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軍
我若為王
聶紺弩
一、教學設想
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將德育滲透到課堂教學之中,盡最大可能地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全方位地調動學生的動腦、動手、動口能力,從而達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課于生的初衷。
二、教學安排 一課時
三、教學內容
(一)預習指導
1、從音形義三個方面,掌握下列字詞。
光景 德性 親眷 敬畏 憎惡 諂媚 悲戚 呵斥 乞求
2、瀏覽全文,初步把握作者抨擊的對象,即雜文中的靶子。
3、本文在立意和結構處理上,有何妙處?談談你的看法。
4、閱讀《讀本》第13-15課,以加深對雜文作品的認識。
(二)教學步驟
1 導語設計 好的導語能迅速將學生引向授課主題,帶入教學情境之中,或能動人心扉,或能發人深思。請你以教師身份,擬一則80字左右的導語。
,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我若為王》。
2、根據同學們的導語,聯系課后練習中的一則材料,得出本課的中心論題是什么。(1)學生談自己導語設計的出發點。(2)討論犯罪分子為何能輕易得逞?
3、為了能講清楚這個問題,你的文章打算怎樣寫?試列出你的結構提綱。
4、聯系自己的構思,對照本文,討論本文在寫法上的成功之處,作為將來寫作的借鑒。
文章立意上:表現在對王權和奴性批判的處理上
討論:作者為什么“深深地憎惡一切奴才或奴才相”。奴才的嘴臉到底有多可惡,根據文中的具體描寫概括奴才相的特點。
奴才:惟命是從 (趨炎附勢,阿諛奉承,俯首帖耳)
盡力實現王的愿望;不指摘王的過失、罪行。
卑躬屈膝 低頭、鞠躬、匍匐
巧言令色 諂媚、乞求、快樂的表情
低微、柔婉、畏葸的聲音
欺軟怕硬 也曾是昂首闊步、耀武揚威
結構安排上:
1、捧高跌低法:
王----------臣民
王權 ------ 奴性
妻子--王后 唯命是從
兒子--太子 卑躬屈膝
女兒--公主 巧言令色
(鋪墊)
虛 ---------- 實
(欲擒故縱)
2、虛擬幻想法: 假設:我若為王。。。。。。;我將。。。。。。
3、排山倒海法: 表現在段與段之間,也表現在段落內部。
4、波瀾突起法:“王”的想法既合理,又來得突然,有些意外。然而,警戒之意,更明顯。
(四)課后練筆
學習本文以后,你獲得了怎樣的啟示?對你的人生將會有什么樣的教益?試寫出自己的思考。(600字)
(五)資料鏈接
作者介紹
現代詩人、散文家。聶紺弩出生于湖北京山縣城關鎮,在讀高小時就以作文聞名,同學們戲贈“聶賢人”這一雅號。高小畢業后,因家貧失學在家,但他仍攻讀不輟。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在上海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30年代中期,先后編輯《中華日報》副刊《動向》和雜志《海燕》。這時,他以短小精悍、犀利潑辣的雜文,引起讀者注意。當年《申報》的《自由談》上,有兩個人的雜文與魯迅神似,一是刻意學魯的唐 攏一是隨意為之的聶紺弩,他被認為是魯迅之后的雜文第一人。抗日戰爭時期,聶紺弩在桂林與夏衍等編輯雜文刊物《野草》!巴钅鲜伦儭焙蟛痪,他在《野草》上發表了《韓康的藥店》,從詼諧中體現譏刺,回擊了國民黨掀起的反共逆流,在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雜文集《歷史的奧秘》、《蛇與塔》,都是作為《野草叢書》出版的。前者雜論社會現象,后者評說婦女問題。后來又以二者為基礎,編為《二鴉雜文》出版。解放戰爭時期,他的散文集《沉吟》和雜文集《血書》出版!冻烈鳌吠ㄟ^人物記述表現了廣闊的社會生活;《血書》是對黑暗現實的針砭、撻伐,并熱情歌頌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公布的土地改革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聶紺弩在香港辦報期間,仍以雜文為武器,批判各種怪現狀、怪議論,宣傳新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聶紺弩在雜文寫作上,學習魯迅的筆法,但又形成自己的風格:行文恣肆,用筆酣暢,反復駁難,淋漓盡致,在雄辯中時時顯出俏皮。他的作品多已收錄于《聶紺弩雜文選》(1955)、《聶紺弩雜文集》(1981)、《聶紺弩散文》(1981)。
晚年,聶紺弩運交華蓋后又寫起舊體詩來,古怪而又美妙,實為文壇一絕,堪稱“我國千年傳統詩歌里的天外彗星”。
[我若為王(教師中心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3.如何突出中心教案
6.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7.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10.成語故事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