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學德育導師制實施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就需要我們事先制定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會注重受眾的參與性及互動性。你知道什么樣的方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學德育導師制實施方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以“教好每一個學生”為目標,動員多方力量,整合多種資源,對廣大未成年人進行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為規范等方面的指導,形成著眼全體、關注全面、既管又導、整體推進的“全員參與個別輔導相結合”的德育工作體系。
二、基本原則
1.發展性原則。導師的工作必須以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為指向,在全面了解受導學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確立科學合理的發展目標。
2.個性化原則。導師要認真分析研究受導學生的情感、智能、興趣、愛好等特點,促進學生的特長和個性發展。
3.人本化原則。導師要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受導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人隱私,真誠關愛學生,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4.漸進性原則。導師要根據受導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道德水平和認知基礎,循序漸進地進行教育,逐步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與學習能力。
5.整體性原則。學校要以班級為單位組建德育導師組,發揮團隊的力量開展指導工作。
三、方法和步驟
1.組織建設。本校在區教育部門指導下,建立“德育導師制”領導小組,確定分管領導和職能處室,并具體落實德育導師的組織與管理工作;以班級為單位組建德育導師組,全校建立德育導師工作團。
領導小組:
組長:xx
副組長:xx
成員:xx 各年級組長
職責:主要負責制定“德育導師制”實施方案,落實德育導師的資格預審工作,確定德育導師的聘請名單;負責《“德育導師制”實施方案》的落實,確定受導學生的名單,并負責對德育導師隊伍的培訓、管理與考核工作。
2.摸底調查。
(1)調查能夠勝任德育導師的學校教職員工。
(2)調查需要導師的學生及輔導的主要內容(學習、道德、行為、心理、體育、藝術等)。需要導師的學生初步確定后,班主任要提供并填寫受導學生情況登記表,形成包括學生興趣愛好、學習優勢、學習弱勢、學習風格、同伴關系、個性特點、家庭背景等初步材料,作為導師選擇學生的依據和導師開展工作的基礎。特別要關注家境貧寒、行為有偏差、心理有障礙、學習有困難、家庭教育環境不良、單親家庭、留守兒童等特殊學生群體。
3.選配使用
(1)對象:學校全體教職員工。
(2)確定:我校將遵循自主、公開原則,采取個人自愿和集體推薦相結合的辦法,結合個人的特長、個性、興趣愛好等情況選配導師,明確工作職責,并頒發聘書。
(3)使用:德育導師人選確定后,將在校園內張榜公布,并在各班提交受導學生的基礎上進行雙向選擇最后確定。原則上1位導師可指導3-5名學生,每個德育導師與所指導的學生構成一個小組。
四、職責與制度
1.德育導師主要職責。
(1)關心受導學生的思想、品德、行為,幫助并指導他們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2)關心受導學生的身心健康,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和健康指導;
(3)關心受導學生的學業進步及特長發展,指導他們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
(4)指導受導學生合理安排課余生活,引導他們參加積極向上的文化娛樂活動;
(5)經常與受導學生家長及其它科任教師溝通,協調各方面力量幫助他們成長。
2.德育導師工作制度
(1)導師聘任制度。凡被聘任為德育導師的教職員工均由學校頒發聘書,德育導師與學校德育導師制領導小組簽訂目標責任書。
(2)學生檔案制度。為每位學生建立檔案,內容包括學生家庭詳細情況,學生道德品質、心理健康和學業跟蹤檔案,對學生每一周或每一月的表現逐一登錄分析對照,繪制學生學業、行為等變化曲線。建立指導學生成長的檔案袋,記錄所帶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閃光點和不足之處,對癥下藥,制訂學生的改進和發展目標并指導其完成。
(3)家訪聯絡制度。建立定期家長接待日和不定期的家訪、電話聯絡制度,每月至少與學生家長聯系一次,及時與學生家長溝通,幫助和指導家長改進家庭教育。德育導師必須對學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對其家庭情況進行簡要分析,包括家庭的結構(單親、重組、掛靠的更要作為重點)。密切與家長聯系,指導家庭教育,共同探索教育方法。
(4)談心交流制度。德育導師堅持每月至少一次與學生進行較深入的個別談心,及時了解學生思想狀況,在學習時間、方法等方面幫助學生制訂切實可行的計劃。要求學生每周向導師匯報生活學習情況。建立導師工作臺帳,記錄師生活動全過程。
(5)小組活動制度。組內活動:德育導師定期與本小組學生集體交流,導師需營造寬松的談話氛圍,學生可以將自己在學習、思想、心理等方面取得的進步或遇到的困難等講出來,導師與其他成員均可發表自己的見解,形成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組間活動:德育導師之間可以進行交流,將同類型的小組成員(如同屬學習、道德、行為、心理等某一方面尋求指導的學生)組織在一起進行交流,以擴大學生之間的思想碰撞,取得更好的德育效果。
(6)導師培訓制度。學校定期組織導師進行教育學、心理學等相關知識的培訓,舉辦德育導師工作研討及案例交流等活動,不斷提高德育導師的育人能力、工作水平及研究水平。
(7)考核獎勵制度。學校德育導師制領導小組采取定性與定量、過程與結果相結合的方法,通過檢查導師工作的日常工作運作記載、結對學生的反饋和發展表現、查看學生成長檔案袋材料和班主任、教師學生家長的情況反映等對受聘的德育導師進行考核評價,并作為績效考核和評先、評優、評職等重要條件,學校也將對優秀德育導師給予表彰獎勵。
【中學德育導師制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德育導師制”實施方案03-16
德育導師制實施方案04-25
“德育導師制”實施方案05-25
德育導師制實施方案3篇04-25
導師制實施方案10-04
導師制實施方案04-14
導師制實施方案10-10
【必備】導師制實施方案10-05
中學德育工作實施方案05-26
“德育導師制”工作計劃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