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教案 (北師大八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6-6-1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學習目標】

          1.了解作者鄭燮。

          2. 理解“胸中之竹”“眼中之竹”“手中之竹”的含義。

          3.體會本文的哲理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

          【作者】鄭燮(1693--1765),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性格落拓不羈,常放言臧否人物,慷慨笑傲,因得狂名。乾隆元年進士。先后任山東范縣、濰縣知縣十二年,有政聲,因辦理賑濟等事得罪富豪而罷官,歸里后往返于揚州、興化間,以賣字畫為生,他善詩,工書畫,且能熔于一爐,自成一格。散文亦有獨特風貌。有《板橋集》。

          【講解】

          1.文章的第一句使用了什么表達方式?有什么作用?

          答:描寫。創設了朦朧迷人的意境,寫出了竹子的可愛。

          為下面作者畫竹以及由此生發議論做鋪墊,自然順暢、水到渠成。

          2.你是怎樣理解“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的?

          答:要抓住“意在筆先……化機也”。即主觀的情感、想象、想法等影響著、指導著,甚至決定著作家的創作,這就是 “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又由于作家的主觀狀態不斷變化,包括最后下筆之前還在努力精益求精,結果落筆成形的“手中之竹”又不是最初的“胸中之竹”,但作品是主觀、客觀、藝術形式三者的巧妙統一。

          3.如何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你能舉一個現實中的例子加以說明嗎?

          答:世間任何事情都是一樣的,那就是掌握規則之后。方能參透玄妙,取得獨特的趣味。

          【總結】

          對于畫竹鄭板橋能夠從竹子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象中得到啟示,激發情感,經過“眼中之竹”轉化為“胸中之竹”,借助于筆墨,揮灑成“手中之竹”即“畫中之竹”。這一番精辟的論述言簡意賅地道出了藝術創作的規律。更可貴的是,文章并沒有戛然而止,而是以啟發式的反問,把自己對于藝術的領悟開掘到現實生活中更為廣闊的層面,使我們不得不嘆服和驚羨。

           

          陳云燕

          [《竹》教案 (北師大八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北師大跳繩教案

          2.八年級下冊窗教案

          3.八年級物理下冊《滑輪》教案

          4.八年級物理下冊《功率》教案

          5.八年級下冊物理功教案

          6.八年級物理下冊《壓強》教案

          7.八年級物理下冊《浮力》教案

          8.八年級物理下冊《大氣壓強》教案

          9.八年級物理下冊《動能和勢能》教案

          10.八年級下冊《旅鼠之謎》教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播放高清 | 一区二区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国产 | 婷婷色一二三区波多野衣 | 天天综合天综合久久网 |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在线 | 综合色婷婷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