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的古詩過

          時間:2024-08-30 03:58:09 古詩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春夏秋冬的古詩過兩首

            春夏秋冬都各有各的特點,那么詩人是怎樣將這些特色寫進詩篇中的呢?

          春夏秋冬的古詩過兩首

            春的古詩兩首

            錢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譯文

            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

            幾處早出的黃鶯爭著飛向陽光溫暖的樹木上棲息,誰家新來的燕子銜著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繽紛的`春花漸漸要迷住人的眼睛,淺淺的春草剛剛能夠遮沒馬蹄。

            我最喜愛西湖東邊的美景,總觀賞不夠,尤其是綠色楊柳蔭下的白沙堤。

            注釋

            1.孤山寺:南北朝時期陳文帝(559~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時改名廣化。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間,因與其他山不相接連,所以稱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

            2.賈亭:又叫賈公亭。西湖名勝之一,唐朝賈全所筑。唐貞元(公元785~804年)中,賈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錢塘湖建亭。人稱“賈亭”或“賈公亭”,該亭至唐代末年。

            3.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平,即春水初漲。初:在古漢語里用作副詞,常用來表示時間,是指剛剛。

            4.云腳低:白云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說“云腳低”。點明春游起點和途徑之處,著力描繪湖面景色。多見于將雨或雨初停時。

            云腳:接近地面的云氣,多見于將雨或雨初停時。“腳”的本義指人和動物行走的器官。這里指低垂的云。

            5.早鶯:初春時早來的黃鸝。鶯:黃鸝,鳴聲婉轉動聽。

            6.爭暖樹:爭著飛到向陽的樹枝上去。暖樹:向陽的樹。

            7.新燕:剛從南方飛回來的燕子。

            8.啄:銜取。燕子銜泥筑巢。春行仰觀所見,鶯歌燕舞,生機動人。側重禽鳥。

            9.亂花:紛繁的花。漸:副詞,漸漸地。欲:副詞,將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繚亂。

            10.淺草:淺綠色的草。才能:剛夠上。沒:遮沒,蓋沒。春行俯察所見,花繁草嫩,春意盎然。側重花草。

            11.湖東:以孤山為參照物。

            12.行不足:百游不厭。足,滿足。

            13.陰:同“蔭”,指樹蔭。

            14.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稱沙堤、斷橋堤,在西湖東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時所筑白堤在錢塘門外,是另一條。詩人由北而西而南而東,環湖一周,詩則以湖東綠楊白堤結束,以“最愛”直抒深情。白堤全長1000米。

            月夜 / 夜月

            唐代: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譯文

            夜靜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隱藏在黑夜里。北斗星傾斜了,南斗星也傾斜了。

            今夜才知春天的來臨,因為你聽那被樹葉映綠的窗紗外,唧唧的蟲鳴,頭一遭兒傳到了屋子里來了。

            注釋

            ⑴更深:古時計算時間,一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了。

            ⑵月色半人家: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隱藏在黑暗里。

            ⑶北斗: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的七顆亮星。

            ⑷闌干:這里指橫斜的樣子。

            ⑸南斗:有星六顆。在北斗星以南,形似斗,故稱“南斗”。

            ⑹偏知:才知,表示出乎意料。

            ⑺新:初。新透:第一次透過。

            夏的古詩兩首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譯文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風光與其它季節確實不同。

            荷葉接天望不盡一片碧綠,陽光下荷花分外艷麗鮮紅。

            注釋

            ①曉出:太陽剛剛升起。

            ②凈慈寺:全名“凈慈報恩光孝禪寺”,與靈隱寺為杭州西湖南北山兩大著名佛寺。

            ③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閣秘書。

            ④畢竟: 到底。

            ⑤六月中:六月的時候。

            ⑥四時: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在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時節。

            ⑦同:相同。

            ⑧接天:像與天空相接。

            ⑨無窮:無邊無際。無窮碧:因蓮葉面積很廣,似與天相接,故呈現無窮的碧綠。

            ⑩映日:太陽映照。

            ⑪別樣:宋代俗語,特別,不一樣。別樣紅:紅得特別出色。

            山亭夏日

            唐代: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水晶簾 一作 水精簾)

