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走近對聯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7-11-2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活動設計者   湖北省麻城市閔集中學    陶建軍

          活動動機:

              對聯形式短小,文辭精煉,既是一種生動的藝術表現形式,又是一種優秀的文化遺產。對聯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對句”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我國最早的對聯出現在一千多年前。它具有知識性、趣味性、文學性、思想性,它使用的范圍廣,日常生活經常涉及,春節有春聯,喪事有挽聯,書齋有勵志聯,風景勝地有名勝聯,章回小說有標題聯,生日吉慶有壽聯,對名人評價有名人聯,了解、學習對聯的有關知識,逐步掌握創作對聯,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文素質、熏陶學生優秀的品質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教學目標:

              1、通過這次活動,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文化現象--對聯的歷史以及在它在傳統文化歷史上的獨特地位。

              2、賞析對聯的妙處,不斷的提高學生的語感和審美能力。

              3、利用所學的知識,初步學習對對聯。

              4、進一步掌握積累和搜集資料的能力。通過搜集資料,讓學生更加真切的了解中國對聯的特點和性質,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

          教師準備:

              1、搜集關于對聯的有趣的歷史故事,備用。

              2、搜集有關的趣聯、書聯、春聯、壽聯、名人聯、行業聯、名勝聯等,準備師生互動。

              3、根據學生的興趣,將學生分組,分頭收集資料、分析資料。

              4、將學生分成①知識介紹組②故事講述組③表演組 

          學生準備:

              1、收集有關的趣聯、書聯、春聯、壽聯、名人聯、行業聯、名勝聯等,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進行賞析。

              2、收集有關對聯的趣聞和歷史故事,準備向同學講述。

          3、收集有關對聯的知識,逐步學習創作自己的對聯作品。

          活動過程:

              1、學生個人活動:通過上網、查閱資料、參觀訪問的辦法收集有關對聯的資料、了解對聯的知識、歷史、作用以及它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2、班級集體活動,活動分為三個環節:知對聯--對對聯--賞對聯

          第一個環節:知對聯

          小組活動 

              根據分組,各小組展示本組的活動成果。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㈠知識介紹組:講述有關對聯的知識。要求學生以《我是對聯》為題講述對聯的知識。側重了解對聯的歷史、對聯的寫法、對聯的類型、對聯的要求等。

              ㈡故事講述組:講述與對聯有關的趣聞,名人典故,奧妙的奇聯等。

               A、趣聞與對聯:

               例如:相傳清朝大余縣有個戴衢亨,勤奮好學,才華頗高,可因縣官不識才,到30余歲連個秀 才也沒撈到。他的朋友出于義憤為他買了個秀才,得以取得鄉試資格。在80天里,他由 鄉試到京試再到殿試,連中三元,被點為狀元,衣錦歸鄉,感慨之余,寫下了這樣一副楹聯 :

              三十年前,縣考無名,府考無名,道考無名,人眼不開天眼見;  

              八十日里,鄉試第一,京試第一,殿試第一,藍袍脫下紫袍歸。

              聯語中“考無名”與“試第一”各自間隔出現三次,形象地表述了自己仕宦途中的坎 坷經歷,同時警告了那些玩忽職守、埋沒人才的官吏,堪稱聯壇佳話,聯中上品。

              B、名人與對聯  

             例如:晚清湖廣總督張之洞坐鎮江夏,有次接待梁啟超來訪時,故意出一上聯刁難梁啟超,自詡江南學者非我莫屬。

          四水江第一,四時夏第一;先生居江夏,誰是第一,誰是第二?

          頭角初露的梁啟超不甘示弱,立馬想出下聯來: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

          梁雖自卑為“小子”,但又自負不凡,應尋恰到好處,令張之洞也為之嘆服。

          張之洞任兩廣總督時,梁啟超也曾去拜見張,名片落款是;“愚弟梁啟超頓首拜”。

          張之洞一見,大為惱火,隨即口出一聯:

          披一品衣,抱九仙骨,狂生無禮稱賢弟;

          梁啟超也不假思索,馬上答對下聯:

          行千里路,讀萬卷書,俠士有志傲王候。

          張之洞見狀,連忙起身相迎。

          據傳,張之洞還獨創一種頗具情趣的“無情對”。這種對聯,上下句各自通順成章,下句對應的每個詞的本義,并不能與上句相對,要對每個詞來一番別解,才能與上句相應的字扯上“關系”。比如:

          有一天,張之洞在陶然亭會友,以一句詩“樹已半尋休縱斧”為上句,張之洞對以“果然一點不相干”,另一人則對以“蕭何三策安定劉”。

          為什么這么對呢?原來,“樹”、“果”、“蕭”皆草木類;“已”、“然”、“何”皆虛字;“半”、“一”、“三”皆數字;“尋”、“點”、“策”皆為動詞;“休”、“不”、“定”皆虛字;“縱”、“相”、“安”皆虛字;“斧”、“干”、“劉”則皆為古代兵器。其中,張之洞對句,以土語對詩句,更顯得不拘一格。

