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李白寫孟浩然的詩
導語: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而李白給孟浩然寫過幾首詩,那么,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下面的李白寫孟浩然的詩吧!
李白寫孟浩然的詩
贈孟浩然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
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注釋】:1.孟夫子:指孟浩然。夫子,一般的尊稱。
2.風流:古人以風流贊美文人,主要是指有文采,善詞章,風度瀟灑,不鉆營茍且等。王士源《孟浩然集序》說孟“骨貌淑清,風神散朗,救患釋紛,以立義表。灌蔬藝竹,以全高尚。”
3.紅顏句:意謂從青年時代起就對軒冕榮華(仕宦)不感興趣。
4.白首:白頭,指老年。
5..醉月句:月下醉飲。中圣:“中圣人”的簡稱,即醉酒。曹魏時徐邈喜歡喝酒,稱酒清者為圣人,酒濁者為賢人。中:讀去聲,動詞,“中暑”、“中毒”之“中”,此為飲清酒而醉,故曰中圣。釋源:《三國志·魏志·徐邈傳》:“徐邈字景山,燕國薊人也。……魏國初建,為尚書郎,時科禁酒,而邈私飲至于沈醉。校事趙達問以曹事,邈曰:‘中圣人。’達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遼將軍鮮于輔進曰:‘平日醉客謂酒清者為圣人,濁者為賢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說解:曹操嚴禁飲酒。徐邈身為尚書郎,私自飲酒,違犯禁令。當下屬問詢官署事務時,他竟說“中圣人”,意思是自己飲中了酒。因當時人諱說酒字,把清酒叫圣人,濁酒叫賢人。關于“酒”與“圣人”之關系,最早的記載出現于《春秋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傳】二十二年春,臧武仲如晉,雨,過御叔。御叔在其邑,將飲酒,曰:“焉用圣人!我將飲酒而己,雨行,何以圣為?”穆叔聞之曰:“不可使也,而傲使人,國之蠹也。”令倍其賦。后世遂以“中圣人”或“中圣”指飲酒而醉
6.迷花:迷戀花草,此指陶醉于自然美景。事君:侍奉皇帝。
7.高山:言孟品格高尚,令人敬仰。《經·小雅·車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8.徒此揖清芬: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了。李白出蜀后,游江陵、瀟湘、廬山、金陵、揚州、姑蘇等地,然后回頭又到了江夏。他專程去襄陽拜訪孟浩然,不巧孟已外游,李白不無遺憾地寫了這首詩,表達敬仰和遺憾之情。“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二句,即透出仰慕而未能一見之意。
【譯文】:我敬重孟先生的莊重瀟灑,
他為人高尚風流倜儻聞名天下。
少年時鄙視功名不愛官冕車馬,
高齡白首又歸隱山林摒棄塵雜。
明月夜常常飲酒醉得非凡高雅,
他不事君王迷戀花草胸懷豁達。
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著他?
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華!
春日歸山寄孟浩然
朱紱遺塵境,青山謁梵筵。金繩開覺路,寶筏度迷川。
嶺樹攢飛栱,巖花覆谷泉。塔形標海月,樓勢出江煙。
香氣三天下,鐘聲萬壑連。荷秋珠已滿,松密蓋初圓。
鳥聚疑聞法,龍參若護禪。愧非流水韻,叨入伯牙弦。
【注釋】:⑴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園詩人,李白好友。
⑵朱紱(fú):古代禮服上的紅色蔽膝,后多借指官服。此代指官職。
⑶梵(fàn)筵(yán):佛教道場等宗教儀式。唐陳子昂《夏日游暉上人房》詩:“山水開精舍,琴歌列梵筵。”
⑷金繩:佛經謂離垢國用以分別界限的金制繩索。典出《法華經》。王琦注:“《法華經》:國名離垢,琉璃為地。有入交道黃金為繩,以界其側。”覺路:猶言“覺悟之路”。
