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文言文復習梳理

          時間:2021-06-10 17:30:49 文言文 我要投稿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文言文復習梳理

            人教版九下中考文言文復習梳理: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文言文復習梳理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一、文學常識

            1、作者: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儒家學說繼孔子之后的代表人物,有“亞圣”之稱。

            2、《孟子》:儒家經典之一,主要記載了孟子游說諸侯各國的言行和當時各學派論辯的情況。

            二、詞語積累

            1、一般實詞

            發:起,被任用。 舉:任用,選拔,這里指被選拔 任:責任、使命

            士:獄官。 作:奮起,指有所作為。 喻:明白,了解 恒:常。

            過:犯過失 入:指在國內。 出:指外國外。 法家:守法度的大臣。

            拂士:足以輔佐君主的賢士。 敵國:勢力、地位相等的國家。敵:相當、匹敵。

            2、通假字

            ①衡:同“橫”梗塞,不順。 ②拂:通“弼”讀bì,輔佐。 ③曾:通“增”增加

            3、詞類活用

            使動用法:

            苦:使 ……痛苦。 勞:使……勞累。 餓:使……經受饑餓之苦。

            空乏:使……受到貧困之苦。 動:使……驚動。 忍:使……性格堅強起來。

            三、思想內容

            文章這一章講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國家的問題,強調艱苦奮斗生活對人的磨礪作用。采用列舉歷史事例和講道理相結合的方法,層層深入地論證了“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觀點。

            四、文章結構

            ⑴第一部分

            (①②)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列舉了六個歷史事例,有力地論證了“人才要在憂患中造就”的道理。

            ① (排比)六個歷史事例:

            人名 事例

            舜 發于畎畝之中(曾經務農耕田)

            傅說 舉于版筑之間(曾經為人筑墻)

            膠鬲 舉于魚鹽之中(曾經販賣魚鹽)

            管夷吾 舉于士(曾經作為罪臣囚于獄中)

            孫叔敖 舉于海(曾經隱居海邊)

            百里奚 舉于市(曾經流落市井)

            ② (論證)人才要在憂患中造就

            天將降大任于是人,必先——

            苦其心志

            勞其筋骨

            餓其體膚

            空乏其身

            行拂亂其所為

            目的——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⑵第二部分(③)從正反兩方面論證經受磨煉的必要性,說明人處困境能激發斗志,國無憂患易遭滅亡的道理。

            正:(人)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人處困境能激發斗志

            反:(國)入則無法家拂士,

            出則無敵國外患。——國無憂患易遭滅亡

            ⑶第三部分(④)得出“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結論,也是全文的中心論點。

            五、藝術特點

            運用類比論證的手法:從個人事例說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這個觀點后,轉到統治者治國上,指出決定國家存亡的因素和個人能否成就大業的因素相仿,最后在結尾處揭示論點。

            六、典型題解

            1.文章講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國家的問題,

            中心論點: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2.文中第一段所舉歷史人物的共同特點:都是在經歷了艱難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業。 第一段運用排比句式的作用是:非常有力的說明人才是在艱苦環境中造就的道理。

            3.第二段承上啟下的句子: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其中“是人”指上述六人和與此相似的其他人。

            4.第二段講客觀條件對造就人才的作用,闡述的.道理是:成就大業,必須先經受苦難磨練。其中闡述在思想上磨練的句子是:苦其心志。在行動上受磨練的句子是: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行為。在生活上經受磨練的句子: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其結果才能:動心忍性,(受磨練的益處)增益其所不能。

            5.第三段講人的主觀因素對成才的作用即:困境能激發人的斗志。寫人心理狀態的變化,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寫人面部表情的變化。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

            6.第三段從正反兩方面論述經受磨練的好處,從正面講磨練激發人斗志(個人):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從反面提示國家滅亡的原因(國家):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7.孟子對治理國家提出的論斷是: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孟子認為國家要長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敵國外患。

            8.孟子在文中列舉了六位歷史人物的經歷。強調了“逆境能成才”;在今天有人認為“順境也能成才”。對此,你如何看待,請舉例談談。

            9.有人認為現在生活優越了“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就失去了現實意義。請舉例談談你的看法。

            論證本文觀點的名言及事例:勾踐,臥薪嘗膽。

            艱難困苦,玉汝玉成。 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憂勞興國,逸豫亡身。

            10、孟子說理散文的善用排比、句式長短錯落,有怎樣的表達效果?請你以選文第②段為例加以具體分析。

            答: 這段文字以“先必”二字領起“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構成一組排比,讀起來一句緊似一句,非常有氣勢;且這組句子句式較整齊,以短句為主,和前后較長的句子搭配起來,死全段句式富于變化,讀起來節奏感很強。(意思對即可)

            11、這篇選文對你今后的學習或生活有怎樣的指導意義?(3分)

            從磨煉意志;知錯能改;做事要有原則;要提出好的建議等方面回答。

            七、參考譯文

            舜從田野之中發跡,傅說從筑墻的泥瓦匠中高升,膠鬲自魚鹽販中被舉用,管夷吾從獄官手里獲釋被錄用為相,孫叔敖林隱居的海邊進了朝廷,百里奚從市井之間而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將要下達重大使命給這樣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筋骨勞累,體膚餓瘦,身受貧困之苦,種種行動去阻礙、干擾他的事業,使他做事不順。(通過這些)來使讓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強起來,以不斷增長才干。

            一個人常犯錯誤,然后才能改正;內心憂困,思慮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為;(一個人的相法,只有)從臉色上顯露出來,在吟詠嘆息聲中表現出來,(看到他的臉色,聽到他的聲音)然后人們才了解他。而一個國家,內部如果沒有堅持法度的大臣和輔佐君王的賢士,外部如果敵國外患,這個國家就往往會導致滅亡。這樣,人們才會明白,因有憂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樂而語衰亡。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文言文復習梳理】相關文章: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文言文復習題目03-27

          文言文復習梳理03-27

          文言文《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賞析04-04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文言文閱讀06-12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文言文習題06-12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文言文解析04-13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文言文及答案06-11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文言文的翻譯08-24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文言文翻譯08-19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一区二区精品在线视频看看 | 亚洲ⅴs日韩在线 | 亚洲第一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中文天堂最新中文字幕版 | 日本精品一二区性爱区 | 精品99精品在线观看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