          最后,張之洞又以“陶然亭”三字命作無情對。誰知友人脫口而出:“張之洞”。這是以“張之洞”對“陶然亭”,妙趣橫生,引得眾人暢懷大笑。

             (三)小品表演組:奇聯與趣事,故事原文如下,學生根據本故事改編為小品,進行演出。

              清代才子紀曉嵐關于對聯的故事:

          有一年冬天,紀曉嵐跟隨乾隆南巡至白龍寺,適逢寺僧鳴鐘。乾隆詩興大發,揮筆寫下:

          "白龍寺內撞金鐘"

          紀曉嵐見之,知是乾隆有意考他,便從容揮筆對上下聯:

          "黃鶴樓中吹玉笛"

          乾隆當即拍手稱贊:"佳對!"。 

          紀曉嵐熟讀詩書,記憶力很強,其師曾以杜甫《兵車行》中一句出聯考他:

          "新鬼煩冤舊鬼哭"

          他巧妙地運用李商隱《馬嵬》中一對之:

          "他生未卜此生休"

          天衣無縫,工整貼切,令其師不得不佩服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乾隆16年夏季,乾隆帝見池中荷花初放,乾隆得句云:

          "池中蓮藕,攥紅拳打誰?"

          紀曉嵐看到池子左邊的蓖麻,便以問對句,答道:

          "岸上蓖麻,伸綠掌要啥?"

          同樣以問句相對,天衣無縫,令乾隆稱奇。 

          紀曉嵐中取進士那年,見京城當鋪林立,隨口吟出一句上聯:

          "東當鋪,西當鋪,東西當鋪當東西"

          但苦思不得下聯。后來他執令赴通州當主考官,見通州有南北之分,苦思數月的上聯便有了下聯: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絕妙之極。 

          有一年秋,一個經常愚弄百姓的戲班到紀曉嵐家鄉演出,因該地很窮,生活很差,戲子們心中怨氣很大。于是,在一出戲中飾"主考官"的戲子便借戲諷刺該

          地的鄉民:

          "酸芥菜,臭黃瓜,入口眉愁眼眨;"

          熟料恰逢紀曉嵐回鄉看望父母,于是憤然回敬道:

          "毀梨園,敗戲德,開臺腔亂調翻!" 

          紀曉嵐曾有一位脾氣不好的醫生朋友。某日紀曉嵐因小恙前去求診,這位醫生朋友對他說,我出個上聯,你若能對出下聯,診費、藥費全免,紀曉嵐心想對聯之事能難倒我?便點頭應允。上聯為:

          "膏可吃,藥可吃,膏藥不可吃"

          紀曉嵐便借其脾氣發揮,續了下聯:

          "脾好醫,氣好醫,脾氣不好醫。"

          既觸其缺點,又促其改正,一語雙關,妙哉! 

          一知縣早聞知紀曉嵐才華橫溢,某日恰遇紀曉嵐隨駕巡視至此縣,他便出了個刁鉆的上聯:

          "鼠無大小皆稱老"

          紀曉嵐思慮片刻,一時難以為對,環視四周,見有一鸚鵡,便從容對道:

          "鸚有雌雄都叫哥”

          該知縣對紀曉嵐的才華暗暗稱奇。 

          第二個環節:對對聯

               集體活動:

               (一)小組對抗--對對聯。

          活動組織:將本班同學分為兩個組,每組同學從自己收集或者自己創作的對聯中,一共選擇若干對聯,為上聯征集下聯。以對出的下聯符合要求的數目最多的組為勝,敗組為勝組獻歌一首。

               (二)對聯擂臺

          活動組織:從小組對抗活動中選出表現好的同學為擂主,由其他同學給出上聯,由他對出下聯,三個回合皆勝者為最后的勝者,游戲進入下一輪。

          第三個環節:賞對聯

              第一步:學生提供自己收集到的對聯,用毛筆抄寫好展示在黑板上,或者作成幻燈片在多媒體里展示。

              第二步:同學們每兩人一組進行討論,對對聯進行賞析。

          賞析可以從對聯的內容上、思想上、語言運用上、表現手法上、修辭手法上等多角度進行。

              第三步:學生發言,對自己選擇的對聯作出賞析。

              活動最后由學生對本次活動作出總結。

           

           

          [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走近對聯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中班學習活動教案

          2.走近雷鋒主題班會教案

          3.民俗文化綜合性學習活動試題及參考答案

          4.《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5.物理綜合性實踐活動教案

          6.語文作文寫作教案

          7.日月水火教案教學設計

          8.動物過冬教案教學設計

          9.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10.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本亚洲国产999 | 中文字幕长篇连载国产 | 亚洲精品国产丝袜久久 | 直接在线看黄AV免费观看 | 丝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 色yeye网址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