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一剪梅》公開課教案

          時間:2024-06-01 02:00:41 一剪梅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李清照《一剪梅》公開課教案

            引言:《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作品,《一剪梅》作于詞人與丈夫趙明誠離別之后,寄寓著作者不忍離別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少婦沉溺于思念之海中的純潔心靈。下面是小編提供的一份李清照《一剪梅》的教案,歡迎閱讀和借鑒!

          李清照《一剪梅》公開課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培養(yǎng)學生詩詞鑒賞能力,把握李清照詞深婉細膩的藝術風格 過程與方法:采用誦讀法,自主探究法來品味詞的意境。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提高學生審美情趣,讓學生從美文中獲得美感。 教學重點:解讀文句,分析意境,把握李清照詞的藝術風格

            教學難點:詞中意境的把握品味,及對作者的理解。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二、誦讀指導:

            指導呤誦并背誦全詞。

            1.聽朗誦,體會詞的基調(diào)。

            2.請一學生朗讀,教師進行誦讀指導

            明確:把握節(jié)奏。《一剪梅》是雙調(diào),每段有四個樂句,每句四拍,形式上與七律相近,節(jié)奏整齊。所不同的是,它的雙數(shù)句被分解成兩小句,每小句四字。這兩小句有時意思直貫而下,如“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有時意思或相仿或并列,如“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甚至可用疊韻,如“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讀前一種四字句,兩句間停頓要短一些;讀后一種四字句,兩句間停頓稍長,以造成懸念,突出下句內(nèi)容的重要性。從整首詞來看,單數(shù)句應讀得緩慢、悠長,雙數(shù)句可以讀得輕快短促,這就有了對比。

            3.全班齊讀

            通過朗讀,整體感知詞的思想內(nèi)涵,品味詞的音韻美。

            問題設計:同學們聲情并茂的朗讀,讓老師體味到了一種回環(huán)往復的音韻之美。是什么原因讓我們體會到了這種美?

            明確:音韻美的形成,一是因為本詞的押韻,一韻到底并且都押平聲韻,造成舒緩委婉的藝術效果;二是因為詞人擅用對仗,使節(jié)奏明快、和諧、上口。

            三、品評鑒賞

            1、整體感知:概括詞的上下兩片所寫的內(nèi)容。

            2、本詞寫的是哪一季節(jié)的景物,其中有沒有明確點明時令的詞句?

            明確:秋,初秋的景物;“殘”,可解為殘留意;“秋”,非為秋天,而為

            涼意。“花自飄零”,為秋景;“輕解羅裳”,乃為著秋裝。

            注意:“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是為秋景,但在本詞中屬虛寫,乃是作者

            想象之景,故不為證據(jù)。

            3、本詞寫了件什么事,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在初秋的一個中午,“我”獨自一人為排解憂愁而去泛舟,在這之中

            的所見所感,孤獨、秋悶之情。

            4、作者如何表現(xiàn)自己的這種感情?

            明確:(1)、間接抒情——借用景物營造氣氛,烘托人物內(nèi)心情感。

            (2)、直抒胸臆——直接抒發(fā)自己的相思、閑愁。

            5、精彩詞句賞析,品讀意境美

            步驟:由學生自找自賞,教師補充。

            (1)《白雨齋詞話》中說:“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紅藕香殘玉簟秋’,精秀絕倫,真不食人間煙火者”,你能說出它好在哪里嗎?(引導學生從詞的主旨和意境角度分析)

            明確: “紅藕香殘是以點帶面的寫法,點明了時節(jié),透露出秋景的冷落、蕭條,而且渲染了環(huán)境氣氛,對作者的孤獨閑愁起了襯托作用。如果說“紅藕香殘”是從客觀景物(視覺、嗅覺)來表現(xiàn)秋的到來,那么“玉簟秋”就是通過作者的主觀感受(觸覺)來表達秋的到來,一句話,把客觀和主觀,景和情都融化在一起了。

            (2)“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是作者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她排遣掉寂寞了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引導學生揣摩關鍵字)

            明確:從一個“獨”字可看出,詞人想借泛舟來消愁,結(jié)果是“舉杯消愁愁更愁”啊。過去和夫君一起雙雙擊楫,充滿詩情畫意,今天卻獨自擊楫,眼前的情景,只能勾引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愁呢?“獨”字是“背面敷粉”的寫法,其實她想說的是:如果丈夫在家,夫妻一起去劃船該多快樂啊。

            “蘭舟”情結(jié)。(梁元帝《采蓮賦》)

            (3)為了稍減閑愁,詞人又臆想鴻雁能傳書信,哪位同學能描述一下“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這句詞是一幅怎樣的優(yōu)美意境呢? (引導學生運用聯(lián)想法)

            教學總結(jié):

            自”字的魅力

            ——由“花自飄零水自流”說起

            這堂課流程比較完整,生成的東西也很多,比我預期的結(jié)果要好,很可能是因為學生聽過《一剪梅》這首詞的流行歌曲版,比較熟悉歌詞。如果一定要說自己的功勞的話,就在于點撥恰到好處;這堂的不足之處在于,時間太短,有些地方(如對詞中“紅藕香殘”“月滿西樓”等意象)沒能充分展開。

            下課以后,我仍覺得意猶未盡,放下電腦,打開書,重讀了這首詞,又回顧了學生的發(fā)言。學生一眼就喜歡上了“花自飄零水自流”這句話給我的印象很深,除了整首詞的意境很美之外,我也很喜歡這一句。為什么會這樣呢?

            我在辦公室來回走了幾步,打開門和窗,覺得整個樓道空蕩蕩的,整座教學樓空蕩蕩的,好像只有我一個人占據(jù)整個教學樓。思及此,靈光一現(xiàn),“自”字讓我心頭一動,從腦海中飄然而出。于是我寫下如下文字。

            “一切景語皆情語”“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 ,“花自飄零水自流”這句話的魅力不僅在于“飄零”,更在于兩個“自”字。花隨水流,本來是自然現(xiàn)象,“飄零”二字融愁情入自然之景,兩個“自”字更加明晰和深化了愁情。“花之飄零”與“水之流動”似乎兩不相干,實則彼此一體,無法分開。兩個“自”字拉開了花和水的距離,即景抒情,又兼比興,和“一種相思,兩處鄉(xiāng)愁”具有相同的結(jié)構(gòu),意蘊可互相生發(fā)。分離之苦,如同無形的上帝,亞當夏娃本應互相扶持,共同消解上帝的懲罰,而事實是,李清照和趙明誠人在兩地,各自漂泊,唯有分流水落花于兩方以喻相思之苦。“自”字有孤獨之情,有分離之意,這大概就是它的魅力所在。

            無獨有偶,喜歡用“自”字的人不止易安居士一人。

          【李清照《一剪梅》公開課教案】相關文章:

          李清照《一剪梅》教案06-28

          一剪梅李清照優(yōu)秀教案10-13

          李清照《一剪梅》教案示例09-12

          李清照《一剪梅》 優(yōu)秀教案06-05

          李清照一剪梅06-19

          一剪梅李清照08-17

          李清照的一剪梅09-06

          一剪梅李清照08-28

          一剪梅的李清照09-27

          李清照的《一剪梅》07-12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五月激情丁香婷婷综合中文字幕 | 日本少妇中文喷潮手机在线 | 亚洲欧美日本一本二本三本 | 思思久久国产精品丝袜 |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五月 | 日本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