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概況及譯文

          時間:2025-02-09 12:24:56 佩瑩 春江花月夜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春江花月夜》概況及譯文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詩人張若虛創(chuàng)作的七言歌行,最早收錄于郭茂倩編撰的《樂府詩集》中。此詩沿用陳隋樂府舊題,運用富有生活氣息的清麗之筆,以江為場景,以月為主體,描繪了一幅幽美邈遠、惝恍迷離的春江月夜圖。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春江花月夜》概況及譯文。歡迎大家閱讀。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詩人張若虛的作品。此詩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換韻,以富有生活氣息的清麗之筆,創(chuàng)造性地再現(xiàn)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萬里長江畫卷,同時寄寓著游子思歸的離別相思之苦。詩篇意境空明,纏綿悱惻,洗凈了六朝宮體的濃脂膩粉,詞清語麗,韻調(diào)優(yōu)美,膾炙人口,乃千古絕唱,素有“孤篇蓋全唐”之譽。

            原文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裴回,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作品譯文

            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涌出來。

            月光照耀著春江,隨著波浪閃耀千萬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著開遍鮮花的樹林好像細密的雪珠在閃爍。

            月色如霜,所以霜飛無從覺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沒有一點微小灰塵,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輪孤月高懸空中。

            江邊上什么人最初看見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著人?

            人生一代代地無窮無盡,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總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著什么人,只見長江不斷地一直運輸著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緩緩地離去,只剩下思婦站在離別的青楓浦不勝憂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著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樓上相思?

            可憐樓上不停移動的月光,應該照耀著離人的梳妝臺。

            月光照進思婦的門簾,卷不走,照在她的搗衣砧上,拂不掉。

            這時互相望著月亮可是互相聽不到聲音,我希望隨著月光流去照耀著您。

            鴻雁不停地飛翔,而不能飛出無邊的月光;月照江面,魚龍在水中跳躍,激起陣陣波紋。

            昨天夜里夢見花落閑潭,可惜的是春天過了一半自己還不能回家。

            江水帶著春光將要流盡,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霧里,碣石與瀟湘的離人距離無限遙遠。

            不知有幾人能趁著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搖蕩著離情,灑滿了江邊的樹林。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滟(yàn)滟:波光蕩漾的樣子。

            (2)芳甸(diàn):芳草豐茂的原野。甸,郊外之地。

            (3)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形容月光下春花晶瑩潔白。

            (4)流霜:飛霜,古人以為霜和雪一樣,是從空中落下來的,所以叫流霜。在這里比喻月光皎潔,月色朦朧、流蕩,所以不覺得有霜霰飛揚。

            (5)汀(tīng):水邊平地,小洲。

            (6)纖塵:微細的灰塵。

            (7)月輪:指月亮,因為月圓時象車輪,所以稱為月輪。

            (8)窮已:窮盡。

            (9)江月年年望相似:另一種版本為“江月年年只相似”。

            (10)但見:只見、僅見。

            (11)悠悠:渺茫、深遠。

            (12)青楓浦上:青楓浦,地名。今湖南瀏陽縣境內(nèi)有青楓浦。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暗用《楚辭·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浦上:水邊。《九歌·河伯》:“送美人兮南浦。”因而此句隱含離別之意。

            (13)扁舟子:飄蕩江湖的游子。扁舟,小舟。

            (14)明月樓:月夜下的閨樓。這里指閨中思婦。曹植《七哀詩》:“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婦,悲嘆有余哀。”

