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 導(dǎo)學(xué)案設(shè)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發(fā)布時間:2016-1-23 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手機版

           課題名稱 《琵琶行》 課型 綜合解決課

          課程標(biāo)準(zhǔn)

          1.了解有關(guān)文學(xué)常識和背景,朗讀整體把握,積累部分字詞

          2. 整體感知,并通過誦讀體會詩中的情感變化。

          3. 音樂藝術(shù)所表達的人物情感以及人物關(guān)系的漸進過程

          學(xué)習(xí)目標(biāo)

          1. 通過解析詩歌,理解作者在描寫音樂時所運用到的寫作技巧,包括想象聯(lián)想、比喻、通感、正側(cè)面描寫等等。

          2. 提高詩歌朗誦的技巧,培養(yǎng)朗誦的感情。

          3. 體會詩人情感的變化,領(lǐng)會“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句中心句的深刻含義。

          重點難點

          教學(xué)重點

          對音樂的描寫所運用到的寫作技巧。

          理解“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慨。

          教學(xué)難點

          理解作者對音樂的描寫以及是如何將樂曲的情調(diào)和演奏者、聽者的感情融為一體的。

          學(xué)習(xí)過程

          學(xué)習(xí)內(nèi)容(任務(wù))及問題 學(xué)習(xí)活動及行為

          導(dǎo)入 

          伯牙子期“高山流水”引入新課。

          【模塊一】知人論世

            (1)知人: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中唐時期現(xiàn)實主義的偉大詩人。29歲中進士,官至翰林學(xué)士、左拾遺、刑部尚書。白居易是唐代新樂府運動的倡導(dǎo)者,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反對“嘲風(fēng)月;弄花草”,寫下了不少揭露現(xiàn)實黑暗,反映勞動人民痛苦的詩篇,即被稱為的“諷喻詩”。 

          白居易將其詩歌分為四類:諷喻詩、閑適詩、感傷詩、山水詩,《琵琶行》是一首感傷詩。

          (2)論世:

              寫作背景

          (3)文體知識:

              樂府詩

          歌、行、引:與“歌”大同小異,常統(tǒng)稱“歌行”。歌,是舊詩的一種體裁,音節(jié)、格律比較自由,《長恨歌》;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樂府和古詩的一種體裁,是一種具有鋪敘記事性質(zhì)的歌辭,《長歌行》。吟,古典詩詞的一種名稱,《秦中吟》。

          【模塊二】整體感知

          1.檢查預(yù)習(xí),初讀課文,注意重點字詞。

          2.請同學(xué)聽范讀,引導(dǎo)學(xué)生進入情境,初步感知詩中的感情。

          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是怎樣的?

          明確: 凄慘  悲涼  憂傷

          二.疏通小序,積累字詞(看注解,查工具書,和同學(xué)交流下列詞句意思)

          1.小序有什么作用?

          明確:交代地點、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涼身世,點明了寫作的背景動因,并為全詩定下了凄切傷懷的感情基調(diào)。

            2. 小序已簡明清楚地寫了琵琶女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為什么還要寫成詩呢?

          明確:寫成詩,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更好地抒情達意,給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鳴。

          3.全詩按照時間順序劃分為幾部分?

          明確:(一) 江頭送客聞琵琶 (二) 江上聆聽琵琶曲:(邀見歌女;演奏名曲;聽者陶醉) (三) 歌女傾訴身世苦:(少年歡樂;晚年凄涼;悲苦心境) (四) 同病相憐傷遷謫(五) 重聞琵琶青衫濕 

          【模塊三】細(xì)節(jié)探討

              1.本詩是一首敘事詩,在這首敘事詩中刻畫了哪兩個主要人物?兩人是通過什么聯(lián)系起來的?

          明確:一個淪落江邊的歌女,一個被貶江州的官吏。

              琵琶聲 (遭貶的詩人聽到琵琶女的彈奏后,產(chǎn)生了心理共鳴)

              2.這句心理共鳴的句子是?

