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一剪梅》優秀教案

          時間:2024-09-11 16:46:58 一剪梅 我要投稿

          李清照《一剪梅》優秀教案

            教學分

          李清照《一剪梅》優秀教案

            1、教學內容分

            《一剪梅》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它很好地體現了被稱為“易安體”的李清照作品的藝術風格,即清麗典雅,溫婉細膩。鑒賞這首詞應該讓學生用情感去參與、用心靈去體會,力爭能夠切實把握住作者內心那種纏綿悱惻的情懷。那么僅僅一首詞是不夠的,也難以達到鑒賞的目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加入李清照的其他作品,作為拓展閱讀材料,一方面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李清照的詞風,另一方面也能在不知不覺中激發學生對中國古典詩詞的熱愛。

            2、教學對象分

            高二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詩歌鑒賞的基本能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必要作出過多地講解說明,讓學生討論發言更能提高鑒賞的積極性,同時輔以多媒體手段,用優美的歌聲和畫面營造氛圍,效果要比傳統的講解方式好得多。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把握李清照作品清理典雅的藝術風格

            能力目標: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

            德育目標:培養學生對中國古典詩詞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1、重點:解讀文句,品味意境

            把握李清照作品的藝術風格

            學會詩歌鑒賞的基本方法

            2、難點:作品藝術風格的把握 學會詩歌鑒賞的基本方法

            教學媒體設計:

            學生接觸的古典詩詞其實并不少,但是由于他們年紀還小,沒有什么人生經歷,對古詩詞中所體現的作者的心緒,難以達到情感上的共鳴,所以鑒賞往往只停留在淺表層次。而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對解決這個問題能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多媒體的運用貫穿整個過程。課堂的第一階段,顯示李清照的畫像,讓學生對作者有一個比較親切的印象,接下來顯示李清照的有關材料,進一步加強認識。第二階段,播放朗誦視頻《一剪梅》,同時逐句顯示作品內容,以渲染氣氛,在朗誦中要求學生思考有關問題。第三階段,顯示作品,學生自由發言,評價詞句。第四階段,拓展閱讀,總結李清照作品的藝術風格。第五階段,播放《月滿西樓》,在唯美的畫面與歌聲中結束課程。多媒體的運用將音樂、畫面、文字有機的結合起來,既使教學內容明確具體,又營造了一種詩歌鑒賞所必需的氛圍,有利于學生對詩詞意境的把握。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從今人對李清照的評價入手導入新課

            “在我國詞壇有一位傳奇女子,她把三分淚水、七分才氣凝結成篇篇妙語華章,她就是千古才女李易安,萬古愁心李清照”

            (二)讓學生回憶接觸過的李清照的作品,介紹自己所熟悉的李清照的生平及故事,教師小結(見背投),引出知人論世的詩歌鑒賞方法,明確李清照的詩詞內容。

            (三)作品鑒賞:

            1、 聽視頻朗誦《一剪梅》,同時有感情的朗誦全詞,找出體現作者心理狀態的字眼以及主旨句。

            明確:“閑愁”二字最能體現作者心情,是全詞的詞眼,主旨句為“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2、詞人的丈夫新婚后不久就外出求學后,李清照填詞《一剪梅》送給丈夫。古來抒寫愁緒的詩句有很多,如李白的“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等。而李清照寫愁卻不落前人臼,那么她筆下的“愁”有何獨特之處呢?下面我們就來認真研讀作品。

            3、齊讀這首詞,提問:詞的上下兩闋分別側重寫什么?全詞抒發詞人什么感情?

            明確:上闋寫人物行動,下闋側重抒情,全詞抒發作者的寂寞相思之情。

            4、自由討論,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詞句并作簡要分之后教師作小結。各句的分總結大體圍繞以下方面進行:

            (1)、首句“紅藕香殘玉秋”交代了時令即秋季,那么作者是從那幾個角度入手寫秋景秋意,渲染環境的呢?

            明確:視覺、嗅覺、觸覺。

            作者從多個角度入手描寫秋意的冷落蕭條,不僅刻畫了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詞人情懷;ㄩ_花落,既是自然現象,又是悲歡離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涼,既是肌膚觸覺,也是凄涼獨處的內心感受。作品首句就顯示了這首詞的環境氣氛和感情色彩。

            (2)、“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是作者排遣寂寞的方式,但寂寞排遣得了嗎?從哪個詞語可以看出來?

            明確:從“獨”字可以看出詞人借泛舟來消愁,而過去有夫君相伴,現在卻是獨自一人,眼前的一切只能勾起對往事的懷念,怎能排遣得了“愁”呢?

            (3)、研讀“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句。

            提問:這句詞按照邏輯順序應怎樣排列?

            明確:應是“月滿時,上西樓,望云中,見回雁,思誰寄錦書來”。

            引導學生展開聯想和想象,體會這句詞的優美意境。

            詞句中的“誰”顯然是指自己的丈夫趙明誠,可以想見,詞人因惦念游子行蹤,盼望錦書到達,所以遙望云空,產生鴻雁傳書的遐想。但是明月自滿,人卻未圓,雁子空回,錦書全無,所以有“誰寄”之嘆,實際是無人寄書,心中愁緒平添一層。

            5、研讀下闋。這部分詞人直抒胸,按不住的愁緒盡顯于字里行間。

            (1)、品味“一種相思,兩處閑愁”句。

            提問:何謂“一種”相思,“兩處”閑愁?從中我們能看到女詞人與丈夫之間什么樣的愛情?

            明確:此句是說身在異地的丈夫和自己懷有一樣的相思之情,直接點明了夫妻二人的兩相恩愛,足見雙方情愛之篤以及彼此信任之深。

            (2)、“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一句是詞的主旨句,在寫愁緒上有什么特點?

            明確:這句詞賦予愁緒以運動之感,使人仿佛看見詞人眉頭的若舒若蹙,而愁從眉間藏到心間,更使人領略到詞人的萬千愁緒,引發無限的遐想。

            (四)誦讀并背誦全詞。對比賞《一剪梅》與《聲聲慢》,小結李清照詞作的語言風格和藝術特色。

            總結:清新典雅,溫婉細膩,婉約詞的代表,世人稱之為“易安體”。

            (五)欣賞歌曲《月滿西樓》的flash,加強審美印象。

            (六)布置作業:

            搜集李清照的有關作品,進一步體會“易安體”的藝術風格。

          【李清照《一剪梅》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一剪梅李清照優秀教案10-13

          《一剪梅》李清照優秀教案11-05

          李清照《一剪梅》 優秀教案08-22

          一剪梅+李清照教案08-23

          一剪梅李清照教案08-01

          李清照《一剪梅》教案06-28

          李清照的一剪梅教案11-04

          一剪梅教案李清照09-24

          《一剪梅》李清照教案08-02

          《李清照 一剪梅》教案08-20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十大国产精品污污污 | 亚洲在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日韩乱码中文字幕视频 | 伊人成综合网开心五月丁香五 | 亚洲中文字幕久在线 | 亚洲国产激情在线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