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蓮說》文言文解析

          時間:2023-10-17 15:15:55 煒玲 文言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愛蓮說》文言文解析

            賞析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愛蓮說》文言文解析,歡迎大家分享。

          《愛蓮說》文言文解析

            《愛蓮說》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文言文解讀

            1 試據本文,分別從生長環境、形態、香氣等方面,說明蓮花的特質。

            (1)生長環境:蓮花長在淤泥中而不受污染,在純凈透明的水波中洗滌而不妖冶。

            (2)形態:蓮花的花柄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像蔓草般依附別的東西生長,也不枝節旁生。

            (3)香氣:蓮花的氣味飄到遠處,更加清香。

            2 蓮花的特質,與君子的哪些特質相似?試分點說明:

            (1)出淤泥而不染:即使出身于惡劣的環境,也不同流合污。

            (2)濯清漣而不妖:潔身自愛,態度不妖媚。

            (3)中通外直:內心通達,行為正直。

            (4)不蔓不枝:不攀附權勢,做事專心致志。

            (5)香遠益清:品格高尚,聲名遠播。

            (6)亭亭凈植:卓然獨立,不偏不倚。

            (7)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端莊嚴正,受人敬重。

            (其他合理的答案,也可接受。)

            3 試推想作者為甚么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提示:菊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秋季開花,多為黃色。)

            作者認為菊花是花中「隱士」,是因為:

            (1)菊花的顏色不鮮艷,而且在百花凋謝后才開放,不爭妍斗麗。

            (2)菊花能抗寒霜,表現出節操。

            4 試推想作者為甚么說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提示:牡丹是落葉小灌木,初夏開花,大型,白、紅或紫色,為著名觀賞植物。)

            作者認為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是因為:

            (1)牡丹在初夏開花,與其他花卉爭妍斗麗。

            (2)牡丹花瓣繁多,花形碩大,像衣著華麗的富貴人家。

            5「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作者在以上的文字中寄托了甚么感慨?

            作者所寄托的感慨是:曠達清高的隱士,自陶淵明之后便很少了;好像他自己這樣的君子,也不會有多少人;但愛好富貴的社會大眾,卻幾乎人人都是。

            6 愛菊、愛蓮、愛牡丹代表哪三類不同的人生態度?你喜歡哪一類?為甚么?

            (1)愛菊代表品行清高,不問世事的隱士;愛蓮代表出淤泥而不染、不慕榮華、不求名利、恬靜寡欲、耿介孤高的君子;愛牡丹代表貪慕榮華富貴的社會大眾。

            (2)學生自由作答。

            作法討論

            7 本文題為「愛蓮說」,為甚么作者在文章的開頭要提起「水陸草木之花」?

            因為花朵一般可分為長在水里的、陸地上的,草本的和木本的四大類,作者以這句話概括一切花朵,作為文章的起頭,再集中談「蓮花」。

            8 作者寫自己喜愛蓮花,為甚么要先寫陶淵明愛菊花和世人甚愛牡丹?

            (1)作者先寫陶淵明愛菊花和世人甚愛牡丹,目的是襯托自己喜愛蓮花。

            (2)作者選擇這兩種花作為襯托,因為這三種花所代表的人物,對「俗世」有不同的態度。菊花代表隱逸者,對「俗世」采取隔絕的態度;牡丹花代表富貴者,對「俗世」采取隨波逐流的態度;而蓮花代表君子,對「俗世」并不取離棄的態度,也不會隨波逐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而能在「俗世」中保持高尚的情操。用這兩種各趨極端的花,正好襯托出蓮花(君子)的特質。

            9 試以本文為例,說明「說」這種文體的功用。

            「說」,可以直接用來說明、議論事理,也可以透過敘事、寫人、詠物來說明事理。本文借著蓮花的生長環境、形態、香氣等特質的說明,贊美君子的品格高尚,發揮了「說」詠物說理的功用。

