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春節貼春聯的習俗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過春節貼春聯的習俗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工整、對偶、精巧的文字抒發了人們美好的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那么,貼春聯的習俗有哪些呢?
春聯的由來與演變
春聯屬于楹聯的一種。楹聯分為春聯、壽聯、挽聯、門聯、廳聯、廟聯、名勝聯、商業聯、游戲聯等多種形式,而春聯只是楹聯其中的一種。所謂楹聯,就是掛在或貼在堂屋前的廊柱或門框上的上下相對的聯語,因此,楹聯也叫對聯。
起源
春聯,起源于桃符,即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據《后漢書·禮儀志》說,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郁壘”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
盛行
春節貼春聯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朝開始盛行。而明朝,桃符才改稱春聯。明代《簪云樓雜話》中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副帝微行時出現”。據史書記載,明太祖朱元璋酷愛春聯,不僅自己揮毫書寫,還常常鼓勵臣下書寫。經明太祖的提倡,此后春聯便沿習成為習俗,一直流傳。
成為文學藝術形式
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論述。春聯在當時已成為一種文學藝術形式。
春聯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文學的載體之一,因此其張貼位置和內容也有一定的講究。
春聯位置有講究
通常春聯有兩幅直聯,每幅的最后一個字有陰平、陽平、上、去等聲調,正確的貼法是:面對大門,上聯即尾字為上聲、去聲的(普通話注音第三、四聲)在右邊,下聯即尾字為平聲的(普通話注音第一、二聲)在左邊。而橫批,傳統寫法為從右向左,建國后新排版規定為從左向右,兩種都可。
誤區解析
很多人認為既然橫批很多都從左向右寫和念,那么門上的對聯也應該由左向右貼和念,即左為上,右為下。但是,根據排版規定,橫批文字從左從右寫和念都可以,豎寫文字排版則應由右向左。因此春聯的正確貼法和念法也應右為上,左為下,而不能因為橫批從左向右寫就左為上,右為下了。
春聯內容有講究
上下聯字數要相當
如“新春富貴年年好,佳歲平安步步高”這副春聯每聯都是七個字,上下聯字數相等,這是春聯的最基本的要求。但是也有另類的現象。1916年竊國大盜袁世凱死后,全國人民奔走相告,歡欣鼓舞。四川有一位文人為袁世凱送挽聯“袁世凱千古,中國人民萬歲”。人們都說上聯的“袁世凱”三字,對不住下聯的“中國人民”四個字,文人說:“對了,袁世凱就是對不住中國人民!”這個故事雖然說的是挽聯,但挽聯也屬于對聯的一種,這就說明無論春聯還是其他的對聯,都必須做到上下聯字數相等,如不相等,那只能是極個別的另類。
上下聯詞性要一致
上下聯的詞性,如名詞、動詞、形容詞等,要對等排列,既要相同,又要相對。如“新春富貴年年好,佳歲平安步步高”每聯都是三個詞組,即:新春—富貴—年年好,佳歲—平安—步步高。春聯里的“新”、“佳”都是形容詞!按骸薄ⅰ皻q”,“富貴”、“平安”都是名詞!澳昴辍、“步步”都是副詞,“好” 和“高”都是動詞。這種要求,主要是為了用對稱的藝術語言,更好地表現思想內容。
橫批選擇有講究
春聯常見的橫批可分為三種形式:
一是對聯寫意,橫披題名,如“歡度春節”、“新春大吉”等,直接點名貼春聯的目的;
二是對聯寫意,橫額點睛,如“新春富貴年年好,佳歲平安步步高”的橫披是“吉星高照”,則是揭示出實現對聯內容的關鍵所在;
三是聯披互補,相輔相成,如,“減負恤民,浩浩東風常送暖;扶貧解困,瀟瀟春雨總關情”的橫批是“前程似錦”。
忌合掌
合掌指的是上下聯講同一個意思。一副春聯,一般字都不多,應當用有限的文字,表達盡量豐富的內容。在數字不多的情況下,如果意思重復,就沒有多少內容了,這就是要“忌”的道理。如“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通四!焙汀斑_三江”是一個意思,因此屬于合掌。
忌平仄失調
平仄失調往往表現為平仄相同的字連續使用過多,從而違反平仄交替的原則。就是說一聯內連續使用三、四個平聲字或者三、四個仄聲字。如“家庭和睦生產好,夫妻美滿幸福多”這副對聯,本當用“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這—格律。下聯一、二號位當用仄聲字卻用了平聲字“夫妻”,第三、四號位當用平聲字卻用了仄聲字“美滿”,平仄失調。
【過春節貼春聯的習俗】相關文章:
過春節貼春聯的習俗01-30
春節習俗:貼春聯06-20
春節貼春聯的習俗典故01-31
春節貼春聯作文10-28
春節貼春聯作文(熱門)11-02
春節貼春聯周記08-05
春節貼春聯的正確方法10-02
關于春節貼春聯隨筆11-13
春節要貼春聯的緣由03-13
【必備】春節貼春聯作文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