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三聲夸克(蘇教版八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1-1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課題 叫三聲夸克 課型 誦讀 課時 1 授課時間

          撰寫人 孫同娣 交流時間 整合時間 組長簽字

          標 知識與

          能力 1. 理解文章分類說明的方法,認識“盒子”這個比喻在說明內容和結構上兩方面的作用。

          2. 了解人們對物質結構的認識過程和物質結構的基本組成,知道夸克是什么樣的物質結構

          3. 在學習協作科普說明文時,能用通俗形象的語言,嚴謹的結構來組織材料。

          過程與

          方法 1. 自主朗讀課文,思考文章的內容。

          2. 通過自主學習讀懂文章大意,個別疑難的地方通過師生互動、學生互動完成,培養學生探究科學世界的精神。

          情感態度

          價值觀 在學習說明科學知識的過程中寄寓科學精神,揭示了科學研究、科學探索應該具備的敢于懷疑、敢于創新、大膽想象的精神。

          重點 1、 科學家的探索精神

          2、 通俗形象的語言、嚴謹的結構

          難點 多層次的復雜分類

          突破

          策略 誦讀、體味、欣賞,小組交流,教師適當點撥

          課前

          準備

          教學設計詳案 集體交流意見

          一、 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一個物理學上的知識,它非常神秘,不知同學們有沒有興趣和勇氣去將它的面目揭開。我先來考一考同學們,有沒有同學知道“夸克”這個詞的,夸克是什么意思?這樣的名字從何而來?現在我們就來學習《叫三聲夸克》這篇課文,為什么題目只叫“三聲”夸克,叫“七八聲”不行嗎?帶著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夸克的微妙世界。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老師讀課文,學生思考。

          (1)分層次,劃出疑難點。

          (2)本文說明了什么?

          明確   一(1-2)以禮品盒里面還有禮品盒為比喻,引出說明的話題。

          二(3-21)說明物理學家在不同階段對物質結構的研究和認識。

          三(22-26)提出物質結構研究的新問題。

            2、從夸克的發現過程,你從科學家身上學到了什么?

          生討論

          師明確:科學家們身上可貴的科學精神--不斷探索、敢于創新、大膽想像。

          3、課文的題目是什么意思?(從書上找出相關文字來說明)(見課文第13段)

          4、認識“盒子”這個比喻在說明內容和結構兩方面的作用。

          可以讓學生結合討論“文章為什么開頭要寫一段禮品盒的內容”這樣的問題回答。文章開頭從一個禮品盒的比喻入題,使讀者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更為輕松容易。文章的結構也以這一比喻為依托來安排。開頭由此入題,結尾仍然緊扣它收筆,中間每一部分內容的引出都仍以這個比喻作為過渡,使文章層次分明,結構嚴謹。

          三、 再讀課文,閱讀探究。

            1、夸克的證明最后定論了嗎?物質結構的研究結束了?

          文章結尾的四個問句提出問題,夸克的證明沒有最后定論,物質結構的研究更沒有結束,有待于人們進一步的探索。

          2、你認為科學研究、科學探索應該具備什么樣的精神?

          明確:敢于懷疑、敢于創新、大膽想象。

          3、說明方法

          打比方、舉例子,最主要的還是分類別。

          文章內容以人們對物質結構的探索研究的過程為順序,說明物質結構,介紹物質結構研究的成果,只有恰當的運用分類說明才能把有關內容說明清楚。而且許多新成果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形成的,所以這個分類層次就顯得比較復雜。

          4、語言特色:平實、準確、通俗、幾乎口語化。

          加入對下面加橫線的句子作如下改動,表達內容和效果有什么不同?

              (1)原子核本身卻十分微小,大約10萬個原子核排成一條直線才相當于一個原子的直徑。

          改為:“10萬個原子核的直徑才等于一個原子的直徑”。

          討論明確:“大約”“相當于”語言準確。

          (2)科學家從試驗里已經感覺到,強子內部有結構。這好比拿起盒子搖一搖,聽到響動,可以初步判定盒子里面有東西。

          改為:“強子的內部結構為科學家的分析提供了初步的依據。

          5、分析討論:科學家是如何一步一步認識夸克的?這中間的過程反映了科學家研究的什么精神?用文中具體的字、詞、句回答。

                (提示:這一部分的教學,教師應引導學生走進課文,對課文進行有依據的分析,并且適時點撥,如:

                1、“人們有點泄氣了”:寫出了科學家研究的艱辛。

                2、五個“又”:表示科學家對夸克認識的逐步深入的過程。)

                (交流總結:揭示了科學研究、科學探索應該具備的敢于懷疑、敢于創新、大膽想象、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

          四、 總結課文。

          這是一篇科普作品,你感興趣嗎?為什么感興趣?

                (明確:1、課文所介紹的知識給人一種新鮮感和神奇感;2、課文本身寫得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具有趣味性和可讀性。具體表現在:1、運用多種說明方法,2、采用設問、發人深思。)

          課內練習

          課后練習 將課后搜集的名人事例按照角度不同,仿照課文側重點不同加以舍取。

          教學反思

          注:備課組各人自行組織設計課內練習、課后練習的具體內容由主備負責整理附在整合教案之后,以備檢查。

           

          [叫三聲夸克(蘇教版八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蘇教版《角》的初步認識教案

          2.《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3.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

          4.高中政治課必修三教案

          5.人教版必修三《勸學》教案

          6.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7.高一數學必修2教案

          8.高中生物必修3的教案

          9.英語必修三unit2課件教案

          10.高中必修一化學《原子結構》教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亚州欧美日韩 | 亚洲AV秘片一区二区三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四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免费不卡 |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