            (15)月徘徊:指月光偏照閨樓,徘徊不去,令人不勝其相思之苦。

            (16)離人:此處指思婦。

            (17)妝鏡臺:梳妝臺。

            (18)玉戶:形容樓閣華麗,以玉石鑲嵌。

            (19)搗衣砧(zhēn ):搗衣石、捶布石。

            (20)相聞:互通音信。

            (21)逐:追隨。

            (22)月華:月光。

            (23)文:同“紋”。

            (24)閑潭:幽靜的水潭。

            (25)復西斜:此中“斜”應為押韻讀作“xiá”。

            (26)瀟湘:湘江與瀟水。

            (27)碣(jié)石、瀟湘:一南一北,暗指路途遙遠,相聚無望。

            (28)無限路:極言離人相距之遠。

            (29)乘月:趁著月光。

            (30)搖情:激蕩情思,猶言牽情。

            創(chuàng)作背景

            《春江花月夜》為樂府吳聲歌曲名,相傳為南朝陳后主所作,原詞已不傳,《舊唐書·音樂志二》云:“《春江花月夜》《玉樹后庭花》《堂堂》,并陳后主作。叔寶常與宮中女學士及朝臣相和為詩,太樂令何胥又善于文詠,采其尤艷麗者以為此曲。”后來隋煬帝又曾作過此曲。《樂府詩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煬帝的兩篇。張若虛這首為擬題作詩,與原先的曲調(diào)已不同。

            關于此詩的具體創(chuàng)作年份已難以確考,而對此詩的創(chuàng)作地點則有三種說法:揚州文化研究所所長韋明鏵認為,詩人是站在揚州南郊曲江邊賞月觀潮,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了此詩,表現(xiàn)的是唐代曲江一帶的景色;長期從事瓜洲文史研究的高惠年認為,此詩作于瓜洲,表現(xiàn)的是千年古鎮(zhèn)瓜洲江畔清幽如詩的意境之美;長期從事大橋文史研究的學者顧仁認為,此詩作于揚子江畔,其地在今揚州市江都區(qū)大橋鎮(zhèn)南部。

            作品影響

            《春江花月夜》一詩在立意和選材上總結(jié)前人的經(jīng)驗,借樂府舊題譜寫出天下眾多人的心聲,同時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有“孤篇橫絕,竟為大家”之譽,一直令后人傳誦不已,千百年來有無數(shù)讀者為之傾倒。它是由齊梁綺麗浮靡文風轉(zhuǎn)向盛唐的自然清麗的一面旗幟,同時又是中國古代詩歌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的內(nèi)容和形式多為后世詩人所借用。

            此詩既不像南朝山水詩那樣著力模山范水,也不像玄言詩那樣枯燥說理,更不是一首單單抒發(fā)兒女離情別緒的愛情詩,而是將多種詩情融為一體。它的誕生,填補了中國古代詩歌史上以月為中心媒介,同時寫男女雙方兩地相思,探索宇宙和人生哲理于同一首詩的空白。不論從主題的提煉還是題材的加工上,此詩對唐朝繁榮的詩歌局面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對后代詩歌創(chuàng)作有重要的啟蒙作用。在意境和結(jié)構(gòu)方面,江天一線,皎月一輪,白云一片和婆娑的花枝,綽約的人影,孤獨的明月樓,又以其形的對比,構(gòu)成線條的旋律,賦予此詩以繪畫美。作者又以夜的寂靜為背景,把人們臆想中的海潮聲、江流聲、搗衣聲、凄涼的雁叫聲與游子思婦的嘆息聲,巧妙地編織成聲音的旋律,賦予此詩以音樂美。此詩的這些美感對現(xiàn)代新月派詩人聞一多提出詩歌的“三美”(即繪畫美、音樂美、建筑美)有著重要的直接影響。

            詩中有好多名句被后世詩人所引用或化用。比如,崔顥的“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很可能是“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的化用;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可能是根據(jù)“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化用而來;李白的“青天明月來幾時?我欲停杯一問之”,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都有化用“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痕跡。

            作者簡介

            張若虛(約660—約720),唐代詩人。揚州(今屬江蘇)人。官兗州兵曹。與賀知章、張旭、包融齊名,號稱“吳中四士”。事跡略見于《舊唐書·賀知章傳》。《全唐詩》僅存其詩二首。

          【《春江花月夜》概況及譯文】相關文章:

          春江花月夜譯文09-27

          《春江花月夜》譯文05-29

          《春江花月夜》的原文及譯文07-24

          《春江花月夜》譯文及原文10-14

          春江花月夜原文及譯文05-13

          《春江花月夜》原文及譯文08-09

          《春江花月夜》鑒賞及譯文03-26

          《春江花月夜》譯文及賞析07-26

          春江花月夜原文譯文06-2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第三页 | 亚洲国产片论片在线播放 | 亚洲午夜在线网址网址 |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视频在线 | 午夜福利一区美女 | 日韩精品92午夜福利免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