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時間:2024-09-03 07:27:29 數學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有關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范文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來為以后的工作做一份計劃吧。好的計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關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范文

          有關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范文1

            教學目標:

            1、 認識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進行正確地測量物體。(限整厘米)

            2、 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實踐活動了解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3、 在建立長度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長度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準備:

            尺子、圖釘、紙條等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引入

            1、 上一節課我們都知道要統一長度單位,也用了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進行了測量。但在日常生活中用它來量物體的長度是很不方便的。為了準確、方便地表示物體的長度,人們發明了帶有刻度的尺子。

            2、 介紹認識尺子。

            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統一規定。要知道物體的長度,可以用尺來量。

            二、操作活動,建立表象

            (一)、認識厘米

            1、投影出示厘米尺,師生一起觀察厘米尺子:在尺子上用不同的顏色標出1厘米的長度,說明前面正方體的一邊正好是1厘米。

            2、讓學生量圖釘的長度。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師:“請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量一量圖釘大約有多少長!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交流得出一個圖釘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長。

            3、 教師明確量的正確方法:圖釘的一端對準尺子的0刻度,在看另一端對著幾。

            4、 請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個手指的寬大約是1厘米?

            學生活動,同桌交流。

            5、 鞏固1厘米的表象。

            請小朋友用手勢比劃1厘米的長度。

            閉上眼睛想1厘米的長度等。

            6、想想在自己的周圍,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也是大約1厘米長的?讓學生去找大約1厘米長的物體。幫助學生形成1厘米的鮮明表象。

            (二)、用厘米量

            1、 我們已經知道了量的方法,也對1厘米有了初步的.表象,下面我們就來量一量物體的長度。

            請小朋友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老師為你們準備的紙條。注意測量的方法要正確。

            2、 學生測量紙條。教師巡視,加強個別指導。

            3、 交流反饋。教師再次強調測量的正確方法。

            三、鞏固深化,實踐應用。

            1、請學生隨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鉛筆,量一量你的鉛筆有多長。量好后同桌交流檢查。

            2、4人小組合作,每人分別量出3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米……給大家看。教師個別指導。

            3、學生自己選擇身邊的物品量一量,如一枝新鉛筆的長,數學本子的長,橡皮的長等。

            四、課堂總結

            五、隨堂練習

          有關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范文2

            一、班級情況分析

            一(3)班現有學生56名,其中插班生3人;一(4)班現有學生55名,其中插班生3名。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后,大部分學生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于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少數學生由于基本素質低,接手能力差,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后仍遠遠未達到學習目標。根據學生的學習差異,我只有在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到因材施教,給予學習困難的學生更多的關注,讓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并逐步引導學生體會思維的樂趣、在成功體驗中獲得的學習的樂趣。

            二、教學內容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位置、20以內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的數、認識人民幣、10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ㄒ唬⿺蹬c代數

            1、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數》。通過數鉛筆等活動,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的模型的過程,會數,會讀,會寫100以內的數,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能夠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體會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2、第三單元《加與減(一)》。第五單元“加與減(二)”,第七單元“加與減(三)”結合生活情境,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法算式的過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內加減法,會估算,初步學會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第六單元《購物》。學生將通過購物活動,結合生活經驗,認識元,角、分及其相互關系,認識各種面額的人民幣,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ǘ┛臻g與圖形

            1、第二單元《觀察與測量》。學生將通過觀察身邊的簡單物體,初步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發展空間觀念,在實際測量與交流中,體會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體會厘米和米的實際意義,了解厘米和米的關系。

            2、第四單元《有趣的圖形》。學生將經歷從立體圖形到平面圖形的過程,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通過動手做的活動,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空間觀念能設計有趣的圖案。

           。ㄈ┙y計與概率

            第八單元《統計》。學生將通過簡單的調查活動,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和同樣進行交流。

           。ㄋ模⿲嵺`活動

            本冊教材安排了三個大的實踐活動,即“我和小樹一起長”,“小小運動員”,“今天我當家”。旨在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安排了動手做,小調查等活動,旨在對知識進行實際應用。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材編寫意圖和特點

            (一)在數與代數的學習中,重視結合生活情境發展學生的數感。

            發展數感,是課標中的一個重要目標,數感主要體現在,理解數的意義,能用多種方法來表示數,能在具體情境匯總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能用數來表示和交流信息,理解運算的意義。

            1、關于100以內數的認識。

           。1)經歷從生活清凈中抽象出數的模型的過程,理解數的意義,能用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