            寫作背景

            據清鄧顯鶴《周子全書》《年譜》記載:“八年癸卯。先生四十七,正月七日,行縣至于都,邀余杭錢建侯(拓)、四明沈希顏游巖題石,并有詩刻石。五月,作《愛蓮說》,沈希顏書,五摶篆額。錢拓上石,即十五日事也。”先生四十七,即嘉祐八年(1063)。

            《贛州府志》記有愛蓮書院,云:“愛蓮書院在城北,其地原為督學試院,有周茂叔蓮池遺跡。”又有愛蓮亭條目:“濂溪書院舊在東北玉虛觀左······”這些記載充分證明,北宋嘉祐六年(1061)至治平元年(1064)周敦頤任虔州通判時,已建蓮池,并于嘉祐八年五月在此地已揮筆題寫《愛蓮說》。

            藝術特點

            托物言志。文章從“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濃墨重彩描繪了蓮的氣度、蓮的風節,寄予了作者對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棄貪圖富貴、追名逐利的世態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潔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在文章結尾,作者一嘆真正隱逸的高士極少,二嘆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見,三嘆貪慕富貴的俗人很多,這使文章更具思想特色。

            簡要直切。全文不到一百五十字,所表現的內容卻是豐富的。這里有愛花史的概述,有對蓮花的描繪,有對諸花的品評,有自己感情的抒發。而這一切,無不是為了突出“愛蓮”的主旨,直接寫蓮,約占了篇幅的三分之一。真是既惜墨如金,又詳略得當,而無文意不足。

            手法多樣。作者嫻熟地運用擬人化手法,賦予了花兒各自不同的思想性格和品德情操。菊花,是隱逸者的形象;牡丹,是富貴者的形象;而蓮花則是美的理想的化身。它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嫻靜多姿;又像高潔不凡的雅士,風度翩翩;還象潔身自好的君子,高標傲世。

            對比的手法,此文也運用得很好。作者在文中要贊頌的是蓮,但他不是作孤立靜止的描寫,而是在對比描寫中顯示它的高超不凡。如“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把蓮花的高潔從牡丹的反襯中突現了出來。而對牡丹的追慕者甚多,愛蓮者甚少,則又在對比中顯示出不良風尚之盛。菊花和蓮花雖然都不滿現實,但前者采取逃避態度,后者則敢于面對現實,在污濁生活中保持它高潔的情操。因此,蓮花比菊花顯得更加可貴,作者通過對菊、牡丹、蓮三種花的德性品格的描寫,以牡丹作反襯,用菊花作陪襯,就自然而然樹立了蓮花的美好形象。此外,作者還善于把敘述、描寫、議論、抒情融為一體,使之相得益彰。

            作者介紹

            周敦頤(1017-1073年),字茂叔,晚號濂溪先生,道州營道(今湖南道縣人),北宋哲學家,少時喜愛讀書,志趣高遠,博學力行,后研究《易經》,在親友資助下,謀了些小官,不久辭官而去,在廬山西北麓筑堂定居,創辦了濂溪書院,開始設堂講學。周敦頤是中國理學的開山祖,他的理學思想在中國哲學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但是他生前官位不高,學術地位也不顯赫,在他死后,弟子程顥、程頤成名,他的才識才被認可,經過后來朱熹的推崇,學術地位最終確定,被人稱為程朱理學的開山祖。

          【《愛蓮說》文言文解析】相關文章:

          文言文《愛蓮說》試題09-24

          文言文愛蓮說試題09-24

          愛蓮說的文言文及翻譯08-29

          《愛蓮說》課文復習重點解析05-10

          愛蓮說文言文原文及翻譯08-29

          初中愛蓮說文言文翻譯08-12

          文言文《愛蓮說》譯文及注釋04-08

          文言文《愛蓮說》原文及翻譯08-04

          中考文言文考點愛蓮說04-29

          文言文《乘船》解析09-2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在线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aⅴ日本欧美视频 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品 | 在线观看激情不卡网站 | 亚洲一二三级看视频香蕉 | 亚洲精品在线看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