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上冊老人與海教案
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
(1)朗讀這句話,談談你的理解。(學生交流)
學生甲:老人面對鯊魚的襲擊,眼見馬林魚已經被咬得殘缺不全時,并沒有失去勇氣和希望,他有勇氣面對失敗。
學生乙:如果因為害怕失敗而不敢追求成功,這就是弱者。
學生丙:要做一個強者,就應當面對失敗而不放棄追求。
(2)從中你看出老漁夫怎樣的性格?
學生:永不言敗,毫不氣餒,保持人的尊嚴和骨氣。
(3)朗讀并背誦這句話。
四 討論交流,深化人物形象
1.結合全文內容,參加討論,各抒己見:你認為老漁夫是成功者還是失敗者?說明理由。
老漁夫是一個成功者,在他身上,表現了一種勇于面對困難、逆境、暴力和死亡的“硬漢”性格,體現了“人可以被消滅,但不能被打敗”這樣一種崇高、偉大的精神。
2.想想老漁夫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以“讀《老人與海》有感”為副標題寫一篇讀后感,要自擬一個正標題。
3.背誦你認為本文中寫得十分精彩的片段。
1.有些老師完全沒有把重點放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上,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拉著學生往自己設的道上走。例如在分析老人“硬漢”形象的時候,有的同學會分析得很好,但老師有時會猶豫,不知道該不該把學生沒有想到的詞寫上去。最終老師可能還是寫上自己想的答案——升華主題。
2.教師提問一定要清晰。模糊不清的問題會打亂學生的思維。同時提問時還要注意技巧性,只有抓住學生心理,才能引發他們積極的思考。
1.看拼音,寫字詞。
2.補全詞語。
不(慌)不忙 從容不(迫) 殘(缺)不全 不(顧)一切
3.你覺得桑提亞哥與大馬林魚和鯊魚的搏斗值得嗎?
4.有人說,桑提亞哥最后什么也沒得到,他又一次沒有收獲,你是怎樣認為的呢?
《老人與海》 海明威的代表作,也是一部象征性的小說。主人公桑提亞哥是一位老漁夫,他經過重重艱險,捕獲了一條“足有一千五百多磅重”的大馬林魚,但這條大馬林魚卻被鯊魚吃光了,桑提亞哥只拖回了一副魚的骨架。這部小說是根據一位古巴漁夫的真實經歷創作的,以攝像機般的寫實手法記錄了桑提亞哥捕魚的全過程,塑造了一個在重壓下仍然保持優雅風度、在精神上永遠不可戰勝的老人形象。作品在當年就獲得了普利策獎,1954年,因為“精通于敘事藝術,突出地表現在他的近著《老人與海》之中;同時也因為他在當代風格中所發揮的影響”,海明威又獲諾貝爾文學獎。
海明威(1899~1961) 美國作家。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每一句話和每一段落,都要盡量寫得簡潔。”這是海明威寫作的信條之一,這使得他的作品被改編成電影的數量比其他任何一位獲獎者都多。當他被宣布為當年的普利策文學獎得主時,評論界一致稱好。“人可以被毀滅,卻不可以被打敗。”海明威在《老人與海》里所說的話,不僅打動了讀者,也征服了評論者。
小說以寫實手法展現了捕魚老人桑提亞哥在重壓下仍保持的優雅風度,這種精神上永遠不可戰勝者成為文學史上最著名的“硬漢”形象之一。對于《老人與海》這本被譯成幾十種文字的作品,海明威自己認為它“是這一輩子所能寫的最好的一部作品”。
春節長假讀書忙,十部經典最受讀者青睞
在春節七天長假里,靜下心來翻書的人擠爆了杭城各家購書中心。除了拿著壓歲錢買書的小孩子,還有許多大人也在逛書城。他們說:“在目前全球經濟低迷,大家都在苦苦尋找出路時,我們可以在書中得到方法和信心。”記者在杭城各大書店看到,許多經典文學名著和國內外經營暢銷書,在牛年的新春再次受到讀者追捧。
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余華講述中國人生存“韌”性的作品《活著》,中國傳統經典《論語》《三國演義》《孫子兵法》,以及吉姆格魯夫的著作《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沃倫巴菲特之路》《大秦帝國》等書籍非常受到讀者喜歡。
人們之所以重讀經典,是因為許多讀者從這些經典中獲得了信心。從《老人與海》中,讀者看到了一個老人與命運搏斗的精神;從《論語》中,讀者了解了中國人處事的哲學;從《三國演義》里看到了男兒的訓練場,看到了群英會……
【六年級語文上冊老人與海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老人與海》04-08
語文S版六年級語文上冊《老人與海》教案01-17
高二語文上冊老人與海教案09-09
語文S版六年級上冊《老人與海》語文教案06-03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老人與海鷗》教學反思08-30
六年級上冊語文《老人與海鷗》教學設計09-29
六年級語文上冊老人與海教學設計06-29
六年級語文上冊《老人與海鷗》教學反思12-02
六年級上冊《老人與海鷗》精品教案07-11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老人與海鷗》教案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