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 離思》五首詩集原文賞析

          時間:2025-04-21 17:55:15 賽賽 元稹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元稹《 離思》五首詩集原文賞析

            元稹《離思》五首,后人稱之為詩人為愛人鶯鶯而寫,表示他的濃厚的愛,雖然不足以考證,但是離思在古代愛情詩歌中可以稱得上佳作。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元稹《 離思》五首詩集原文賞析,歡迎閱讀。

            元稹《 離思》五首

            元稹《離思(其一)》

            自愛殘妝曉鏡中, 環釵漫篸綠絲叢,

            須臾日射燕脂頰, 一朵紅蘇旋欲融。

            元稹《離思(其二)》

            山泉散漫繞階流, 萬樹桃花映小樓,

            閑讀道書慵未起, 水晶簾下看梳頭。

            元稹《離思(其三)》

            紅羅箸壓逐時新, 吉了花紗嫩麴塵,

            第一莫嫌材地弱, 些些紕縵最宜人。

            元稹《離思(其四)》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元稹《離思(其五)》

            尋常百種花齊發, 偏摘梨花與白人,

            今日江頭兩三樹, 可憐和葉度殘春。

            注釋

            ⑴篸(zān):古同“簪”。

            ⑵須臾(yú):片刻,很短的時間。

            ⑶散漫:慢慢的。

            ⑷慵(yōng):懶惰,懶散。

            ⑸水晶簾:石英做的簾子;一指透明的簾子。

            ⑹吉了(liǎo):又稱秦吉了,八哥。嫩麴(qū):酒曲一樣的嫩色。

            ⑺紕(pī)縵(màn):指經緯稀疏的披帛。

            ⑻“曾經”句:此句由孟子“觀于海者難為水”(《孟子·盡心篇》)脫化而來,意思是已經觀看過茫茫大海的水勢,那江河之水流就算不上是水了。

            ⑼“除卻”句:此句化用宋玉《高唐賦》里“巫山云雨”的典故,意思是除了巫山上的彩云.其他所有的云彩都稱不上彩云。

            ⑽取次:隨便,草率地。

            ⑾緣:因為,為了。

            ⑿發:開放。

            ⒀白人:皮膚潔白的人。詩中指亡妻。

            譯文

            其一

            愛在早晨的鏡子里欣賞殘妝,釵環插滿在發絲叢中。

            不一會兒初升的太陽照在抹了胭脂的臉頰上,仿佛一朵紅花蘇醒綻放又仿佛要化開了一般。

            其二

            山泉繞著臺階緩緩流去,萬樹桃花掩映著小樓。

            我在樓上悠閑地翻看道教書籍慵懶著沒有起身,隔著水晶簾看你在妝臺前梳頭。

            其三

            著壓的紅羅總是追逐時髦新穎的花樣,繡著秦吉了花紋的紗布染著酒曲一樣的嫩色。

            你說不要首先嫌布料的材質太薄弱,稍微有些經緯稀疏的帛才是最宜人的。

            其四

            曾經領略過蒼茫的大海,就覺得別處的水相形見絀;曾經領略過巫山的云靄,就覺得別處的云黯然失色。

            即使身處萬花叢中,我也懶于回頭一望,這也許是因為修道,也許是因為你的緣故吧。

            其五

            當時百花齊放,我卻偏偏摘了朵白色的梨花送給你這個皮膚潔白如玉的女子。

            如今我就像那兩三棵樹一樣靜靜地站在江邊,可憐只有一樹綠葉和我一起度過殘春。

            創作背景

            《離思五首》作于唐憲宗元和四年(809),都是元稹為了追悼亡妻韋叢而作。貞元十九年,元稹考上了,被授予秘書省校書郎,也就是在這一年,京兆尹韋夏卿將小女兒韋叢下嫁于他。元稹與她兩情甚篤。七年后韋叢病逝。韋叢死后,元稹有不少悼亡之作,這是其中一組詩。唐范攄《云溪友議》載:“元稹初娶京兆韋氏,字蕙叢,官未達而苦貧……韋蕙從逝,不勝其悲,為詩悼之曰:‘謝家最小偏憐女……’又云:‘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宋尤袤《全唐詩話》卷二曰:“公先娶京兆韋氏,字蕙叢。韋逝,為詩悼之。”清殷元勛《才調集補注》卷五云:“五首乃微之為妻韋氏作。韋字蕙叢。韋逝,為詩悼之,曰‘曾經滄海難為水’云云,見《本事詩》。是五詩明是悼妻之作。”

            賞析

            第一首詩是回憶情人曉鏡中殘妝慵懶的可人情態。詩人同韋叢結婚,二人恩愛無比,這首詩是“思”情人一夜恩愛曉起后殘妝慵懶的動人情態。詩人不直接去抒寫,而是“自愛殘妝曉鏡中”的情人,殘妝曉鏡中的她,釵環參差不齊,綠色絲縷叢雜不整。很快日出東方映照面頰紅如一朵胭脂,臉龐肌膚紅潤柔膩好像要立即融化消溶一樣,給讀者展示了一幅明麗動人嬌媚的風姿。