          明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2.詩人為什么會發(fā)出這樣的嘆息,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間有什么共同的命運、遭遇?“淪落”的具體情況是怎樣的?試做具體比較。

          明確: ①讀序與第三節(jié)相關(guān)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與心境。

          當(dāng)年:艷蓋群芳,藝壓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歡笑;(色藝雙絕、技高貌美、青春年少、歡笑紅顏)  

          而今:年老色衰,門前冷落,委身商人,獨守空船。(飄零憔悴、飽受冷落)

          京倡   商婦  怨

          ②借助注釋、序、第一節(jié)與第四節(jié)相關(guān)部分,了解詩人的遭遇與心境。

          當(dāng)年:詩酒流連,絲竹不絕,高朋滿座,其樂融融; (京城作官、高官厚祿、身居高位、位至諫言,名動京師)

          而今:謫居臥病,有酒無樂,送客慘別,其情凄凄。(謫居九江,凄涼落魄)

          京官  謫官  恨

          ③“相逢何必曾相識”,是什么使素不相識、萍水相逢的詩人和琵琶女聯(lián)系在一起?

          明確:音樂(琵琶聲)。

          補充:一個獨守空船,借樂訴怨;一個送客江頭,有酒無樂。一個善彈,一個善聽(善寫),演繹出一出千古傳誦的知音故事。

          【模塊四】合作探究

          1.誰解琵琶聲

          讀了本詩,我們恐怕更多的是對琵琶女的命運掬一把同情淚。確實,琵琶女的命運令世人感嘆。但是,我們是否能夠從琵琶曲調(diào)的起伏變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變化的軌跡呢?

          明確:整個曲調(diào)可以分為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是“前奏曲”:“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說盡心中無限事。”潯陽江邊,風(fēng)寒月冷,琵琶女獨守空船,孤單凄涼。所以其出場彈奏時旋律低沉抑郁。

          強烈的生活反差又自然勾起她對往昔生活的深情回憶,于是音樂進入第二樂章。

          第二樂章“歡樂曲”:“輕攏慢捻抹復(fù)挑,初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這時歡快明朗、清脆悅耳的琵琶聲,忽高忽低,交織起起伏生動的樂章,唱出了琵琶女火紅的青年時代。青年時代的她,可謂色藝超群,名噪京華,“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shù)”,成功的榮譽與醉酒歡歌構(gòu)成她生活的全部。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一轉(zhuǎn)為清脆圓潤、輕快舒徐。而“大珠小珠落玉盤”更如往日盈盈笑語,讓人過耳不忘。

          然而,好景不長,時光不再!暗茏邚能姲⒁趟,暮去朝來顏色故”,琵琶女“年長色衰”,生活變故,門庭冷落。迫于生計,她“老大嫁作商人婦”;貞浀竭@兒,琵琶女怎不肝腸寸斷?所以旋律又進入第三樂章。

          第三樂章“沉思曲”:“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生!毙勺兊谩袄錆薄澳^”,音樂之聲“暫歇”(由于心情沉痛,越來越低沉,以至于停頓),命運的變化使此時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當(dāng)中…… 

          最后一樂章是“悲憤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dāng)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边@段音樂情緒高漲起來,絕非柳暗花明,重見天日,而是以剛勁急促、震撼人心的節(jié)奏,表達琵琶女對命運的不平之感與憤懣之情。琵琶女受傷的心靈本渴望愛情的撫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輕離別”,讓她時常空船獨守。這現(xiàn)實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樂之聲如“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對世人重色輕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憤怒控訴。收撥一劃,“四弦一聲如裂帛”(帛裂也是心碎),是憤激的哀號,更是對不公平社會現(xiàn)實和命運的抗?fàn)帲∫埠驮娙藷o辜遭貶的憤懣不平相合。

          總之,詩人不但寫出了琵琶女音樂技藝的高超,而且通過樂曲的變化,表達出演奏者內(nèi)心情感的起伏變化(也和詩人的遭遇有相通之處,作者深深領(lǐng)悟其中的感情),讓人如聞其聲,如感其情。正如詩人所云:“我聞琵琶已嘆息!北瘧嵉那{(diào),令普天下傷心人聞聲一哭!

