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日 教學設計(蘇教版七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6-7-1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習用準確生動、簡練明快的語言來描寫精彩場面。

          2、掌握本文條理清晰、詳略得當的寫法。

          過程與方法:

          1、在學生課前預習的基礎上,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從整體感知課文

          2、閱讀重點文段,研究精彩的場面描寫,品味課文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了解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感受鄉土文化的獨特魅力

          2、讓學生明白“力量從團結中來”這一道理

          【教學重、難點】

          重點:精彩場面的描寫

          難點:運用正面描寫、側面烘托相結合的方法和虛實結合的方法寫好一個場面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入

          1、同學們:能不能告訴我,一年之中你最喜歡過的是哪一個節日?能說說喜歡的理由嗎?(老師鼓勵暢所欲言,并提示啟發:春節、兒童節以外,還有哪些節日?)

          2、有同學說到了端午節,那它是農歷的幾月初幾?(五月初五)

          3、我們這里的端午節是怎么過的呀?知道的請自告奮勇地站起來并大聲說出來。(包粽子,吃咸鴨蛋、掛艾葉菖蒲)

          4、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知道包粽子的用意嗎?

          5、端午節里很多地方還劃龍舟,請看到過龍舟競賽場面的同學請舉手,包括在現場看過的,也包括在電視電影里看過的。

          6、能不能用一些詞語來概括一下你看時或看后的感受。

          (熱烈、緊張、刺激,人山人海,人聲鼎沸,鑼鼓喧天)

          7、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沈從文筆下龍舟賽的精彩畫面。

          二、初讀課文

          1、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跟著現代作家沈從文到湘西去了解一下他們那里的端午日風俗是怎么樣的?同時也領略一下茶峒人是怎么過他們的端午日的。(板書:端午日  沈從文)

          2、檢查預習情況,正音辨形。(出示小黑板)

          蘸(zhàn )酒   茶峒(dòng)   洞穴(xué)

          老鸛(guàn)河    吶(nà)喊    泅(qiú)水

          請一位同學來讀一遍,適時糾正。

          3、先請同學們一起靜下心來,走進茶峒人的端午日,感受一下那里的節日氣氛。播放課文朗誦,要求學生在聽朗讀時思考下列問題:

          茶峒人的端午節有哪些風俗?

          與我們家鄉的風俗是否相同或相近?

          其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說說理由?

          4、請同學先相互討論一下剛才的問題,然后交流,明確:

          第一問:①穿新衣;②用雄黃蘸酒畫王字;③吃魚吃肉;④賽龍舟。

          第二問:相近的是吃魚吃鴨,還有就是賽龍舟啦。

          第三問:龍舟競賽,競追鴨子;熱鬧,有趣等。

          三、合作探究

          1、下面我們就來仔細品味一下作者筆下龍舟賽的場面。看看從哪些角度來描寫這一場面的,到底好在何處,會如此吸引你們的。

          先請一位同學來讀一段文字:“每只船可坐12個到18個槳手……便使人想起小說故事上梁紅玉老鸛河水戰時擂鼓的種種情形”。

          (讀時及時糾正讀錯或破句之處)

          2、請先相互討論一下,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寫龍舟賽的精彩場面的?

          交流、明確:

          槳手、帶頭的、鑼手、鼓手的外貌和動作描寫:

          槳  手--持  劃

          帶頭的--纏裹  拿  揮動  指揮

          鑼鼓手--敲打  調理

          外貌與動作的描寫,活畫出了槳手、帶頭的、鑼鼓手各自的特征,表現出比賽場面的緊張、激烈,突出了奮力爭先的拼搏精神。

          3、再請同學們找一下,除了直接描寫船手們,作者還從什么方面突出這龍舟賽的緊張與激烈?

          (“鼓聲如雷鳴,加上兩岸人吶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說故事上梁紅玉老鸛河水戰時擂鼓的種種情形。”)

          4、梁紅玉在黃天蕩老鸛河抗擊金兵,一場水戰幾乎使得金兵全軍覆沒。這與龍舟賽有關嗎?兩者有相似點嗎?這里作者運用了什么的手法來寫的?

          討論、交流、明確:兩者相似點在鼓聲如雷聲,加上兩岸人的吶喊助威聲→水戰時擂鼓,激戰喊殺聲。聯想。

          5、剛才說了,梁紅玉水戰與龍舟賽無關,這只是作者的一種聯想,并想通過這種聯想來突出龍舟賽的熱鬧歡騰。寫“兩岸人吶喊助威”在描寫角度上說應該是什么描寫?有什么作用?

          討論、交流、明確:側面描寫。作者就是采用了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突出了龍舟競賽的激烈程度和熱烈氛圍。

          6、那么,能不能從文中再找出能突出龍舟賽熱鬧歡騰場面的側面描寫的內容啦?除了龍舟賽的船手們,最熱鬧的應該是誰呀?

          交流、明確:看比賽的人們:“莫不倒鎖了門,全家出城到河邊看劃船。”“軍官,稅官以及當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稅關前看熱鬧。”都透露出了龍舟賽的熱烈歡騰。

          7、老師看到這里,就要瞎想啦:龍舟賽既然是如此的緊張激烈,那獲勝者的獎品一定是非常豐厚的啦,是不是?所謂的“重獎之下必有勇夫”。那獲勝的船手們的獎勵是什么?

          (一匹紅布,一塊小銀牌。唉,獎品并不算豐厚呀!)

          8、那他們圖個啥?體現了人物怎樣的精神風貌?

          討論、交流、明確:圖的是歡樂、熱鬧。體現出團隊意識、參與意識、競爭意識,或者說,體現的是團結合作的精神,奮力拼搏精神,表現出的是人與人的真誠。

          9、好了,龍舟也劃累了,吶喊也喊累了,也該休息休息啦,下面安排的是什么余興節目呀?(競追鴨子)

          目的是什么?(與民同樂,還是為了突出節日的歡騰氣氛!)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一齊隨著沈從文去茶峒參觀了他們的端午日風情。感受到了那里節日歡騰熱鬧的氣氛。同時,也增長了不少知識,真是不虛此行!

          五、布置作業

          同學們,剛剛過去的中秋節,肯定給大家留下了或多或少的印象吧。家鄉的中秋節有什么樣的風俗呀?請把你回憶到的事情用文字寫下來,盡量能抓住重點,進行較為細致的描寫,適當進行聯想和想象,把中秋節的氛圍給突現出來。

          附:板書設計

          11、端午日

          沈從文

          河邊看劃船→熱鬧

          河上賽龍船→激烈     團結合作

          勝利者領賞→歡樂     奮力拼搏

           

          王衛東

          [端午日 教學設計(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蘇教版七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

          2.端午日沈從文的閱讀答案

          3.七年級《端午日》教案設計

          4.蘇教版祁黃羊課件

          5.燕子教學課件蘇教版

          6.有關蘇教版認識方向課件

          7.蘇教版掌聲課件

          8.蘇教版變色龍課件

          9.蘇教版識字教學課件

          10.蘇教版《角》的初步認識教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本中文一二区有码免费 | 性开放国产精品按摩Av | 色悠久久久久综合网伊人男男 | 青青青视频手机在线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和欧美四区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蜜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