            一說第一首詩是寫小女保子之事。蓋韋氏病中或亡后,保子欲學大人妝扮而童稚可笑,故多不得體。小女的一番舉動或好奇,或想安慰其父,那知反而惹出父親的一番愁苦。

            第二首詩的一、二句,給人以超凡絕塵之感。碧山清泉漫流,萬樹桃花掩映,已非崔護《題都城南莊》“人面桃花”小家碧玉,樓中麗人定是美艷絕倫的仙姝無疑。置景由遠及近,敷色自淺人深,焦點漸次凸現,為人物登場設置了懸念及具體環境氛圍。詩是有聲的畫,畫是無聲的詩。如果兩者與規定戲劇情景渾融,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絕佳藝術效果。三、四兩句推出人物,工筆細描閨中“畫眉”故事,對照著筆,角度則從一方眼中寫出,此亦有助于豐富潛在的戲劇因素與人物心理層次。“閑讀道書慵未起”,“道書”不管是致用明道的儒家經籍,或是羽客仙心的方外秘篆,“閑”字傳神地刻畫了心不在焉的可笑情態,是一層深曲對比;“慵”既描述一方眼中的楚楚可憐,又流露無限呵護摯愛深情,是二層深曲對比;風光旖旎的閨房之樂出以如此瀟灑高雅筆致,是三層深曲對比。“水晶簾下看梳頭”也有許多曲折:水晶簾與美人妝,一層;情人眼里看與被看,又一層;好景不長,水月鏡花,則更深一層。蘇軾《江城子》詞云:“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同樣以“樂境寫悲哀”,同樣表現對亡妻死生不渝的深長思念,同樣打破并濃縮了時空界限。所不同的是,蘇詞托之以夢,入而即出,“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元詩則沉浸一往情深的回憶,仿佛在銀幕“定格”,癡看而竟不知所以了。

            第三首詩首二句是對世人妖艷女子的描寫,蓋元和時期,人們崇向奢侈早已成風氣。此種女子妝扮華麗,逐時追新,當是常見之事。自盛唐以降,色彩濃艷的裙裝取代了較為單一的條紋裙,在唐代女裝中,裙始終是最重要的服裝。《朝野僉載》卷三,記中宗之女安樂公主織成百鳥裙,費工巨萬。后二句是說這那里比得上韋氏樸素無華、天然麗質。更何況節儉度日,勤儉持家,這才是最重要的。蓋韋氏持家節儉,喜愛穿白衣等較素的服裝。此詩乃憶韋氏陪元稹分務東臺時,二人途中情事。元稹在元和四年六月分務東臺,七月,韋氏卒于洛陽韋氏宅。則韋氏途中必然病重,此時韋氏已經是殘花弱質。見其他青春女子,倍加傷情,此乃在情理之中。故元稹也當好言安慰,以寬韋氏心懷。

            第四首詩首二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滄海無比深廣,因而使別處的水相形見絀。巫山有朝云峰,下臨長江,云蒸霞蔚。據宋玉《高唐賦序》說,其云為神女所化,上屬于天,下入于淵,茂如松榯,美若嬌姬。因而,相形之下,別處的云就黯然失色了。“滄海”“巫山”,是世間至大至美的形象,詩人引以為喻,從字面上看是說經歷過“滄海”“巫山”,對別處的水和云就難以看上眼了,實則是用來隱喻他們夫妻之間的感情有如滄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廣和美好是世間無與倫比的,因而除愛妻之外,再沒有能使自己動情的女子了。“難為水”“不是云”,這固然是元稹對妻子的偏愛之詞,但像他們那樣的夫妻感情,也確乎是很少有的。元稹在《遣悲懷》詩中有生動描述。因而第三句說自己信步經過“花叢”,懶于顧視,表示他對女色絕無眷戀之心了。第四句即承上說明“懶回顧”的原因。元稹生平“身委《逍遙篇》,心付《頭陀經》”(白居易《和答詩十首》贊元稹語),是尊佛奉道的。另外,這里的“修道”,也可以理解為專心于品德學問的修養。然而,尊佛奉道也好,修身治學也好,對元稹來說,都不過是心失所愛、悲傷無法解脫的一種感情上的寄托。“半緣修道”和“半緣君”所表達的憂思之情是一致的,而且,說“半緣修道”更覺含意深沉。

            這首絕句最突出的特色,就是采用巧比曲喻的手法,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主人公對已經失去的心上人的深深戀情。它不但取譬極高,抒情強烈,而且用筆極妙。全詩言情而不庸俗,瑰麗而不浮艷,悲壯而不低沉,創造了唐人悼亡絕句中的絕勝境界。

            第五首詩是寫元稹到達江陵后凄涼的心境。蓋韋氏生前,百花盛開,元稹摘花插在妻子發髻之上,是何等美好,今日春去花殘,人去樓空,是何等凄切。崔護《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在,桃花依舊笑春風”。這時元稹的心境正如崔護詩中所描述的一樣。蓋元稹三月貶江陵,等到達江陵時,已經是四五月間,詩中所言“和葉度殘春”,乃是實寫。作者運用比喻的手法,把梨花比作妻子,自己比作綠葉,抒發了對亡妻的無盡懷念。

            作者簡介

            元稹(779—831),唐代詩人。字微之,河南(治今河南洛陽)人。早年家貧。唐德宗貞元九年(793)舉明經科,貞元十九年(803)舉書判拔萃科,曾任監察御史。因得罪宦官及守舊官僚,遭到貶斥。后轉而依附宦官,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最后以暴疾卒于武昌軍節度使任所。與白居易友善,常相唱和,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后期之作,傷于浮艷,故有“元輕白俗”之譏。有《元氏長慶集》六十卷,補遺六卷,存詩八百三十余首。

          【元稹《 離思》五首詩集原文賞析】相關文章:

          離思元稹原文翻譯及賞析08-14

          元稹離思賞析11-04

          元稹《離思》賞析08-31

          離思元稹賞析08-22

          元稹《離思》賞析04-29

          元稹《離思》賞析11-24

          離思元稹賞析及解析01-21

          離思元稹賞析鑒賞08-11

          離思元稹帶賞析11-18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乱码AⅤ 在线播放国产日韩 | 婷定香花五月天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天堂精品在线 | 亚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精品 | 亚洲国内自拍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