⑸寶筏:指船。佛教語,比喻引導眾生渡過苦海到達彼岸的佛法。迷川:指眾生為欲念所蔽而陷于迷障的生活,與“苦海”的意思相類似。
⑹栱(gǒng):立柱和橫梁之間成弓形的承重結構。
⑺谷泉:山谷間所出的泉水。隋煬帝《月夜觀星》詩:“谷泉驚暗石,松風動夜聲。”
⑻江煙:指江上的云氣、煙靄。唐徐彥伯《采蓮曲》:“妾家越水邊,搖艇入江煙。”
⑼香氣:指佛寺里的香火煙霧。三天:即“三界”的意思,這里的“三天下”猶言“天下”。
⑽“鳥聚”句:王琦注:“《法苑珠林》:舍衛國涯樹梢舍眾集之時,獼猴飛鳥群類數千悉來聽法,寂寞無聲,事竟即去,各還所止。”
⑾“龍參”句:佛教認為龍王護持佛法。
⑿流水韻:指美妙的樂曲。
⒀伯牙弦:《列子·湯問》載:“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廣”。
【譯文】:朝服綬帶遺棄在塵世之境,趕赴青山拜謁佛教道場。
黃金為繩顯示覺悟之路,乘上寶筏渡過惑人迷川。
嶺上高樹攏聚構成飛栱一般,巖上紅花盛開掩蓋山谷的泉水。
佛塔高聳是海上日出的標志,佛樓雄偉依傍大江煙云繚繞。
佛煙香氣傳遍欲界無,佛鐘敲響聲連萬壑千川。
手中念珠如秋日蓮子成熟滿把滿串,繁茂的松樹團團圓圓如月。
鳥兒相聚疑是為聽法而來,龍王亦來參加原為護法而來。
慚愧我無洋洋兮若江河般的流水聲韻,可以混為伯牙的琴上之聲。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注釋】:1.黃鶴樓:中國著名的名勝古跡,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蛇山的黃鵠磯上,屬于長江下游地帶,傳說三國時期的費祎于此登仙乘黃鶴而去,故稱黃鶴樓。原樓已毀,現存樓為1985年修葺。
2.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3.之:去、到。
4.廣陵:即揚州。
5.故人:老朋友,這里指孟浩然。其年齡比李白大,在壇上享有盛名。李白對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稱之為“故人”。
6.辭:辭別。
7.煙花:形容柳絮如煙、鮮花似錦的春天景物,指艷麗的春景。
8.下:順流向下而行。
9.碧空盡:消失在碧藍的天際。盡:盡頭,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
10.唯見:只看見。
11.天際流:流向天邊 天際:天邊,天邊的.盡頭。
【譯文】: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漸漸地遠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一線長江,向邈遠的天際奔流。
淮海對雪贈傅靄
朔雪落吳天,從風渡溟渤。梅樹成陽春,江沙浩明月。
興從剡溪起,思繞梁園發。寄君郢中歌,曲罷心斷絕。
游溧陽北湖亭望瓦屋山懷古贈同旅
朝登北湖亭,遙望瓦屋山。天清白露下,始覺秋風還。
游子托主人,仰觀眉睫間。目色送飛鴻,邈然不可攀。
長吁相勸勉,何事來吳關?聞有貞義女,振窮溧水灣。
清光了在眼,白日如披顏。高墳五六墩,崒兀棲猛虎。
遺跡翳九泉,芳名動千古。子胥昔乞食,此女傾壺漿。
運開展宿憤,入楚鞭平王。凜冽天地間,聞名若懷霜。
壯夫或未達,十步九太行。
與君拂衣去,萬里同翱翔。
【譯文】:北方席卷而來的大雪鋪蓋著江南的天地,更隨風遠渡東海。
梅花卻陽春初發,斗寒爭艷,紅白相間,明月一輪,照耀在潔白的沙灘,天地一派澄徹。
如此大雪,便想起王子猷雪夜訪戴的故事,今天夜晚我也想起了遠在梁園的你。
為你唱一曲陽春白雪吧,可是不見你的蹤跡,你聽到了嗎?連我自己聽了都心酸,誰是知音?
【李白寫孟浩然的詩】相關文章:
李白與孟浩然的詩11-14
李白寫給孟浩然的詩賞析10-21
孟浩然有贈李白的詩嗎09-22
李白寫的詩10-28
李白寫的詩08-29
孟浩然寫的詩07-02
孟浩然寫的詩10-16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全詩09-03
李白《贈孟浩然》全詩翻譯賞析08-27
贈孟浩然_李白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