             2、誰解青衫淚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時!痹娙税拙右诪楹卧谝粋素不相識的琵琶女面前淚灑青衫呢?

          明確:①傷琵琶女:正如詩中云:“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卿卿!迸门畱嵓び脑沟那{(diào)本引發(fā)詩人情感的共鳴,在聽了琵琶女的苦楚身世的傾訴后,更是激起詩人深深的憐憫。(琵琶女也深深憐憫詩人)

                ②傷己:詩人才華橫溢,譽滿天下,然而今朝淪落,幽愁悲憤;再加上朋友一別,更感孤寂難耐。

          兩人有著相似的遭遇,因而情感相通,“同是天涯淪落人”。傷人,傷己,兩重感傷交融一體,積累沉淀,詩人怎不悲愴滿懷,淚灑青衫?這“淚”,既是詩人對被壓迫婦女的同情與尊重,又是對當(dāng)時社會的控訴。

          3、誰解風(fēng)物意

          詩歌往往少不了風(fēng)物的描寫,同樣,本詩歌前后貫穿了幾處風(fēng)物描寫的文字。這些風(fēng)物有什么作用呢?

          明確:篇首的“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敘述了江東送客時的環(huán)境。秋夜的江水、楓葉、荻花,構(gòu)成清晰如畫的意境,令人頓感秋涼襲身,曲曲傳達出詩人凄涼愁慘的心情,為全詩奠定了感情基調(diào)。

          “別時茫茫獎浸月”,敘述別時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無不彌散著詩人的離愁別緒,仿佛詩人的心情融化其中,與自然風(fēng)物有了感應(yīng)。

          “唯見江心秋月白”,寫音樂結(jié)束時寂靜的環(huán)境。音樂結(jié)束,但其感情仍在擴散,一直滲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在為音樂中的感情所打動。情景交融,烘托了音樂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另外如“繞船明月江水寒”,寫琵琶女獨守空船時的環(huán)境,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涼的心情;“黃蘆苦竹繞宅生”,寫詩人的生活環(huán)境,渲染詩人被貶后的孤寂悲涼。 

          總之,一枝一葉總關(guān)情。詩歌中的風(fēng)物成了溢滿感情的意象,疊加在一起,使《琵琶行》整個詩境恍若沉浸在潯陽江頭那一派憂郁的月光里,凄美哀人。

          板書設(shè)計: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琵琶聲--盡訴心中悲悱情 

          青衫淚--同是天涯淪落人 

          風(fēng)物意--一枝一葉總關(guān)情   

          小結(jié)

          師:補充白居易被貶謫的經(jīng)歷。

          生:誦讀詩歌。利用工具書和課文注釋,解決生字詞和重點的文言字詞。

          生:小組討論問題三,展講討論結(jié)果。

          師:評價和明確問題三。

          生:小組討論,教師點撥和評價(引導(dǎo)學(xué)生用原詩文概括回答,齊讀相關(guān)詩句,感受“淪落”之情。)

          生:小組討論問題,展講討論結(jié)果。

          師:評價和明確。

          生:小組討論,展講討論結(jié)果。

          師:評價補充。

          教學(xué)反思

          茍琳杰

          [琵琶行 導(dǎo)學(xué)案設(shè)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相關(guān)文章:

          1.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2.《談中國詩》導(dǎo)學(xué)案

          3.人教版必修三《勸學(xué)》教案

          4.歷史教學(xué)導(dǎo)學(xué)案論文

          5.鑲邊與剪紙的導(dǎo)學(xué)案

          6.木蘭詩導(dǎo)學(xué)案及答案

          7.人教版高一英語必修一教案

          8.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總結(jié)

          9.人教版高一必修《荊軻刺秦王》教案

          10.高一必修二《蘭亭集序》教案設(shè)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25天天夜夜 | 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视频 | 亚洲欧美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 色综合中文字幕不卡 | 天天在线精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