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參《初授官題高冠草堂》閱讀題

          時間:2024-11-22 13:35:44 文圣 岑參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岑參《初授官題高冠草堂》閱讀題

            《初授官題高冠草堂》是唐代詩人岑參的詩作,這首詩抒發了作者做官赴任時對原來的隱居地依依不舍的深情,分享了《初授官題高冠草堂》的練習題,供同學們學習。

          岑參《初授官題高冠草堂》閱讀題

            初授官題高冠草堂

            岑參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闌。

            自憐無舊業,不敢恥微官。

            澗水吞樵路,山花醉藥欄。

            只緣五斗米,辜負一漁竿。

            一

            1、第三聯上下兩句中最精煉傳神的分別是哪一個字?請簡要分析。(6分)

            2、尾聯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請簡要分析。(3分)

            3、全詩抒發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參考答案

            1.最傳神的字是“吞”和“醉”(2)。“吞”,表現谷水淹沒山間小路、恣肆無拘的情態;“醉”,寫出山花裝點欄桿、旁若無人怒放的情態(2)。兩個字表現了高冠谷秀麗清幽的自然環境,表現了作者對原來隱逸生活的留戀之情(1)。

            2.尾聯運用的表現手法是:用典、借代。用了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用“漁竿”來替代隱逸生活。

            3、表現詩人為微官薄祿不得不割舍閑適自得的隱逸生活的矛盾心情。

            二

            1、詩歌的頸聯描寫了什么樣的景象?這樣寫有什么用意?

            2、詩歌尾聯運用了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詩句內容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1、

            第一問:頸聯描寫了河水漲起淹沒彩樵小路,山花怒放醉倚花欄的充滿生機、秀麗清幽的山野景象。

            第二問:表達了詩人對長期隱逸的休閑生活的留戀之情,為下文的抒情作鋪墊。

            2、“五斗米”代指“微薄的俸祿”,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人”,可自己為了微薄的俸祿竟然要辜負垂釣隱居的理想,表達了為了生存不得不放棄現實生活、隱居理想而出仕的無奈之情。

            三

            11.下列對詩歌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3 分)

            A.首聯中“始”字點題,作者三十歲開始當官,對官場的想法和興趣變得更多了。

            B.第二聯說可憐自己沒有家業,盡管被授予的是一個小官,自己也不敢以之為恥。

            C.尾聯反映了作者只因為一份微薄的官俸,放棄隱逸山林、水濱的矛盾心理。

            D.作者運用典故,在對比中表現了自己愧對前人、憋屈而無可奈何的真摯情感。

            12.第三聯“澗水吞樵路,山花醉藥欄”中“醉”字用得好不好?請簡要分析原因。(3 分)

            答案:

            11A

            12.示例:用得好。運用擬人手法,化靜為動形象地寫出了山花東倒西歪的情態,表現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

            四

            ⑴“只緣五斗米,辜負一漁竿”,表達了作者什么感情?(2分)

            答:

            ⑵ 詩歌頸聯“澗水吞樵路,山花醉藥欄”中“吞”“醉”二字,工于烹煉。請結合全詩具體分析。(5分)

            答:

            答案

            ⑴為了生存,放棄隱居的理想而出仕的無奈。

            ⑵擬人(1分),吞寫出了谷水淹沒山間小路、恣肆無拘的情態擬人(1分)。醉寫出了山花裝點欄桿、旁若無人怒放的情態(1分)。表達詩人對隱逸生活的留戀(1分)。為下文抒情作鋪墊(1分)。

            賞析

            首聯感慨多年未得有做官的機會,到了三十多才好不容易有個官做,感慨這么多年做官的心情已經多半消退了。“三十始一命”,“一命”是官秩最低等,從八品,負責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門禁鎖鑰,工作刻板瑣碎。這對隱居耕讀十載的岑參來說太失望了。于是感到“宦情多欲闌”,做官的念頭消磨殆盡。

            但失望歸失望,因為家無產業,詩人還是不敢對這來之不易的小小官職有不屑之意。“自憐無舊業,不敢恥微官。”在這里,岑參流露出對其初授官職不那么感興趣,從官職的卑微來說,本不屑為之;可是為生活所迫,卻不敢以此為恥。其無可奈何的心態,躍然紙上。

            第三聯寫景。“澗水吞樵路,山花醉藥欄”兩句中最精煉傳神的分別是“吞”、“醉”。前者寫出了谷水淹沒山間小路、恣肆無拘的情態,后者寫出了山花裝點藥欄、旁若無人怒放的情態,從而表達詩人對隱逸生活的留戀。

            尾聯“只緣五斗米,辜負一漁竿”兩句用典。“五斗米”不是指實數,而是一種修辭手法——夸張,即言其少,意思是指“俸祿微薄”。這是用東晉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除了這首詩之外,岑參還在多首詩中用了這個典故,如“看君五斗米,不謝萬戶侯”(《送許拾遺恩歸江寧拜親》);“久別二室間,圖他五斗米”(《峨眉東腳臨江聽猿懷二室舊廬》);“五斗米留人,東溪憶垂釣”(《衙郡守還》)。此詩結尾二句運用了用典、借代的修辭手法,很生動的寫景,同時暗喻詩人為了微薄的官祿不得不割舍閑適自得的生活的矛盾心理。

            譯文

            人到三十才得個一命官,仕宦的念頭快要消磨完。

            自憐沒有什么祖傳家業,總不敢嫌棄這微小的官。

            澗水吞沒了采樵的小路,美麗的山花醉倚在藥欄。

            只因為這五斗米的官俸,竟然要辜負這根釣魚竿。

            創作背景

            岑參系江陵(今屬湖北)官宦家庭出身,但在唐玄宗開元八年(720年),其父任晉州(今山西壽陽)刺史時不幸早喪,家道衰貧。他自幼從兄受書,遍讀經史。二十歲時,隨兄至長安,求仕不成。長安城中,居之不易,他便隨兄長來到山水秀麗的高冠峪中,置業并建起了簡陋的別墅草堂。耕讀于此,希望通過科舉應試,進入仕途。天寶三年(744年),三十歲的岑參應進士科考試,高中一甲第二名,但官運不順,經吏部試后,僅授右內率府兵曹參軍這樣的小官,他非常失望。他回到高冠準備辭別草堂赴任,看到經營十載的高冠草堂,卻為了一個小官職,不得不離去,不禁感嘆自己辜負長期隱逸的閑適生活,違逆一向的情懷,于是作了這首《初授官題高冠草堂》。

          【岑參《初授官題高冠草堂》閱讀題】相關文章:

          岑參《初授官題高冠草堂》鑒賞及譯文參考09-26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的閱讀題08-04

          岑參《因假歸白閣西草堂》08-22

          《因假歸白閣西草堂》岑參07-06

          岑參《初過隴山途中呈宇文判官》閱讀練習及答案10-24

          岑參《因假歸白閣西草堂》詩詞鑒賞08-30

          岑參《因假歸白閣西草堂》古詩賞析03-11

          岑參的“參”怎么讀?06-25

          岑參簡介07-16

          岑參生平10-2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精品国产偷窥丝袜在线拍国语 |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网站 | 亚洲精品一级精品在线高清 | 天天日天天射伊人色综合久久 | 亚洲欧美在线看h | 在线观看日本亚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