           。2)經歷運用適當的方式表示數的過程,進一步體會位值制。

           。3)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

            2、關于100以內的加減法

           。1)結合生活情境,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法算式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2)能估計運算的結果,發展估算意識和技能。

           。3)經歷探索運算方法的過程,體驗算法多樣化。

            (4)把加減運算的學習與解決問題結合起來,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5)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保證基本的運算技能。

           。ǘ┰诳臻g與圖形的學習中,注重通過操作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1)在實際觀察物體的活動中,體會從不同方向觀察同一物體所看到的圖形可能不同。

           。2)在測量活動中,體會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理解常用的.長度單位。

           。3)在從立體到平面的活動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經歷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圖形的過程。

            (4)在操作,思考和交流中,積累有關圖形的經驗,發展空間觀念。

           。ㄈ┰趯W習統計的過程中,注重通過調查活動發展學生的統計觀念。

            (四)在整理與復習中,注重發展學生回顧與反思的意識。

            四、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系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發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學生課堂發言的“奇思妙語錄”等。

            五、教學目標

           。ㄒ唬┲R和技能方面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掌握100以內數,會讀寫100以內數。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順序和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熟練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愛護人民。

            4、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二)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并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能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運動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ㄈ┙鉀Q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ㄋ模┣楦信c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六、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教學難點: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七、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5、做好培優輔差的工作。

            八、教學進度安排表

           。ㄒ唬┥钪袛怠5課時

           。ǘ┯^察與測量…………………………………4課時

           。ㄈ┘优c減(一)………………………………10課時

            我和小樹一起長………………………………1課時

           。ㄋ模┯腥さ膱D形…………………………………8課時

            整理與復習(一)……………………………1課時

            (五)、加與減(二)…………………………………15課時

            小小運動會…………………………………1課時

           。┵徫铩5課時

           。ㄆ撸┘优c減(三)…………………………………6課時

            今天我當家…………………………………1課時

            (八)統計…………………………………3課時

            整理與復習(二)……………………………2課時

            總復習…………………………………4課時

          有關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范文3

            一、教學目標

            1.掌握1-1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2.理解簡單的數學概念,如大小、多少等。

            3.認識簡單的幾何圖形,如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等。

            4.初步學習時間和長度的概念。

            二、教學內容

            1.加減法口算

           。1)1-10以內的加法口算。

            (2)1-10以內的減法口算。

            2.數學概念

           。1)大小的概念。

           。2)多少的概念。

            3.幾何圖形

           。1)正方形。

           。2)長方形。

            (3)三角形。

            4.時間和長度

           。1)認識鐘表和時間的概念。

            (2)認識米、厘米和毫米的概念。

            三、教學方法

            1.板書法

            2.游戲法

            3.實物法

            4.講解法

            四、教學過程

            1.加減法口算

           。1)1-10以內的加法口算。

            板書:1+1=2,2+1=3,3+1=4,4+1=5,5+1=6,6+1=7,7+1=8,8+1=9,9+1=10,10+1=11。

            游戲:老師出題,學生搶答。

           。2)1-10以內的減法口算。

            板書:10-1=9,9-1=8,8-1=7,7-1=6,6-1=5,5-1=4,4-1=3,3-1=2,2-1=1,1-1=0。

            游戲:老師出題,學生搶答。

            2.數學概念

           。1)大小的概念。

            實物:比較不同大小的物品。

           。2)多少的概念。

            板書:1,2,3,4,5,6,7,8,9,10。

            游戲:數數游戲。

            3.幾何圖形

           。1)正方形。

            實物:展示正方形的形狀。

           。2)長方形。

            實物:展示長方形的形狀。

           。3)三角形。

            實物:展示三角形的形狀。

            4.時間和長度

           。1)認識鐘表和時間的概念。

            實物:展示鐘表,講解時間的概念。

           。2)認識米、厘米和毫米的'概念。

            實物:展示不同長度的物品,講解米、厘米和毫米的概念。

            五、教學評價

            1.學生的學習情況。

            2.教學方法的效果。

            3.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和改進措施。

            六、教學總結

            1.總結本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2.總結本次教學的成功經驗和不足之處。

            3.提出下一步教學的計劃和建議。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一年級的數學下冊教學計劃07-03

          數學下冊教學計劃02-09

          數學下冊的教學計劃01-08

          數學下冊的教學計劃03-26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12-12

          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02-20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05-13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06-12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06-15

          小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數學02-28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久久久综合精品视频 | 日本在线高清不卡免费播放 | 午夜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免费视频国产 | 亚洲愉拍二区一区三区 | 色婷婷婷亚洲综合丁香五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