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序言(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設計)

          發布時間:2016-8-1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寬容》序言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

              1、學習在寫作中運用豐富的想象、聯想構造情節,表現主題的寫作方法。

              2、掌握寓言虛擬情節,富有深意的特點,從而體會本文主題。

              3、掌握一般序言的寫法。

              二、能力培養目標

              1、培養學生理解想象與聯想,從中選取并歸納主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靈性,善于圍繞主題進行想象和聯想。

              3、開展讀書活動,圍繞《寬容》一書召開讀書討論會,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三、德育滲透目標

              理解“寬容”的深刻含義,同時圍繞現實生活,教育學生應以寬容的心態來對待歷史、文化及人際關系。

          [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運用豐富的想象、聯想構造情節的特點,理解本文的深刻含義。

          [教學難點] 

          體會寬容的真正含義,教育學生應以寬容的心態來對待歷史、文化及人際關系。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教師在黑板上報書“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林則徐的詩句),問學生這首詩寫的含義可以用哪兩個字來概括。(學生回答)

              [教師歸納引申]在人類的歷史上,好與環、恩與怨總是同時存在,時代的不同、文化的差異、階級的矛盾等都會帶來種種不理解。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林則徐的詩句告訴我們,只有寬容才會擺脫隔閡的陰影,真正走向相融一體。能夠做到這一點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勇氣、魄力、博大的胸懷,今天讓我們傾聽房龍先生的《寬容》序言,在作者豐富的想象與聯想中體驗寬容。(板書課題)

              二、明確目標

              學習在寫作中運用豐富的想象、聯想構造情節,表現主題的寫作方法,并進而體會本文主題。

              三、整體感知

              請學生自讀預習提示和注釋①,對作家和作品有個整體的了解。

              [掌握]

              威廉亨德里克房龍(1882-1946),系荷裔美國作家和歷史學家,1882年1月14日生于荷蘭鹿特丹,1903年赴美,在康奈爾大學完成本科學業。1911年獲德國慕尼黑大學博士學位后,曾在美國幾所大學任教,后任記者、編輯和播音員等。1913年,出版第一部專著《荷蘭共和國衰亡史》。1921年,《人類的故事》的出版使他一舉成名。其著作主要是歷史和傳記,包括《人的解放》(即《寬容》)、《文明的開端》、《奇跡與人》、《圣經的故事》、《發明的故事》、《人類的家園》及《倫勃朗的人生苦旅》等。早在20世紀20-30年代,房龍的部分著作即被譯成中文出版,影響了當時整整一代年輕人。房龍的著作,其選題基本上圍繞人類生存發展的最本質的問題,其目的是向人類的無知與偏執挑戰,普及知識與真理,使之成為人所皆知的常識,因而具有歷久不衰的魅力,在久違近半個世紀的今天,又被國人重新發現,引起讀者的熱烈反響。

              《寬容》初版于1925年。在這部著作中,房龍縷述人類思想發展的歷史,倡言思想的解放,主張對異見的寬容,譴責反動勢力鎮壓新思想的罪惡。

              四、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的過程

              一讀:這篇序言的寫法很有特點,像是散文詩,又像是寓言,初讀一遍,你能否說出這個寓言大致說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學生小組討論,經老師點撥后明確

              在一個無知的山谷,有著一群守舊的人們,他們固守著傳統,愚昧、落后、固執,決不允許新生力量的出現,面對一位敢于向外邊的世界探險,尋求解放和自由的青年,他們不予理睬,反而加以殘酷的鎮壓,最終青年被殘忍的殺害,而這些愚昧的人們也最終遭到了自然的報應。

              作者倡言思想的解放,主張對異見的寬容,譴責反動勢力鎮壓新思想的罪惡。

              二讀:細致朗讀,作者運用了豐富的想象與聯想,你能否說出這篇文章中一些具體事物代表什么?有什么含義?

              學生小組討論,經老師點撥后明確

              山谷:無知的領域,“寧靜”見其愚昧,平靜得可怕。

              小溪:知識的源泉,在此文中“發源于昔日的荒山”指源于落后,“消失在未來的沼澤”指必須接受更新,打破舊勢力,爭取解放。

              守舊的老人:反動守舊的勢力,他們對新生事物極力排斥,甚至予以打擊、瘋狂的鎮壓。

              山的那一邊:指新的世界,具有新生力量的美好生活。“那邊的山上有牧場,牧草同樣肥沃,男男女女有同樣的血肉,城市是經過一千年能工巧匠細心雕琢的,光彩奪目。”

              青年:追求新生力量的勇敢的探險者,他不愿只停留在過去的生活,渴望新生事物,但畢竟力量有限,最終被強大的邪惡的反動的保守勢力殘忍地殺害。

              最終特大干旱時山谷里的景象:無知的人們最終遭到大自然的報應。

              三讀:作者虛構了一個“創新”與“守舊”兩大勢力斗爭的故事,從而提出主張對異見的笑容,譴責反動勢力鎮壓新思想的罪惡,作者的聯想與想象極為豐富,體驗一下如果不用聯想與想象,直接來表述作者的意圖,效果會是怎樣的?

              學生小組討論,經老師點撥后明確

              聯想與想象的運用,使復雜的道理變得簡單化,容易讓人理解和接受。如果不這樣,而是直接以議論的語氣寫作,就會變得干枯,乏味,也不會這樣引起讀者心靈的震撼與共鳴。

          五、總結、擴展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盡管采用寓言的形式,但卻并不影響其主題的表達。在當今的社會,野蠻、落后、愚昧的民族,面對新生的力量,加以殘酷的鎮壓,并沒有采取“寬容”的心態來面對。這種想象與聯想的運用,突出了這種效果,在我們自己的寫作中也應該嘗試運用這樣的方法。

              六、隨堂練習

              運用聯想與想象,談論以下幾個話題(任選其一)

              (1)燈    (2)親情    (3)社會公德

          七、布置作業

              1、談談你對“寬容”的理解,在生活中什么時候需要寬容?(隨筆)

          2、《與名師對話》練習。

          附:板書設計

          《寬容》序言

          房龍

          山谷--無知--死寂

          小溪--知識--干涸 應該寬容

          老人--守舊--苦難

          青年--創新--死亡

           

          [《寬容》序言(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1.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2.高一必修二《蘭亭集序》教案設計

          3.人教版高一英語必修一教案

          4.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5.人教版高一必修《荊軻刺秦王》教案

          6.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荊軻刺秦王》教案設計

          7.高一數學必修2教案

          8.高一數學必修1教學課件

          9.高一必修一數學課件

          10.高一英語必修1課件ppt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本午夜福利不卡片在线 | 亚洲VAV在线视频 | 一本香蕉大道在中文热线播放 | 日韩区欧美区中文字幕 | 在线不卡人成视频 |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香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