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教案(魯教版七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3-19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的要求:

          (一)語文訓練

          1、弄清實詞的含義,理解古文內容。

          2、反復誦讀,達到背誦的目的。

          3、積累名言。

          (二)思想教育

          聯系實際,指導自身言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投影片

          教學時間:2課時

          教材分析:

          本文所選十章《論語》,均為短章,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內容:(1)關于學習的態度和方法。(1、2、3、4、5章)

          (2)關于思想品德修養(1、4、5、6、7、8、9、10章)

          (3)關于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仁”的概念(8、10章)

          根據本班學生的語言實際水平,選學1、3、4、5、7章。

          所選學的5章,均為格言,有三要:一要弄懂字面上的意思;二要牢牢記住原話;三要聯系實際,用來指導自己的言行。鑒于學生初次接觸古文這種文體,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授課中,適當加大老師講解的力度。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本節課我們學習一種新的文體形式:古文。希望同學們能夠不怕困難,勇于探索,從而學會課文。

          二、學習新課

          1、老師簡單介紹相關常識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孔子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被尊為“大成徑”。

          《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20篇,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從中可以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的人格修養、治學態度和處世方法。

          2、學生讀1、2章,反復誦讀。

          3、分組研討,揣摩一下文章的字面意思。

          4、集體交流,老師做適當講解。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a、注意“曰”的寫法,不要寫成“日”;子,指先生,這里是孔子。

          b、第一句講的是學習的方法。

          學習了知識,然后按一定的時間去溫習,不也高興嗎?

          時:副詞,按一定的時間。

          說:同“悅”,讀作“yue”,愉快,高興。

          習:本義為“鳥數飛”,引申為實習、溫習。

          c、第二句講的是學習的樂趣。

          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到這里)來,不也快樂嗎?

          朋:指志同道合的人。

          自:從。

          樂:快樂。

          d、第三句講的是為人態度。

          人家不了解你,你卻不怨恨她,不也是有品德修養的人嗎?

          慍:生氣、發怒。

          君子:有品德修養的人。

          e、古句式“不亦……乎”

          現代句式:“不也……嗎”

          (2)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薄稙檎

          這一則是講學習方法的。強調獨立思考,有創見的必要性。

          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后。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當老師了。”

          溫:溫習。

          故:舊。

          5、學生誦讀。

          (1)男女生賽讀。

          (2)評優讀。

          (3)組內成員互相抽查,比一比,誰背得快又好?

          三、課堂練習

          1、學生試著用自己的話翻譯古文,整理筆記。

          2、歸類領悟:

          談修身做人的有: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談學習方法的有: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四、課堂小結、作業

          1、學生自由談學習體會。

          2、老師小結: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一、三章,懂得了科學的學習方法,明確了修身做人的原則。同學們要學以致用,不斷進步。

          3、作業:背誦一、三章。

          板書設計:

           6、《論語》

                 學習方法: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

                                        修身做人: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第二課時

          一、學前補償

          1、齊背第一、三章。

          2、默寫第一、三章。

          3、試用自己的話說說第一、三章的意思。

          4、解釋下列字:習、碩、朋、樂、慍、君子、溫

          5、回答:談學習方法的格言有哪些?

                   談修身做人的格言有哪些?

          二、導入新課

          本節課我們學習第四、五、七章。

          三、學習新課

          1、學生自由誦讀第四、五、七章。

          2、試背第四章。

          3、學生結合注釋,試翻譯原文。

          (有困難,小組討論解決。)

          4、集體交流

          重點指出:

          誨:教誨。

          女:同“汝”,讀作“ru”,你的意思。

          知:讀“zhi”,同“智”,聰明。

          本章是學習態度的:

          孔子說:“子路,我教你真知的做法吧。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這是聰明的!

          5、按學習第四章的方法,自學第五、七章。

          6、組內交流。

          7、集體交流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這一則也是講學習方法的。闡述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系。認為二者不可偏廢。)孔子說:“只是讀書而不動腦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是一味思考而不讀書,就會疑惑而無所得!

          罔:迷惑。

          殆:疑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制,其不善者而改之。”

          (這則是講學習態度的。)

          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我可以取法的人。我選擇那些優點而學習他們,看出哪些缺點而改正他們!

          8:學生誦讀三章

          (1)分組比賽

          (2)男女擂臺賽,背誦。

          三、課堂練習

          1、學生試著用自己的話翻譯古文,整理筆記。

          2、歸類領悟:

          在本節課的第四、五、七章中

          講學習態度的有: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講學習方法的格言有: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成語:溫故而知新。

          3、總結文中同字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解釋。

          而→學而時習之          (順接   然后)

              人不知而不慍        (轉折   卻)

              溫故而知新           (順承   就)

              學而不思則罔         (轉折   卻)

          為→為人謀而不忠乎       (替,給)

               可以為師矣           (做)

               知之為知之            (是)

               仁以為己任&     (作為)

          之→學而時習之            (代詞   學過的知識)

              人不知而不慍          (代詞  自己)

              誨女知之乎            (代詞  所教的知識)

              擇其善者而從之        (代詞    好處)

              其不善者而改之        (代詞  壞處)

              有一言可以終身性之者乎(代詞  一言)

          4、看注釋,查工具書,把下列各句譯成現代漢語,并解釋加點詞的意思。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溫)故而知新。

                   

          (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A、獨立練習。

          B、小組討論,解決疑難問題。

          C、集體交流。

          5、把文中的成語、格言和警句超在筆記本上。

          四、小結、作業:

          1、學生自由談學習體會。

          2、通過學習,我們初步了解了儒家思想中的學習方法、學習態度。他對我們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希望同學們能牢記。

          3、作業:(1)整理筆記。

          (2)背誦四、五、七章。

          板書設計:

          6、《論語》

                              學習態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學習方法: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成語:溫故而知新

           

           

          [《論語》教案(魯教版七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七年級《論語》教案

          2.論語選讀教案

          3.人教版必修三《勸學》教案

          4.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5.名著導讀論語的教案

          6.名著導讀論語教案

          7.論語十二章教案

          8.論語十則優秀教案

          9.魯迅《社戲》教案

          10.《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手人婷 | 亚洲人成电影网久久影视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一区91 | 日本另类αv欧美另类aⅴ | 五月婷婷中文激情 | 在线亚洲中文精品第1页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