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習題集之橘逾淮為枳

          時間:2021-06-11 16:32:48 文言文 我要投稿

          文言文習題集之橘逾淮為枳

            《橘逾淮為枳》加點字解釋A卷

          文言文習題集之橘逾淮為枳

            1、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 )( )

            2、晏嬰,齊之習辭者也( )( )

            3、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 )( )( )

            4、為 其來也,臣請 縛一人,過王而行( )( )( )( )( )

            5、王曰:“何為者也?”( )( )

            6、王曰:“何坐?”曰:“坐盜。”( )

            7、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 )

            8、縛者曷為者也?( )( )

            9、齊人固善盜乎?( )( )

            10、晏子避席對曰:( )

            11、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 )( )( )( )( )( )( )

            12、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 )( )( )

            13、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 )( )( )( )( )( )( )

            14、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 )

            《橘逾淮為枳》句子翻譯測試卷(B卷)

            1、晏嬰,齊之習辭者也。

            2、吾欲辱之,何以也?

            3、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

            4、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5、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

            6、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

            7、圣人非所與熙也。

            《橘逾淮為枳》閱讀理解卷

            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

            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

            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

            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

            王笑曰:“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本文選自 。晏子,名 ,字平仲, 時期齊國的政治家,以 著稱。

            2、本文記述了 的故事。課文共分兩部分:

            第二部分(3-6節) ,

            3、課文最大的特點是通過 來刻畫人物性格。楚王表面上夸晏子為“習辭者”,卻敢“辱之”,這充分表明他 晏子面對楚王的陰謀,將計就計,以“ ”為比喻,以反問句 指出 。本文描寫了楚王的平庸愚昧是為了襯托晏子的 《橘逾淮為枳》加點字解釋A卷答案

            1. 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出使)(代詞。可譯為“這”)

            2. 晏嬰,齊之習辭者也(助詞。相當于“的”)(善于辭令,很會說話。)

            3. 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將要來)(使受恥辱;侮辱)(疑問代詞。相當于“什么”、“怎么”)

            4. 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于,在)(代詞。他)(請允許我做某事)(捆綁)(經過)(行走)

            5. 王曰:“何為者也?”(什么)(做)

            6. 王曰:“何坐?”曰:“坐盜。”(犯------罪)

            7.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拜訪,謁見)

            8. 縛者曷為者也?(同“何”)(做)

            9.齊人固善盜乎?(本來,原本)(善于,擅長)

            5、 晏子避席對曰:(離開座位)

            6、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代詞,這句話)(草木生長)(是)(介詞。引出動作的處所、時間和對象。可譯為“在”)(變為,成為)(表示除此以外,沒有別的;僅僅)(代詞。指橘和枳。)(果實)

            7、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如此,這樣)(疑問代詞,相當于“什么”“怎么”“為什么”)(不同,不同的)

            8、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活著,生存)(介詞。引出動作的處所、時間和對象。可譯為“在”)(進入,與“出”相對)(莫非)(助詞。相當于“的”)(使,讓;致使)(善于,擅長)

            14、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同“嬉”,戲弄。)(取得,獲得,招致)(辱)

            《橘逾淮為枳》句子翻譯測試B卷答案

            1、晏嬰,齊之習辭者也。晏嬰是齊國最擅長外交辭令的人。

            2、吾欲辱之,何以也?我想羞辱他,用什么辦法呢?

            3、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北就變成枳樹。

            4、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只是葉子相似,它們的果實味道卻不一樣。

            5、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這樣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為水土不一樣啊。

            6、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莫非是楚國的水土使人變得善于偷盜吧?

            7、圣人非所與熙也。圣人是不可以隨便戲弄的。

            《橘逾淮為枳》閱讀理解卷答案

            1、本文選自《晏子春秋》。晏子,名嬰,字平仲,春秋時期齊國的'政治家,以善于辭令著稱。

            2、本文記述了晏子出使楚國,憑著機智善辯,挫敗了楚王的確詭計,維護了個人和祖國尊嚴的故事。課文共分兩部分:第一部分(1-2節),寫晏子使楚前夕,楚王與其左右策劃侮辱晏子的辦法。第二部分(3-6節),寫晏子智挫楚王,使其自取其辱。

            3、課文最大的特點是通過對話來刻畫人物性格。楚王表面上夸晏子為“習辭者”,卻敢“辱之”,這充分表明他目空一切,不把晏子放在眼里。晏自面對楚王的陰謀,將計就計,以“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為比喻,以反問句“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指出是楚國的“水土”使民善盜。本文描寫了楚王的平庸愚昧是為了襯托晏子的機智善辯。

          【文言文習題集之橘逾淮為枳】相關文章:

          橘逾淮為枳教學設計11-09

          課文《橘逾淮為枳》教案08-26

          《橘逾淮為枳》閱讀答案03-03

          《橘逾淮為枳》閱讀答案02-22

          《橘逾淮為枳》閱讀及答案03-24

          《橘逾淮為枳》教學反思06-14

          《橘逾淮為枳》閱讀答案09-16

          橘逾淮為枳閱讀答案09-09

          《橘逾淮為枳》的閱讀答案11-0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本精品二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费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一香蕉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制服二区 | 亚洲中文字幕2019 | 曰本一区二区三区高清aⅴ 日韩福利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