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漓江》教學設計 (西師版五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7-4-5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這篇課文著重描繪的是漓江兩岸獨特而神奇的山峰。先總寫漓江山峰的獨特與神奇:一座座矮小的山峰像一根根竹筍、一把把寶劍、一座座屏風,在青草叢中直挺挺地冒了出來,像一個個碩大的盆景,蘊藏著許多的嫵媚。然后用優美的語言把最具代表性的象鼻山、斗雞山、畫山的獨特與神奇,生動形象地展現在我們面前,使我們仿佛親眼看到了正把鼻子伸進漓江盡情地吸水的大象,正拍打著翅膀準備戰斗的公雞和畫山上神態各異的駿馬。文章優美精練的語言、豐富合理的想象、真摯充沛的情感值得我們好好去品味、欣賞、積累。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2?能通過課文中的形象描寫,感受漓江山峰的形態特點,領略其獨特與神奇。

            3?能把自己喜歡的好詞佳句抄錄下來。

            教學重點:

            從課文的描寫中,想象漓江山峰的形態及其特點。

            教學難點:

            從課文的描寫中領會漓江山峰的獨特與神奇。

            教學方法:三疑三探

            教學準備:

            漓江的風光圖片,文字資料、音像資料。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設疑自探(15)

            1、激趣導入:(課件出示圖片)師簡介: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就讓我們乘著木船蕩漾在漓江上吧。

            漓江發源于廣西興安縣貓兒山,全長437千米,是桂林人民的母親河。漓江像一條青綢綠帶,蜿蜒曲折。漓江從桂林至陽朔一段,長83千米,兩岸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兼有深潭、險灘、飛瀑、流泉。乘船游覽其間,仿佛置身于童話世界,故有“百里漓江,百里畫廊”之說。

            這樣的美麗,同學們想去欣賞嗎?好,咱們一起去游歷漓江。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引導質疑:

            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預設:作者游漓江看到了什么?重點寫了什么?有什么特點?)

            (板書:看到什么?重點寫什么?特點?)

            4、提示引路,自讀探究

            (1)出示自探提示:?

            先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再默讀課文,思考大家提出的問題,在有關的句子下畫上橫線,并批注下自己的感受。

            (2)學生自讀探究。(8分鐘)

            二、多元導悟,解疑合探:(20)

            (一)整體感知:

            1、交流文中難讀的字詞或句子。(3-5人)

            2、作者游漓江看到了什么?重點寫了什么?

            (看到漓江的山水,重點寫了漓江的山。)

            (二)重點感知漓江的山的特點:

            1.作者游漓江,看到漓江山峰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指名交流。(2-3人)

            (2)再讀第二段,找出寫漓江山峰獨特特點的詞語并畫上橫線。(像……竹筍、寶劍、屏風,直挺挺地冒,像……盆景)

          (3)引導學生談體會:

            從這些詞語中,你感受出漓江山峰的什么特點?(沒有斜坡,直挺挺地拔地而起。)

            句中最能表現山的特點的詞是什么?(直挺挺)

            引導學生用筆畫一畫,加深自己的認識。

            (4)指導有感情的朗讀。(1-2人)

            2.與作者同行,游漓江美景。

            (1)指名說說作者具體寫了哪些山?

            (板書:象鼻山、斗雞山、畫山。)

            (2)請同學們自由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景點說說它的特點。

            先同桌互相交流。再指名交流。

            ①象鼻山景點。

            A?匯報象鼻山景點的樣子:一塊長方形的巖石,在伸向江心時,中間像被誰挖去了整整齊齊的一大塊,那剩在江水里的一根石柱,不正是大象的鼻子,插進漓江中盡情地吸水嗎?

            B?能把這奇特的畫面畫下來嗎?(學生畫簡筆畫,引導形象思維,幫助理解文字內容。)

            ②斗雞山景點。

            讀第四段,抓住詞語“對峙”、“拍打著翅膀”、“窺視著對方”、“啄過去”想象斗雞山的樣子,感受其神奇與獨特。

            ③畫山的特點。

            (抓好以下語句的朗讀與感悟:“分明是高懸在江上的一幅圖畫。”(似畫而非畫。)上邊畫著九匹駿馬,有的默默地佇立,有的悠閑地嚼草,有的揚蹄疾走,還有的昂首嘶鳴。畫山的不同姿態,讓人感受到天然山巒峭壁的神奇。)

            引導想象:你還可以幻想出那里有哪些形態的馬呢?也可以把這些幻想成為其它的哪些形象?(可以小練筆:先寫下來,再讀給大家聽。)

            (用上“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句式說一段話。)

            (3)連起來讀第3-5段,整體感受不同景點所具有的共同特點。(引導學生感受到不同景點的不同形態,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獨特神奇。)

            3.總結:這篇文章用優美精練的語言、豐富合理的想象、真摯充沛的情感向我們描繪了漓江兩岸美麗神奇的山峰,這樣美麗神奇的景象真是讓人感到有說不出的驚訝啊!

            作者寫這篇課文,把漓江美景展示給讀者,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熱愛漓江山峰的獨特與神奇,贊揚祖國山河的無比秀美。)

            三、質疑再探(4)

            1、快速瀏覽全文,想想課文描寫漓江山峰的語句,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引導學生邊讀課文,在頭腦中邊產生形象,體會形象描寫給人形象感受的表達效果,體會比喻、擬人、排比句的表達效果。)

            2、課文學到這兒,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

            預設:

            (1)課文的結尾部分,作者為什么要讓“陽朔山水甲桂林”成為自己心中一個美麗的懸念呢?這樣的結尾有什么作用?

            學生交流各自的觀點。

            (這既是作者心中的懸念,也是讀者心中的懸念。這樣的結尾更能激起讀者對桂林山水的向往,對陽朔山水的向往,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2)為什么會在這里形成這樣“獨特神奇”的風光呢?

            四、運用拓展:(1)

            1.?摘寫喜歡的詞句,背誦喜歡的詞句。

            2.?想象自己頭腦中熟悉的一處景點的形象,思考它有怎樣的特點,用形象的描寫把這個景點寫下來。

          [《游漓江》教學設計 (西師版五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西師版分數除法課件

          2.小學西師版數學課件

          3.西師版認識人民幣課件

          4.西師版除法的初步認識課件

          5.西師版認識鐘表課件

          6.漓江古城導游詞

          7.關于漓江的導游詞

          8.漓江的導游詞

          9.西師大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10.西師大版《奇妙的橋》說課稿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国产97综合首页 | 亚洲精品嫩草研究院久久 | 日韩欧美另类亚洲中文字幕 |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 | 思思热免费精品在线看看 | 亚洲熟女中文字幕男人总站 |