            譯文

            綠樹蔥郁濃陰夏日漫長,樓臺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水精簾在抖動微風拂起,滿架薔薇惹得一院芳香。

            注釋

            ⑴濃:指樹叢的陰影很濃稠(深)。

            ⑵水精簾:又名水晶簾,是一種質地精細而色澤瑩澈的簾。比喻晶瑩華美的`簾子。 唐李白《玉階怨》:“卻下水精簾,玲瓏望秋月。”

            ⑶薔薇:植物名。落葉灌木,莖細長,蔓生,枝上密生小刺,羽狀復葉,小葉倒卵形或長圓形,花白色或淡紅色,有芳香。花可供觀賞,果實可以入藥。亦指這種植物的花。 唐韓愈《題于賓客莊》詩:“榆莢車前蓋地皮,薔薇蘸水筍穿籬。”

            秋的古詩兩首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唐代: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死亦足 一作:死意足)

            譯文

            八月里秋深,狂風怒號,狂風卷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茅草亂飛,渡過浣花溪,散落在對岸江邊。飛得高的茅草纏繞在高高的樹梢上,飛得低的飄飄灑灑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兒童欺負我年老沒力氣,竟忍心這樣當面做“賊”搶東西,毫無顧忌地抱著茅草跑進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來后拄著拐杖,獨自嘆息。

            一會兒風停了,天空中烏云像墨一樣黑,深秋天空陰沉迷蒙漸漸黑下來了。布被蓋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鐵板似的。孩子睡覺姿勢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頂漏水,屋內沒有一點兒干燥的地方,房頂的雨水像麻線一樣不停地往下漏。自從安史之亂之后,我睡眠的時間很少,長夜漫漫,屋漏床濕,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間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開顏歡笑,房子在風雨中也不為所動,安穩得像是山一樣?唉!什么時候眼前出現這樣高聳的房屋,到那時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風所吹破,我自己受凍而死也心甘情愿!

            注釋

            ⑴秋高:秋深。怒號(háo):大聲吼叫。

            ⑵三重(chóng)茅:幾層茅草。三,泛指多。

            ⑶掛罥(juàn):掛著,掛住。罥,掛。長(cháng):高。

            ⑷塘坳(ào):低洼積水的地方(即池塘)。塘,一作”堂“。坳,水邊低地。

            ⑸忍能對面為盜賊:竟忍心這樣當面做“賊”。忍能,忍心如此。對面,當面。為,做。

            ⑹入竹去:進入竹林。

            ⑺呼不得:喝止不住。

            ⑻俄頃(qǐng):不久,一會兒,頃刻之間。

            ⑼秋天漠漠向昏黑(古音念hè):指秋季的天空陰沉迷蒙,漸漸黑了下來。

            ⑽布衾(qīn):布質的被子。衾,被子。

            ⑾嬌兒惡臥踏里裂: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壞了。惡臥,睡相不好。裂,使動用法,使……裂。

            ⑿床頭屋漏無干處:意思是,整個房子都沒有干的`地方了。屋漏,根據《辭源》釋義,指房子西北角,古人在此開天窗,陽光便從此處照射進來。“床頭屋漏”,泛指整個屋子。

            ⒀雨腳如麻:形容雨點不間斷,像下垂的麻線一樣密集。雨腳,雨點。

            ⒁喪(sāng)亂:戰亂,指安史之亂。

            ⒂沾濕:潮濕不干。何由徹: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徹,徹曉。

            ⒃安得:如何能得到。廣廈(shà):寬敞的大屋。

            ⒄大庇(bì):全部遮蓋、掩護起來。庇,遮蓋,掩護。寒士:“士”原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處是泛指貧寒的士人們。俱:都。歡顏:喜笑顏開。

            ⒄嗚呼:書面感嘆詞,表示嘆息,相當于“唉”。

            ⒅突兀(wù):高聳的樣子,這里用來形容廣廈。見(xiàn):通“現”,出現。

            ⒆廬:茅屋。亦:一作“意”。足:值得。

            三五七言 / 秋風詞

            唐代:李白

            秋風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譯文

            秋風凌清,秋月明朗。

            風中的落葉時聚時散,寒鴉本已棲息,又被明月驚起。

            朋友盼著相見,卻不知在何日,這個時節,這樣的夜晚,相思夢難成。

            走入相思之門,知道相思之苦。

            永遠的相思永遠的回憶,短暫的相思卻也無止境。

            早知相思如此的在心中牽絆,不如當初就不要相識。

            注釋

            ⑴落葉聚還(huán)散:寫落葉在風中時而聚集時而揚散的情景。

            ⑵寒鴉:《本草綱目》:“慈鳥,北人謂之寒鴉,以冬日尤盛。”

