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復習學案參考

          時間:2021-06-11 11:50:07 文言文 我要投稿

          初中文言文復習學案參考

            篇一:

          初中文言文復習學案參考

            一、回顧課內,梳理知識

            (一)重點文言詞語

            1.吾資之昏,不逮人也( )( ) ..

            2.迄.乎成( )

            3.倍.人也( )

            4.卒.于魯.也傳之( )(

            5.豈有常.哉( )

            6.貧者語.于富者曰( )

            7.子何恃.而往( )

            8.猶.未能也( )

            9.越.明年( )

            10.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二) 特殊文言詞語

            1.通假字

            屏.棄而不用(

            2.詞類活用

            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

            3.古今異義

            蜀之鄙.有二僧( )

            子.何恃而往( )

            (三)特殊句式

            1.自力者也( )

            2.以告富者 ( )

            3.何如( )

            4.語于富者( )

            5.曰:“吾一瓶一缽足矣。”(

            6.子何恃而往( )

            (四)翻譯重點句子

            (1)圣人之道,卒于魯也傳之。

            (2)吾欲之南海,何如?

            (3)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 ) ) ) ) )

            (4)是故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聰與敏而不學者,自敗者也。

            二、前后串聯,構建體系(一詞多義解釋)

            (1)之 ? 為之,則難者亦易矣。《為學》( )

            ②吾欲之南海《為學》( )

            ③蜀之鄙有二僧《為學》( )

            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為學》( )

            ⑤處處志之《桃花源記》( )

            ⑥何陋之有《陋室銘》( )

            ⑦馬之千里者《馬說》( )

            (2 ①顧不如蜀鄙之僧哉《為學》( )

            (3)去①西蜀之去南海《為學》( )

            ②委而去之 《得到多助,失道寡助》( ) ③我以日出時去人近 《兩小兒辯日》( ) ②顧野有麥場《狼》( ) ③將軍宜枉駕顧之《隆中對》( ) ④元方入門不顧《陳太丘與友期》( )

            (4) 而①屏棄而不用《為學》( )

            ②而兩狼之并驅如故《狼》( ) ③旦旦而學之《為學》( )

            ④溫故而知新《<論語>十則》( )

            ⑤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記》( )

            )

            三、課外閱讀,舉一反三

            張良奇遇

            良嘗閑從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毆之。為其老,強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里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與我會此。”良因怪之,跪曰:“諾。”

            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會。” 五日雞鳴,良往。父又先在,復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復早來。” 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后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榖城下黃石即我矣。”遂去,無他言。不復見。 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顧謂良曰 顧:特意 B.與老人期 期:約定

            C.良因怪之 怪:認為??奇怪 D.良業為取履 業:已經

            2、下列各句中“去”的意義和用法與“父去里所”相同的一項是( )。

            A.西蜀之去南海 《為學》

            B.去死肌,殺三蟲 《捕蛇者說》

            C.我以日出時去人近 《兩小兒辯日》

            D.委而去之 《得到多助,失道寡助》

            3、下列各句中,與“良業為取履”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

            A.微斯人,吾誰與歸 《岳陽樓記》

            B.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陳涉世家》

            C.曰:“吾一瓶一缽足矣。” 《為學》

            D.賢能為之用 《隆中對》

            4、下列對文意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A.黃石老人走到張良跟前時,鞋子掉到了橋下。老人是故意這樣做的。

            B.老人把鞋子掉下橋去,又要張良下去取回來。張良認為這是在戲弄他,很生氣,幾乎要動手打老人。

            C.張良因為看到老人年紀大,只好強忍著走下橋去取鞋。

            D.為了得到那本《太公兵法》,張良按照老人的話,一連三天早早地來見老人,而且一天比一天來得早,以此來表示白己的誠心。

            5、翻譯下列句子。

            (1)父去里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與我會此。”

            (2)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

            答案

            一、(一)1、天資,天分;及,趕得上2、等到3、超過4、最終,終于;反應遲鈍,不聰明5、常規,永遠不變的6、告訴,對??說7、憑借8、還,尚且9、及,到10、難道;邊境

            (二)1、通摒,摒棄2、名詞作動詞 順江而下3、古義:邊境 今義:品質低劣,輕蔑。 古義:對對方的敬稱,相當于您 今義:兒子。

            (三)1、判斷句2、省略句3、賓語前置4、狀語后置5、省略句6、賓語前置

            (四)1、孔子的學說,最終是由天資遲鈍的曾參傳下來的。

            2、我打算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樣?

            3、我好幾年來就想要雇船東下南海,還沒能去成呢。

            4、所以聰明與機警,可依賴但又不能僅僅依賴它;自己仗著聰明、機敏而不學習的'人,是自己毀了自己。

            二、(1)?代詞,代事情②動詞,往,到③助詞,的④無意義,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

            獨立性⑤助詞,湊足音節⑥賓語前置的標志⑦定語后置的標志

            (2)? 難道②向旁邊看③拜訪④回頭看

            (3)?距離 ②離開③距離

            (4)? 表轉折②表轉折③表修飾④表承接⑤表遞進⑥表修飾

            三、1、 A 2、D 3、C 4、D

            5、(1)老人走了一里路左右,又回來,對張良說:“你這個年輕人可以教育!五天后早晨,跟我在這里再見面。”(2)過幾天后看那本書,原來是《太公兵法》。

          【初中文言文復習學案參考】相關文章:

          關于勸學復習導學案參考12-13

          初中語文文言文復習精選參考03-26

          文言文蘇武傳復習導學案03-26

          必修三文言文復習學案06-13

          電壓電阻單元復習學案參考范文09-02

          《岳陽樓記》復習學案參考11-15

          《齊桓晉文之事》文言文的學案復習06-13

          文言文岳陽樓記的復習學案11-15

          文言文基礎知識復習參考03-2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本免费人成视频播放120秒 | 亚洲欧美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系列 | 一区二区性爱视频大全 | 亚洲日韩在线精品视频第二页 | 日韩va亚洲va欧美va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