油水分離的現象。

            2.大膽地探索讓油水融合的方法,初步學習記錄實驗結果。

            3.樂于積極探索,細致觀察比較。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活動準備:

            水、花生油、一次性透明杯、抹布、記錄紙、筆、筷子、熱水、洗潔精。

            活動過程:

            一、觀察油和水,運用各種感官初步感知其特點。

            引導幼兒看顏色、聞氣味的方法分辨油和水。

            1.你們面前都有2個杯子,杯子里裝的分別是什么?

            2.杯子里裝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3.小結:對,這就是一杯水和一杯油。

            二、實驗:觀察油水分離現象。

            1.猜一猜把油倒進水里,會發生什么事情呢?

            2.幼兒實驗、觀察。

            把油倒進水里,你發現了什么秘密?(注意事項:倒的時候小心點別倒到外面,如灑了及時用抹布擦掉。)

            3.小結:油和水倒在一起后,是分成兩層的,油和水是分離,油總是在上面,水總是在下面。

            三、探索感知不同材料能否讓油水相融。

            1.你們有什么好辦法能使它們融合在一起呢?

            2.出示三種材料進行集體猜測

            這里有筷子、熱水、洗潔精三種東西,你們認為這些東西可以讓油和水融合在一起嗎?(教師進行記錄)

            3.幼兒實驗、觀察,并把實驗結果記錄在紙上。(提醒幼兒操作一個記錄一個以免忘記實驗結果)

            4.交流實驗結果

            小結:原來,洗潔精可以幫助油和水融合在一起,變成了白色的液體。

            四、聯系生活實際

            1.除了洗潔精,還有什么可以讓油和水融合在一起呢?(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回答)

            2.觀看視頻(洗衣粉、洗衣液去油漬)

            3.小結:原來像洗潔精、洗衣粉、洗衣液這些洗滌用品都能讓油和水融合在一起,在生活中幫助我們把衣服上、手上的'油漬洗干凈呢!

            活動反思:

            油和水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油和水混在一起到底會出現什么現象,這是在生活中經常出現的但又不太注意的現象,我抓住這一現象,意在通過觀察記錄和實驗操作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整節活動連接緊密,穩扎穩打。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大膽猜想并堅持幼兒自己動手探索、發現的原則,培養幼兒主動探索的能力,讓幼兒在實踐中感悟出真知,在細心的觀察中發現“油和水”的奧秘。也培養了幼兒敢于質疑、樂于猜想的科學態度;顒舆_到教育目標。

            小百科:油是常溫下為液體的憎水性物質的總稱,由一種或多種液態的碳氫化合物組成(硅油有很大部分由硅氧化合物組成),與醇、酮和醚等碳氫化合物的區別在于油的組成部分不極化,與脂肪的區別在于組成油的化合物的分子長度和分子之間的連接比較小。

          大班優秀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幼兒感知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

            2.大膽探索、嘗試便物體沉或浮的不同方法,發展探索精神;

            3.初步學習兩人合作進行實驗,培養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人手一份活動材料,包括石子、牙膏皮、橡皮泥、空藥丸盒、泡沫板、塑料吸管、記錄表(見附圖)、鉛筆;盛水的水盆若干個,積木塊若干,塑料插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出示材料,激發幼兒操作的欲望。

            二、活動過程

            (一)教師提出嘗試問題:

            如果把這些材料放進水中,會發現什么現象?

            1.幼兒嘗試。

            2.幼兒介紹嘗試結果。

            教師總結:石子、牙膏皮、橡皮泥這些物體沉到了水底,我們把這樣的現象叫一一沉;空藥丸盒、泡沫板、塑料吸管這些物體浮在了水面上,我們把這樣的現象叫一一浮。

            (二)教師提出嘗試性問題:

            “怎樣讓沉在水底的物體浮在水面上?”

            1.幼兒嘗試。

            要求:幼兒兩人友好協商,一人嘗試,一人記錄。

            2.嘗試結論:改變橡皮泥的形狀(捏成帶邊的薄片狀),可以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石子、牙膏皮放在泡沫板上可浮在水面上……

            (三)教師提出嘗試問題:怎樣讓浮在水面上的物體沉到水底?

            1.幼兒嘗試。

            要求:幼兒兩人互換嘗試。鼓勵幼兒大膽運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進行嘗試。

            2.嘗試結論:塑料吸管插在橡皮泥上

            可使塑料吸管沉到水底;橡皮泥裝在空藥丸盒里可使空藥丸盒沉到水底;石子放在泡沫板上可使泡沫板沉到水底……

            (四)教師提出嘗試問題:

            小班的小弟弟和小妹妹在收玩具時,不小心把塑料插片和積木塊混在了一起,你能用什么辦法幫他們把積木很快分出來?

            幼兒嘗試回答:把混在一起的積木塊和塑料插片倒入水中,沉下去的是積木塊,浮在水面上的是塑料插片。

            教師實驗演示,驗證答案。

            活動延伸

            老師把這些材料放在科學區,活動結束后,小朋友可以來繼續進行嘗試。

          【關于大班優秀科學教案四篇】相關文章:

          關于大班優秀科學教案8篇05-16

          關于大班優秀科學教案4篇05-13

          關于大班優秀科學教案三篇05-09

          關于大班優秀科學教案3篇05-09

          大班優秀科學教案十篇05-16

          大班優秀科學教案合集5篇05-16

          大班優秀科學教案模板五篇05-16

          【精選】大班優秀科學教案3篇05-15

          【精華】大班優秀科學教案四篇05-14

          大班優秀科學教案七篇05-14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欧美激情综合在线三区 | 最新69国产精品视频 | 久久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洲精品污网站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高清看片欧美灰色 | 色性国产精品不卡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