            ⑶絆(bàn):牽絆,牽扯,牽掛。

            冬的古詩兩首

            賣炭翁

            唐代:白居易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譯文

            有位賣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燒炭。

            他滿臉灰塵,顯出被煙熏火燎的顏色,兩鬢頭發灰白,十個手指也被炭燒得很黑。

            賣炭得到的錢用來干什么?買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憐他身上只穿著單薄的衣服,心里卻擔心炭賣不出去,還希望天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駕著炭車碾軋冰凍的車輪印往集市上趕去。

            牛累了,人餓了,但太陽已經升得很高了,他們就在集市南門外泥濘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騎著兩匹馬的人是誰啊?是皇宮內的太監和太監的手下。

            太監手里拿著文書,嘴里卻說是皇帝的命令,吆喝著牛朝皇宮拉去。

            一車的炭,一千多斤,太監差役們硬是要趕著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無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紅紗和一丈綾,朝牛頭上一掛,就充當炭的價錢了。

            注釋

            ⑴賣炭翁:此篇是組詩《新樂府》中的第32首,題注云:“苦宮市也。”宮市,指唐代皇宮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場上去拿,隨便給點錢,實際上是公開掠奪。唐德宗時用太監專管其事。

            ⑵伐:砍伐。薪:柴。南山:城南之山。

            ⑶煙火色:煙熏色的臉。此處突出賣炭翁的辛勞。

            ⑷蒼蒼:灰白色,形容鬢發花白。

            ⑸得:得到。何所營:做什么用。營,經營,這里指需求。

            ⑹可憐:使人憐憫。

            ⑺愿:希望。

            ⑻曉:天亮。輾(niǎn):同“碾”,壓。轍:車輪滾過地面輾出的痕跡。

            ⑼困:困倦,疲乏。

            ⑽市:長安有貿易專區,稱市,市周圍有墻有門。

            ⑾翩翩:輕快灑脫的.情狀。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樣子。騎(jì):騎馬的人。

            ⑿黃衣使者白衫兒:黃衣使者,指皇宮內的太監。白衫兒,指太監手下的爪牙。

            ⒀把:拿。稱:說。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詔書。

            ⒁回:調轉。叱:喝斥。牽向北:指牽向宮中。

            ⒂千余斤:不是實指,形容很多。

            ⒃驅:趕著走。將:語助詞。惜不得:舍不得。得,能夠。惜,舍。

            ⒄半匹紅綃一丈綾:唐代商務交易,絹帛等絲織品可以代貨幣使用。當時錢貴絹賤,半匹紗和一丈綾,比一車炭的價值相差很遠。這是官方用賤價強奪民財。

            ⒅系(jì):綁扎。這里是掛的意思。直:通“值”,指價格。

            夜雪

            唐代: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譯文

            夜臥枕被如冰,不由讓我很驚訝,又看見窗戶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

            夜深的時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為不時地能聽到雪把竹枝壓折的聲音。

            注釋

            ⑴訝:驚訝。 衾(qīn)枕:被子和枕頭。

            ⑵折竹聲:指大雪壓折竹子的聲響。

          【春夏秋冬的古詩過】相關文章:

          描寫春夏秋冬的古詩04-13

          古詩中的春夏秋冬04-16

          關于春夏秋冬的古詩04-11

          描寫初中春夏秋冬的古詩08-29

          描寫春夏秋冬古詩匯總05-26

          春夏秋冬的古詩(精選90首)04-15

          春夏秋冬的古詩詞03-24

          春夏秋冬的古詩兩首03-24

          春夏秋冬的古詩各三首03-24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在线观看AV永久免费网址 | 色婷婷亚洲十月十月色天 | 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 | 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sa | 亚洲国产高清自产拍 | 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